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临-第1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娘清楚,你弟要是短命的,当年就被你一碗药给毒死了。”

    “”李倩。

    镇北王府的出使队伍,出了王府。

    队伍人员不少,护卫加上推着货物的民夫,大几百号人有了。

    不过,在队伍即将出去时,却听闻到了一众骚动,以及隐约传来的哭声。

    坐在马车里的李飞有些疑惑,对自己跟前母亲给自己配的王府世子长史道:

    “去看看怎么回事。”

    “喏。”

    长史下了马车,没过多久,他回来了,禀报道:

    “殿下,是京城传信的人到了,陛下,驾崩了,新君是六皇子。”

    燕皇驾崩的消息,终于在此时传递到了帝国的最西疆。

    “百姓们,哭了么?”

    哭声,很清晰,虽然没有燕京城那般轰然天塌一般,但声势,还是不小的。

    “是的,殿下。”

    长史有些尴尬,他认为,世子殿下应该会生气,因为北封郡,尤其是镇北王府附近内外所聚居的百姓,应该心向镇北王府才对,可眼下居然在为京城的皇帝驾崩而哭泣。

    作为镇北王府的世子,心里必然会有些不快的才是。

    但实则,

    李飞没有这种情绪,他还没能适应好自己是个世子,他更习惯代入的,是大燕治下的一个小小村民,一个普通黔首。

    所以,

    他能理解百姓的这种情绪,哪怕这里距离侯府很近;

    但他们,

    毕竟是燕人。

    这,就是人心所向吧。

    皇帝,做到了这个份儿上,真的是没什么可指摘的了。

    早年间,大燕内有门阀,外有虎狼窥伺;

    但这些年下来,虎狼几乎被揍了一圈,由此可见的,是皇权的的极致拓展。

    就比如,

    自己身上细细考究过的世子蟒袍。

    君临天下,九五至尊,皇权之威,靠的,真的不是什么权术制衡分立,而是大气磅礴之下的润物细无声。

    见世子不说话了,长史开口道:

    “殿下,陛下驾崩了,咱们王府,倒是可以松口气了。”

    长史不清楚的是,他的马屁,拍错了。

    但李飞毕竟不是个脾气暴躁的主儿,恰恰相反,他很柔和,否则陈仙霸那个烈火脾气,也不可能和他做好朋友。

    “长史。”

    “殿下。”

    “我在村儿里,有个儒生老师,他本是教我一朋友读书认字的,我那朋友不喜欢舞弄墨,就总拉着我一道去,老儒生有些酸腐,对我嬷嬷一直有意思;

    但老儒生的一些话,我倒是觉得很有道理。

    记得是五年前吧,记不大清了,反正是一个晚上,有人自镇上茶楼里听来了一个消息,说那靖南侯简直魔头附体,干出了自灭满门的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那一晚,老儒生喝了很多酒,醉在了河边,是我和那朋友一起寻到的他,背回来的。

    他酒醉了,说了一些醉话,现在听起来,很有些意思。”

    “敢问殿下,老先生所说为何?”

    李飞掀开车帘,看向了外头,

    良久,

    开口道;

    “他说,

    大燕门阀之覆,自他田家始,由我李家终。”

 第五百二十二章 此去不归

    “嘶……老七,你轻点儿,轻点儿,再轻点儿。”

    军帐里,

    李梁亭光着后背躺在毯子上,在其身后站着的七叔,正在其后背上插着银针。

    这针很粗,而且前半部分带着倒刺,和镇北军骑士所用的箭头很像,属于那种刺进去可以,想拔出来很难最起码得带一条肉下来的设计。

    这种情况下,镇北王喊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田无镜掀开帐帘,走了进来,李梁亭下意识地收住了声儿。

    “李成辉的那两万人,也以换防的名义开出去了。”

    这里,三万,加上李成辉的两万,这次出兵所将动用的,就是五万镇北军铁骑。

    就这,还做了兵分两路,李成辉那一路,是做策应的,放在明面上,吸引吸引蛮人的注意力,而靖南王和镇北王现在所在的这支军寨的三万铁骑,则是真正的尖刀。

    也就是说,

    负责冲击蛮族王庭的,也就是这三万骑!

    李梁亭憋红着脸,点了点头。

    “疼就喊出来吧。”田无镜说道。

    “哪能啊,在你面前,我喊不出来,哥哥我要脸。”

    田无镜倒是没走出去,反而拉过来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李梁亭。

    七叔在旁边见自家王爷实在是忍得辛苦,只得劝慰道:

    “王爷,您疼就喊出来吧,怕疼,不丢人呢,世间武夫,都以体魄强硬著称,但就是靖南王爷不也用刀用兵器交战么?

    合着,本不该费这种事儿,还不是因为怕疼么?”

    “呵呵呵,哈哈哈………”

    李梁亭笑出了声,随即,又是一根针下去,倒吸一口凉气。

    田无镜看着李梁亭的后背,

    道;

    “这是蛮族祭祀的法子?”

    “是的,王爷。”七叔回应道。

    “老七年轻时曾被掳掠去过蛮族部族当奴隶,还被一个祭祀收养过,所以会这些。”李梁亭解释道。

    随即,

    李梁亭又扭头看向坐在那里的田无镜,问道:

    “怎么,无镜,你这个也看得懂?”

    “略知一些。”

    “王爷说的是,其实蛮族的法子,和咱们炼气士术士的法子,本质上,还是一样的,无非是外皮不同罢了,归根究底,还是短时间内将人体潜能给催发出来。”

    “补药呢?”田无镜问道。

    “带着呢。”李梁亭回答道,“好歹百年侯府,这点底蕴还是不缺的。”

    先以蛮族祭祀之法拓宽巩固原本已经枯死的经脉,再以外来之水充入其中。

    不能怪镇北王忍不住喊痛,因为这不仅仅是皮外伤那么简单,也不是你想忍就能忍过去的。

    “记得当年郑凡曾给我带回来一颗福王脑袋,你过会儿,和福王有什么区别?”

    “我是那肥头大耳的样子么?”李梁亭不屑道。

    “会充盈起来。”田无镜说道。

    李梁亭愣了一下,回头看向给自己施针的七叔,

    “当真?”

    “回王爷的话,确实会浮肿起来。”

    这时,

    七叔看向靖南王,问道;

    “王爷,劳驾您过来帮小人看一看,这个位置的三根针,能不能加?”

    “………”李梁亭。

    田无镜站起身,走了过来,扫了一眼,

    道:

    “这里的三根针,加半寸,可挥霍气血加两成,就是疼痛加一倍。”

    “那就使劲往里加!”李梁亭喊道。

    “加一寸吧。”

    “别啊,多加点。”

    “脑子疼得不清醒或者直接昏厥过去,又有什么意义?”

    “嗯,你说得也对,老七,就按无镜说的。”

    “好的,王爷。”

    “无镜啊,早知道就让你来给我施针了。”

    “我只是会点皮毛。”

    “好,好,好的,嘶………疼………”

    堂堂镇北王,这是眼泪都疼出来了,甚至差点翻过去白眼儿,好在,挺过来了。

    这会儿,需要找些话题来分散一下注意力。

    “无镜啊,探子那边回报,金帐大会那几日,蛮族王庭那里,可是有十万王庭的金帐骑兵守护,再算算那些各大部族带来的人,蛮兵,估摸着得有十二万。”

    蛮族骑兵和雪原野人骑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战斗力,也有着巨大的差距。

    “金帐骑兵不是拿来防备我们的,是拿来对那些各部族头人耀武扬威的,虚外刚内,这种阵势,其实是兵家之大忌。

    只要我们能悄无声息地靠近,

    三万镇北军老卒铁骑,足以将他们击穿。”

    击穿之后,直取王庭。

    王庭血脉,

    各大蛮族部族的贵族头人,才是这一仗真正的战略打击目标。

    蛮族一直以来,都不弱,它的衰弱,是因为金帐的式微,相当于是当初的大燕,国内门阀林立,中枢的指令根本无法调动全国的军民。

    老蛮王这辈子一直在铺路,又是联姻又是拉拢打击,现在,要通过会盟大会的方式,将其子推上去,其目的就是会盟蛮族诸多大部族,重塑金帐的权威。

    到时候,

    横跨东西方蛮族,

    想东进还是西征,就都有余地,也能从容了。

    这是蛮族近百年来,最有希望走向联盟和重新强盛的一个节点,但同时,也是他们最为虚弱的时刻。

    百年前,蛮族为何开始衰落?

    因为当年的蛮王领着自己的金帐大军,被西方军队伏击,战死;

    对于诸夏之国而言,国都被毁,那还是次要的,象征性意义的打击更多一些,比如,楚国。

    但若是国都连带着整个朝廷中枢都被一网打尽,楚国,必然会直接崩盘;

    蛮族的制度和约束,比诸夏之国更为松散,这种打击,对他们而言,会更为沉重,后遗也更为可怕。

    “成,你有信心就好,按照事先说好的,我就给你做个军机参赞,这仗,如何打,怎么打,何时打,都由你无镜说了算。

    三万,

    是个好数啊。

    想当年,我祖上就是靠着三万破乾国五十万起的家,封的侯。

    如今,

    我也能回味一下祖上的荣光了。

    这辈子,

    不亏,

    也不孬,

    挺好。”

    “听说,你让你儿子出使王庭?”

    “是啊,怎么了?”

    “至于么?”

    “嘿,这可不像无镜你能问出的话,什么叫至于不至于啊?哪怕就只能增添指甲盖那么大小的把握,我,李梁亭,大燕的镇北王,也会不惜一切!

    无镜啊,

    永平元年至今的大燕盛世,

    是我们仨,一起创建出来的。

    这最后一仗,得打好,得打尽兴,得打过瘾,得……不留遗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