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临-第1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蛮族还是燕军之中,强者,都绝不会少。

    但,

    不可否认的是,

    大燕南王在今日所展现出的恐怖实力,足以成为今夜所有蛮族心里的真正梦魇。

    他强大,

    他近乎无所不能,

    没有人能拦截得住他,而燕军士卒则发了疯似的跟随着他,为其护驾,遇到高手时,更有士卒不惜将自己当作阻碍对方为自家王爷创造机会的垫脚石。

    古往今来,不少兵法大家曾言,个人武勇,于千军万马之中会显得极为苍白;

    但,

    要是个人武勇的,是一军主帅呢?

    那局面,就真的不一样了。

    靖南王的白发,早就被敌人的鲜血染成了乌色,其身上的甲胄,也早就破损不堪。

    但其自身的武勇,却仿佛连绵不绝。

    王城的大火,

    让他不禁想到了田家的那一场血夜,

    或许,

    只有现在,

    或许,

    只有此时,

    这种无尽忘我地拼杀,才能让他将五年前就积攒于心的抑郁,完全地宣泄出来。

    这些年的苦熬,

    这些年的苦等,

    终于在今夜,

    可以落下真正的帷幕。

    甚至可以说,

    等的,

    就是今天!

    大丈夫,

    一人苦,

    换得蛮族,全族哭!

    其实,

    这场突袭的大捷,早就确定;

    但能否一举葬送掉蛮族的精华,还未可知!

    老蛮王最终还是在一众护卫和高手以及祭祀的舍身保护下,冲出了王城。

    这座他住了一辈子的王城,今日,差点成为他的葬身之地。

    但没跑多远,前方,就出现了一支骑兵。

    镇北王李梁亭亲持马槊,立于马背。

    在其身后,一众镇北军骑士早早地准备就绪。

    “老东西,你跑不掉的。”

    “呵呵…………呵呵…………”

    老蛮王干笑了两声,有些颓然地坐在了地上。

    前方,

    李梁亭策动胯下貔貅开始了冲锋,其身后的骑士跟随着自家王爷,一举冲破了这群杀出城来就早就筋疲力尽的护卫阵形。

    李梁亭的貔貅,更是一蹄子踩在老蛮王的身体上,将这枯瘦干小的身子,直接碾碎。

    唯独,留下一颗完整的头颅。

    李梁亭弯腰伸手,捡起碎尸,首级保存完好,下面,早就破破烂烂拖拽着肉皮。

    一世蛰伏,

    一世经营,

    到头来,

    没能换来蛮族百年后的复兴,于这充满希望的夜晚,身死人灭。

    荒漠很大,

    燕国,也很大,

    但却容不下,两个帝国的同时崛起。

    终有一位,会被踩在脚底。

    燕人不想是自己,燕皇也不允许是自己,

    所以,

    只能是蛮族!

    李梁亭提起面甲,

    看向四周,

    喊道:

    “传本王军令,今日王庭上下!

    我镇北军,

    不封刀,不留俘!”

 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爷卸甲

    于皇帝而言,势在人为;

    于将军而言,事在人为;

    先起势再起事,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庙堂如此,军阵如此。

    燕皇驾崩前,一次次营造出来的势,甚至,连自己驾崩的日子,也融添了进去,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个老邻居蛮王,彻底放松警惕,为这一场突袭,添砖加瓦。

    在这个前提下,大燕最能打的两个王爷,一起出动,配合大燕在荒漠上最能打的一支铁骑,最终,功成。

    二者,缺一不可。

    确切地说,当世大燕之局面,这三人,也是缺一不可。

    甚至,

    这一场奔袭蛮族王庭,是铁三角同心合力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他们能为大燕,为燕人,甚至,可以上升到为诸夏,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王庭覆灭,

    老蛮王最后以那般简单却无奈的方式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真的不亏。

    要是在这种情形下,

    老蛮王还能力挽狂澜于既倒,还能再反应过来让燕军陷入鏖战,还能有其他的方式去缓和去阻滞,还能退一步海阔天空……

    那就是真的,没道理了。

    ……

    昨日还熙熙攘攘无比热闹的蛮族王庭,今日,却成了炼狱一般的存在。

    尸体,鲜血,杀戮,成了自昨夜起至今的唯一主题。

    外围早早被击溃的蛮族兵马,有的干脆四散,有的,则远远地聚集,但,无人敢主动地冲向他们的王庭,去收复自己族群的神圣之地。

    有一种东西,在他们的心底,已经破碎了。

    或许,此时还能聚集着,还远远地观望着,就已经耗尽了他们此时的所有胆气。

    与之相对的,则是王庭城内,镇北军士卒遵照着他们王爷的军令,不留俘,不封刀,王城之内,任何活着的蛮人,都必须死。

    甲士们行走在废墟和帐篷之间,搜寻每一个苟活在角落里的蛮人,甚至,对于那些横七竖八的尸体,也会下意识地添上一刀,避免诈死。

    这是很残酷的画面,

    坐在城墙边堆砌起来的小楼台上,

    放眼看下去,

    你能清晰地感知到,蛮族的真正血肉,正在被一刀一刀地切割,丢弃。

    这是在一个族群心脏位置动刀,不歇斯底里,显得很是冷静,但这种冷静,亦是一种大恐怖。

    蛮族,是一个凭一己之力,相抗过东西方两大文明的种族,世人都知晓,蛮族的衰弱,只是王庭的衰弱。

    王庭可以调动十几万骑兵,但如果王庭可以重塑自己的权威,让那些大部族归集于自己麾下,轻轻松松地就能拉出来数十万牧民骑士,或许,也就颠峰时期的镇北侯府三十万铁骑才能与之一战。

    但问题是,荒漠无垠,其所孕育出的蛮族,也是近乎无穷无尽。

    但那是昨日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今日开始,

    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伊古邪已经昏迷了过去,伊古娜则有些茫然地坐在李飞身侧,闭着眼,她哭了很久。

    李飞则用眼睛,静静地看着,在心里,默默地感慨着。

    老儒生曾说过,书看得再多,也不如自己出门走一遭亲自去看看。

    李飞觉得,眼前这一幕,是老儒生这辈子都无法看见的。

    自个儿呢,是看见了,却为了看这一出,差一点人都没了。

    在李飞周围,有一众镇北军甲士护卫,他是世子,该送的时候得送,该保护的时候,必然也得保护。

    李飞扭过头,看向身后,其实也就是城外。

    王城的城墙不高,与之相对应的自己现在所在的架子,也不高。

    但依旧可以看见城外,有不少蛮族人在聚集。

    但自己身边的,以及城外的镇北军骑士,则继续保持着一种悠哉悠哉。

    城内的燕军继续在补刀,争取不放过王庭的一只鸡。

    城外的燕军则在刷洗自己的战马给它们喂草料,还有不少受伤的士卒,就大大方方地坐在那儿被医治伤口。

    是的,就在城外顶着寒风,处理着伤口。

    这些伤兵,是面向城外的,刀和弓就放在身侧,一旦外围有动静,即刻就能翻身上马重新投入拼杀。

    对于百战精锐而言,凡是不会影响自己上马进行下一轮冲锋的伤势,都是小伤。

    李飞回王府的日子不是很长,对镇北军的认知,也不是很深刻,但在今日,在这个画面下,他承认自己被震撼到了。

    老儒生说过自己不懂兵法,但依旧教过他们兵书,尤其是老儒生还想方设法从镇上书局里买到了平西侯爷亲著的那本《郑子兵法》。

    那本书,老儒生着重研读过,且大呼过瘾,也讲解给陈仙霸听过,李飞那时也凑在边上旁听。

    陈仙霸对读书向来是极为排斥的,如果不是敬重老儒生,他根本不可能坐下来读书,但对《郑子兵法》,陈仙霸却极为着迷,因为他太崇拜平西侯爷了。

    但今时今日,经历了昨晚后,

    李飞忽然觉得,打仗,并不仅仅是郑侯爷的那本《郑子兵法》所说的那般简单。

    可能,是镇北侯府下的这支军队太不简单,也可能是平西侯爷,只是随手写了一些简单的一些兵法上的事,能够让像老儒生这样子的人如获至宝就可以了。

    打仗,是个很复杂的事。

    李飞伸手揉了揉脑袋,他一直避免自己去思考太多以后的事,一个山村娃娃,成了世子,再以后成为镇北王,治理地方的同时还要统帅大军。

    唉,

    头疼,

    他也觉得自己配不起。

    “王爷。”

    “王爷。”

    李飞抬起头,看向前方,他看见自家爹骑着貔貅缓缓过来。

    外人都传言,镇北王是一个高手,武力上不逊于南王,领兵打仗方面也是旗鼓相当,无非是需要一直镇守荒漠,所以错过了后来统兵向东的几场战事,这才使得靖南王成为大燕真正的军神。

    后面带兵打仗的本事,李飞觉得自家老子应该是不差的。

    但前者,武力方面嘛……

    李梁亭骑着貔貅过来,

    看着坐在台子上的自家儿子,

    开口道:

    “畜生,还活着呐。”

    有些事儿,可以学;

    但有些事儿,却很难学起来,比如,如何和自家儿子相处,因为在这十几年来,李梁亭知道自己是有个儿子的,却不知道自家媳妇儿到底将儿子藏到哪里去了。

    没学过,没经历过,

    儿子离开时,才多大点儿,回来后,却这般大了,这一下子跳步实在是太厉害了,像是白捡了一个儿子忽然间喜当爹了一样。

    当然了,这些年,打着镇北侯小侯爷名号,或转身弄鬼或包藏祸心的“儿子”不少,但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敢跑到他李梁亭面前来喊他一声“爹”。

    先前,是自己将儿子送进来稳老蛮王的心的,刚坑了儿子一把,本就有愧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