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临-第1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前提下,平西侯爷戴在成亲王府脑袋上的紧箍,威慑力自然就更强了。

    ……

    太守府的后宅内被布置一新,许文祖早早地搬出来,将原本自己的府邸交给了太子用。

    故而,

    眼下太守府里站岗的,是一群来自皇宫一路护送太子到这里的禁军;来回忙碌的,是自宫内安排出来的太监和宫女。

    同时,还有数位东宫教习负责太子每日的功课。

    俨然,是一座小东宫了。

    结束了今日的课业,

    太子姬传业起身,送走了出身科举的教习先生,坐下来后,顾不得吃小张公公送上来的那盘糕点,而是先揉捏起自己的手腕。

    “刘师傅,比在宫内时,还要严格呢。”

    姬传业说道。

    小张公公笑了笑,道:“主子,那是因为主子是他的学生,刘师傅是不想让平西侯爷觉得他教得不好呢。

    要知道,刘师傅所擅长的,是诗词歌赋,而平西侯爷虽然一直在打仗,但闲暇之余所做的几首词几首诗,可篇篇都是上佳之作啊。”

    姬传业点点头,默默地从下面抽出一本《郑子兵法》。

    这是《郑子兵法》新编,郑侯爷没空,瞎子也没空,是大燕兵部里的人在旧书基础上编写的,也就是在《郑子兵法》的每一计下面,附注古往今来史书中记载的真实战例,让这本书更形象;

    其中有不少战例还是直接取材于平西侯爷本身的胜绩。

    姬传业很崇拜平西侯爷,对这本《郑子兵法》也是爱不释手。

    “郑叔叔,又打了胜仗呢。”

    “是的,陛下,推算日子,平西侯爷应该也快回来了,您就能见到了。”

    “是啊。”

    姬传业像是想到了什么,将书合上,

    道;

    “成亲王府的司徒宇哥哥说,不陪我去石山祭拜那位……成国的,太祖皇帝,对吧?”

    “是,他被平西侯爷下过禁足令。”

    “可薛师傅对我讲过,百善孝为先,天大地大,孝最大,司徒宇哥哥不去祭拜自己的爹爹,算不孝么?”

    小张公公思索了一下,组织语言道:“成亲王府,还是更害怕侯爷。”

    姬传业眨了眨眼,

    问道;

    “张伴伴。”

    “奴才在。”

    “我拿出父皇的旨意,和父皇给我的保存在张伴伴你那里的,我的,太子玺印,都没办法让司徒宇哥哥出城与我去祭拜他的父亲;

    是不是就是说,在司徒宇哥哥眼里,平西侯爷,比我,甚至比,父皇,都要可怕?”

    姬传业说话时,停顿比较多,毕竟年龄小,一边思考一边说话自然就容易卡顿,但他还是在很认真地说着。

    小张公公听到这话,后背直接开始发冷汗,他忙跪伏下来,

    道;

    “主子,您可千万别这么想,可千万别这么想啊。”

    您可是要去平西侯府的!

    姬传业看着跪伏在地上的小张公公,道:

    “张伴伴,起来。”

    “奴才,奴才……”

    “我的意思是,司徒宇哥哥,会不会故意想……让我这般……觉得呢?”

    “……”小张公公。

    “娘说了,外头的事,得多琢磨,琢磨一圈,不够,得再加上一圈,才不容易被人捉了虾米。”

    捉虾米这个词儿,是何皇后自民间带来的口头禅,很显然,被自己儿子学走了。

    姬传业伸手,敲了敲自己的额头。

    “主子,主子……”

    小张公公马上起身,从袖口里取出一个小瓶子,自里头倒出一粒药丸,帮着姬传业服下。

    这是培元丹。

    太子年幼,心思却又重,这一点,皇帝已经发现了。

    在王府时,并没有这种情况,一切,都源自于陆府夺嫡的那一天之后,小小年纪的姬传业,在亲眼见证了一些东西后,似乎已经蒙上了一些,本不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印记。

    “呼……”

    姬传业长舒一口气,

    道:

    “总是会容易头晕呢。”

    “主子得保重好身子。”

    小张公公之前在王府里,曾听到郑侯爷对当时还不是天子的陛下说过侯府里的靖南王世子,那身子骨,结实得很,自小到大都没生过病。

    可能,陛下将太子送过去,也是希望平西侯爷那里有办法可以帮太子殿下稳健住体魄根基吧。

    “张伴伴。”

    “奴才在。”

    “你说,司徒宇哥哥,是这般想的么?”

    “奴才……奴才不知道。”

    “父皇说过,郑叔叔,是好人,也就是说,说郑叔叔坏话的,就不是好人,司徒宇哥哥,还是有点坏呢,咳咳……”

    “主子,您顺顺气,顺顺气,不能再看书了,该歇息了,该歇息了。”

    ……

    “儿子。”

    “父皇。”

    “叫爹。”

    “是,爹。”

    “爹现在与你说一件事。”

    “爹吩咐,儿臣谨记。”

    “爹准备把你送往平西侯府,记住,等你进了平西侯府后,你郑叔叔,就是你这辈子,在这世上,最值得相信的人,也是你最值得依靠的人。”

    “还有母后啊。”

    “你母后已经有弟弟了,以后,应该还会有弟弟妹妹。”

    “还有爹啊。”

    “叫父皇。”

    “是,父皇。”

    “父皇这种东西啊,最靠不住。”

 第五百九十七章 宝藏

    春雨还在下;

    许文祖一身官袍,站在遮盖下,头顶没雨,但脚下靴子却难免沾染了些许泥泞。

    在许文祖身边,站着一圈现如今颖都的真正官面高层,燕晋各半,负责颖都下辖衙门的各项事务,颖都本就是曾经大成国的国都,现在,燕人为了稳定晋地,也是将颖都当作了“陪都”在经营。

    “直娘贼,乾国的那些文人喜欢吟诵个什么春雨如酥,可真是闲得慌,依我看呐,那些不干事儿,整天不是想着喝茶就是饮酒,不是寻欢就是作赋的,才有个心思去听个雨赏个风,弄出这般的矫揉劲来。

    真正干事儿的,哪里有这种闲工夫。”

    “大人说的是。”

    “大人所言极是。”

    周边一众颖都高官一齐附和许文祖的话。

    普通人看出的是一种集体的谄媚,

    而真正浸润到权力层次的人所看见的,是颖都太守对自己治下的绝对掌控力。

    许文祖刚入颖都时,因其形象实在是太过刚鬣,不少颖都百姓都曾私下议论这位太守到底得搜刮起多少民脂民膏!

    彼时晋地刚依附不久,伐楚之战不仅仅是折腾了燕地,晋地作为毗邻楚国之地,也是被折腾了个够呛。

    许文祖这新任太守一来,下面,当真是人心惶惶;

    甚至一度传出这位“富态”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太守大人好吃小儿的心肝;

    其刚上任初的大肆株连清洗,也印证了这个猜测。

    但渐渐的,

    原本颖都乱糟糟人浮于事的场面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稳定和秩序。

    当官儿的,做黔首的,各行各业,也都清晰了自己的位置,知晓自己要干嘛和该干嘛。

    如果说晋东是靠着平西侯府从一片战争后的白地强行催生出的生机,那么颖都,则像是一个这几年因战乱政局动荡的一个气血亏损浮肿的病人,重新被调理起来。

    等以后许文祖离开颖都太守的位置时,一个“大治”的评价,绝对跑不掉。

    许胖胖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但还是得等;

    没办法,昔日自己一只手就可以捏死的“小老弟”,如今已经足以让自己站在雨中等了又等,还不敢有什么抱怨。

    这或许,就是人的命和造化吧。

    如果是一个平西侯爷,他颖都太守客气客气也就罢了,出不出城相迎,还真也就是看个心情,论个关系。

    但如今人家封王的钦差队伍已经在路上了,虽然还未正式走那一道程序,官面上还是“侯爷”,实则,已经是王爷了。

    这意味着,大燕曾经镇北王和靖南王双异姓王并立的格局,又有了一个新的依托点。

    鲜血首级铺路,战功为桥,和新君的关系与默契是最好的风向;

    自身铁打的本事毋庸置疑的功勋,风又一直在其身上吹,一步步,从民夫走到了王座。

    许文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肥脸,

    再将手掌放在自己面前,

    水汪汪的掌面,像是面镜子,

    镜子里,

    满满的是无奈和感慨。

    没嫉妒啦,早没啦,甚至,已经有些许的习惯。

    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在众多迎接平西侯的人群里,位于最中央也是最显眼的位置。

    两排禁军,站得笔直。

    许文祖曾和大皇子搭档过,大皇子曾说过,燕京城的禁军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这花架子。

    马车外,站着一个年轻太监,姓张。

    身为大员,封疆大吏级别,许文祖没必要去和内宦亲近什么,这是大忌;

    但他也知道,眼下大燕皇宫内,声名最鼎盛的,有仨太监。

    前俩,二枝同秀;

    第三个,则是刚有了起势。

    前俩里,一个是先帝爷身边的魏忠河,乃先帝为新君所留,为新君保驾护航。

    另一个则是新君身边的张公公,新君在皇子府邸在王府时的老人,是家里人。

    魏公公何时离开,张公公何时真正上位司礼监,暂时还没人知道,全看新君的想法。

    小张公公就是张公公的干儿子,也是六皇子府邸里出来的自家人。

    那第三个公公,姓黄。

    燕国不似乾国,乾国有太监监军的传统,曾经乾国的三边都督杨太尉,本身就是个宦官。

    这一项,在燕国是不存在的;

    派宦官去镇北王府监军?还是去靖南王那里监军?

    就算是太监不怕死,真敢去,皇帝敢么?

    可偏偏现在就出了一个,刷了现如今大燕皇宫内宦的一个记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