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兄,把话说清楚,新任总兵到底是谁,敢这么不给你左家面子?”
前任的南望城总兵萧大海,死得莫名其妙,郑凡都说不清他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
然后,南望城知府是在萧大海的葬礼上被刺杀的。
按照制度上来说,南望城总兵,才是郑凡在内的这些个堡寨守备的顶头上司。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是,靖南侯将靖南军开入了南望城,总揽全局,有点军权干预地方的意思。
但朝廷选派的新任南望城总兵还是要来了,他的职责就是统帅地方上的保安团。
“这位新任总兵,是从北封郡右迁来的。”
“这个,左兄,真不是兄弟我推脱,其实,兄弟我在北封郡,并不认识多少人。”
“郑兄,这次真的只有你能救兄弟我了,这次兄弟出了这个事,靖南侯一句问责都没下来,这是摆明了等新总兵上任卖新总兵一个面子呢。
这位新总兵,前些年在地方上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最敢于处理权贵子弟,我这左家人的身份,这一次不光是帮不了我,甚至可能反而还会害了我。”
“左兄,这个,我真的…………”
“郑兄,我听说你当初是在北封郡虎头城任护商校尉?”
“对啊。”
“这不就对上了么,那位被右迁到咱们这里的新任总兵,当初也是在虎头城坐衙过,郑兄你应该是认识的。”
“等下…………”郑凡叫停了左继迁,吸了两口气,问道:“新任总兵,是不是姓许?”
“正是,许文祖,字明正,因最喜惩戒制裁权贵子弟,人称明正公。”
“嘶…………”
深海同志,你被调到这里当我顶头上司了?
左继迁面露惊喜之色,道:“看来,郑兄和这位许明正认识喽?”
郑凡点点头,道:
“认识。”
“那兄弟我这事,有转机了?”
郑凡叹了口气,道:
“左兄,其实你可以派人去虎头城打听打听。”
“什么?”
“虎头城里的人都知道,这位明正公,和兄弟,势同水火啊。”
“啊!”
左继迁当即跌倒在了地上,原本以为抓到一个救星说客,没想到居然抓到一个灾星。
“那,那,郑兄,兄弟我岂不是难了?”
郑凡伸手揉搓了一下自己的脸,
一脸愁苦道:
“左兄,我也难了啊。”
第一百零七章 刺杀
“所以,我们的深海同志很快又要来这里和我们一起奋斗了啊。”
薛三一边往锅子下面加碳一边调侃道。
“嗯。”
郑凡点了点头,拿起旁边的水壶,给白水锅里又加了一点水。
这是个小碳炉火锅,里面的汤底很是简单,
一点盐,两根葱,三片姜。
配菜则更为简单,就是嫩豆腐,再无其他。
等水开了后,郑凡向锅里下入了几块嫩豆腐,煮了会儿后,郑凡、瞎子和薛三三人都各自夹了一块出来。
料碟更是简单,就是酱油。
嫩豆腐沾了点酱油,吃下去,口感滑嫩,鲜美烫乎。
“呼……”
三人都是一边吃一边呼着嘴。
瞎子北又顺了一口银浪郡的黄酒下去,神情是相当的享受了。
“这种吃法,在冬天,可以说是相当惬意了。”薛三感慨道。
瞎子北点点头,补充道:“搁以前,还是穷人的吃法,因为豆腐便宜。”
不过至少翠柳堡里的魔王们,吃喝条件都很不错,偶尔来点清淡简单的口味,就当是换换心情了。
紧接着,
瞎子北一边又往里面下了几块豆腐一边对郑凡道:
“主上,左继迁的事,主上打算如何做?”
左继迁昨日已经求上门了,虽然郑凡敷衍了过去,其最后也悻悻地离开,但等许文祖上任后,这事肯定会做个了结。
“什么也不做。”郑凡回答得很实诚。
瞎子北点点头,表示同意,道:“主上英明。”
“算算日子,许文祖今儿个应该进银浪郡了,咱们吃完后就去驿站,提前迎一迎吧。”
“那是当然,主上思虑周到。”瞎子北赞同道。
不管如何,深海同志来了,在他进入南望城上任前,就先提前私下里见个面,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他乡遇故知本就是人生一大暖事,峨眉峰和深海在另一条战线上再度合作,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左继迁他有多紧张和惶恐,郑凡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但可以预知的是,胖胖的许文祖许大人来这里做了自己顶头上司后,郑凡的日子,会过得更加舒服。
郑凡喝了口葡萄酒,道:“行,那咱们吃完了就动身。”
小房间里,三个人就着嫩豆腐小火锅吃得是相当惬意,只不过,吃到一半时,外面传来了叩门声以及芳草的声音:
“主人,梁先生派人来问,南望城那边聚拢了不少难民,问我们翠柳堡是否要接收?”
“难民?”郑凡放下了筷子,问道,“有说哪里来的难民么?”
“是从南边来的。”
“南边来的?”
翠柳堡所在的位置,算是燕国最南一线了,其南边来的,那就很显然是乾国那边过来的。
郑凡放下了筷子,对瞎子北道:
“走,咱们去瞧瞧,然后再提前去驿站等许文祖。”
…………
难民的队伍不算很庞大,但也绝对算不上小了,道路两侧,都是难民的身影,初步估算,足足有好几千人。
郑凡坐在马背上,在其身侧,是瞎子北和薛三。
许是因为上次郑凡玩嗨了去乾国浪了一次让手底下的魔王们后怕不已,所以,那之后郑凡每次出门,身边都至少会跟着两个人,如果把一直被郑凡带在身上的魔丸也算上的话,那就是三个魔王保镖的阵容。
有一些也不知道是哪个堡的燕国骑兵正在维持着队伍的秩序,同时也是在引领着队伍的行进的方向。
这些难民基本小到以家庭为单位,大到以一个村子为单位地在移动,拖家带口的,因为老弱妇孺不少的原因,所以青壮在里头的比例,并不算很高。
薛三特意策马过去询问了一下情况,回来禀报道:
“主上,的确是从乾国来的,他们原本去的是南望城,但中途被重新引领分配了出去,那些骑兵是嵇退堡的人,据说是左继迁下令,他嵇退堡接收所有的乾国难民。”
“还真的是乾国人。”郑凡感慨道。
因为乾国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怂富怂富的。
虽然军事实力不行,但在经济和文化上,那可是有着相当的优势。
所以,乾国人居然会偷渡国境线跑燕国来,这真的是让郑凡有些没想到。
瞎子北察觉到了郑凡的惊讶,道:
“主上,这也算正常,乾国富庶是富庶,但乾国因为百年前初代镇北侯一事,本就没有认真经营过北方三郡,外加北方三郡戍卒又多,劳役负担又大,被压迫得狠了后,对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反而不如北面的燕国更容易生活。”
燕国这边门阀林立是林立,但这些世家门阀对自己掌控下的田户其实还真没那么不堪,至少,主家也会想办法让自己家的田户能尽可能地生存下去,同时,在自己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会释放出一些经济上乃至于政治上的利益和他们分享。
因为这些田户,其实就是世家自己的“子民”,他们的用户和政治影响力,包括自家的“私兵”,其实最根本的来源,还是自己土地上的田户人口。
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那种“公家的东西不糟蹋白不糟蹋”,自家的东西却得格外珍惜。
对于朝廷官僚来说,朝廷治下的民众,其实和公家的财产差不多,而一旦变成自家的田户,则就成了自己的私产,态度上肯定不同。
外加这些年燕国仗着丝绸之路的便宜,商贸发达,燕国又不像乾国那般无法真正地抽取商业税,也因此,燕国朝廷一来本就对地方的掌控力不算很高,二来又已经从商税上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财政补充,也就造成了燕国治下普通百姓的生存压力,确实比其余三国,要小不少。
这也是郑凡当初第一天来翠柳堡时对这附近民户精神面貌的第一印象。
“就是不晓得乾国的官老爷和文人们知道这事儿后,会做何感想。”
“主上,其实这也能理解,文化这类的东西,对于底层人来说,有点过于遥远了,他们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知道用脚投票。
宋朝也有相似的记录,宋朝境内的百姓主动放弃宋民的身份逃去辽国当辽国的子民。”
“燕国可不是辽国。”郑凡提醒道。
“是,主上说的是。”
“左继迁将这些难民都引去他的嵇退堡安置,应该是想要在许文祖上任前,尽可能地再表现表现吧。”
这些难民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功绩,证明天命和人心在燕而不在乾,许文祖人还没上任呢,就等于是一波政绩已经主动上上门来了。
但这也是几千张嘴,每天是要吃饭的,所以有着左家在背后做财力支持的左继迁,才敢将这些难民都引到他的嵇退堡那儿去,他来养着。
相当于左家花钱,给新任总兵许文祖养一个政绩,左继迁大概是希望许文祖能看在这件事上,对左继迁先前在乾事失利的过错轻拿轻放。
“这些人,咱不要吧?”郑凡看向瞎子北。
瞎子北摇摇头,道:“如果全是青壮的话,咱们倒不是不能接受,但还有这么多的老弱妇孺,咱就不和他左继迁抢表现的机会了吧。”
“对,毕竟他左继迁的鸡腿堡里鸡腿管够。”
其实,真的要算财力的话,有六皇子在背后支撑的翠柳堡,真的不怵嵇退堡。
首先,翠柳堡已经营建完成了,虽然还有一些需要修缮和完善的小细节,等开春解冻后再敲敲打打小小地缝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