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临-第1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世上从不存在亘古不变的最好模式,因为模式的运转最终还是靠的人来执行,但至少,在“平西王”这个如神祇一般存在的治下,这个模式会全心全意地为王爷的意志去服务;

    至于说以后,适应情况的改革什么的……

    莫说王爷的孩子还没出生,就算是出生了,无论是郑凡还是魔王们,大概也不愿意去费心费力地去奠定什么万世基业;

    一是这不靠谱,二是,自己现在爽了就是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

    但,

    一直等到入夜了,

    来自王府的命令依旧没有下达;

    不仅仅是战备没有开始,连各地驻军的调动也都没有消息。

    可明明,自家王爷已经接了圣旨了啊?

    …

    依旧睡了一觉的黄公公醒来后,听到了侍者的汇报。

    什么话也没说,用了一些粥后,倒头又睡了。

    既然旨意已经传达了,王爷也伸手接过去了,那自己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黄公公很看得开,因为现在除了看得开,他啥也干不了。

    盛气凌人的去呵斥平西王为何懈怠于皇命?

    或者哭啼啼地抱着平西王的大腿喊着王爷快快出山为陛下解忧吧!

    亦或者拿一把刀架在自己的脖颈上,威胁王爷说您再不出兵咱家就死在你面前!

    第三个选项直接可以排除了,

    因为王爷的回答大概是:

    哦,那你死吧。

    故而,

    黄公公侧了侧身,侧脸枕在手臂上,很快又打起了鼾。

    上次奔袭范城时,黄公公身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校尉,他告诉黄公公,当部队停下来时,不要想东想西,也不要紧张彷徨,因为这没什么意义,那该做什么?抓紧时间多睡一会儿。

    …

    接旨后的第一天,王府毫无动静;

    接旨后的第二天,奉新城毫无动静;

    接旨后的第三天,整个晋东,依旧毫无动静。

    黄公公自燕京城来,自然清楚,因梁地的一场大败,整个燕晋之地,此时都陷入了一种焦虑情绪之中。

    原本晋东军民是乐得看热闹的,你们越是急,我们就越是安逸,但这会儿,连带着晋东军民也跟着焦虑起来。

    在这种焦虑氛围之下,

    黄公公收到了王府的邀请,

    王爷要携一众妻、子前往郊外踏青。

    踏青的时节,其实早就过了,但夏日的风景,其实才是真正的水嫩。

    今儿个天气晴朗,有些风,阳光的燥热晒身上经过那风一吹,也就不显得灼人。

    随行的人不多,至少,对于王爷该有的排场而言,显得过于简单了一点,连王府的锦衣亲卫这次都没跟着过来。

    但,剑圣,来了。

    一处河边,

    貔貅悠哉悠哉地带着一众马老弟散着步,趁着那边的王爷没注意到这里,故意抖了抖身子,亮出了自己银灿灿的甲胄。

    另一侧,众人席地而坐。

    天天和太子这次没有忙着去练射箭和打猎,而是很乖巧地坐在一旁。

    四娘和公主坐在一起,柳如卿在一侧调配着冰饮子。

    剑圣斜靠在树下,龙渊就摆置于身前,头戴一斗笠,遮着光,许久没动了,怕是已经睡着,在其后头,徐闯躺在那儿,眼神望天,似乎有些心事。

    阿铭和卡希尔坐在一起,薛三带着戴立凑过来蹭酒喝;

    樊力正在河里抓鱼,剑婢坐在樊力的肩膀上。

    刘大虎、郑蛮俩人在旁边拿着渔网准备着,

    陈仙霸嘴里叼着一根草茎,瞧着眼前这群像是长不大的孩子,但眼睛里,却泛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就差喊出来,抓鱼,让我来啊!

    陈道乐与何春来坐在瞎子身后,正襟危坐,不时盯着瞎子剥橘子的手速。

    黄公公弯着腿,站在边缘,没坐。

    平西王本人,双手撑于身后,时不时地看看自己的妻子们。

    太子看向黄公公,

    黄公公假装自己没留意到太子爷的目光;

    随即,

    黄公公又抬起头,看向太子;

    太子有些慌乱地低下头,也似乎是没看见黄公公的目光。

    天天看了看身边的太子弟弟,又看了看黄公公,有些奇怪地摸摸头,随即,从兜里拿出了两块桃酥,分给了太子弟弟一个。

    更远处,

    站着小张公公和赵成赵公公,俩公公宛若雕塑一般,矗立在那里。

    该说话的人,不说话;

    想问话的人,又不敢问。

    似乎,真的就是来吹吹风,来赏赏景。

    这时,

    河面上出现了一条小舟,小舟上坐着一个白衣中年文士,文士身边,则有一俊朗佩刀男子立在那儿。

    小舟的出现,是意外;

    樊力停止了摸鱼,背着剑婢默默地走到岸边,拿起了斧头。

    陈仙霸发出一声低喝,左手握拳猛拍了一记自己胸前的护心镜,右手拿起流星锤。

    这是薛三为其锻造的兵器,在得知三先生是兵器方面的行家后,在亲兵营里一向眼高于顶的陈仙霸罕见地缠了薛三三天,连三爷上茅厕都跟着,以这种极为泼皮无赖的方式,求得三爷帮其设计打造了这件兵器。

    三爷本是最不耐这种烦人事儿的,但奈何就是他也能瞧出来这少年郎是有大机遇的,不出意外,正常地再长个几年,必然是猛将的模板,也就捏着鼻子帮了。

    在陈仙霸发出讯号后,刘大虎和郑蛮俩人也马上拿起自己的刀,跟在陈仙霸身后,主动走向了小船。

    儿子去了,

    剑圣也就伸手抬起了斗笠。

    小船再靠近一些,就得被“宁可错杀一千”了。

    好在,

    这时黄公公眼尖,

    喊了声:

    “袁大人?”

    不等旁人问“袁大人”是何人,黄公公马上补充介绍道:

    “袁图阁,曾任礼部侍郎。”

    瞎子开口道:

    “算是燕国当初少有的才子人物,年轻时曾在乾国考科举中了进士。

    曾和三皇子是忘年交好友,三皇子被囚湖心亭后,其虽然不是三皇子同党,但也受到了牵连,被外放虎威郡任地方官,后又改迁到了晋地任一地知府。”

    站在燕人的角度,从前途大好的六部京官,到外放于地方,再转任到晋地,这相当于是一路走低了。

    燕国出兵攻乾之前,燕人虽然一直瞧不起乾人,但到底还没那般不堪,且乾人自诩文华鼎盛,不少燕人嘴上不以为意,但心里,还是会忍不住踮着脚尖多瞅瞅。

    早些年,燕、晋、楚地就有不少人特意去乾国参加科举,只要身份文牒什么的是真的,验明身份后,乾国礼部是同意的;

    而在乾国科举得中后,留乾国做官是可以的,但一般来说,回母国,前途会更好,相当于镀了一层金。

    郑凡点点头,道:“海龟嘛。”

    瞎子笑道:“主上说的是。”

    “你认识他?”郑凡问瞎子。

    王府的人情往来以及关系网络,都是四娘和瞎子在帮他维持,郑凡自己是懒得处理这些事儿的。

    对此,四娘和瞎子也理解,毕竟主上只需要负责高端关系,尤其是在创业前期那会儿。

    “回主上的话,他转迁至晋地后,每月都会送来一幅画赠予王府。”

    “哦。”

    王爷没什么兴趣。

    虽然在外头都盛传平西王爷饱读诗书,一本《孙子兵法》是其一,而诗词虽然很少,但每一篇流传出来的都是佳作中的佳作。

    乾国姚子詹就曾痛骂过平西王“有辱斯文”,将文道雅事纯当作了一种把戏在玩,这其实也是一种赞美。

    在听到袁图阁只是每个月送一幅画后,王爷就对他没什么兴趣了。

    “是春宫。”

    “哦?”

    “但并非主上喜欢的口味,也并非是主上的爱好,其人好稚嫩,所以属下也就没打扰主上。”

    “禽兽。”

    郑凡点评道。

    瞎子点头附和:“是极。”

    这个年代,男女结婚本就早,而且某些审美方面,还很畸形;

    相较而言,有着属于自己那一套公俗良知的平西王,觉得自己“好人妻”的谣言,不管怎么样都比这袁图阁要正派得多。

    但时下风气就是如此,乾国那边尤重,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居然总是能成为美谈,袁图阁在乾国读过书,感染此风气,也算正常。

    此时,小船停下了;

    陈仙霸带着俩小弟警戒着。

    船上的袁图阁拿起一根鱼竿,竟然开始了闲适自若地钓鱼;

    一副“我很牛逼”,你快来“三顾茅庐”的派头。

    可偏偏论起作秀,王府这边的人实在是比他高得太多个层次,实在是没那个兴趣去配合他。

    但许是因袁图阁的出现,让太子觉得场面上的氛围轻松了许多,太子起身,很郑重地走到郑凡面前,跪伏下来:

    “传业,给干爹请安。”

    干爹的说法,古来有之,但干爹其实和“义父”不同;

    干爹是基于父母的关系,认下的孩子,而义父,则是被收下的关系。

    李富胜原姓郭,原镇北侯府七大总兵,六个是义子的身份,这自然不是干儿子,而是“义儿”,你我本不同姓,我和你父母也没什么渊源,但我看重你的本事,你也打算在我这里效力,故而收你为“义子”,证明我们是一个体系下的架构,义子是隶属于义父的,更像是手下和主公的更进一步关系。

    “传业知道,有些话,传业不该问,但请干爹见谅,传业毕竟还担着太子的职责。”

    “问吧。”郑凡抬了抬手。

    这时,

    黄公公也走到太子身后,跪伏下来。

    远处,小张公公见状也跪了下来。

    赵成眼睛看了看四周,名义上,他是在王府代替小张公公服侍太子的,所以,他也跪了下来。

    “传业知晓,干爹心中定然有谋划,但传业还是得问一声,梁地之败,孩儿听说晋西那里人心浮动,那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