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话,皇帝自己能说得,嗯,那位平西王爷能说得,但外人多说半句,也是一个死字。
皇帝摇摇头,
道:
“乾国那边文人喜欢文绉绉的,讲那君臣关系,君是君,臣是臣妾,臣妾侍君;
呵呵,这听起来肉麻了一些,但倒也算是点出了君臣关系之间的本质。
但在朕这里,
尤其是朕和他郑凡,
朕总是觉得到底谁才是屋里的那个?”
“这……”
“他在外打仗,朕在家里给他筹措粮草,他打完仗了,回来了,就往他那王府里一躺,出风头的事儿,他心血来潮了就干干,嘚瑟嘚瑟,那些需要耗费精力的狗屁倒灶的一大堆事儿,就全都甩给朕来料理?
直娘贼,
那姓郑的心里,怕是从老早以前就把朕当作拾掇家里的婆姨了。”
魏公公面无表情,连语气助词都不敢加了。
“魏公公。”
“奴才在。”
“朕曾问过你,若是凤巢内卫在京城接人走,能接到什么级别,你回答朕的是,三品以下有这个可能,三品以上,是断无机会的。
年尧还活着,活在我大燕皇宫之中,这件事儿,本身就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你说年尧的家眷在郢都,是个什么看护?”
“陛下圣明,奴才在得知这一消息时,也是吃了一惊。”
“这还莫提我大燕密谍司在外头,远没有银甲卫和凤巢内卫根基深厚,嗯,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朕明白,早些年,我密谍司因皇权不振,再加上地方门阀林立,密谍司是到父皇那一朝时,才算是彻底放开了拳脚,就跟做买卖一样,前期想把这摊子铺开铺好,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
魏忠河额头开始冒虚汗,马上跪伏了下来。
“奴才驭下不严,奴才有罪!”
“啧……”皇帝叹了口气,“魏忠河,朕这话还没说完呢,你先起来。”
“是。”
魏公公又站了起来。
没办法,琴瑟太过相和了,有些过程,不是故意想去省略,而是心知肚明之下,自然而然地就忘记了这个过程。
“所以啊,朕是能理解密谍司目前来看,比不上银甲卫和凤巢内卫的,朕不是个行事急切的主儿。
但朕不能允许的是,
自己傻乎乎地被人卖了,还高兴地在那里点银子。
更不能允许的是,
还自鸣得意地写折子到这里来向朕邀功!”
“噗通。”
魏公公再度跪了下来,
再度道:
“奴才驭下不严,奴才有罪!”
“魏忠河,不怪那姓郑的上折子说密谍司不行,也不怪他大大方方地将密谍司排除出了晋东,这帮废物做出这种事,你让朕有什么可以说道的理由和借口?”
“陛下……陛下……”
“年尧人都在我这里,这孤儿寡母的,留在身边还有什么意义,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过来,反正他楚国也不亏;
嗯,亏到不可能再亏的地步,也确实可以叫不亏了。”
说到这里,
皇帝微微低下了头,
看着跪在那里的魏忠河,
小声问道:
“魏公公。”
“奴才在。”
“营救年尧妻儿的命令,是不是你下的?”
“奴才不敢,陛下,奴才冤枉啊,奴才不敢啊!”
皇帝看着魏忠河,不说话。
魏忠河喊完了冤枉后,就开始道:
“但奴才,奴才确实是发现了,是下面人揣摩了圣意,自行而决,奴才发现了后,并未阻止。”
“揣摩圣意?”
皇帝咀嚼着这四个字,
随即,
目光一凛,
骂道;
“他们也配!”
“朕不过是和那年尧玩玩,怎么了,就脑子一根弦地认为朕想要把这位昔日的楚国大将军再扶起来,和平西王爷打擂台?
当年是正儿八经的楚国大将军的年尧,都被郑凡击败拿下去了势;
现如今,
没了栾子的年尧反而就能重新立起来了?
他大彻大悟了?
他醍醐灌顶了?
他羽化飞升了?
要真这样,那成名将就真的太简单不过了,自己给自己下面一刀就行了,亦或者,每个国家的皇宫里,岂不是名将如云了?
他们到底觉得朕得有多蠢,
要扶一个外人,一个手下败将,一个阉人,
一个楚人,
来和我大燕的平西王爷打擂台!
这他娘的到底是在抬举他年尧,
还是侮辱了他姓郑的!”
皇帝的怒火很盛,
魏公公跪伏着;
外头的宫女太监们,也早就跪伏下来了。
“楚国那位,让你们将年尧妻儿送来,就是来看个笑话的,结果这笑话,还真让他看成了。
最让朕气的是,
那姓郑的明知道朕不可能这般蠢,
却依旧大模大样地将人转交了过来;
他要想杀,早可以在晋东动手了;
不,
他不杀,
一是懒得杀,
二是他懒,
他就是丢给朕,
让朕脏这手!”
“砰!”
皇帝一巴掌拍在了御案上。
“魏忠河,密谍司的差事,你放放吧,交给陆冰,朕给他三年时间,朕要看见成效,告诉他,朕要他立军令状给朕看!”
“陛下……”魏忠河抬起头,有些骇然地看着皇帝,他是家奴,本不该触怒主子,但陆冰手中本就有一支力量,再将密谍司交给他,那皇帝的眼睛耳朵,岂不全都操持于陆冰一人之手?
皇帝耷拉了一下眼皮,
哼了一声,
道;
“朕就是要以此举告知天下人,朕早就破罐子破摔了,制衡之道,狗屁,朕压根就没打算玩儿这种自以为聪明的把戏。”
“陛下圣明,奴才遵旨,奴才马上就去通知陆冰做交接。”
“内阁的那摊子事儿,还阻着么?”
皇帝问道。
“陛下,内阁的诸位阁老给出的答复是,恐引起慌乱。”
基础的改革已经进行下去了,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但皇帝的想法可不止这些。
在当皇子的那些年头里,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在亲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富国强兵。
无论是燕地还是晋地,都比不过乾国的富饶,但只要朝廷可以凝聚出更多的手头力量,就足以压着乾国这尊地大物博的庞然大物喘不过气来。
但改革到深处时,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且这部分,普遍身居高位,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不说别的,
马踏门阀后的这些年来,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地方上,门阀势力复辟的影子,就已经存在了。
而且因为亲爹的行事激烈,直接将国家地方上的主要势力扫荡了一空,使得一些乱草趁机又长了出来。
不仅如此,
以往为了安抚晋地而实施的笼络之策,也是时候该收拾收拾了,没道理燕地的门阀已经覆灭了,晋地那里的老爷们还能继续躺在“维稳”的册子上继续过悠哉日子;
闹腾本就该挨打,你不闹腾就有糖吃,这是不对的,以前之所以给你糖安抚着你,是抽不出手来打你屁股。
蛮族王庭覆灭后,大燕的势力开始深入北封郡,在荒漠边缘上,开始进行改土归流之策。
一是倚撑大燕的影响力以及镇北侯府还存在的势力,对荒漠部族进行重新划分与认定,至少,靠近大燕区域的这些蛮族部落都应当沐浴进大燕的仁德光辉之下;
同时,蛮族部族开始吸纳迁移进内地。
但这一次,就不是送去晋东了,毕竟路途遥远不是……
自己的大哥好歹是蛮族女婿,就送南望城那里去,充填那里的实力。
而北封郡旧有秩序的改革也必须推行下去,原本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这一次必须得犁清,大燕的西边,原本的战略要塞,将在接下来着力建设成一处塞外江南。
这些,都是大方略上的规划,但每一处规划,都可能引起动荡,太过激进的改革往往会引发极为强烈的反噬;
但对于皇帝而言,他想要的是五年之后,大燕能够有力量开展至少对一国的覆灭之战;
所以,
与其呵护着腐肉盼望着它自己好转一些,倒不如干干脆脆地先一口气剔个干净,五年后反而能长得更好。
“内阁的那些阁老们,动辄治大国如烹小鲜,生怕朕太过锐意进取后国内生乱,呵呵。”
皇帝大大咧咧地将双臂放在身后的龙椅上,
道:
“以前,只是朦朦胧胧,但等坐到这龙椅上后,才能真正地感觉到,权力的本质,是什么,魏忠河,你懂么?”
“奴才……奴才哪里懂得这些。”
“不,你懂,你懂的。”
“陛下……奴才不懂啊,真的不懂啊,陛下!”
“你手底下的那帮干儿子干孙子们,敢不听你的话么?”
“陛下,奴才该死,奴才这就回去训斥他们,居然敢打着奴才的名号……”
“好了好了,你们收干儿子干孙子的,是你们的习俗,朕才懒得管这些,朕的意思是,你说,他们敢不听你这老祖宗的话么?”
“回陛下的话,他们……不敢。”
“是啊,他们不敢,因为谁不听你的话,你魏忠河就能下令把那个不开眼的东西给杖毙。”
听到“杖毙”俩字时,魏公公的肩膀不由自主地抖了抖。
“这世上是有不怕死的人,朕知道,但没谁是打着盼着去死的心思出生的。
这当皇帝也一样,
也是一样啊。
乾国的那些个官家,其实就这一位,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父皇也说过他算是乾国这几代来,少有的能上得了台面的官家。
乾国的问题,我们这些外人都能看得明白,没道理那位官家自己反而是个糊涂蛋,但他只能慢慢来,跟个老饕一样,一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