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临-第1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则道:“谁家没有似的。”

    青年点点头,懒得解释。

    掌柜的对这位自己手底下的青年很是客气,青年姓吴,叫兆年,是自家东家的远房侄子,刚投奔来不久,看样子东家是打算着重培养他的。

    “李掌柜经常带队往来晋东,对这里有什么看法么?”吴兆年问道。

    李掌柜笑道:“早在平西王爷封镇雪海关起,我差不离半年来一次,从雪海关到奉新城,每次来,感觉都会变一个样。

    当初第一次走这条路时,晋东之地除了雪海关,当真是十室九空一片白地,现如今再看看,烟火气息,已经这般浓郁了。

    在外人看来,咱大燕的平西王爷是当世军神,但在我看来,王爷的治政地方,才真是鬼斧神工。”

    吴兆年微微颔首,道:“所以,平西王府才能以晋东一隅之地,拥有如今可独挡楚国之气象。”

    这时,

    楼下来了一支婚娶队伍,吹吹打打很是喜庆。

    但奇怪的是,这支队伍里,竟然有两尊轿子,一尊是花轿,一尊则是青帘轿。

    娶妻纳妾,是这个时代的风气,家有闲财者,纳一房小的,也实属正常,但正妻,只有一个,就是平西王府的双王妃,那也是皇帝特赐的荣誉准许平妻。

    普通人家,哪怕是豪贵门庭,也不敢这般玩的。

    最有趣的是,这支队伍竟然在这楼下大门口,停了下来,要知道,这儿可是赏月楼,名字再好听,那也依旧改变不了这儿是烟花柳巷之地的事实。

    新郎官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身着甲胄,胸佩红花。

    晋东之地军人地位高,再加上平西王爷册封两位王妃的那一天,也是着玄甲上礼台,所以这儿的民间嫁娶,新郎官军士出身的也是喜着甲胄。

    李掌柜笑道:“这是要娶娼女么?”

    吴兆年摇摇头,道:“婚轿里,有新娘子。”

    年轻的新郎官下马,走到婚轿前,从里面,将头盖遮面的新娘子接引了出来。

    “你,过来。”李掌柜召唤来一个手下,“下去打听打听,到底是什么景物。”

    “是。”

    吩咐完手下后,李掌柜对着吴兆年猜测道:“总不会娶大妇时再顺路纳个娼妇填房回去吧?”

    吴兆年没说话。

    赏月楼下面,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瞧热闹。

    没多久,一个年轻的赏月楼里的姑娘出来,对新郎官回了话。

    新郎官面色凝重,很严肃地说了些什么,随即,牵着新娘子的手,在这大婚之日,于这赏月楼前,新婚夫妇跪在了大门口。

    李掌柜咂咂嘴,回头看看,终于等到了自己先前派下去的人回来了。

    “打听到了么?”

    “打听到了,掌柜的。”

    “快说说。”

    “是这样子的,掌柜的,这新郎官儿于前些日子刚被纳入了王府锦衣亲卫。”

    “嚯,这可是好前程。”李掌柜说道。

    熟悉晋东情况的人都清楚,平西王爷的锦衣亲卫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王爷外出时,基本都是以锦衣亲卫护卫,王爷出征时,他们就是帅帐亲卫;

    无论是一直当亲卫,混一份与王爷的人情还是得到机会外放出去,总之,前程都是极为敞亮的。

    “今日他娶的,是一名参将之女。”

    “那为何要到这里来?”

    “是这样的,掌柜的,这新郎以前是个孤儿出身,平西王爷当初在盛乐城时,就开义学,收留孤儿入学堂。

    军中战死的丘八亦或者是其他百姓,可以捐资入学堂,自义儿里择选,让其改姓供奉牌位姓氏。”

    这个模式,最早是因为战死的丘八们的抚恤金,没有亲眷可以接收,干脆从学堂孤儿里选一个来承接其姓氏,抚恤金就当是给孩子的生活费了。

    本质上,王府并未因此多付出什么,抚恤金本就是该给的,这些孤儿,是瞎子早早地就定好班底要收留以作日后根基的。

    所以,无非是走了个形式;

    但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外面的人来资助。

    “这赏月楼里有个老鸨,最早时在盛乐城就入红帐子了,她当时捐了一笔银子,资助了一个义儿,就是这新郎官儿。

    这新郎官儿去岁时出学,在军中历练了一年,前不久选入了王府锦衣亲卫,又得一名参将大人看重,收为乘龙快婿。

    今日是他的大婚之日,但这新郎官却执意要在今日接自己的阿母回府。”

    “接他阿母,在今日?”李掌柜迷糊了。

    “是,没血亲干系的……阿母。其实,新郎官早先就来过好几次,想将其阿母接出去与自己住,但这老姐们儿却觉得自己身份会污了他的前程,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随他去。

    可谁成想,今儿个新郎官在大婚之日,竟然带着新娘子来接人了,先前那老姐们儿派人传话,给出了一笔婚庆银子,但再次拒绝了跟他回家。

    这新郎官执拗,

    就带着新娘子在门口跪着了;

    还说,

    说他这条命,一半是王爷给的,日后但凡王爷所需,他将不惜为王爷豁出这条命;

    另一半的命,是阿母给的,自己如今成年,既已大婚,家中怎能没有阿母坐在那里吃一杯新媳妇奉的茶?

    说那老姐们儿不出来,他今日这婚,就不结了。”

    李掌柜听完后叹了口气,有些唏嘘地感慨道:“这新郎,倒是个忠义之人。”

    说着,李掌柜看向身侧的吴兆年。

    吴兆年伸手轻轻拍了拍窗边,

    此时,

    似乎是新郎的坚持甚至是“威胁”,

    终于让那位无法拒绝下去了。

    从赏月楼里,走出来一位明显有了些年纪的女人,新郎官和新娘子起身,将她送到了另一顶轿子上。

    随即,新郎翻身上马,意气风发地向四周喊道:

    “今日起我周长安,娘和媳妇儿,就都有了!”

    “好!”

    “好样的!”

    四周围观的奉新城百姓发出了称赞之声,倒是没人去讥讽嘲笑什么。

    吴兆年记得,当年曾有一位乾国的大官为躲避仇家迫害,流落到岛上,当了自己三年的老师后病故。

    他曾对自己说过一句话,至今都记忆犹新。

    他说,所谓的路不拾遗,民风淳朴,上下有信,忠孝礼仪,都是在活水中养出来的,而大乾,已然是死水一潭之姿态了。

    且看如今奉新城之民风,再看当下燕国之势,晋东之势,吴兆年终于理解了那位老师这句话的含义。

    自己北上时,遇到了自己的阿弟吴襄,自己那个倒霉的弟弟,曾在乾国时被平西王所俘,后又得放生。

    在阿弟的形容里,平西王爷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自入晋东以来所见所看,哪里是什么枭雄,翻遍史书,又有哪家开国君主在发家立业时,能有这位平西王爷这般踏实稳固的?

    可惜了,

    燕晋之地太远,吴家又在海上,此等投注之机会,不是吴家愿不愿意凑上去的问题了,而是人家,屑不屑在此时正眼瞧你?

    思虑之间,吴兆年这才留意到李掌柜还在看着自己,当即笑道:

    “是个好男儿啊。”

    ……

    “是个好孩子。”

    王爷正在练箭,听着肖一波汇报着今日奉新城发生的一些新鲜事。

    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王爷又问道;

    “他丈人是哪家?”

    “是徐参将。”

    “哦,有点印象。”王爷继续张弓搭箭,“他作何反应?”

    本以为挑中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乘龙快婿,而且还是父母双亡的孤儿,自己闺女嫁过去也不用受公婆的气被立规矩;

    谁晓得半路杀出一个亲家,而且还是那样的身份。

    “气得不轻。”

    “哈哈。”王爷笑了,这一箭,射偏了一点,但依旧是中靶心红圆了,“然后呢?”

    “徐参将本想带人去要个说法的,但被金总兵拦下了。”

    “金术可也在?”

    “在那儿吃席的。”

    “哦。”

    王爷清楚,既然金术可在,那位参将,就翻腾不起来了。

    郑凡又射出一箭,

    而后放下硬弓,扭了扭脖颈,

    吩咐道:

    “以王府的名义,送一份贺礼过去。”

    “属下遵命。”

    “另外,让丽箐送一件头饰,给新郎官的阿母送去。”

    “属下明白。”

    “最后,让仙霸持孤的王令,取鞭上那位徐参将的门,替孤抽他十鞭子。

    没眼力见儿的东西,心里再不痛快也得给憋在心里不是,他家闺女就比他懂事儿多了。”

    其实,这里头的意思还有很多。

    抽丈人,赏女婿,本就有将这件事扩大化的意思,有利于塑造社会风气嘛不是。

    再者,

    义儿军是王府未来发展之根本,自己既是这些义儿的王爷,也是他们的山长,自己得护着他们。

    小时候,是护着他们吃穿,长大后,是护着他们的面子;

    这样,

    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你……卖命。

    当然了,王爷的想法没那般市侩,徐参将心里不痛快,但自己抽他十鞭子做个表态,他脸上就有光了,同僚不仅不会嘲笑他,还会羡慕他得到一个品行好且得王爷看重的好女婿。

    抽鞭子,不叫个事儿,都是军中丘八,被王爷踹一脚这叫疼爱。

    肖一波下去做事了;

    这时,

    瞎子手里拿着信笺走了过来。

    “主上,海东吴家派人来了,是混迹在商队里过来的,人已经到咱奉新城了。”

    “哦,你去见他吧。”

    海东吴家,郑凡还真没兴趣现在去见,吴家是乾国海上的皇商,在海上势力很大,但却又游离于诸夏大局之外。

    说句不好听的,吴家还没乾国西南的某个大土司管用。

    真要用到吴家的时候,也得是大燕军队彻底打破乾国北方,将乾国打成南乾时,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