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过再犯,斩。”
“喏!”
许安目光扫过四周,冷声道:“军中这么多人,没有规矩约束,得乱成什么样子,这些年没打打仗,你们这些崽子们还真是连规矩都忘记了。”
“二哥,那位将军好凶啊。”
“别瞎说,回帐篷,睡觉。”
覃二勇拉着自己弟弟转身进了帐篷。
“二哥,咱们会上战场么?”
“哥也不知道。”
“我是既想上,又害怕上。”
“呵,谁不是呢。”
巡视完自己负责的营寨后,许安策马进入中军,在帅帐前,下马,将册子递交到站在帅帐外的刘大虎手里。
“许将军亲自来?”刘大虎是认识许安的,毕竟许安当年曾和陈仙霸一起当过金术可的亲卫。
“正好在附近刚巡视完营寨,就自己过来送了,王爷在议事么?”
“是。”
“我想见王爷禀事。”
“请许将军稍等。”
刘大虎走入帅帐之中,不一会儿,刘大虎出来了,掀开帘子。
许安走入帅帐,帅帐内,王爷正坐在帅座上,下方站着的是陈仙霸和屈培骆,另外,靖南王世子正坐在那里批着折子。
王爷的目光落到了许安身上,
许安跪伏下来,禀报道:
“王爷,末将有一事禀报,末将发现军中辅兵和民夫,在军纪军律上有所不足,恐有后患。”
“这般严重了么?”王爷问道。
“回王爷的话,是。”
晋东军的军风承袭了当年靖南军,讲究军中事无巨细都需严格把握;
但近些年来,虽然每年都有军演调度,但正儿八经的出征大战,已经很久没再出现了,再加上这次入辅兵和民夫的,年轻人比较多,就容易出现散漫的问题。
这类问题出现在其他军中,其实根本不会引起注意,但在晋东军眼里,就未免有些不像话了,且许安本人,现在任的就是军中军纪官,这是他职责所在。
这时,一直在旁边批折子的天天抬头看着郑凡开口道:
“父帅,这几日来,民夫辅兵犯事的折子很多。”
郑凡点了点头,对许安道;“许安。”
“末将在。”
“孤命你牵头着手,整肃辅兵营民夫营军纪,大战在即,你时间不多,帮孤将军纪,给整顿好。”
“末将领命!”
许安起身,退出了帅帐。
郑凡的目光,则又落到陈仙霸和屈培骆身上。
当下格局是,
晋东军出镇南关后,来势汹汹,已经沿着上谷郡南部也就是渭河沿岸拉开了阵势,这里面,兵马肯定不是堆积在一起,而是铺散开了,进行重点的针对。
双方其实都清楚,接下来,晋东军要做的,就是过江了。
楚人已经开始了战略收缩,楚人也不打算在渭河来直接与晋东军进行战略决战,因为这笔买卖,对楚人太亏。
晋东军要是输了,在事先防备好楚军水师的前提下,至多也就是个进攻受挫,打不过江去的局面,损兵折将是无法避免的,但真要说伤筋动骨,还真不至于。
另外,就算是晋东军第一轮攻势败了,楚军敢趁着这波势头反攻过来么?
且不说上谷郡的地形对于以步卒为主的楚军而言简直就是“裸”奔,真就爆种打了过来,那镇南关还立在那儿呢?
到时候,楚军就是进退不得了。
对于楚军而言,反攻过渭河必须要达成的战略目的就是一口气在击溃晋东军主力的基础上,再拿下镇南关,否则在这宽阔的平原上,晋东骑兵足以将楚军精锐给埋葬。
至于说坚守,也得看看运气,因为一旦晋东军攻破了一点,在某一处位置上登了岸,甚至更远一点,从三索郡那里过河,再绕过来;
楚军一旦做出坚守渭河的决定,其防线就会在呈一字长蛇阵的基础上被马上戳出几个窟窿,然后被晋东军各路兵马完成切割包围。
虽然好些年没打仗了,但双方的战术习惯彼此都心知肚明。
故而,
从军事布置角度来说,对面的楚国王爷熊廷山,选择战略收缩,以空间换时间,是正确的选择。
毕竟,当年燕军曾两次杀入楚国腹地,但最后,都不得不撤回去。
只不过,
楚人也不可能就撤得那么光棍;
现在的态势就是,双方都陈兵两岸,你知道我要进,我知道你要退,但总得过过几道推手,亮个彩。
接下来,某个位置很可能会成为双方聚焦的区域,那里,将打一场,然后看结果,双方再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而陈仙霸与屈培骆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则是想趁着明日军中击鼓聚将前,抢先走个后门,预定一下这“开门红”的差事。
许安走后,
陈仙霸抢先开口道:
“王爷,末将这几年一直活动在这渭河沿线,对楚人水寨的防御和楚人战法,极为清楚,另外,末将麾下虽然只有三千骑,但都是末将一手调教出来的袍泽,绝对敢战能战。
知己知彼,
故而,末将认为自己能担当得起这首战之责!”
陈仙霸说完,屈培骆就开口了,只不过他说话的语气,没有陈仙霸那般刚硬,昔日的屈氏少主,在蹉跎了一段岁月后,在这些年里,又逐渐捡回了属于大楚贵族的优雅:
“论知己知彼,我是楚人,我麾下的楚字营,也是楚人,陈将军,我想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陈仙霸扭头看向屈培骆,目光微凝。
屈培骆微微一笑,倒也不惧,反而拱手道:
“王爷,楚字营请战,伐楚之战,若是能以楚攻楚,才是正解。”
坐在帅座上的郑凡,看着两位将军的争吵,似乎很难以抉择。
而边上重新开始批阅折子的天天,则显得有些过于安静。
郑凡伸手,推了推面前的茶杯。
天天起身,端起茶杯,帮郑凡续了热茶,放过来时,郑凡有些疑惑道:
“什么?”
天天:“嗯?”
“呵呵呵呵。”郑凡忽然笑了起来,指了指天天,道,“你说你也心痒痒了?”
天天:“唔”
郑凡看向站在下面的陈仙霸和屈培骆,
道;
“这可如何是好,你们俩争着争着,倒是把孤这儿子给争得手痒了。”
屈培骆马上俯身道;“那就请世子殿下打这第一仗吧,我等心服口服。”
说完,
屈培骆扭头看了看站在自己身侧的陈仙霸。
陈仙霸深吸一口气,拱手行礼道;
“末将愿意将麾下兵马借给殿下。”
天天的官面身份是靖南王世子,又是摄政王的“长子”,于情于理,他来打这个头阵,拿这个开门红,还真是无人能置喙。
毕竟,无论是他亲父还是养父,都在楚人身上留下了血淋淋的伤疤,眼下子承父业一把,对己方军心士气也是一种提振,同时也能进一步地打压对面的士气。
最重要的是,王爷都这般笑着问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可不是在征求你们的同意。
陈仙霸和天天也算“半个”一起长大的,天天还喊了他这么多年的“霸哥”,再怎么傲气,他也不好意思和天天去争。
至于屈培骆,
他吃饱了撑的特意跑这帅帐里来和晋东军中新一代当红扛旗人物抢首战?
他是想在这一场战役中有一番作为的,但还没心比天高到和人家真正的“本家人”争一口气的地步。
他是被刘大虎喊来的,
来了后,陈仙霸也在,陈仙霸请战,屈培骆心里自然也就有谱了,行呗,争呗。
现在感情好,是给世子殿下铺路了。
而且这是一场预演,明日击鼓聚将安排任务时,他们俩还得按照先前的模式,再走一遭。
王爷可以在他们面前“任人唯亲”,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够在诸将面前“公正虚心”一些的。
相较于陈仙霸和屈培骆的果断放弃,
天天倒是有些懵,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直接将这么重要的开门红之战交到了自己手中。
他原以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在父帅身边,批阅折子跑跑腿,跟着学习学习,心里确实想过去正面战场冲杀,可幸福来得,未免过于突然。
而正抿着热茶的郑凡看着天天略微局促的表情,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当年自己被老田赶鸭子上架的场景。
不同的是,自己当初是真不愿意冒险,而天天,他是无畏的。
命运,在这里,似乎画出了一个圆。
天天后退两步,跪伏下来;
“儿臣定不负父帅所望!”
这差事,算是接下了。
放下茶杯,
郑凡开口道:“仙霸率部做策应吧。”
陈仙霸略显疑惑,他先前说了愿意将自己一手调教的部下交给天天去打这一仗,但王爷这话的意思,很显然是不打算让天天用他的兵。
可问题是,天天是没有部曲的,他还没来得及真正地掌握和发展自己的嫡系兵马。
身为“哥哥”,仙霸不希望天天去接手一个随便拉过去的队伍去打这一场仗,因为这场仗,不容有失,对战局的影响不谈,对天天的影响,会很大。
两个父亲的荣光,有时候,也是一种深沉的压力。
虎父无犬子,因为犬子,会被咬死。
郑凡又开口道;“孤把锦衣亲卫,调给你用。”
陈仙霸没话说了;
他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气,但曾担任过王爷亲兵的他,当然清楚那支自建立以来就专司负责王爷安危的锦衣亲卫,到底是怎样的一支力量。
如果说李成辉那一部代表的是老镇北军最后的荣光,梁程的那一镇代表着晋东真正的精锐,金术可那一镇代表着晋东的底线
那么锦衣亲卫,则是整个晋东军中,真正的菁华所集,是精锐中的精锐。
最重要的是,天天很熟悉锦衣亲卫。
大军压阵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