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临-第1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

    太后笑道:“这答应得可真爽快。”

    “丈母娘吩咐的事儿,怎能不紧着心。”

    最尖锐的燕楚对抗,你死我活时期,其实已经过去了,先帝时,大燕是输不起,一输就会崩盘的局面,所以上至朝廷下至军队,行事都透着一股子狠辣果决;

    现在,不一样了。

    这一次没有下令杀俘,同时以军功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杜绝下面去杀俘,本就是一种鲜明的政治风向表现。

    日后真拿下楚国,郑凡也不会行什么大灭绝之策,分化拉拢为主,镇杀为辅才是治化之道。

    燕国在晋地的治理上,已经有了极为成熟的经验模式。

    太后心满意足了,示意自己想起身。

    郑凡没动,

    阿铭上前,搭手背。

    太后撑着阿铭的手,站了起来,她到底不是那种腿脚都不利索的老太婆子。

    太后走在前面,郑凡跟在旁边,阿铭挡在中间。

    走到小台边缘位置,有风吹来,是有点冷的。

    “我想丽箐了。”

    “丽箐也一直很想您。”

    “能让她回来看看么?”太后问道。

    郑凡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可以。”

    “大妞呢?”

    “我们会带着大妞一起回来看您。”

    出嫁的公主一个人回来省亲,这没问题。

    从冷漠的角度出发,大楚公主的作用,其实在当年还只是平野伯的郑凡领着她入燕京接受先帝爷册封时,其实就已经用完了。

    如今虽然还能继续以楚国公主和楚国驸马的身份影响更方便地对楚地实施怀柔之策,那也是建立在军事实力绝对强势的基础上的,不可能本末倒置。

    公主回去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旧残余伪楚势力是否会对公主造成什么不测……

    一是没这个价值,二是,其实无所谓的。

    所以,熊丽箐回家看看自己的母亲,能很安全。

    至于大妞,

    郑凡是个女儿奴,想让自家闺女进去,这不可能。

    除非,他也跟着一起,而他跟着一起的前提是,大燕的军队,已经开入了郢都开入了大楚皇城。

    太后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道;

    “丽箐在信里常说你这个当爹的有多宠爱闺女,她是有福气的,大妞也是有福气的,真正的爷们儿,脾气只是在外头发,在家里喜欢发脾气的男人,往往上不得台面。”

    “您今儿个夸我很多次了。”

    “民间有个说法,叫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不是?

    再者,大妞也给我写信送礼,这孩子,是个心灵的主儿,可惜,未曾一见我这外孙女。”

    “您可以与我回晋东王府。”

    太后闻言,笑骂道:“那这楚国的脸,可就彻底丢没喽,不成,不成。”

    说到这里,

    太后的目光忽然变得有些深邃,

    道:

    “说破了天去,这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儿子还在呢,哪里有去麻烦闺女女婿的道理?”

    “一家人,我不计较这个。”

    “这话听起来暖心。”

    这时,郢都的大门,再一次打开。

    一支禁军,开出城来。

    郑凡带来的燕军,即刻列阵。

    随即,

    一身穿龙袍的身影策马而来,而后,渐渐放下马速,改为缓缓。

    “我儿子来接我了。”太后说道。

    “嗯。”郑凡点点头。

    双方的军队,隔着老远开始布阵。

    中央位置,就是这座小台。

    大楚皇帝正距离这里越来越近,他是一人一匹马。

    “见见?”太后看向郑凡。

    郑凡微微一笑,

    他记得,大舅哥当年就是三品高手了,因为他强行融合了火凤之灵,有点类似自己借用魔丸附身的意思。

    虽说阿铭和瞎子也在自己身边,

    但郑凡还是不愿意去赌。

    他现在不仅穿着鞋,而且还踩着高跷,反观大舅哥,几乎赤了一只脚;

    天知道大舅哥真发起疯来,会预备出什么事儿。

    以己度人之下,这世界,就分外让人觉得危险。

    故而,

    郑凡对太后道:

    “不了,给我大舅哥留点儿面子吧。”

    “你有心了。”太后很是欣慰道,“互相照顾点面子,这才是家里人该有的样子。”

    “是。”

    郑凡走下了小台,翻身上马。

    阿铭与瞎子紧随其后,独留太后一个人,继续站在那里。

    正准备策马回军的郑凡,忽然开口问道;

    “你说,你俩合击的话,能否有机会直接一劳永逸了?”

    瞎子肯定道:“倒是可以试试。”

    郑凡犹豫了一下,摇摇头,道:“罢了,争那一时之勇作甚。”

    紧接着,似乎是为了给自己解释:

    “要是先帝有我们现在这稳赢的局面,他也不会去赌的。”

    “主上说的是。”瞎子赶忙表示认同。

    “可我还是有些不甘心。”

    一边说着这话,郑凡一边默默地从袖口里,取出了一发火信子,只要拔开塞子,远处的自家兵马,将直接发动冲锋。

    “主上……”

    瞎子忽然开口提醒了一句。

    “怎么了?”

    “不止一个人。”

    楚皇身后,忽然多出了一件白色的披风,披风之中,显露出一赤足老者的身影,额骨很宽,前凸,有点老寿星仙风道骨的意思;

    在另一侧,还有一身着黑色锦袍持剑男子的身影,却闭着眼,可步履丝毫不慢。

    楚皇勒住缰绳,

    停下了动作。

    “朕,没让你们跟来。”

    老者笑道;“我等也是担心陛下安危,您那位妹婿,可是出了名的不讲武德。”

    话刚说完,

    老者目光忽然一凝,看向远处那王服所在的方向,他没有去看那位名震天下的王爷,而是看向了王服身边的另一道身影,一个盲者。

    在不可知的区域,双方的意识,已经连续碰撞了三次,先前他本想隐匿住身形,但在距离拉近后,却发现自己无法再躲藏下去了,原因,也正是因为那个盲者。

    “有意思,像是炼气士,又不像是炼气士。”老者目露疑惑。

    而对面,

    瞎子也开口道;“主上,上次附身游歌班的人,出现了。”

    从三对一,一下子变成了三对三,郑凡的念头,瞬间变得无比通达,收回火信子,调转马头,

    道:

    “大仗打完了,这等小仗,你们辛苦,驾!”

    王爷带着两位先生,打马而回。

    楚皇也在此时走上了小台,站在了自己母后身边。

    太后看着皇帝,有些唏嘘道:

    “后悔了没有?”

    “没有。”

    “送个质子过去吧。”太后说道。

    “好。”楚皇答应了。

    “我本对你父皇没什么挂念的,现在倒是有些后悔,没早点跟着他走了,至少能落个清静。”

    “母后长命百岁。”

    “你自己万岁就好。”

    皇帝扶着太后下了小台,

    看见不远处站着的老者与剑客,

    道;

    “哪儿搜罗来的人?”

    楚皇介绍道;

    “两条井中蛙犬。”

    太后伸手拍打了一下皇帝的手背,

    笑骂道:

    “还笑话人家。”

    皇帝笑着回应道:

    “儿子我是输了,可明明连上桌机会都没有的他们,在梦里,一直赢。”

    ———

    下一章在一点左右。

 第四十三章 政变

    乾国,

    玉虚宫;

    这是一座坐落在上京城西南角属于皇室的道家宫苑。

    是当年乾国仁宗朝时修建,时逢西南大旱,仁宗皇帝想为灾区百姓祈福,下令修建了这座道宫,自己在里面吃斋三月。

    这也是仁宗德政之一;

    只不过吹捧他的士大夫,有意无意地集体忽略掉了这偌大的道宫修建起来,又得靡费多少的这个问题。

    当初燕军攻破上京城后,并未过多地恋战,而是选择急匆匆地调转大军回援接应自家以身作饵的王爷,所以,上京城四周的很多地方,并未遭遇燕人的肆虐。

    玉虚宫也保留完好;

    如今,

    这里住着一个人,他的身份曾无比尊贵,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

    也只是曾经了。

    一身亲王服的赵牧勾,在两个宦官的带领下,行进在这深苑之中。

    终于,

    在一片枯败落叶所在的庭院里,看见一身白衣坐在那儿的太子殿下。

    太子看起来有些萎靡,但精神,很好,身体也没什么毛病,五年的圈禁,没让他日渐消瘦,反而胖了不少。

    两个宦官带完路后,默默地退下,将这里留给了两位姓赵的。

    “你怎么想来看本宫了?”

    “因为该来,所以来了。”赵牧勾将自己提着的食盒放在地上,打开,从里头取出几道小菜,还有酒水。

    太子并未看见这些吃食而兴奋地扑上来,看他形态变化就知道,在这里,他不缺锦衣玉食。

    穿得有些随意,是因为当锦衣只能夜行无法示人时,也懒得拾掇自己了。

    不仅在这里吃得好,这里还会定期送女人给太子临幸。

    这五年来,太子已经为赵家又诞下了两个皇孙和两个皇女。

    只不过,妃子只能在晚上留宿,会被宦官裹着被子送进去,天明后又会被带出去,而生下的孩子,也不会放在这里养。

    这,其实是标准的天家圈禁。

    圈禁你的自由,但也就仅仅是自由。

    在升斗小民眼里,这依旧是梦中难求的日子。

    赵牧勾摆好了酒菜,席地而坐。

    他已经褪去了属于少年郎的青涩,蓄了须,看起来,俊朗稳重。

    太子身子前倾,仔仔细细地盯着赵牧勾,

    道:

    “看看你,再看看本宫,呵呵。”

    赵牧勾没招呼太子进食,而是自己端起酒杯,饮了一口,又用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