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娘的军队是用来打仗用来杀人的,你在那里搞和和气气?
和和气气之后,还怎么打仗?
北伐什么的是不能北伐的,大家继续蜗在城池里不好么?
乾国朝廷,是想要北伐的,这一点,从密谍司从乾国那儿弄来的邸报就可以清晰看出。
乾人再蠢,都知道此时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兄弟被燕国揍,这是不对的!
但朝廷的意志下达到乾国三边后,居然被顶了回去;
而后,
朝廷不得不考虑三边反馈过来的情况,最后就是,原本信心满满决意北伐的朝廷,自己也狐疑了。
大概,
那几位相公和那乾国官家自己心里都开始打鼓,
以这种状态下强行让三边兵马北伐,
能成么?
另外,因为西军主力不断地北调,使得西南地区又开始出现不稳迹象,当老钟相公的死讯传到西南地区时,当即就有几个土司扯旗开始造反!
这种情况下,乾人的北伐可能性,又被降低了。
姬老六知道,何初问这个,是他也想被征召从军。
“南边,打不起来的,等东边楚国那儿打完了,咱,就可以歇歇了,老百姓,太苦了。”
其实,在姬老六看来,老百姓辛苦不辛苦,已经不重要了,他姬老六,是真的快要累死了,整天殚精竭虑地为大燕财政想方设法地补窟窿,可这窟窿,却已然有越来越大的征兆。
“哦。”
何初有些失望。
老何头瞪了何初一眼。
“吃饭吧。”
何思思端着菜出来了,示意男人们拼椅子做饭桌。
平日里在王府,那是锦衣玉食,但何思思还是觉得,在家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才叫真的过日子的味道。
就在这时,张公公走了进来。
姬老六清楚,不是真的有事,张公公不可能这般没眼力见儿地打扰自己的安逸。
起身,
离座,
姬老六走到门口,
张公公赶忙递上折子,
焦急道;
“主子,这是虎威郡刚呈上来的折子,十万火急。”
姬老六接过折子,
打开,
随即张开了嘴,牙齿,死死地咬住自己的下嘴唇,近乎咬出了血:
久旱之下,最为可怕的一个恶果,已经出现了。
折子,是虎威郡太守亲自加盖的加急折子,言明虎威郡多地忽然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乃至于波及到京畿之地也就是天成郡的趋势:
那就是,
蝗灾!
“呵呵呵,哈哈哈哈………”
姬老六手里捏着折子,
蹲了下来,
开始红着眼,笑了起来;
一边笑一边道:
“这日子,没法过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风起
久旱出蝗,而这一场蝗灾的出现,足以让本就无比艰难的大燕,被扯去最后一道“盛世”遮羞布;
对外开拓的战争,打得再好,一场再一场的胜利就算可以不断到来,但已经食不果腹的老百姓,还会再为此欢呼么?
姬老六让何思思拿了一个海碗,饭在下面,菜在上面,再拿了双筷子,坐进了马车。
驾车的是张公公,马车行驶的方向,是城外,是………后园。
姬老六一边吃着饭一边在皱着眉,
眼下,
争权夺利的心思,其实已经淡了,他甚至没让人去探查一下东宫太子有没有动身去后园。
按理说,自己这边收到了折子,太子那边,只可能比自己更快一步。
自己辛辛苦苦,像是个糊纸匠一样,尽量地让大燕这座屋子看起来,不至于四处漏风,眼下,这差事是糊不下去喽。
梁,要塌了。
自古以来,就没有万世不灭的王朝,当年大夏缔造了诸夏文明,三侯开边,更是让诸夏的火种散播至整个东方;
结果呢,
大夏,早已经亡了。
大燕呢,
八百年大燕天下,
很长久了,真的很久了,久得让不少人都会习以为常大燕天下真的应该与日月同休。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
自打自家父皇马踏门阀开始,姬老六就觉得这手段,有些过于激进了,是的,攻乾、吞晋、逐野、伐楚,大燕国势,看起来如日中天;
但这一团虚火,实在是太旺了,一盆凉水下来,不是降温,而是锅底直接炸裂开。
以往,灾年时,朝廷可以动用自己的粮仓储备,不够的话,再行粮食转运,将正常郡国的粮食转运至受灾郡国,再不够,那就募捐,摊派,门阀大族们一直有存粮的传统,朝廷派钦差下去,责令他们放粮;
乖乖听话的,总能得一个体面,不听话的,那就一顶“谋反”的帽子就扣下去。
最后,大家再熬一熬,卖卖祖产田地,投靠大户成为佣户,总能活下来,就算是饿死,也只是少部分饿死,问题,也不大。
但问题是,马踏门阀后,政治上是空前的集权,但生产民生方面,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外加这几年连年对外征伐,大燕自身,已经掏空了,以往可以用的层层压榨法子,也早就用过了,现在再压榨,没粮了,你能往哪里去压?
马车行至城外时,姬老六将饭菜吃完。
这一次,他罕见地将碗内的米粒都吃干净了,最后,还用茶壶倒水进去,晃了晃,连那点油水,也一起喝了下去。
以往的姬老六,只要条件允许,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主儿,今儿个,倒是真的开始认真对待粮食了。
“主子,是东宫的队伍。”
赶车的张公公提醒道。
姬老六掀开帘子,看向前方,果然,东宫的队伍比自己来得更早。
另外,除了东宫队伍外,还有宰辅的马车以及另外几位大员的马车。
姬老六放下车帘,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先前的他,悲天悯人,为大燕的未来而惶恐担忧,为此珍惜每一粒米;
现在的他,则恢复了政堂狐狸的本色,步入这黑色的漩涡。
这,
或许就是真正的帝君之威;
身处于后园,不问朝政,但上下都清楚,谁才是大燕现在真正的主宰。
姬老六摇摇头,
自家父皇的权威,已经不是什么司礼监什么宰执这类的可以去撼动的了,他可以交出去很多很多,但其实,他也相当于什么都没交出去。
没人敢无视于他,
除非……
“张伴伴。”
“奴才在。”
“回户部。”
“是,主子。”
姬成玦的马车调了头,他来了,但他又走了,这一幕,必然落不得其他人的眼睛,但他还是就这般离开了。
蝗灾爆发,且虎威郡太守已经给出了即将扩散至天成郡的预测,如果这个可能性不大,他不敢将这话写进折子里的。
去后园,找父皇,这是身为儿子,身为臣子的一种本能。
但真到了门口,
姬老六却又不想进去了。
天灾之事,非人力所能及,找父皇,也没有用,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父皇到底是怎样一种高傲的人。
伐楚之战,是他亲自推行的,那么,他就不可能会同意在此时终止战事。
无论付出再大的代价,无论家底子到底已经如何千疮百孔,皇帝的意志,都不可以更变。
既然如此,
去不去见父皇,
又有什么意义?
太子带着一众大员去了,
他们难不成真敢去面刺父皇让父皇下旨罢兵?
不,
他们不敢的,
他们能做的和敢做的,只是暗示,暗示,再暗示,将受灾折子,放在最上面,用尽一切方法去暗示。
像是在演那皮影戏,玩儿的,其实都是只可意会。
姬老六坐在马车里,又进了城。
他的双手,轻轻地揉搓着自己的脸。
楚地的战事,到底还要多久,他不知道,父皇的身子骨,到底还能支撑多久,他也不知道。
他可以做很多事,但绝大部分事,在面对这两项未知时,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
来到户部,姬成玦可以清晰感知到这里的气压之低。
老百姓可能还懵懵懂懂,其他官员可能看不真切,只有这里的官吏,才清楚地知道大燕这个看似庞大的帝国,现在已经中空到了什么程度。
姬成玦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拿起条陈,开始批阅。
其他人见他这个样子,也就慢慢地开始恢复工作。
“王爷,这是东边来的折子。”一名户部员外郎将一封折子送到了姬成玦的面前。
对伐楚之战,燕皇早早地就大开了一切方便之门,所以,来自靖南王的折子可以不过中枢,直接出现在户部的案头,当然了,中枢那里肯定会有一份备份。
简而言之,就是靖南王有什么需要,后方可以直接对接,然后去落实,不给丝毫扯皮推诿的机会。
可以说,在这一点上,靖南王的待遇,足以让其他国家的所有大帅都集体羡慕。
这才是真正地,本帅的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大燕。
但问题就在于,靖南王需要什么,就直接提了,而如果按照往常的那种流程和套路,你提个十分,中枢可以给你改个八分,具体落实时,下面再叫个苦,就给了六七分的样子。
这是标准流程。
但这里的十分,是必须实打实的。
姬老六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折子,在其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又要多少民夫又要多少军械又要多少战马又要多少粮食了……
的确,
是要下一季的军需的。
姬老六伸手拿过茶杯,然后,茶杯一晃,茶水洒落在了桌面上,好在是凉茶,不烫。
将茶杯放下,姬老六重新将折子拿起来,放在自己面前。
这是入冬时,也就是年前,必须要送达到前线的军需,因为无论是准备还是运输都需要时间,所以现在就必须提出来。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