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临-第9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

    封官只是封官,

    一个参将,手底下,起码也得有一个营的兵马吧?

    郑伯爷可不会出一兵一卒,

    甚至,

    不会出一件军械,

    他们可都是雪原部族头人的儿子,

    自己封了他们的官,

    他们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然后,

    自己掏出家底子,

    为他们的儿子麾下,添置勇士,添置战马,添置军械。

    勇士和战马,好弄;

    军械怎么办?

    雪原的冶炼技术不过关啊,再者,雪海军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换装,总不能让自己儿子麾下兵马破破烂烂或者杂七杂八的吧?

    这不是问题,

    可以买嘛,

    向雪海关铸造局下单子,

    金银可以付款,

    牛羊马匹,

    也能付款,

    族内的人进雪海关诸多作坊里做工,他们,也能抵款。

    甚至,

    还能先赊欠,

    等来年牧草丰茂牛羊长膘时,再还!

    以海兰阳谷为代表的一众头人,先是愕然,随即惊慌,再之后,是空洞,最后,则是强行狂喜,

    一齐叩首道;

    “多谢伯爷封赏,伯爷大恩大德,永照雪原!”

    “多谢伯爷封赏!”

    “伯爷恩德无疆!”

    十多个参将衔,

    就这么发出去了,

    说白了,

    无非就是另一种以前郑伯爷忽悠大皇子带着刻好的萝卜大印去雪原出使的翻版。

    这些官衔,对于郑伯爷这里,其实压根没什么成本。

    但郑伯爷却能够马上收获,

    近乎两万的蛮族骑兵!

    这些蛮族骑兵,都善于马术,战马优质,而且自费走官营铸造局购买军械。

    既使得自己手中多出了一支生力军,

    又极大地削弱了靠着自己这颗大树在雪原好乘凉的这些部族的势力。

    狗,

    是得喂,

    但不能喂得太肥,

    太肥了胆儿也就会跟着一起肥了,

    就可能要反咬主人了。

    要循序放血,

    郑伯爷这一招,

    可谓是深谙科学发展持续割韭菜。

    至于说这战力问题嘛,

    不用担心的,

    人种的差异,其实并不大,至少,没想象中那般大。

    你可以说野人战斗力不行,常常被燕军以几分之一的兵力暴揍。

    但野人王当初可是带领野人杀入雪海关,打败过司徒雷也打败过大皇子的东征大军的。

    这些蛮族骑兵,分割一下,各自归各镇,打散了,揉开了,也就消化下去了。

    统筹训练之下,

    必然又是一支精兵!

    有阿程在,有苟莫离在,现在还有金术可他们几个新冒头的将领在,再配合瞎子手底下那帮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郑伯爷对于练兵的事儿,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两大雄关一座城,

    晋东之地,

    地盘一下子扩充得太快也太大了,

    兵力上够不够?

    必然是不够的。

    所以,

    野人兵,这会儿就必须得用了,好在有第一镇在前,苟莫离已经在伐楚大战时,用野人的血,贡献出了足够多的诚意,接下来再用野人兵,本地军民的抗拒心理,会弱很多。

    而且,

    仿照“八旗”所建立的军镇制度,其本身就能够极大的弱化掉民族的隔阂,将战争和生产相融合,形成以标户,以营,以镇,再之后,最上方以郑伯爷为核心的新的归属感体系。

    皇太极当初所面临的情况,其实和郑伯爷现在差不多,所以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族。

    郑伯爷这边也是一样,

    他名义上是燕人,

    但郑伯爷麾下的燕人兵马数目反而只占一小部分。

    有现成的成功例子在前,为什么不用?

    当然了,这一支野人兵马,不会全都归于野人王的第一镇麾下,而是雨露均沾。

    野人王以后可以领兵,但大多数时候,得留在郑伯爷身边当军师。

    不可能给他大规模清一色野人兵马去调派的,莫说郑伯爷会觉得不自在,就是他苟莫离,估摸着也会觉得脖颈发凉。

    除了野人兵马外,晋地流民挑选青壮入伍,燕地来的辅兵入伍,包括先前在靖南王默许截流的那一部分,也都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吸纳进雪海军之中。

    装备、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先延后了,

    总之,

    得先把人头和营头给快速拉起来。

    封侯,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就等圣旨了;

    但整个晋东之地,需要防备来自雪原和楚国的威胁,同时,还得常备一支兵马镇压晋地可能会出现的异动,需要的兵力,真的不是小数目。

    郑伯爷和魔王们原本都是完美主义者,在战斗力和素质跟不上的前提下,不喜欢瞎暴兵,但现在真的是只能先抓住主要矛盾了。

    你兵力要是不足,

    那朝廷会不会给你留几个总兵帮你驻守?

    美名其曰,协防?

    这不是让人家给你家里安钉子么?

    眼下,

    有靖南王在前面,可以格挡掉绝大部分来自朝廷的分化和提前打压的手段;

    但前提是,你自己得能撑得住场子。

    反正最近不打仗,就先把兵额拉起来,再慢慢训练提升战斗力就是了。

    头人们和他们的儿子们都下去了,

    走的时候,

    一人手里拿了两串羊肉,边走边吃。

    估摸着,一边吃一边心里在滴血,这或许是世上最贵最黑心的烧烤吧。

    送走了这群头人,

    郑伯爷原本想着再去找柳如卿温存温存,

    再听几声“叔叔”的,

    但这时,

    姬老六的信,

    到了。

    攻破郢都时,信使出发向燕京,再从燕京拿信回来,路途遥远,耗费时日,收到回信时,郑伯爷本人都已经回雪海关了。

    信纸,

    很多,

    郑伯爷一张张看,

    一张张丢。

    “这姬老六是跟我在玩行为艺术?”

    几行字,再划掉;

    再几行字,再划掉;

    怎么着,

    隔着大老远的,你还给我发你写信时的心路历程?

    啧,忒肉麻了点。

    看到最后,

    其实也就是真正的回信内容:

    畜生,帮我。

    ———贱人。

    “呵。”

    郑伯爷眉毛挑了挑,

    笑了。

    能写出这封信,

    证明燕皇的身体,是真的挺不了多久了,一些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

    郑伯爷拿起笔,

    写回信,

    来信很简单,

    郑伯爷的回信,

    更简单:

    吾乃大燕忠良!

    ——————

    这几天其实写作状态不错,但剧情上有点卡,今天就一更了,明天补,莫慌!

 第四百零二章 新的开始

    “所以,粮食是充足的。”

    郑伯爷和瞎子面对面地坐着。

    在不远处,地图做成的地毯上,天天正和魔丸在玩耍着。

    瞎子点头道:“是的,主上,今年这个冬天,咱们的粮食,是能供给上来的,至少,可以保证大概率不会饿死人。”

    雪海关的农业生产,一直是瞎子在抓。

    这个世界,已经有土豆红薯这类的作物了,但亩产其实并不算很高,杂交水稻什么的,更是没得影。

    但,

    你不得不佩服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的执着,

    那就是………瞎子。

    他竟然早在虎头城时,就从商队那里搜罗过不少农作物的种子。

    然后,自己小规模地培育筛选种植。

    那种亩产高的土豆和红薯,在盛乐城时,就已经种植起来了,只不过并未大力推广,是瞎子刻意保密着的。

    等到入主雪海关后,雪海关军民就在瞎子的带领下,开始大规模地种植这些作物。

    自古以来,人口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

    可问题是,支撑人口的第一要素,是粮食。

    一旦粮食不足,过多的人口往往会形成流民,成为危及统治的洪流。

    但……

    郑伯爷看着面前的这一盘子土豆泥,

    眉头紧蹙。

    拿起勺子,送了一口进嘴里。

    里头,应该搁了点盐;

    口感沙绵,

    你要说难吃,

    真不至于,

    但真是没什么味道。

    “啧啧,不好吃。”郑伯爷说道。

    瞎子点点头,道:“但这些,可以让百姓们过好这个冬天。”

    所以,

    接下来的漫长冬季以及到明年春夏,

    晋东之地的百姓,

    一日三餐,就是土豆泥或者红薯糊糊。

    瞎子补充道:“扛过这一季,就好多了,咱们的新作坊会建立起来,商贸会再度恢复,另外,晋东之地,哪怕我们再如何疯狂吸纳流民,也难以改变现如今地多人少的格局,所以,只要好好组织明年的春耕。

    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苦日子,

    是暂时的,

    再说了,

    对于不少百姓而言,冬天每餐能喝糊糊喝到饱,总好过去吃那观音土不是。”

    “要注意标户的待遇。”郑凡说道。

    “这一点,主上大可放心,会做到区别对待的。”

    “嗯。”

    “对了,主上,还有一件事,咱们原本的军制,应该要改一改了。”

    有些人,会上来,有些人,会进来,有些人,可能原地踏步,其实,原地踏步,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退步。

    “军务改制的事儿,等到阿程在时,你和阿程好好商讨商讨,拿出个条陈出来,再给我看。”

    “是,主上。”

    “还有事儿么?”郑凡问道。

    “范家那边来信,说打算送一部分族人过来到咱们这儿来为我们效力,那些人,应该是管理和商贸方面的人才。

    属下觉得,范正文此举,应该没和六皇子商量。

    他可能自以为,此举可以拉近咱们之间的距离,却未免有些手伸得太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