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泪流满面!信爷这篇长文,真的让我感觉到遇到了知音!我是学设计的,前些年在国外留学的时候,看到外网寒国人用中华文化重新包装去进行文化输出,我就在国内号召过网友抵制。但很可惜,那个时候国内网友除了在贴吧和微博发发牢骚之外,并没有真的采取什么行动。
很多东西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无关轻重,但是谁能保证在下一个风口上,它们不能成为宝贵的财富?就拿榫卯工艺来说;因为铁钉的普及,这种传统工艺被主流所淘汰了。可是现在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这种不用外部硬连接的技术,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新的主流材料连接方式啊!这都是我们祖先的智慧,是我们的专利!我们真的应该要有这种意识,去维护我们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了啊!”
“我信爷果然在大气层!此处应该手动中宣部”
“中宣部,上班干活啦!”
“妈哒,十万火急,赶紧过来!”
滴!
收到喝彩值,2412349点!
竹屋前。
看着评论区中被自己一篇长文勾起了危机感的网友们,开始疯狂对中宣部的官微点名,李世信呵呵一笑。
随即,他便关掉了微博,将电话打给了李倦。
“干爹!”
电话几乎是秒通,听到那面李倦干脆利落,已经完全没有了心理负担的一声称呼,李世信满意的点了点头。
“乖。电影筹备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资金我之前已经给您流出来了。只要开拍,随时可以到位。这两天我已经将摄制组准备完毕,然后特效那面我也已经联系了十几家国内第一梯队的公司,听说是您担任导演,已经有八家公司表示可以接活儿。另外之前和咱们公司合作拍摄动漫《妖契约》的导演赵庆听说您想用特效拍摄科幻片,昨天找到了我说如果需要,他可以给您打下手,担当特效部分的指导或者副导演。至于选角色什么的,这还得您老自己个来。”
听到李倦的报告,李世信颇为满意。
到底是自己新收的干儿子,这个工作效率,没的说!
恭喜你小七,在干爹的心里,你的评级又上升了!
这一波操作,干爹给你s…!
“很好,也就是这几天吧。我把这边的事情料理一下,回一趟沪海。把角色的事情敲定了,然后咱们就开拍。”
“啊?”
一听李世信把时间定的这么急,李倦愣了。
“干爹,这就太赶了吧?你的台本我看了,大场面不少,而且恐怕要涉及到多地联合拍摄以及部分实体场景搭建的问题,我这边正在联系几个影视城和场景施工公司呢,这没个一俩星期,搞不定啊!”
要么说你干爹还是老辣。
听到李倦的顾虑,李世信撇了撇嘴。
“啥都指着你们,老夫这电影还不得拍半年?放心吧,这些事儿,我已经搞定了。嗯即将搞定。”
纠正了一下自己的措辞,李世信便直接挂断了电话。
再次看着微博评论区,被自己最新动态所触动的网友们仍然在疯狂中宣的官微,李世信淡淡一笑坐回了自己的小马扎上。
“丝纶~阁下~~啊,静文章昂昂昂昂~~~~”
拍着大腿打着拍子,李世信微微的闭上了眼睛。
闲着的一只手,做出了一个钓鱼的动作。
动作倒是很标准,只是他的手里别说是直钩,便是连鱼竿和鱼线都没有!
另一面。
中宣新闻办公室。
看着被许许多多网友疯狂点名的官微,中宣办主任曹文成一张圆脸已经化成了苦瓜。
“这个李老师啊,还真是会给我们出难题。”
“领导,这我们怎么回应?”
一旁,负责官微运作的办事员咧着嘴,询问了一句。
“先别回复,我去请示一下领导。看看这件事情怎么办,解铃还须系铃人。估计少不得要和这位善于操作舆论的李老师,接触一下。”
摇了摇头,曹文成大步走出了办公室。
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就是骚操作嘛(三更求月票)
下午四点多,李世信凹造型凹的把手都冻红了,他的手机才传来了一阵悦耳的铃声。
看到来电显示,他不禁吸了吸鼻子。
奶奶的,早知道反应这么慢,老子先进屋了啊!
等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太阳都让老子给熬下山了!
心中虽然有怨气,但是李世信接电话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歪!徐主任啊?好久不见好久不见,怎么这么有空给我打电话啊?”
打电话过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此前拍摄《红盔》时中宣那面和李世信对接的新闻办副主任——徐伟军。
那会儿因为需要协调地方关系,徐伟军几乎是全程跟组,和李世信相处的不错,也算是老相识了。
听到李世信那亲热的招呼,电话那头的徐伟军显得有些无奈。
“李老师啊,你这一天天的,净会给我们出难题。”
对方的埋怨,引得李世信呵呵一笑;
“呦喂,徐主任这话从何说起?我这正在度假呢,什么事儿都没干啊!”
“李老师,咱们两个可不是没打过交道。您啊,就甭跟我装傻啦!您那个微博我看了,其实关于韩国方面篡改编造混淆我们传统文化的事情,我们早就已经注意到了。但是说到底,这不是韩国官方明令的事情,作为政府层面我们也不好去干预。只能够通过举办文化保护的活动和手段,来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您啊,也就别揪着这件事情不放了,就算是帮我一个忙,想办法劝劝你的粉丝,行不行?”
听到徐伟军的苦水,李世信皱起了眉头。
“徐主任,您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可就不妥当了。”
被李世信呛了一下,电话那头的徐伟军有点语塞;
“李老师这怎么说?”
将电话换了个手,李世信哼道;
“这几天因为我拍摄vlog,在油管上引发的事情,想必是您还没了解吧?有时间有条件的话你可以去看看。我李世信也不是刚出茅庐的青皮,这点眼里我还是有的。我就不信,韩国一个总人口才五千多万的国家,就因为一个泡菜视频,就能引来五六万的自发的油管活跃用户,在两天之内发布了超过二十万相关评论。这后面要是没有支持,或者是说没有什么组织统筹,你信吗?”
面对李世信的质疑,徐伟军沉默了。
见对方不说话,李世信轻笑了一声。
“那既然人家有组织有计划的在做事情,我们的应对在哪里?今天我在微博上发表的意见,其实也就是个提醒而已。我一个艺人,文化流失这个事儿跟我没多大关系。但是现在大家伙儿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且反映给了你们。作不作为,那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行了徐主任,我还要忙,要是没什么事儿我就挂了啊。”
李世信不说还好,但是将里面的利害挑明了,电话那头的徐伟军立刻就起了一层冷汗!
事关到责任,这个事儿的性质他可就变了。
毕竟就算是中宣,也绝对扛不起来“面对文化流失现象不作为”这口大锅。
即便,应对文化流失这个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宣一个部门的责任。
“唉别!”
滴!
收到来自徐伟军附加【担忧】【害怕】的负面喝彩值,1222点!
“李老师,那您说,作为官方我们怎么办?总不能,让我们亲自下场吧?这事儿我们倒是能干,但是我们一下场,它容易把事情上升到外交层面啊”
听着电话那头的徐伟军换上了一副哀求的语气,李世信暗暗一笑。
一面扣着自己的手指甲,他一面挑起了眉毛。
“为什么要亲自下场?”
“李老师,可是有什么办法?”
李世信有没有办法?
自然是有的啊!
其实在文化混淆这件事情上,韩国方面的做法并不高明。说白了,其实用的就是娱乐圈饭圈的那一套。
无非就是看准了在国际舆论平台上,欧美老外作为第三方不会特意帮谁考证真假,加上目前中国在外网形象不是太好。不顾常理猛吹自家,给路人造成一种“欧巴就是亚太文化一哥”的固有标签印象!
这样的方式在娱乐圈里实在不要太常见。
别说是现在的李世信,在前一世这些套路都是他玩儿剩下的。
“办法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事儿还得你们找人去组织执行。”
听着李世信那漫不经心的语气,徐伟军咧了咧嘴。
“那李老师,赐教赐教?”
“文化归属这事放英文外网上,其实什么辩经考据没啥用。别指望欧美老外作为第三方,特意会帮谁考证真假。就应该来点简单粗暴的,网络时代人就喜欢这调调,老外也不例外,图的就是简单又印象深刻,别太讲逻辑。
我要是你们啊,就直接组织个规模一万左右人的国际水军,活跃在人气最高的几个国际信息交流平台上,只要是关于中韩相关的内容,直接评论区见真章!
也不用什么太复杂的,评论就咬死几点:第一个就是韩国历史上是中国属国、卫星国,韩国传统文化都是来源中国的。就贴英文版世界地图嘛,最好是东亚地图,把韩国那块弹丸地圈出来,和中国对比,尽量凸显中国的大。再贴点日占时期照片和现在驻日美军的图,要让老外形成一个概念:韩国从古到今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哪来的什么文化。”
“咳咳咳”
听到李世信的方法,徐伟军直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李老师,这是不是太那啥了点儿?”
“不够君子?”
“对头。”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将李世信甩到自己耳朵上的这句古语品了片刻,徐伟军砸了咂嘴。
“那然后呢?”
“第二,不管在哪个平台,叫死了中国就是东亚文明摇篮。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