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在这两个小学没毕业的人认知里,名字越贱越好养活。
听到狗蛋的回答,老根叔搭在嘴边的烟袋锅停下了。
“其他的大人呢?”
“俺爹去跟村书记吵架啦!他说俺家前年凭困难户没凭上,村里答应等房子不行了给建个扶贫房。现在房子塌了,他说村里说话得算数。好说歹说这次村里也得给出人盖个彩钢房!俺娘说倒不是差钱,有人给盖房子,她就能跟俺爹去往田里担水,指不定能保住一半的收成哩!”
“俺爹和俺二叔,三叔,五叔都在田里咧!他听前些天那些来收卫星的人说,那些个卫星有甚啊对了,有辐射!长时间接触,会让地不长苗哩!他害怕明年被卫星砸了的地方长不出庄稼,急着把被卫星沾上的土挖走,省得耽误明年收成”
听着娃娃们一个个说着家里爹妈的动向,瞎了眼的老汉默默地吸了口烟袋锅子。
将那一大口烟气叹了出来,他用那双如同枯枝般的手掌摩挲着,抓住了离他最近的一个孩子拉进了怀里。
那双长久从事体力劳动的手骨节宽大,厚重而粗糙,手心的每一寸皮肤都刻着道道的沟壑,生着倒刺儿。
被那样的一双手抚摸着脑袋瓜,孩子咧了咧嘴,显然不太舒服。
“狗蛋啊你腿脚快,你去”
“二爷,去干甚?”
“去把村里的老头都叫到这儿来,就说是俺找他们议事哩!”
“哎!”
听到老根叔的嘱托,他怀里的孩子如蒙大赦,撒开了那两只穿着布鞋片子的脚丫,啪嗒啪嗒的在土路上踏出了一连串的烟尘后远去了。
随着小孩子跑远,天上的太阳也终于把他一天之中最恶毒的光和热散尽,开始有气无力的向西沉去
一转眼,就入了夜。
在地里忙活了一天的大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家中。
村子里遭了灾,虽然政府承诺了补贴,可把田地当做命根子的人们,仍然高兴不起来。
电视上的新闻报告他们看了,也听懂了太阳危机的道道,一开始他们也陷入了恐慌。但是听说国家有了办法,所有人就又恢复到了老样子。
在地图上都每个点标注的李家村存在了几百年,日子几百年来也都是这么过来的。日本鬼子来过,GMD来过,发山洪冲过,甚至也被泥石流滑坡埋过。
但是庄稼人的地,从来没有荒废过。
看不到那天地好好的躺在那里,庄稼人就像是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没穿裤子一样——心里始终是虚的。
可就在田里劳作了一天的人埋锅造饭,准备饱饱的吃上一顿然后睡个好觉以备明天早些起来继续庄稼活的时候,村子西边的田地里却突然泛起了红。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红色?
它蔓延在地平线上,和天边还没有落尽的红霞一起为李家村的天际,画上了一条长长的等号!
===⌒=======
“火!”
蹲在院子里端着饭盆张望了良久,才有人家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哀嚎。
“起田火啦!”
随着那一声哀嚎,许许多多还没散尽疲惫的青壮拍身而起,拎起了扁担和水桶。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远水救火之际,村子里所有的耄耋老人,结着队堵在了村头的小路前。
“爹!”
“爷!你们这是干啥咧?快让开,没瞧见田里起了火了吗!”
“咦惹?叔,你手里拿的是甚?”
心急火燎的青壮们忽然发现气氛有些不对了。
他们的面前,这些一辈子把田地当成命根子的老人,此时平静那么的反常。
仿佛那火,就不是烧在他们耕种了一辈子的田里一样。但偏偏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油桶和火把!
“别忙活了,火是俺们放的。那麦子都干的能他娘的当柴禾了,汽油往上风口一倒,借着风劲儿一吹,等你们把水挑到都烧球干净了。”
一个老汉心疼的咧着嘴,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爹!你糊涂了哇!”
人群中一个汉子一把将扁担扔在了地上。
左右拿自己的亲爹没辙,他只能狠狠的踹了脚地上的黄土,然后负着气蹲坐了下去!
“糊涂的不是俺们,是你们呐!你们一个个怂娃!”
感受着一个个青壮的怨气,老根叔将手里的烟袋锅毫不留情的就砸了过去!
他瞪着那双灰白的眼睛,伸出颤抖的手指了指西边即将落到了山下的太阳。
“种地为的是啥?
老祖宗们在这石头地里一块块的开荒,为的是让后来人能有个安歇住脚,开枝散叶的地方。
老子们种地,是为了让你们长大活人,娶妻生子!好一好,学一身本事,从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走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是个啥样子!
种这些地的人,从来为的都不是打多少庄稼啊!”
“现在是啥时候了?要是搁戏文里,那就叫生死存亡之秋!你们在干啥呀?还想着那几亩麦地,千八百斤的收成!你们才是糊涂,是没把人活明白啊!”
在老根叔的叱骂中,一个个汉子青壮讷讷低头。
也有人仗着自己躲在人后头,嘟囔着寻找着自己的理由;
“老根叔,电视里不是说了,要四十岁以下,初中学历往上的嘛。我们这不是不达标?”
“再说咧,我们走了,娃们咋弄嘛。”
听着那几句辩驳,老根叔蹲下来身去,在地上摩挲了起来。
看到他的动作,马上有人将地上的烟袋锅递了过去。
然后,那人也就成了第一个挨了锅子揍的幸运儿。
“我让你们没出息!我让你们莫出息!”
“没有学历,有没有力气?”
“不让你画图写字,还不会抗包挖坑?!你们爷爷辈,太爷爷辈读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小日本打来的时候,全村子哪个爷们窝在家里种地?打美国鬼子的时候,哪个留在家里哄娃?一个李姓生养下来,怎么到了你们这代就都成了孬孙?”
“还娃娃咋弄,你们出去打零工的时娃娃咋弄咧?饿没饿死他们一个?”
“滚!现在就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就给老子滚!娃娃们跟着俺们饿不死,有老子们一口气在,娃娃们就受不得一点屈!滚!都滚!”
在胡乱飞舞的烟袋锅下,一帮子青壮捂着头脸,望着天边的大火哄散而去了。
上一次,老汉用烟袋锅敲走了自己的儿子。
这一次,终于轮到了全村的青壮!
第一零四八章 《流浪地球上》完(为书友2。。。9777盟主贺)
当剧情进行到第七幕,放映厅之内观众们终于重新坐回了座位。
似乎第七幕的剧情,远没有第五六幕令人震撼,令人感觉到灵魂都在燃烧。
剧情最后的这一个部分,看似从科幻一下子跳回了乡土,产生了割裂。
可是此时李世信的微博之中,却掀起了自电影首场放映之后,最大的一波评论高峰!
“这一幕真的他妈的在第五幕里,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在第六幕里,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决心。但是在这一幕里我看到了我的父亲!我们的长辈!甚至是我们自己!”
“一开始,我以为这部片子的主角是方洲,后来我以为这部片子的主角是李根稷,再后来我以为这部片子的主角是一号领导,看到现在我明白了这片子没有主角,或者说每一个出场的人都是主角!他们共同汇聚成了一个隐藏在每一句台词和每一段剧情背后的角色,这个主角的名字叫做中国人!”
“老根叔这段我特么哭瞎了,这就是中国人啊!就算是一个老农民想的也不是自己,不是眼下,而是子孙后代而是千秋万代!也就是这样的人,即使他是农民是工人,也能培养出闻名世界的科学家!”
“这一段恕我一点儿都骚不起来,它厚重的就像是我们故乡的泥土。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在一部科幻片中,看到对我们的人民如此生动而深刻的刻画。我愿称这部片子为最强!信爷有心了,真的有心了!”
“可能城里的孩子理解不了片中老乔的那种感情,但是信爷扮演的这个角色,我看着他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想起我的父亲。在我初中后的记忆里,几乎是每一年大年初七的时候,他都会扛起包裹,奔赴一个又一个他没去过但是不得不去的地方打工。现在想想每一次离家的时候,他看我的眼神里都充满了不舍和亏欠。可是那个时候的我却总被那句‘好好学习,别让爹白忙活’搞的不耐烦。现在我自己也成为了一个父亲才知道那句话有多重!”
“农民工的儿子,看到这一幕我在电影院里哭的好大声!感谢信爷,在片子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可以在危难前站出来的英雄时,没有忘记我们的农民,没有忘记农民工!”
“片子看到这儿我明白了,信爷这特么哪是在拍一部科幻电影?他想拍的,是一部科幻史诗啊我艹!科学家,政客,农民,工人每一个角色都有他们各自的归属和代表,他用这些角色合并在一个矛盾的旋涡里,围绕着这个旋涡搭建起一个框架,而这个框架的名字叫做中华民族!如果说前六幕带给我的感受是震撼,这一幕让这部片子升华成了宏伟!!”
“一开始看到乔万里这个角色我还纳闷,为什么要在一部科幻电影里插进这么一个看似无关轻重的角色?看到这一段我明白了——这样一部讲述中国人与天斗的片子里,怎么可能少了这样的角色?!”
“我们这么多年的发展和超越,就是靠着这些我们在火车上或许都不会多看一眼的人,就是靠着这些每到务工时节大包小包看起来又笨重又麻烦的人,用他们的双手和汗水,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啊!”
“我太天真了,在看片子之前我还有过怀疑。信爷用一个多月拍出来的科幻会有多对付。看到现在,我他妈真想抽自己的嘴巴子!这老头用最少的特效,讲述了一个最硬核也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