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0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园,虽不比南北二宫,纵横捭阖,大开大合。胜在坐落有致,山水相逢。毕竟曾为宫廷苑囿。自有风貌。

    董卓一路行来,不时掀帘窥探。先看园中精卒,坚甲利兵,气势如虹。又见院内宫妃,花容玉貌,婀娜多姿。

    闻“西园妃”,乃先帝豢养。年十四至十八,皆裙下开裆。后尽迁文陵守丧。得何后赦返。论美艳,比家中宠妾,何止高出十万八千里。

    董卓滚动喉咙,一时下腹如火烧。

    恐君前失仪,唯忍痛落帘。不敢再看。

    少顷,车驾入西邸,停在千秋殿前。

    伍孚下车相迎。

    待心平气和,董卓这才整理衣冠,入殿相见。

    仰见一人笑容可掬,立于轩下。乃硕果仅存之中常侍赵忠。董卓猛然惊醒,急忙收拢傲气,趋步入内。

    赵忠其人,董卓焉能不知。避入园中,守护太后。足见一斑。

    “臣,董卓,叩见太后。”董卓肃容下拜。

    “太师免礼,赐座。”帘内何后云淡风轻。

    “谢太后。”再拜起身,趋步落座。而后眼观鼻,鼻观心。静待太后发话。

    须臾,何后言道:“陛下年幼,远不及元服。少主亲政,故为天下所轻。先时,尚有蓟王辅政。今蓟王就国,朝中百官,群臣无首。卿既为太师,宜当辅佐陛下,切莫令朝政有失,社稷倾覆。”

    “臣,谨记。”董卓答曰。

    “朕,居丧未满,不留太师欢宴。略备薄礼,聊表心意。”何后又道。

    “臣,却而不恭。”董卓亦不推迟。

    “甚好。”何后音犹在耳,便有一众童子,鱼贯捧盘入内。

    盘中陈列,皆为海外奇珍。董卓初登高位,何曾见过此等阵势。环视身前诸多无价之宝,满脸横肉,无风自动。眼中贪色毕露。

    “太后厚赐,臣,惶恐之极。”董卓抖擞肥躯,五体投地。设身处地,不为五斗米折腰者,普天之下,能有几人。董卓又岂能例外。

    稍后,千恩万谢,拜退而出。

    又见赵忠亲领十妙龄宫妃,喜笑颜开,列队车前。

    “亦是太后所赐。”赵忠耳边低语。

    董卓心中慨叹,悉数纳去。

    躬身送别太师车驾。赵忠徐徐直身。昏花老眼,精光闪烁。

    太后此时出手,正当适宜。所谓“屡见不鲜”。待稍晚,董卓收礼到手软,便是价高十倍,亦难动其心志。今日结好,必有后报。

    回望千秋殿,赵忠感慨突生。汉室江河日下,黄门亦风光不再。不求东山再起,只求安度晚年。

    能人活到老,必有天助。尤其乱世之中,此言非虚。

    话说。

    董卓车驾,刚出西园。便有密报,送至南宫玉堂殿。

    宫中自有史门耳目。先行看过,史夫人如实以告。

    少帝闻之停笔:“此事当真。”

    “门下女徒,今为西园婢。常俸职千秋殿中。此事乃其亲眼所见,焉能有误。”史夫人言道。

    “太后遣董侯领一众逐鬼童子,为董卓捧盘。”少帝眼中尽是戾芒。

    “正是。”少帝之心,史夫人焉能不知。所谓董侯,便是王美人贵子。因豢养在董太皇永乐宫,故称之。年前,二宫太皇,借赐婚安素,行暗度陈仓。不料被何后识破。王美人贵子,终为其所掠。后豢养于西园。闻何后视如己出,颇多善待。

    “太后意欲何为?”少帝忽笑。

    史夫人斟酌言道:“董侯,毕竟为王美人所出。太后岂会亲疏不分。”

    “或欺董侯年幼。欲结好外臣,行废立之事。太后,垂帘之心不死。”少帝道破心声。

    疏不间亲。史夫人无言以对。

    自少帝暗中联络董卓,吕布等人。一举除二戚之患。便将一朝治政,尽收于股掌之中。毕竟年幼,与礼不合。先时,少府张俭,领党人多次上疏劝谏。陛下置若罔闻。后遇南阳大水,合肥侯一败涂地。董卓并四方精兵十万,挟威入京。今拜为上公之首,总领朝政。

    先有张俭,登门投靠。今又得何后,重金笼络。

    董卓如何作想,少帝焉能不警惕。

    “为今之计,还当如何。”史夫人问道。

    “听之任之,以观后效。”少帝逐字言道。

    “喏。”史夫人这便退下不提。

    何后借笼络之机,暗行离间之计。

    一石二鸟。

    董卓并少帝,焉能知晓。

    利字当头。汉室天家,何谈亲情。再者说来,史侯自幼长于宫外。

    与何后不亲。

 1。139 空谷传声

    商人重利。

    论贱买贵卖。何后比先帝亦不逞多让。

    此计,行一石二鸟,最大得利。重金笼络董卓,却暗行离间。指使王美人贵子捧盘。董卓只当是普通小黄门,且心神皆为盘内海外奇珍所吸引,焉能在意捧盘之人,究竟是何出身。不慎中计,亦在情理之中。

    先赠奇珍,再遗美人。

    连吃两记重拳,董卓神魂颠倒,头晕目眩。车上便忍不住左拥右抱,唐突轻薄。待心急火燎,重返鱼梁台。便携美就室,大被同眠。三日不歇。

    鱼梁台高耸洛水之岸。谓“空谷传声”,路人皆知。

    一时传为笑谭。

    众人皆笑,唯有大将军何苗,闷闷不乐。

    只因太后假公济私。将与其暗通曲款之宫妃,尽数送于董卓。原来,太后一石三鸟。西园宫妃,各自肃然,不敢再行苟且。

    所幸。西园自成一体,何苗暗中行事,尚不为人知。外人若知函园宫妃,于太后居丧期间,淫行宫室。必殃及太后,沾染污名。

    或有人问。太后与先帝,并无至死不渝之深情。何故守丧三载。

    正如吕布,亦为父守孝三载。又如许攸私语陈琳,投其所好,切勿投其所恶。蓟王忠义两全,孝行天下。若不能投其所好,必为其所恶。

    若为蓟王所恶,则万事休矣。

    故,何后非为先帝守丧,实为蓟王守节。

    此,亦看出明主之至关重要。

    时人之义理,讲究“报効”。报,回也。“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効,仿也。“上行而下效”。

    故曰: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以仇寇报之。

    是故君臣之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家、国、天下。三级上层建筑,自上而下,次第而行。

    后世皇朝,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君王寡廉鲜耻,昏庸无道。反求臣民,尽忠尽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斥升斗小民,无顾大局。此必国贼是也。

    一言蔽之。“上行下效”与“逆行倒施”,乃家国天下与家天下,最本质之区别。

    一家独大,必然垄断江山。而后为所欲为,无所不用其极。是为宗贼也。

    话说。

    自何苗位列大将军。与其相好之宫妃,又皆归董卓。太后遂将其,遣回府中。前大将军何进府,又成新大将军府。

    陈琳等一众留守幕僚府吏,皆获迁升。何苗虽无兵无将,却与左中郎将吕布,骑都尉李肃等人交好。平日飞鹰走犬,奔逐呼号,亦乐得逍遥。

    西园,长秋殿。

    长乐太仆赵忠,将何苗行踪,一日一报。

    帘内太后轻声一笑:“太师府中,可有消息。”

    “尚无消息传出。”赵忠答曰。

    太后言道:“董卓麾下诸西凉大人,‘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董卓深知凉人秉性。故行刻薄寡恩,吝惜赏赐。摄于董卓淫威,众凉州大人敢怒不敢言。然如骑都尉李肃等,暗生不满者,多矣。”

    “李肃暗与大将军交好。董卓尚不得而知。”赵忠答曰。

    “此人,先不急招揽。”太后言道:“或有大用,亦未可知。”

    “喏。”赵忠奉命而出。

    何后自入后殿,照看牙牙学语麟子不提。

    南宫,玉堂殿。

    得门徒密报。史夫人大腹便便,入殿密报。

    少帝疑道:“此事当真。”

    “确有其事。”史夫人答曰:“太后所赠宫妃,多与大将军有染。今虽为太师所宠,却常与大将军私会。”

    “于何处私会。”捉贼拿账,捉奸捉双。少帝焉能不知。

    “苑中别馆。有角门可通灵台。”史夫人答曰。

    “大将军私通太师宠妾。”少帝一声冷笑:“何其污也。”

    史夫人言道:“却不知,太后知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少帝言道:“莫非,此乃太后之计也。”

    “亦未知也。”史夫人言道。

    略作思量,少帝轻轻摇头:“大将军乃太后胞弟。岂能弃之不顾。太师若知此事,必深恶之。大将军并无一兵一卒,如何能敌。”

    史夫人欲言又止。

    少帝亦觉其中,另有玄机。

    “太后自避入西园,饱览兰台群书,知行倍增。断不可小觑。”史夫人咬牙进言。

    “阿母之意,朕已尽知。”少帝不置可否。

    徐州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郯县。

    洛阳天使,携檄文抵达。徐州刺史陶谦,遂开府议。

    将檄文便传众人,陶谦居高下问:“诸位以为如何。”

    别驾从事赵昱,起身言道:“使君自就任,破黄巾,行屯田,境内晏然,举州大治。今南阳毁于大水,淮泗又起大疫。此乃天亡之也。洛阳天子,当为汉室正朔。

    加之,陈,梁、鲁、沛、下邳、彭城、琅邪、东海,八国暗中结盟。横亘徐豫,广袤数千里。八国素不服王命,不尊号令。

    乘淮泗大疫,更有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攻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先前,兖州牧曹操,遣使来说,欲共举兵讨之。然卑下窃以为:‘求诸侯莫如勤王,宜遣使奉贡’。以绝曹兖州之念。”

    赵昱,字元达,琅琊名士,以忠直见疏。清修疾恶,有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