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攸心中悲怆,竟不在甘夫人之下。先前与何苗同车南下。闻何苗梦中呓语,许攸便知晓甘夫人心意。诚如甘夫人所言。路见不平,尚拔刀相助。见死不救,必心意已决。
之所以裹挟阿斗,引甘夫人南下。便是行金蝉脱壳,假死脱身之苦肉计也。许攸多智。忠心俸主,知明哲保身,更谙投其所好。然,终归意气风发,满腔热血。前后二汉四百年,痞(否)极泰来,侠义两肩。高祖斩白蛇诛暴秦争楚汉。光武继高祖之休烈,修文武之绝业,社稷复存,再继宗庙二百年。前后二帝,皆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布衣为王。
相照肝胆,快意恩仇。一气盘旋,便是我汉风雄烈。
若蓟王果如光武,三兴汉室。何其大幸也。
只恨,天不遂人愿。杀其母,立其子。群臣劝进,受禅为帝。蓟王,蓟王……
一旁赵忠,亦如死灰。
半条性命已去。
服下一丸良药,陈到奋起余勇。障墙守阙,毙敌如麻。此时此刻,亦穷尽所能。
双膀垂落,无力并举。
目视残敌,宁死不屈。
“杀!”同伴惨死刀下,如屠猪狗。残敌亦杀红眼。见陈到脱力,一拥而上。便要乱刀剁成肉泥。
“受死!”危急关头,晴天霹雳。
跃马障墙,寒光扫荡。
身首不及异处,又受神驹冲撞。顿时七零八落,四分五裂。碎成一地。
白龙血驹,朦胧双目,止步身前。
陈到仰面朝天,笑言:“何故复返。”
赵云答曰:“恐无颜见叔至老母,并主公当面。”
“休走了甘夫人——”群贼捉刀,无头乱撞。坞堡上下,搜寻无果,齐奔东院而来。
“夫人。”陈到猛醒悟:“速去。”
赵云纵马下墙,赶去驰援。
奈何群贼压境,充塞庭院。
虽被许攸衔住衣袍,甘夫人亦纵身投入井中。
“夫人——”许攸肝胆俱裂,满口血喷。
辘轳急转,井绳绕缠。
混迹乱军之中,董旻恰好目睹一切。不知西凉大人,已亡其三。更不知如何只身复命鱼梁台。
便在这千钧一发间。
忽见利刃破空。
神光如电。
陨星重剑,并火入石。抵住轳柄,绞死井绳。甘夫人青丝散落,闭目等死。却迟迟不及入水,唯发梢浸湿。
重剑无锋,古意斑斓。
剑身铭文,『华楼』、『夏桑』。
1。229 铁骨石心
话说,熹平六年。蓟王十六岁。
家令夏馥,以薪炭、煤粉,加鱼油并水肥,水排日夜鼓风,高炉终将『石心铁骨』陨铁炼化。数十位墨门良匠接力锻打,百炼精钢。历时一月,锻造出雌雄双剑及无锋剑鞘。
雄剑刚直厚重。雌剑坚韧锋薄。雄剑猛斩,雌剑刺疾。
剑上铭文:“华楼,夏桑”。双剑合并,便是“华夏”,“楼桑”。
楼高成夏,桑麻为裳。乃是蓟王心目中的楼桑。
为与无锋剑鞘相配,剑柄亦有加长。雌雄双剑连剑鞘,重六十斤。
无锋剑鞘,又称鞘剑。乃马上钝器。
便是眼前之物。
院中一干人等,尚未回神。忽闻背后惨叫不断,又见血雨腥风。
寒光四作,群贼毙命。
更有机关连弩,穿胸洞背,透甲而出。
赵忠猛打激灵:“追魂弩!”必是蓟王麾下绣衣吏。
少顷,更有犀甲夷士并倭岛蛇兵,追砍群贼,四面杀到。知蓟王亲临,董旻肝胆俱裂,跪地悲呼:“我等愿降!”
“我等愿降!”余贼纷纷弃刀伏地。
便有具装御姬,护蓟王刘备步入东院。
即便“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饶是“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流于表”。
此次此刻。蓟王由不禁暗道一声,好险。
自得王太后轻舟快报。蓟王当机立断。乘三足踆乌号船宫北上。沿途命岭南都护府,犀甲夷士并倭岛蛇兵各五千,随船并发。又在夏口与水衡都尉舰队汇合。
再知甘夫人弃邓城流民,轻车南下。更有五千秦胡铁骑急追。遂斜渡汉水,泊于汉津渡。人马登岸,直扑当阳长坂。
斥候于密林中,搜得何苗。这才知晓详情。
于是蓟王领人马渡坂桥。沿沮水搜寻甘夫人母子。又千钧一发,将投井殉节的甘夫人,救下。
然蓟王不知井下详情。更不敢大意。遂亲往井栏,探身查看。这才长出一口气。遂亲手将甘夫人救回。
甘夫人生死一线,悲喜两重天。得见蓟王当面。爱恨情仇,终得舒缓。
蓟王解大氅蔽体,好生宽慰不提。
少顷,史涣领赵云、陈到,入院复命。
“禀主公,禅公子无恙。”赵云将怀中麟子,双手递出。蓟王接过,高举过顶:“为这孺子,几损我二员大将。”
见蓟王作势欲摔。赵忠、许攸等人,急忙伏地去接。
不料蓟王轻轻拥入怀中,端详之后,又递给甘夫人。
众人这才压住心惊。
“一别十载,子龙无恙乎?”蓟王含笑发问。
“云学艺初成,不敢相见。主公见谅。”赵云坦诚答曰。
先前与蓟王路上偶遇。闻天下皆为楼桑乐土。便下车相见。口出豪言,尽其所能,相助蓟王。不料学成出山,昔日初出茅庐少君侯,已成如日中天蓟王。楼桑老宅,已人去楼空。问过守卫方知,蓟王阖家老小,已迁往临乡王都。
遂滞留楼桑。又在茶馆闻得家喻户晓,百听不厌,《少君侯二三事》评书。知晓白龙之事。于是应募入蓟王家马寺。才引出这段荡气回肠,长坂坡事。
先前,见甘宁百骑踏营。蓟王便知,英雄必有出处。
于是当机立断。斜趋汉津,直奔长坂坡来。
果不其然。
不禁救回甘夫人母子,还将赵云、陈到,一并收入麾下。
少年英雄,一战成名。
蓟王心念至此,又看陈到:“叔至可愿随孤,重整河山。”
“卑下肝脑涂地,为主公前驱。(纵)斧钺汤镬,百死不悔。”陈到拜服。
“得子龙、陈到。何愁天下不为楼桑。”蓟王大喜。令二人先行退下,由船宫御医悉心疗伤。
期间,斥候四出,战况不断传回。
赵云怀抱阿斗,与乱军丛中,七进七出。砍倒大旗三面,毙西凉大将三员。槊下亡魂三百有余。其中队率、曲候,军司马等营将,五十余人。
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唯有常山赵子龙。”
胡轸等人首级,依次陈列井栏阶下。
又有义贼周仓、裴继,杀散败军。
将杨定五花大绑,押入院中,与董旻并跪。
何苗亦赶到,与甘夫人相见。兄妹之情,发自肺腑。果然,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
与蓟王并坐亭下。甘夫人恍惚又回到,濯龙夜宴,并坐舟头。蓟王言,总有真心,不可交换。时至今日,甘夫人终深信不疑。
甘夫人,乃奇女子。自与一般女子不同。正如家中公孙长姐、甯姐姐、七位小姐姐,皆有过人之处。刘备亦非寻常庸主。自当另眼相待。
『金水质玉』,『霞楼撤梯』,『濯龙同舟』,『千里投怀』。皆是手(片)段。
身逢危难,投死全节。
『当阳托孤』,终得圆满(注①)。
由“何后”洗尽铅华。得『甘夫人』之真名。
大浪淘沙,百炼成真。后人诚不欺孤。
一时慨叹。蓟王恍然发觉。家中似只剩安素,未得其名。
赵忠、许攸,二人亦不可不赏。
尤其许攸。其人其事,蓟王深有体会。当妥善对待。
“禀王上。尚有琐事,未及收拾。”不等蓟王来看,许攸已伏地先言。言下之意,大局已定,当妥善收尾。
蓟王心领神会:“子远且代为行事。”
闻蓟王唤表字以示亲切。许攸心神大定。
“求(甘)夫人,赐一随身之物。”
“也好。”甘夫人亦醒悟。遂取“灵思皇后”印绶相赠。
许攸双手接过,捧至董旻当面。
见许攸似笑非笑,董旻如芒在背:“尚书令,意欲何为?”
许攸笑问:“将军求死,求生乎?”
“求生。”身旁杨定,脱口而出。
董旻亦醒悟:“我等乞活。”
许攸遂将收尾之计,娓娓道来:“既如此。唯携此物回京,二位方有一线生机。”
“愿闻其详。”闻“一线生机”,董旻喜从天降。
“待面见董卓,二位只需一口咬定,甘夫人投井而亡……”许攸面授机宜。
1。230 列宿归位
最好的刘备,没有之一。有偿阅读,白嫖可耻。
………………………………………………………………………………………………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又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名字的重要性,何必多言。
奈何总有怂货,不解其意:“敢问尚书令,甘夫人幸未殒命。我等若诈言回报,必死矣。”董旻疑道。
许攸不以为意,细心作答:“甘夫人若不假死脱身,如何能与蓟王相伴终老?”
“这……”董旻、杨定四目相对。这便幡然醒悟:“原来如此。”
“甘夫人之生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许攸言道:“自二位离去,世间再无何后。只有甘夫人。后世史家记曰:神智夫人甘氏,乃方士甘始之女。与何后何干?”许攸门牙皆断,却气定神闲。
“何后已死于西园大火矣。”董旻心领神会。
“然也。”许攸抚掌而笑:“如若不然,二位损兵折将,只身幸免。鱼梁台上,董卓焉能轻饶。”
闻此言,杨定眼中厉色,一闪而逝。董旻乃董卓弟也。所谓虎毒不食子。若他日董旻口风不严,乃至外泄。又当如何?
杨定心思,许攸只眼可辨。却视而不见:“二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