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定心思,许攸只眼可辨。却视而不见:“二位意下如何?”
“便如尚书令所言。”董旻亦有盘算。为阶下死囚,需先逃得一死。至于家兄当面,如何回复。再做计较不迟。
许攸这便起身回报。
蓟王从谏如流。遂命人松绑,又赠马匹,方二人归去。
“报!”便有斥候来报:“兖州牧曹操麾下人马,已断败军归路。正赶来相见。”
许攸笑道:“孟德欲‘成人之美’也。”
蓟王亦知:“孟德恐败军逃回报信。故令麾下尾随,伏于身后。如此,只放走董旻、杨定二人,计得圆满。果然成人之美。”
许攸赔笑不提。
至此,王莽、光武,重现人间。
三兴汉室,指日可待。
打扫战场,缄灭其口。蓟王领大军,重返汉津渡。乘三足踆乌。与破障上溯,接回十万邓城流民的水痕都尉舰队汇合,顺流出海。沿近海航线,北上渤海。逆入巨马水路,泊于南港。
甘夫人怀抱阿斗,入增城殿,与王太后相见。
稍后,南阳大地,『神智夫人』事迹,广为流传。与父甘始,单车南下。送葬新野,收纳流民。得蓟王亲临拯救,携十万之众,逃出生天。
一时,神乎其神。
竟与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太平圣女,并闻名于世。
因其出身方士之家,化外之人。故不在蓟王妃嫔之列。而位列天光三殿。传闻,蓟王准备于国中温泉处,另造甘泉宫安置。
甘泉,本秦宫。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牛首山”。既此宫。
蓟王宫殿,多用前汉旧名。几成惯例。将仅次于未央宫的前汉甘泉宫,安置神智夫人甘氏。足见持重。
传乃因救十万流民之功。
1。231 潜龙勿用
“雌鸡化雄,确有其事。然雄鸡化雌可乎?”何苗笑问。
“未可知也。”青牛师一笑而过。
席间其乐融融,与先前亡命南阳,不可同日而语。十月初冬,高台露寒。然馆中春风洋溢,满座高朋,皆穿薄衫。冬衣不过出馆登车时,短暂披身,以避风寒。车内亦有炭火暖炉。北国宜居,非亲历不可尽知也。
尤其廊下皆置内外双层水绿琉璃落地檐窗。既绝风霜。又可饱览南港冬景,一壁之间,如隔春秋。
俯瞰万家灯火,远眺碧水流光。巨马水路,终年不冻。蓟国黄金水道,帆樯如林,乘风万里。日夜穿梭,四时不歇。繁华鼎盛,天下奇观。
南港与临乡城,早连成一体。名为五九城,实则五十之城也。故临乡又号『大衍之都』。人唤北都。
眺望南港,渔火相接。北都八景之南港流光。赵忠笑问三师:“辞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却不知何故?”
甘始答曰:“《易经》共八卦,每卦六爻,加乾坤各一用爻,总计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因乾卦初九明言:潜龙勿用。故弃其一。”
青牛师又道:“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五行通气,五行减五,剩下五十。潜龙勿用,再去其一。”
“潜龙因何勿用?”何苗醉眼蒙眬。
东郭延年笑答:“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何苗又问:“龙潜何处?”
赵忠并三师,众目睽睽,皆心有戚戚。
门下署,鸾栖馆。
酒过三巡。陈琳放浪形骸,名士自风流。
难得逃出帝都虎口。再无性命之忧。尤其无需人前人后,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焉能不浮一大白。
尤其门下署,鸾栖馆,距蓟王宫一墙之隔。馆中精舍,非王家亲眷,蓟王近臣不可居也。许攸得居此地,足见礼遇有加。窃以为。论功行赏,当居首功。
陈琳与许攸,本就是同谋。休戚与共,福祸同当。如今许攸功成名就,出仕蓟国,得享高俸,指日可待。谓“王阳在位,贡公弹冠”。陈琳文采斐然,学富五车。蓟国怏怏上邦,如日之升。四海承平,岂无人歌功颂德,流传后世。
“子远可曾代为举荐。”陈琳酒醉,口无遮拦。足见急不可待。
“我已向司马祭酒,举荐孔璋。”无外人在场,许攸亦饮至微醺:“长安门学,博士祭酒,千石高俸如何?”
“闻门下报馆尚缺一丞。”陈琳索性直言道:“劳烦子远,代为举荐。”
“哦?”许攸一愣:“门下馆丞,不过六百石俸。博士祭酒,乃千石高官。孔璋因何屈居卑官。”
“此一时,彼一时也。”陈琳言道:“门学祭酒,不过授一门之众。然为馆丞,却可将一家之言,放之四海。论扬名天下,胜祭酒多矣。”
“原来如此。”名士重名。许攸心领神会:“如此,自当令孔璋如愿。”
“多谢子远,成人之美。”陈琳喜拜。
“你我之间,何必拘礼。”许攸坦然受之。
陈琳心满意足,又问道:“不知子远,谋何高位?”
许攸闪烁其词:“尚未知也。”
平心而论。甘夫人之事,唯蓟王等,极少数人,心知肚明。且五星连珠之奇计,亦不可张扬。故名声不显。许攸之功,如何计数。见仁见智,亦因人而异。
私问门下祭酒司马徽。答曰,可为二千石官。
蓟国二千石,皆为国之宿吏,门下近臣。甚至二千及冠,几成芊芊学子之夙愿。何况三食俸。官俸、宫俸、岁俸,三项相加,便是比六百石,亦足有千万之巨。更何况,蓟国又兴海外寄田。一年三熟,远非中夏可比。蓟国《圩田制》,分户不析产,足可耕一余三。若再加海外三熟寄田,便是天灾人祸,大汉十三州十年颗粒无收。蓟国百姓,亦可丰衣足食。
或有人言,魏晋之交,气候趋寒。所谓小冰河期,颗粒无收,当作何解。
海外寄田,便是答案。
年年得此巨财。子子孙孙无忧矣。
终归『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正因利大。好事将近,然许攸却越发患得患失。生怕变生肘腋。
蓟国六谋主,声名远扬。更有东孝西直,后起之秀,不逞多让。许攸半路来投,后来居上,恐惹非议。然若满腹经纶,屈居人下,许攸亦心有不甘。顾后瞻前,左顾右盼。便是许子远,此时复杂心意难言。
蓟王知人善用。许攸当位居何职,自二位国相以降,皆三缄其口。我大汉有功必赏,非功不侯。既有大功,自当重赏。又岂独许攸例外。
紫渊王子馆会。
便有大儒,就此事,问计儒宗郑玄。
郑玄答曰:“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奇相辅,守正出奇是也。许攸足智多谋,不在六谋主之下。老夫窃以为,我主必重用之。”
“选贤用能,德才并举。乃我不变之国策。许攸其谋,确有过人之处。然其人如何,见仁见智。有德无才,碌碌无为耳。有才无德,遗祸四方矣。”便有大儒口出警言。
见与会众人,纷纷附和。
儒宗笑道:“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先帝好驴,洛阳权贵,争相效仿,乃至驴同马价。何也,上行而下效也。我主明以照奸,光融天下。物尽其用,人尽其责。一言蔽之,趋利避害耳。”
“敢问先生,如何趋利避害。”另有大儒长揖相问。
“虽白璧微瑕,然瑕不掩瑜。”儒宗答曰:“诸君,何不拭目以待。”
待稻作毕,颗粒归仓。
会月初大朝。蓟王冠冕上殿。
封赏有功之臣。
诸如周仓、裴继,皆入大营,或为军司马,或为军曲候。陈到、赵云,为中垒左右校尉,统领白毦精卒。
待众人各就各位。
中书令赵娥,又取蓟王诏命,徐徐展开。
“许攸。”
1。232 南閤祭酒
“卑下在。”许攸肃容入殿。
“封许攸为,辅汉大将军幕府‘南閤祭酒’,秩真二千石,银印青绶,兼领蓟王宫左庶子。另赐黄金千两、铜钱百万、蜀锦千匹,四季朝服及驷马安车一驾。”
果不其然。
明知当举重若轻,从容不迫。然足智多谋,眼高于顶许子远,亦不由泪洒当场。
南閤祭酒,官名。汉置为三公府僚属,或以声望辈行较高者充任。史上名士许慎,曾任太尉京閤祭酒。其子许冲《说文解字》上曰:“臣父故太尉南閤祭酒(许)慎”。又曰:“太尉南閤祭酒,谓太尉府掾曹出入南閤者之首领也。”故又称“黄閤”。
注曰:“閤各本讹作阁,今正。”换言之,閤字,断不可讹作“阁”。为南閤官吏之长。“掾史属二十四人”,“主簿录省众事”。
其真二千石秩,仅稍逊三位幕丞。
“臣,许攸,领命。”由女官捧来朝服印绶,引许攸入偏殿更换,再入殿拜谢。
趋步入真二千石位列。
朝中大儒,回忆儒宗先前之言。各自叹服。
许攸足智多谋,却不宜治政。故蓟王封入幕府,为南閤之长。如此扬长避短,知人善用。有恩师珠玉在前。料想,洛阳尚书令,北投蓟国,拜为南閤祭酒。董丞相,自当成人之美,不会横加阻拦。
且置于谋主之列。料想许攸亦当收拢傲气,不甘暗生异心。
如此皆大欢喜。
“卑下在。”许攸肃容入殿。
“封许攸为,辅汉大将军幕府‘南閤祭酒’,秩真二千石,银印青绶,兼领蓟王宫左庶子。另赐黄金千两、铜钱百万、蜀锦千匹,四季朝服及驷马安车一驾。”
果不其然。
明知当举重若轻,从容不迫。然足智多谋,眼高于顶许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