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大兵压境之势。
眼看大战一触即发。
汉中,新郑行宫。
史侯自号道君,拜张鲁为国师,擢升治头大祭酒阎圃为尚书令,以国事相托。五斗米道中,一干人等,皆有封赏。另有骠骑将军张济,与张鲁共掌朝政。李傕、郭汜、樊稠、杨定,四镇将军,兵强马壮。更加西州武人,无世家豪族门第之见。竟能与五斗米道,无事相安。且一来二往,甘之若醴。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叔侄三人中,汉中胡乱拼凑,无人看好之权利架构,竟异常稳固。始料未及。
唯蓟王心知肚明。汉中政权,后世称“君师合一,政教一体”。
史侯居高下问:“关东大战,几无可免。当如何行事,于国有利?”
尚书令阎圃,乃殿中唯一智者。为君解忧,当仁不让:“回禀陛下,汉中四面之地。南阳被毁,一片白地。荆州刘表,豫州黄琬,必坚壁清野,以待我军也。若顺下汉水,沿途无获,不出十日,众十万大军,亦未战自溃也。”
南阳一片白地。万民饥流,颗粒无收。天灾人祸,已成屏障。南阳上下,无论荆州还是豫州,不毛之地,孤军深入,被断粮道。乃至粮草不济,十日必溃。
“汉中四面,皆有险阻。自黄巾逆乱,兵祸绵延。国师立五斗米,‘置义米肉,县於义舍’,‘民夷便乐之’,举家来投。‘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天府之国’。”史侯慨叹:“鹬蚌相争,却不能得利渔翁。朕,心有不甘。”
国师张鲁,适时进言:“陛下春秋正盛,英主之姿。汉中‘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毋需急于一时。”
骠骑将军张济亦进言道:“国师所言极是。汉中四面险固,陛下初临,宜当休兵戈,养生息。从长计议。”张济隐晦提及,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不可擅动。
国貌民情,史侯自当体会。转而问道:“若命益州牧兵进交州可乎?”
尚书令阎圃持芴跽奏:“或可一试。”
益州牧刘焉,早有顺取交州之心。史侯此举,可谓正中下怀。
奉天子诏命,南下交州。无可指摘。刘焉遂命麾下东州兵,厉兵秣马,水路并进,攻打交州。
牵一发而动全身。闻益州兵出交州。合肥侯遂命群雄过江,割据江东。
蓟王吞并四州,诸事繁杂。无暇他顾。
三分天下,乱战四起。
稍后不久,蓟王上表。请将治粟都尉,并入辅汉大幕府。
蓟王所求,董侯无不应允。
治粟都尉部,遂划归幕府。由中丞贾诩掌管。效仿水衡都尉,治粟都尉部,品秩齐升一等。都尉朱治,领食真二千石俸。坐镇益阳港。
益阳港,扼守沅、资、湘,三水,通江达海,位置极佳。逆上酉口津,可扼沅水中流,镇五溪蛮国。再经灵渠,入合浦水路,直抵南醴港。今南醴水与南廉水,凿渠互通,南醴港为内外水路要冲。自此港出海,经沿海航道北上,便可直抵中山洲,水衡都尉驻地甬东港。
二部,内外连动,上下呼应。领护三南徼外,江表十港。
先并四州,再领三南。
蓟王再得名号:三南天王。
1。63 犬牙相错
稍后再看。
………………………
家国同构,郡国并行。
既得利益,又被诸侯、豪右瓜分。故依据出身,裹挟利益。整个关东大地,上至州郡,下至乡邑,各级长吏,皆心有所属。
犬牙相错,互不隶属。朝令夕改,吏治混乱。
再加宗亲乡党,结社自保。据城自守,遂成割据。便是州牧,若无重兵镇守,亦不足以号令全境。
朝廷赋税一降再降。然地方苛政猛于虎。百姓遭天灾人祸,重利盘剥。家破人亡,自卖为奴。如此恶性循环。
宗王、世家(宗贼),强势并驱,浮出水面。
兖州亦不例外。
举朝东迁,权贵盈城。王允高屋建瓴,只问朝政,不问州事。兖州皆交由卫将军,兼领兖州牧曹孟德幕府,一力承当。
内督大建,外御强敌。此时,曹孟德幕府草创。除前荀彧等人,并无大贤来投。分身乏术。
然曹孟德幕府上下,无有一日之疏。尤其陈宫、荀彧、程立,皆国士无双。各项政务,井然有序。令朝野上下,刮目相看。
王允总领朝政,车骑将军吕布佐之。再加不其侯伏完等人,皆为朋党,引为心腹,各据要职。故于朝中,曹操并无实权。
无妨。只需能延大汉之社稷,不神器易主。曹孟德皆甘之如饴,纵百死无悔。
甄都,卫将军府。
曹操一如既往,勤于政事。
幕府三杰,亦陪坐在列。
“报,府前里道,有人谒见。自称故人后。”
类似“故人”,曹操不厌其烦。这便随口问道:“故人之后,姓甚名谁。”
“自称姓吕。”
略作思量,曹操这便醒悟:“必是吕公后人,速引来一见。”
“喏。”
少顷,便有布衣大汉,入堂拜见。
“求将军救命。”
曹操闻言一惊:“且细说详情。”
吕家子,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话说,多年前,群雄奉衣带诏,离间二戚。得吕伯奢暗中相助,趁曲水流畅,半路设伏。事后,恐遭报复。吕伯奢一家,迁中牟县东南二十里,曲遇聚辟祸。仍以酿酒为生。年前,曹操引兵,截击袁术,夜宿曲遇聚。吕俭者夜入大营,献杜康酒于帐下。自酸枣大营,班师回朝,曹操特意拜访。
前后尚不满载,不料变生肘腋。
有兖州豪强,遣人登门。千金求(酿酒之)方。被吕伯奢婉拒。
逼问急,吕伯奢言道,此酒乃出杜康村。学艺时,便曾立誓,永不外传。如何能自食其言。艺不外传,乃时下拜师学艺之惯例。
俗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甚是师门为防技艺外泄,多有保留。十分技艺,授甲徒一三五,乙徒二四六,丙徒七八九。压箱底自留。窥一斑而知全豹。
同承一学,不同门派,各有所长。恐亦有此因。
至于入门时,让徒众立下毒誓,艺不外传,亦是人之常情。
吕伯奢恪守誓言,不售杜康酒方。自然合情合理。
“稍后如何?”曹操面色可想而知。
“那豪强,明索不得,遂生阴计……”
一切皆不出曹操所料。索取不得,遂罗织罪名,诬陷吕伯奢下狱。
“中牟令杨原(注①),乃我旧识。焉能如此行事。”曹操怒道。
吕家子却道:“非入中牟大牢,人在济北。”
永元二年,和帝封弟寿为济北王,分泰山郡置济北国。都卢县。
“哦?”曹操这便问道:“济北相,何人也?”
陈宫答曰:“乃前九江太守,陈留名士边让。”荀彧答曰。
边让,字元礼,陈留浚仪人。年少时,博学善辩,又能写文章,曾作《章华赋》,因此名噪一时。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以军事征为令史。官至扬州九江郡太守。逢战乱不休,边让弃官返乡。又被王允辟为济北相。
家国同构,郡国并行。
既得利益,又被诸侯、豪右瓜分。故依据出身,裹挟利益。整个关东大地,上至州郡,下至乡邑,各级长吏,皆心有所属。
犬牙相错,互不隶属。朝令夕改,吏治混乱。
再加宗亲乡党,结社自保。据城自守,遂成割据。便是州牧,若无重兵镇守,亦不足以号令全境。
朝廷赋税一降再降。然地方苛政猛于虎。百姓遭天灾人祸,重利盘剥。家破人亡,自卖为奴。如此恶性循环。
宗王、世家(宗贼),强势并驱,浮出水面。
兖州亦不例外。
举朝东迁,权贵盈城。王允高屋建瓴,只问朝政,不问州事。兖州皆交由卫将军,兼领兖州牧曹孟德幕府,一力承当。
内督大建,外御强敌。此时,曹孟德幕府草创。除前荀彧等人,并无大贤来投。分身乏术。
然曹孟德幕府上下,无有一日之疏。尤其陈宫、荀彧、程立,皆国士无双。各项政务,井然有序。令朝野上下,刮目相看。
王允总领朝政,车骑将军吕布佐之。再加不其侯伏完等人,皆为朋党,引为心腹,各据要职。故于朝中,曹操并无实权。
无妨。只需能延大汉之社稷,不神器易主。曹孟德皆甘之如饴,纵百死无悔。
甄都,卫将军府。
曹操一如既往,勤于政事。
幕府三杰,亦陪坐在列。
“报,府前里道,有人谒见。自称故人后。”
类似“故人”,曹操不厌其烦。这便随口问道:“故人之后,姓甚名谁。”
“自称姓吕。”
略作思量,曹操这便醒悟:“必是吕公后人,速引来一见。”
“喏。”
少顷,便有布衣大汉,入堂拜见。
“求将军救命。”
曹操闻言一惊:“且细说详情。”
吕家子,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话说,多年前,群雄奉衣带诏,离间二戚。得吕伯奢暗中相助,趁曲水流畅,半路设伏。事后,恐遭报复。吕伯奢一家,迁中牟县东南二十里,曲遇聚辟祸。仍以酿酒为生。年前,曹操引兵,截击袁术,夜宿曲遇聚。吕俭者夜入大营,献杜康酒于帐下。自酸枣大营,班师回朝,曹操特意拜访。
前后尚不满载,不料变生肘腋。
1。64 天下大酺
“有礼之会,无酒不行。”
时下,“酒”常与“礼”并行。谓“饮酒礼”。如行朝觐礼、大蒐礼、军礼、养老礼、藉田礼、冠礼、婚丧礼等。民众在正旦日、社日、上巳日、伏日、冬至、腊日等节日饮酒庆祝,亦渐成风。
汉人普遍嗜酒,称之为“天之美禄”。需求量极大。为便于饮酒,汉室勋贵,豪右巨贾,皆自设酒垆。制曲酿酒,蔚然成风。也有如吕伯奢,自酿自卖,因成巨富。甚至“富比千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