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为刘使君,求蓟国巨舰。”伊籍出口成章:“飞云、盖海、游麟、翥凤,当有新舰出。”
“徐州陶使君,亦有此求。”蓟王言道:“孤,早有先言。而立之后,开造诸王子旗船。四百城港皆循此例。无暇另造大舡。”
“陶使君亦未得乎?”伊籍慨叹。
“然也。”蓟王金口玉言。自不会有假。
“飞云北上,盖海、翥凤,守大河上下水路。游麟为水衡都尉舰。如此,长江两岸,再无巨船。”伊籍似有所悟:“王上仍不欲,裹入叔侄之争。”
此言一出,群臣错愕。
伊籍君前失语。
治粟中丞吕范,恐王震怒,急忙出声斥责:“先生何以言天子。”
“下臣闻,古之天子,乃天下共主。故《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伊籍肃容下拜:“今三分天下,何来共主。”
言罢,以头触地。
“‘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国语·晋语三》)。’”蓟王不罪:“士大夫,当不因直言获罪。”
“谢,王上不罪。”伊籍拜服。
“可回刘使君,江无大舡。”蓟王言尽。
“下臣,遵命。”
公事毕,蓟王命治粟都尉朱治,代为宴请荆州来使。又命护南蛮校尉,刘表从子刘磐作陪,亦不失待客之道。
三日后,三足踆乌逆进酉口津。
酉口津,扼沅水中流,镇五溪蛮国。
时,宋奇并郭嘉,六百里上报,求立五溪蛮国。蓟王问计群臣,遂析镡成县北境,新置黔阳县,并义陵、无阳,三县为辰阳五溪蛮国。定都义陵。首任辰阳都尉,亦授予蛮王子沙摩柯。
酉口津,上城下港。
本是先秦黔中郡治故址。旧城重筑,只因此处,地势开阔平坦,南倚丘陵,北临沅水:因冈傍阿,势尽川陆,临沅对酉,二川之交汇。易守难攻,水运便利。
待蓟王慕名而来。只见,山下酉津城与山上原水衡都尉城,已连成一体。重楼飞阁,鳞次栉比。闾里街衢,纵横交错。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另有各式奇观,巍峨壮观,耸立其间。
赤阳照顶,云雾半山。
自上而下,横竖七里。当为荆南蛮区,雄城一座。前为水衡都尉府治,后改辰阳都尉府。
常有干支海市往来,互通有无。皆以此城,辐辏荆南。遍吹向化之风。
故浈阳守长、南平丞长沙汉昌人塞祗,初授酉津长。今为酉津令,拜光禄大夫。
如前所知。户破三万,口破三十万,三食君俸,秩升一等,加官进禄。
待船宫泊稳。酉津令塞祗,并辰阳都尉沙摩柯,领一众属吏,升舷觐见:
“臣等,拜见主公。”
“诸位免礼。”蓟王风和日丽:“赐座。”
“谢主公。”群臣称谢,文武分坐。
见蛮王子面如噀血,碧眼突出,生猛壮硕,虎熊之姿。
又见酉津令,长袍高冠,矍铄干练,三缕短须,长者之风。
文武双全。蓟王甚喜:“荆南楚地,亦多良才。”
“主公过誉,臣等惭愧。”酉津令塞祗答曰。非朝见,无需持芴。
“宣茚,不必过谦。”蓟王又问沙摩柯:“王子麾下,兵马几何。”
“禀王上,卑下有兵卒三千,皆出五溪同族。”沙摩柯,瓮声答道。
属国都尉,“俸比二千石,掌蛮夷降者,稍有分县,治民比郡,有丞”。然沙摩柯只领都尉一职,隶属辅汉大将军幕府。并无蓟宫职傍身,非蓟王家臣。故尊“王上”,不尊“主公”。自称“卑下”,不称“臣下”。
“皆壮如王子乎?”蓟王又问。
“略有参差。”沙摩柯,如实作答。
“如此,皆可入白毦精卒。”
“王上,此言当真!”沙摩柯抱拳求问。
“君无戏言。”蓟王笑答。
“王上安坐,卑下去去便回。”沙摩柯心急告退。
“速去速回。”蓟王焉能不知其心意。
1。106 甘之如饴
五溪蛮“名渠帅曰‘精夫’”,能“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
城中民众,虽久习汉风。然俗好不改。五溪,各有所爱。单凭服色,足可辨识出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莫不如是。诸夏无分华夷,皆如此般。
自蓟王遣国中能工巧匠,凿穿荆南水路,立江表十港。遣干支海市南下,互通有无。又有稻田使者,领护稻作圩田。引进将作寺高产良种,一季双熟稻。均产十石。更加自上而下,皆为蓟国吏治。将蓟国之一切便利先进,放之四海而皆准。《圩田制》下,分户不析产。户户美田五十亩,干栏重楼一栋,牛马机关器,不一而足。
重重利好之下,蛮汉泛舟而来,举家迁入,日有百户。
日积月累,成荆南雄城。
稻作大兴,助推制造、商贸繁盛。而后学术之风始兴。
不出数代,无分彼此。
三足踆乌,移动离宫。说是水上奇观,亦不为过。
自闻蓟王驾临,城中百姓奔走相告,欲一睹尊容。酉津城中,万人空巷,港口更是人山人海。
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蓟王名满天下,神乎其神。时人识英雄,重英雄。所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蓟王大名,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于船宫设宴,大宴群臣。
无酒不成席。
南方亦有美酒。
宜城醪、金浆酒、蒟(jǔ)酱酒、醽醁(líng lù)酒、稻米清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其中金浆酒,乃是用甘蔗酿制之美酒。“樽盈缥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注曰:“梁人作薯蔗酒,名金浆”。“薯蔗”、“甘柘”等,均为甘蔗别称。
前汉时,鄱阳令唐蒙,出使夜郎国,带回习部蒟酱酒,武帝“甘美之”。
蓟王得知美酒之所出,遂细问金浆酒酿造之法。
果不其然。原料正是甘蔗。
话说。前汉时,司马相如《子虚赋》曾提及诸柘。今汉张衡《七辨》亦有“沙饴石蜜”之句。
“诸柘”,便是甘蔗;“沙饴”,乃砂糖雏形。
最迟战国时,楚人已对甘蔗粗加工。屈原《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柘”即蔗,“柘浆”,便是从甘蔗中榨取的汁。
时人既能榨汁酿酒,可制蔗糖乎?
蓟王窃以为。制糖工艺,当可类比渤海晒盐。
无非蒸发结晶。
于是命船宫匠人,取甘柘,削皮、压榨、滤汁、煮浆、晒膏、切块。很容易便制出了原始“方糖”。
蓟王亲尝,甘之如饴。
取名“方饴”,又名“柘蜜”。
谓“铸山煮海”。蓟王所创“方饴柘蜜”,必成三南名产。
将作寺匠师,将工艺流程,详细书录在案。与之匹配,各式机关器,亦在设计之中。假以时日,定当大行其道。
一旦固化流程,相传成习。制糖工艺,随之不断改良精进。距离真正意义上,足可传世的砂糖,必不远矣。
待方饴柘蜜制毕。五溪蛮王子,辰阳都尉沙摩柯,领蛮人五千入港。
船上铁塔蛮汉,碧眼突出,深目高鼻。文身断发,斑斓虎衣。
各个孔武有力,威武雄壮。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蓟王大喜。
取船宫所藏,楼桑兵甲,长短兵器,披挂整齐。
仍觉轻如无物,健步如飞。
五千壮蛮,皆入白毦精卒。号“五溪白毦”。可比丹阳白毦。
辰阳都尉沙摩柯,陈情当面。言,麾下三千,雄冠百蛮,愿入白毦,随王上扫平天下,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不愿蛰伏故园,老死榻上。
蓟王问过五溪蛮王。蛮王言,求之不得。
白毦精卒,足比军中伍长、什长。领百石军俸。
八千白毦,皆可得月谷十六斛,年百九十二石。
月支三千八百四十万,年计四亿六千零八十万。
何其便宜。
辰阳都尉,另择贤良。沙摩柯转任,辅汉大将军营,中垒将军典韦麾下五校之一。号“五溪校尉”。
命水衡都尉舰队,运送五溪白毦,北上蓟国。
蓟王经停数日,饱览风土民情。遂与吏民依依惜别,扬帆出港。再经灵渠,入合浦水路,过容渠船闸,直抵南醴港。
容渠船闸,终迎来大考。
三足踆乌,若能从容不迫,余下船舶,自可畅通无阻。往来船商,再无忧患。
君不见,王上船宫三足乌,皆可全身而过,何况我等小船乎?
得益于三体式特殊构造。经由三道并行船渠,完美通关。
目睹三足乌,一泻而过。船闸上下,欢呼一片。欢欣鼓舞,溢于言表。
爵室三面落地舷窗前,蓟王亦感同身受。
凿穿内外水路,利益之大,毋庸置疑。
不必辗转陆运,便可往来四渎八流,进而环游七海。待顿逊海渠开凿毕,东西水路,畅达万里。
容渠船闸,分割内外水路。内为治粟都尉部,外归水衡都尉部。过路需支付关税。
水衡都尉周晖领麾下,九官令丞、七官长丞属舰,列队恭迎。
旌旗蔽日,帆樯如林。浩浩荡荡,驶往南醴港。沿途船只,纷纷避让。甲板上客旅云集,恭迎王驾之声,不绝于耳。
蓟王民心所向,非亲临不可意会。伴驾百官,各自嗟叹,与有荣焉。天命所归乎?
南醴港。背依合浦水路,今南醴水与南廉水,凿渠互通,南醴港、南廉港、为内外水路要冲。二港并联,乃岭南第一港,亦是岭南第一城。
民船辐辏港口,重楼绵延海岸。入大湾时,夜幕低垂。十万渔火,接灯如龙。
南越大地,何曾有如此,波澜壮美。
“传令掌灯。”蓟王心血来潮。
“喏。”依次敲击传声铜管,号令遍及上下甲板。
“王命掌灯——”
三足乌,琉璃风灯、枝灯、宫灯、信号灯,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