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去权势傍身,再无颜色媚新主。于大汉宫廷之中,其下场早已注定。

    之所以滞留北国。亦是将自身利益最大。如前所言。“废立天子”,这项终极组合必杀技。需太后并大将军同时发动,缺一不可。

    然若深究。当朝大将军,只剩刘备一人。而太皇太后,却有二人。换言之,二位太皇之所以时刻绑定,相约共进退。只因二宫太皇,皆心如明镜。“废立天子”,只需长信、永乐,二选其一。二宫太皇,并非不可替代。

    毕竟,一个就够了。

    背后的利益羁绊,无需明言。叔侄三人,皆心知肚明。董太皇年近五旬,窦太皇已满四旬。董太皇扪心自问。若我为蓟王,为长远计,当力保窦太皇。毕竟,寿长十年。用后世话说,年轻便是本钱。正因年岁渐长,美人迟暮。故窦太皇,无事不离西宫。养尊处优,万勿轻动。

    王太后慨叹,董太后已知天命。

    试想,若此时移驾甄都。裹入朝廷纷争。刀光剑影,兵乱不休。短则一年半载,长不过三年五载。必惊怖而亡。哪如蓟王宫这般,坐享太平,了此残生。

    二人各想心事,不觉已近蓟王都。

    忽见天空飘雪,北国先寒。

    “埋骨于此,此生之幸也。”董太皇有感而发。

    窦太皇感同身受。

    “王上命大通守,重修前燕王都。必为嫡长子封。易县甘泉宫,为甘后并麟子阿斗行宫。临渝碣石宫,为甯贵妃所居。何不求造新宫,为你我姐妹容身。亦或西迁范阳长安宫。”董太皇忽道。

    窦太皇谏言道:“一里之回蓟王宫,固若金汤。若出宫别居,恐为人所乘。”

    “妹妹言之有理。”董太皇遂消此念。

    王驾入城,风雪渐大。两侧街肆,人来人往,热闹不减。蓟国士农工商,一视同仁。经商亦不为人所鄙。爵民中亦多商贾。如豪商田韶,为显爵者,比比皆是。且多有爵民,将临街前院,改为商肆。家中既有美田,又建商肆,再有子女入学,夫君为吏。士农工商于一门,不可分割也。

    王都并南港,呈‘吕’字形。南港七轨路,各距一里,与临乡相接。早已扩为七街列肆。称“通街”。俗称北斗七街。今与王城,唯一阻隔,便是临乡城南护城河道。南港桥头堡与临乡瓮城,隔河相望。同落吊桥,便可南北通连。

    王城横长五里。南港横长六里。蓟都尹娄圭,先前上疏。欲扩王城与南港同,分六十街衢。蓟王虑及僭越,故束之高阁。今蓟都人满为患。扩地之声,此起彼伏。再加朝廷东迁,洛阳旧都已弃。六九之城,无从类比。更加蓟北前燕旧都,足有六十三衢。如今再看,扩建临乡,未尝不可。

    蓟王回宫后,觐见二宫太皇。遂言及此事。

    董太皇言道:“王上多虑。六九洛阳,乃是王城。郭外闾里,又何止于此?”

    刘备这才醒悟。洛阳是无郭之城。若以郭门为外城门,阳渠为护城河。远不止六九之数。

    窦太皇亦道:“临乡一里王城,并未僭越。”

    临乡王城,一里之回。城池外扩,而王城不变。何来僭越之说。

    董太皇又道:“可效洛阳,阳渠环城,建郭门守之。”

    蓟王心领神会:“太皇,明见。”

    返回北宫,瑞麟阁。遂传命将作寺,着手设计王都扩建。

    吏民闻之,无不振奋。

    官吏倍增,爵民渐多。尤其辅汉幕府,兼督四州。四州官吏,皆已安家蓟国,尤以定居国都为荣,河北郡县长吏,不下数百。可想而知,临乡虽大,却也断难容纳。

    蓟王重建前燕旧宫,亦未尝无有,二分吏民之意。

    待嫡长子封,继位蓟王,迁都蓟北。国中宿吏,皆随之迁居。临乡则用以容纳,辅汉幕府属吏。

    如此,泾渭分明。蓟王一心一意,开疆拓土,立诸王子国。挺好。

    随幽、冀、并、凉,四州自上而下,吏治皆出辅汉大幕府。尤其蓟吏,天下名产。蓟国《二十等爵》、《圩田制》等,大行其道。四州民心安定,地利尽显。更加四裔不断内迁,编户为民。人口皆有增长。如陇右凉州,即便分出五郡,八月案比,仍有各族编户,计千万之众。汉人约占一成。多分布于河西走廊沿线,远至河西四郡。余下河湟两岸,冰原上下,皆为羌氐诸胡,世代居所。羌汉融合,大势所趋。

    汉字之美,羌人大羊。同出女娲后裔,炎黄始祖,本不分彼此。

    何况四裔皆以汉化为荣。

    西域都护府,它乾城。西域大使馆,夏宫。

    西域位于诸夏之西,故域外诸国多称“西夏”。丝路沿线民众,则称之为“遥远的绿洲”。

    “拜见明庭。”贵霜使节先礼。

    “贵使免礼,请上座。”它乾令韦端,和颜悦色。自出为幕府属吏,守西域雄城。奉公职守,颇有贤名。为城中各族所敬。

    韦端二子,长子韦康,字元将,小儿子韦诞,字仲将。同入蓟太学,皆有才名。常代父拜访好友孔融。孔融喜其才,与端书曰:“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遂有典故:“老蚌生珠”,又称“明珠生(老)蚌”。

    “敢问明庭,所为何来?”贵霜使节,汉话精纯。

 1。186 见机行事

    陪坐侧席,它乾丞杨阜答曰:“乃为国事而来。”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少与同郡尹奉、姜叙、赵昂,俱发名。德才兼备,刚正不阿。受辟辅汉大将军幕府,拜六百石它乾丞。

    贵霜使节,又追问道:“请上官明示。”

    上官乃是尊称。杨阜虽是六百石官,然却是上邦之臣。故贵霜使节,以礼相待。

    杨阜答曰:“我主欲与贵霜结盟。共分身毒。”

    “哦?”贵霜使节,一闪精光:“愿闻其详。”

    话说。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大月氏征服大夏(注①)。分: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高附),五部翕候,共治原大夏国民。

    后,贵霜歙侯丘就却(即迦德菲塞斯一世),灭大月氏王,立贵霜帝国。鼎盛时(105年—250年),帝国版图东起巴特那,西达赫拉特,南至纳巴达河,北尽咸海。都城迁至白沙瓦。计二百三十万平方公里。时世界总人口约二亿。东汉五千万,贵霜超千万。不可小觑。

    贵霜帝国,曾两次攻入身毒。尤其自孔雀王朝阿育王死后,帝国分裂。贵霜便一直对身毒半岛,虎视眈眈。迦腻色迦王,曾为取佛陀法钵并马鸣菩萨,二度兵临城下。并长期占据西旁遮普。

    光和六年(183年),胡毗色伽二世王在位,康居、大宛先后摆脱羁縻,呼罗珊、欢潜(花剌子模)亦脱离统治。贵霜帝国江河日下,衰败迹象,日渐显露。

    究其原因。便是西域都护府崛起。康居、大宛、大、小乌孙,诸强国纷纷和解。心向西域,一致对外。此消彼长,乃至贵霜衰弱。

    只恨西域五十五国,与蓟王和亲时。贵霜自持域外强国,不屑与西域五十六国为伍。如今追悔莫及。

    时至今日。西域都护府,下辖百城。足纳六百万众。更有西域大使馆,神来之笔。诸国凡有争端,皆有国使,诉诸于都护府。先前都护府左右二丞,李文优、戏志才,才智高绝,智计百出。秉公断案,诸国皆服。今长史杜畿,少史韦端,亦称循吏。更加都护府兵强马壮,统帅西域联军。丝路流金,居延外道,蓟国新谷,转运不断。西域诸国,安居乐业。民心向背,毋需多言。

    域外大国,无机可乘。无从挑拨离间,更无从分化瓦解。如之奈何。

    见机已到。为摆脱贵霜羁縻。康居、大宛,二国使,上呈国书。愿归于西域都护府治下。蓟王来者不拒,欣然应允。遣都护府属吏入二国,立都护府城。

    稍后,传书告知。贵霜胡毗色伽二世,亦不敢不从。

    康居五王城:苏薤城、附墨城、窳匿城、罽城、奥犍城,今乃五小王所居。不便割取。康居王遂将,前匈奴郅支单于西迁康居,于都赖水上所筑郅支城,赠予都护府直辖。

    大宛则取贰师城,为都护府直辖。《史记·大宛列传》:“贰师马,宛宝马也。”大宛将此城献出,足见心诚。究其原因,大宛妃,为蓟王诞下麟子。二家姻亲之固,何必多言。更加蓟王早有先言,待诸王子入学,诸国当遣适龄王子,入王子馆伴读。其用意,不言自喻。诸国储君,必是王学侍子。

    九九重阳,姻亲相聚。蓟王隆重礼遇,丰厚馈赠。西域诸王,感同身受。再加西域都护府,兼容并包,绿洲熔炉。各国如何能不,心悦诚服。

    正因西域都护府,影响力日渐深远。令西域各国,人心思汉。域外诸大国中,贵霜首当其冲。羁縻属国,不断脱离。好比快刀割肉,血流不止。若要为王国止血,唯开疆拓土。举目四望,身毒遂成最佳之选。奈何凭一己之力,胜战尚难,更无从吞并。身毒半岛,地势极佳。二面环海,一面阻断高山。唯有西北旁遮普,与贵霜接壤。可谓易守难攻。然若北部群山,有孔道南下,东部海港又被蓟王所占。四面合围,一战胜之。共分身毒之地,当可为王国止损。

    待悉知详情,贵霜使节,强压心中狂喜,离席求问:“敢问上官,当真有‘羌身毒道’乎?”

    “我主已命都尉玄出暖泉驿,验证真伪。料想,不出一年半载,当可凿穿。”它乾令韦端,言之凿凿。

    贵霜使节,焉能不信以为真:“若有此路,身毒必灭。”

    “贵使,宜当速传语贵国君。路上,见机行事。”它乾丞杨阜,乘机进言。

    “上官,所言极是。”贵霜使节,肃容下拜。事不宜迟,这便收拾行装,即日出城。返回国中报信。贵霜国境,自西北斜驱东南。据葱岭之西。自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