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扪心自问,何所求,又何所欲。窃以为。忠君爱国前,先忠于自己。
如世之初,“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于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遂成人间。
生于天地之间,切莫混淆概念。
为王者,何时谈情,何人说爱,又何处虑及,得失利弊。需心似明镜。切莫张冠李戴。
又谓“一诺千金”。即便是交易,亦需诚实守信,切莫轻易,背信弃义。
家国同构。
蓟国正月旦会,亦隆重无比。
天下属国,四海番邦,皆遣使来朝。一里之回蓟王宫,灵辉殿前,亦人头涌动。开年大典,断不可轻慢。
所幸,蓟王早已驾轻就熟。
门下署,接人待物,轻车熟路。南宫少府,按部就班,制仪定轨。更加蓟国吏治,体系完备。好客之风,遍及千里国境。上邦风范,宾至如归。薰薰然,不觉已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果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大典,必然劳民伤财。然于国于民,皆有大利。国风凝聚,民情淬炼。诸侯与帝国,咫尺天涯。大汉一藩,国富民强之外,还需足够精气神。
“净名梵行宰官身,迹似空花意自真。岂为世间吴伎俩,正缘物外长精神”。
如前所言。自正月旦会,到上陵礼毕。典礼众多。
待上陵礼后,重开朝堂,国事皆入正轨。
此时,河海尚未解冻,北国仍是千里冰封。然万里之外,南州温润如春。
已程不国都,王城。
闻汉使抵达。老王迦尼多·帝沙,抱恙临朝。
“下臣拜见大王。”殑伽港长万震携海市令,入宫觐见。
“贵使免礼。”不料老王,竟精通巴蜀汉话。
“谢大王。”万震游历南州,对已程不国风土人情,知之甚祥。
“贵使所为何来?”身染沉疴,不能久坐,老王先问。
“为求互市。”万震遂上呈国书。
“辅汉大将军,蓟王刘备。”不及细看,老王已脱口而出。三南天王之名,如雷贯耳。便是徼外岛国,亦闻名已久。
“正是我主。”万震谦卑作答,然傲气自生。
“闻蓟王,为顿逊五王,凿海渠以通东西。”老王又问:“蓟王何所求?”
“如大王所言。我主为通东西也。”万震答曰:“待通渠。下臣往来贵国,当省三千里。”
“蓟王天生。”老王慨叹。
“大王明见。”万震掷地有声。
引群臣侧目。
便有一人出列:“汉使,不知谦谦乎?”
见其英武雄壮,万震遂问:“敢问阁下何人也?”
“某乃,室利那伽。”那人答曰。
室利,又作师利、尸利、室哩、室离。意译胜、吉祥、德、好善嘉良。那伽,或名龙,或名象。室利那伽,便是祥龙之意。此人乃已程不国,大将军。
万震答曰:“回禀大将军。我主天生,四海皆知。大王所言极是。下臣谦谦,‘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过分谦虚,便是言不由衷。有欺君之嫌。
“哼!”室利那伽冷声入列。
老王不置可否:“贵使远来,稍作休息,再言国事不迟。”
“下臣,敢不从命。”万震再拜而出。
目送汉使,翩然自去。殿内一干人等,表情各异。有人窃喜,有人惊惧。即便暗藏杀心,亦不敢轻举妄动。
“汉军将至,毋动,动则灭国”。时至今日,还有何人,敢擅杀汉使。稍有不慎,十万大军渡海来攻。国灭在即。
“传令,明日设宫宴。厚待汉使,不可轻慢。”老王下令。
“是。”群臣领命。
重返旗船,屏退左右。海市令忙问:“此行,是福是祸?”
“未可知也。”万震笑答。
少顷。便有书佐入堂,告知宫宴事宜。
“既是国事,已程不国主,何不直言。”海市令又问:“鸿门宴乎?”
“已程不国主,必有所求。”万震胸有成竹。此番出使,蓟王钦点万震为正使。加“谏议大夫”,升秩六百石。与海市令同秩,故可为正使。海市令为副使,佐之。
“莫非。此宴,已程不国主,乃为私也。”海市令这便醒悟。
“然也。”
1。9 下臣斗胆
稍后再看。
………………………
老王之所以,不在朝上谈国事。反设宫宴,款待汉使。
其目的,不言而喻。
比起百官出席,人多眼杂。王宫晚宴,规模可控。且与会者,必是王室成员,亦或是国王近臣。当可避耳目。更加席间密语,不入三人之耳。老王此举,自有深意。
换言之,已程不国,看似风平浪静,实则乱象已生。老王虽身染沉珂,命不久矣。然却并未人老昏聩。
翌日,万震并海市令,如约而至。已程不国王宫,后世俗称“铜宫”。因其宫殿七重,为鎏金铜瓦圆顶。日升日落,金碧辉煌,百里可见。
晚宴便设在七重顶阁。
如万震所料。出席晚宴,皆是王室、近臣。
已程不国,地处东西交汇之地。四海船商往来,老王迦尼多·帝沙,仰慕汉家风仪。随蜀身毒道行商,习得巴蜀汉话,并大汉风仪。单凭此宴,便可见一斑。
钟鸣鼎食,席地分餐。皆与汉人无异。唯一区别,饮食风味迥异。尤其各式海鲜,辅以五颜六色香料汇聚。鲜咸满口,浓香扑鼻。蒲桃酒并鲜椰汁,亦是必备。
无论何种佳肴,胡椒乃是必备。
胡椒,又名“昧履支”、“坡洼热”、“披垒”等。《酉阳杂俎》有载:“胡椒,出摩伽陁国,呼为‘昧履支’”,“至辛辣,六月采,今食料用之。”
许海岛气候,潮湿多雨。故喜食辛辣,以发汗。
时下,亦有米饭。米泽微黄,以手抓食。将饭菜盛于盘中或芭蕉叶上,辅以各式小菜,浇豆汤或椰(鸡)肉汁,拌饭入口。
与汉人相反。已程不国人,点头以示反对,摇头则示赞同。
不愧地处“东方十字路口”。物产丰富。舶来之物,琳良满目,但凭所需。时下,已程不国与林邑国类似。国民多渔猎为生,贵族皆不事生产。只凭关税,便富可敌国。
人种亦五花八门。时下已程不国主,身具雅利安血统。出身当与孔雀王朝阿育王,有所联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趁万震离席敬酒。老王执其手,私语道:“汉使,所为何来。”
昨日大殿,亦有此问。然一公一私,其意大有不同。
万震斟酌答曰:“为我主求互市之便。”
“只为互市乎?”老王目光如炯。
“愿求一地筑港开市。”万震又道。
“譬如江表十港乎?”老王竟也知晓。
‘然也。’万震答曰。
“此事易耳。”老王血气翻涌,止住咳意后,沉声道:“取图来。”
“是。”
须臾,一幅蜀锦图卷,被宫人徐徐展开。
“汉使且看。”老王手指图卷:“此岛,名‘空侯’。因似‘胡空侯’而名之。”
万震看得真切。老王手指,正是已程不国北端大岛。后世称贾夫纳半岛(与身毒隔海相望,南部由“大象通道”与主岛相连)。此时,正如郁洲山,尚未能与已程不国相连。
窥破万震心意,老王这便问道:“不知汉使,以为如何?”
“敢问大王,若得此岛,我主该当如何。”万震不答反问。
“此亦不难。”老王终于道破心机:“遣子入侍,求赐金印。”
万震本以为,老王当口出“和亲”之言。不料竟欲求“内附”。内附,便是归附,永为汉藩,受天子策封。
尤其遣子入侍,乃为人质也。
见万震不语。席间一时落针可闻。
电光石火,万震已想通一切。这便问道:“敢问大王,遣何子入侍。”
闻此言,老王眼中精光一闪:“尚未决断。”
话说,已程不国王位,乃兄终弟及。老王重病缠身,恐不久于人世。遣子入侍,既免兄夺嫡,祸起萧墙。又得大汉策封,江山永固,外人再不敢觊觎。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也。
试想,若遣先帝之子入侍,王位自当传于嫡子。若遣嫡子入侍,便有意还位于兄家子。万震故有此问。然老王却答,尚未决断。足见,心意未决。亦或是,心生忌惮。不到稳操胜券,不轻易吐露心机。
“如此,下臣斗胆,代我主许之。”言罢,万震肃容下拜。
“好,好,好。”再起身,老王已泪流:“汉使此来,救孤于水火也。”
“下臣,不敢。”万震再拜归位。
与老王约定机宜,万震并海市令,满载而归。
“主公只命我等与之互市,并未言及内附之事。”海市令言道。
“此乃天予我主也。”万震这便将前后诸情,和盘托出:“遣子入侍,乃为解内忧。求赐金印,是为除外患也。”
“哦?”海市令,略作思量,这便醒悟:“内忧而外患。无怪割地求之。”
“此岛,与黄支国,隔海相望。若能为我主所用。何愁身毒不灭。”事不宜迟,万震遂取蓟王敕令,书写国书。
见帛书诸多留白。海市令这才醒悟。蓟王早有授意。
话说,蓟王“千里留白书”,门下督郑泰,可辟二千石官。谓“百闻不如一见”。今日终得一观。
万震一蹴而就。一式二份,国书拟定。
事不宜迟。唯恐晚宴密约,被有心人所知。老王与万震约定,三日后,互换国书。
1。10 以鼠饵狸
海市旗船,爵室。
“空侯岛,因形似胡空侯而得名。海西人称西特拉(Cithara)岛。俗称‘琴岛’。”海市令已将老王所割北岛图卷,铺展案上。
西特拉琴,形似胡空侯。流行于地中海沿岸。确与此岛颇多形似。
“空侯岛,周回约三百里,可比郁洲岛。有港津数处,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