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一观便知。投刺之人,乃荀彧四兄荀谌之子,荀闳。“子闳”者,谓“从子荀闳”是也。

    荀谌今为蓟国三川守,兼王宫行人。领食二千石高俸。

    时得荀攸所举。荀悦,荀衍,荀谌,荀表,荀棐,荀祈,叔侄六人,同仕蓟国。皆为一城之长。并称“荀氏六长”。后因政绩出众,与从兄荀衍,同擢为郡守。荀氏一门。自万石国老,慈明无双始,中二千石幕府右丞荀攸,二千石太守荀衍、荀谌,千石城令乃至三百石城长,不一而足。

    更加蓟国兴《荀子》为大儒学之基。荀氏家学渊源,稳坐蓟国第一名门。

    荀闳字仲茂。今为芦州长。

    时东境郡县草创,百废待兴。安昌郡三县,扼辽西走廊。尤其芦州县,上连昌黎郡,下接辽海郡。扼碣石道,又守壶港。水陆通达,坐拥渔盐之利,兼得稻作之益。自荀闳到任,通路穿渠,筑城圩田,向化岛夷,安置迁户。以家传圣贤之道,教化蛮夷。蔚然成风,一县大治。

    待蓟王归国。不日当可擢升城令。坐享千石高俸。灵辉大殿,觅得一席之地。

    可谓荀氏,后起之秀。

    “拜见叔父。”荀闳登堂入室,肃容下拜。

    “仲茂速起。”见家门青年才俊,荀彧亦难掩喜色。

    “家门安否?”待荀闳落座,荀彧遂问道。

    “家中如故。”荀闳恭敬作答。

    “所为何来。”荀彧既是长辈,又是东主。故由其发问。

    “来送家书。”荀闳此番乃奉命前来。

    “家书何在。”荀彧似已早知。

    荀闳朗声言道:“甄都危矣,不可久居。速弃官北上,我主必扫榻以待。”

    此便是家书。传话之人,必出慈明无双。

    荀彧肃容答曰:“彧,已尽知。”

    “叔父何意?”荀闳追问。

    “仲茂守一县之长,不可久留。”荀彧答非所问:“且速归。”

    “叔父当知……”荀闳欲言又止。

    “三月之事。”荀彧一语破天机。

    “‘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叔父既知,何不早去。”荀闳苦劝。

    “‘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荀彧言尽于此。

    闻此言。荀闳涕泪下拜,掩面遁去。

    目送荀闳远去。荀彧含笑而立。智者千虑。“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

    荀闳自敖仓港,轻舟一日往返。泊入南港。

    北郭,洽和里。

    谓“居中为和”。凡百官所居,中城巷陌,皆以和名。

    譬如,比二千石居“咸和里”,二千石居“淳和里”,真二千石居“悦和里”,中二千石居“洽和里”,万石国老居“至和里”。

    幕府右丞荀攸府邸。

    “叔父何所言。”荀攸先问。

    “叔父言,‘心之所善,九死未悔’。”荀闳如实作答。话说,之所以遣荀闳赴甄都传语,正因与荀攸同辈。

    “哦?”荀攸若有所思。荀彧所言,乃出屈原《离骚》中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然九死未悔,需心之所善。

    君之所善,无非忠君奉主。荀彧,忠于何人?

    此,正是荀攸所思。

    许,非我等所想。亦未可知。

    事不宜迟。荀攸又亲赴至和里。拜见慈明无双。

    “文若之意,且去问女荀。”荀国老,亦无有定论。

    “喏。”荀攸这便车驾入宫。

    女荀,便是荀爽之女,蓟国新任中书令荀采。去年九九重阳前,中书令赵娥便已致仕。循例,当以贵人礼聘,嫁入蓟王家门。只待蓟王归国,便可如愿。中书仆射荀采,继为中书令。万中无一,瑞麟博士蔡琰,继为中书仆射。

 1。268 荀氏文若

    四方馆长朱建平,与太医令华佗,乐府令杜夔,长安西学博士周宣,并称“四奇”。号“铁口神断”。将曹孟德与刘玄德并列。绝非空口白牙,无稽之谈。

    荀氏千里驹,荀彧独投麾下,亦可佐证。

    “主公初次上洛,与二袁并曹孟德相识。后引为知己。”荀采将蓟王旧事,娓娓道来:“‘应有尽有袁本初’,‘别无二处袁公路’。‘不可错过曹孟德’。如今再思,别有深意也。”

    “三人皆入六雄。时,曹孟德为救董侯,不惜‘决裂诸侯’。当真,不可错过也。”荀攸一声慨叹。彼此,曹孟德一腔碧血,忠心可鉴。时过境迁。今居卫将军高位。又裹挟朝野纷争,深陷关东之乱。初心未改乎?

    所谓“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后世民谚:“是骡是马,遛遛便知。”又说,“退潮后方知,谁人裸泳”。

    一场波及八州,黄巾之乱。便是汉末,汹涌大潮。诸多势力,暗藏其下。不知善恶,莫辨忠奸。如此时局,便是华国老所言内疾。

    蓟王不疾不徐,隔河而望。从壁上观。待包藏祸心,大白于世。当传檄天下,雷霆除之。

    随《蓟法》渐放四海而皆准。以爵民为代表,新型阶级,日益壮大。老旧上层建筑,崩塌在即。若类比后世。爵民便是所谓“中产阶级”。诚然,封建时代与资本时代,不可等量齐观。时下爵民,更宜称:“中层”。“中层爵民”,居于“基层编户”,“上层王侯”之中。

    权衡尤重。

    论忠贞不渝,荀采可与荀彧比肩。故将心比心,以己度人。窥知荀彧之所为。皆三月之事,以正视听。为何如此?

    只因。蓟王虎踞河北,静待内疾外显。

    故荀彧欲向天下证明,曹操实乃汉臣。

    如此,可免为社稷毒瘤,被蓟王雷霆除之。

    荀彧,高絜之士。才智高绝,堪比蓟国六大谋主。甘为曹孟德设谋,匡扶汉室之心,不言自明。正如贾文和所言。蓟王不同汉帝,蓟臣有别汉臣。荀彧不投蓟王,自有原因。

    车驾出宫,荀攸徒生慨叹。

    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常人皆趋利避害。唯高士避易就难。天下皆视关东如毒瘤,避恐不及。唯荀彧,鞠躬尽瘁,尽力所能及。

    “主公,亦知荀氏文若。”

    贳泽,盖海水砦。

    “(黄水)东径平乐县,右合泡水”,“(泡水)即丰水之上源也。水上承大莽陂,东径贳城北,又东径已氏县故城北”,“至沛入泗”。

    “汳水又东迳贳城南”,经大莽陂,西北至东南,与泡水相接。

    大莽陂,既贳泽。

    砦中民船汇聚,皆是顺下汳水,举家徙往下邳之陈留民船。知吕布裹挟陈留民众外逃。曹孟德帅盖海舰队,星夜南下,围追堵截。民船大半被截获。不及遣返原籍,又恐各自逃窜。于是先押入军营,待聚少成多,再一次遣归。

    此亦是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唯恐中陈宫之计。凡所扣民船,卫将军皆命人登船查验。家小是否编户在案,舱中可藏纵火薪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卫将军亲自坐镇,事无巨细,不厌其烦。终归“小心驶得万年船”。

    恰逢阴雨连绵。春水方生,河渠水满,关东大地,四渎八流,沟渠纵横。多有舟桥被毁。道路泥泞难行。吕布入寇铁骑,渐偃旗息鼓,不复先前。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只需逐走吕布,春耕犹未晚也。

    曹操与袁术,暗通款曲。故对徐州之事,知之甚祥。

    张辏е拢圆槐厮怠1闶潜宦啦甲ザ偻蝓祝苊系乱嗟梦牌湎辍P恚虮缸悖事啦颊獠偶辈豢赡停绱悍⒈H肟苜鹬荨O惹叭饲钪径蹋缃裰镜靡饴<庇诒ǔ鹧┖蓿嗍侨酥G椤

    曹孟德深谙,此中内情。故临危不乱。

    盖海旗船爵室。

    “报——”便有心腹来报:“太保遣书到。”

    “呈来。”唯恐甄都有失,曹操不敢大意。

    “喏。”

    待急切一观,曹操不由皱眉:“三月上巳,泛舟东流水。”

    话说,群雄击洛,董侯便趁三月上巳,逃出生天。今又逢上巳。且与往年不同。多事之春,益静不益动。何必泛舟大河之上。寻城中园囿,行曲水流觞,岂非美哉。

    更有甚者,曹太保竟欲索盖海首舰,满载公卿百官。共襄盛举。

    “阿父,何其不智也。”曹孟德一声长叹。这便回书,禀明缘由。阻天子出游,是其一。不予盖海首舰为其二。顺带道明隐忧乃其三。唯恐愠怒见于书面。待心平气和,曹孟德又逐字逐句,如琢如磨。待字里行间,异议全无。这才命信使赴甄。

    不料隔日,太保手书又至。

    将那日,天子专开朝议。王党如何如何,娓娓道来。曹嵩毕竟出身宦官之家。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如何献媚少年天子,驾轻就熟。

    于是,暗授机宜,言,天子年幼,乃少年心性。公私不分,家国如一。只需满足其私欲,足可博取欢心。久而久之,必心向往之。朝廷之上,亦多偏听偏信,偏倚我辈。此消彼长。王允失宠,王党失势。甄都上公之争,我辈当立不败之地也。且天子携百官,置身盖海巨舰。安全无虞,插翅难飞。

    父命难违。且曹孟德虽不屑行,阉党之事。然阿父所言,句句属实。否则,先帝又岂能口出,“张让是阿父,赵忠是阿母”。乃至十常侍,朋比为奸,祸乱天下。

    然,转念一想。此一时,彼一时。且我曹氏父子,大汉栋梁,亦非张让、赵忠之流可比。便投其所好,谄媚天子。亦为天下大局计。绝非出一人之私。

    且吕布,假大义入寇。甄都人心惶惶,多有流言。若上巳不能如意,必为人构陷。若被王党所乘,曹党危矣。

    不妨,暂予盖海。上可讨天子欢心,下可安吏民人心。且来回,不过二日。当不误军机。

    再三权衡,曹孟德,终是首肯。

 1。269 丈夫本色

    天子所欲,岂能等闲视之。

    心念至此。曹孟德遂携程昱等一众属吏,迁居楼船。命盖海首舰,即刻返回雷泽,卫将军营。

    悉听太保调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