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6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蓟王虑及,三殿名女仙,王母门下,已多达九女。余下仙门,不过一二,而已。即便,再纳女仙为媵,蓟王亦不欲,再择王母门下。如国人皆知。九九重阳。蓟王以贵妃礼聘赵娥入家门。所择名女仙,便是神林玉女贾屈庭,飞玄玉女鲜于虚。

    正因被蓟王婉拒。故九玉女入宫,欲行曲线救国。又被二妃,好言劝回。

    本以为,事不可为。不料,尚未及传书昆仑。王宫车驾,已至四海仙馆。二妃请紫元夫人,入宫赴会。

    紫元夫人,不疑有他,宝马香车,入南宫凤梧馆。

    洗漱更衣,内外一新。由上元侍女宋辟非,引入北宫易迁殿。

    过十字飞阁,先入琉璃宫苑。环视悬苑,云影天光,繁花似锦;仰望北宫,云山耸翠,梵宇凌空。心驰神往,流连止步。

    “比昆仑何如?”宋辟非笑问。

    “天地大美,莫过如此。”紫元夫人,柔声慨叹。

    “大美不言。”宋辟非,顺其意。

    “然也。”紫元夫人,莲步轻移。穿悬苑,入重门。登易迁二飞殿。

    上元、云华,已候多时。三夫人,皆是西王母女。世代拥此名号。然却绝非一母同胞。

    “拜见王妃。”今时不同往日。紫元夫人,先礼。

    “四姐毋需多礼。”元妃,今非昔比,然见之如故:“请上座。”

    “谢王妃。”紫元西席落座。

    宋辟非领宫人,奉上香茗珍果,极尽礼遇。

    目光所及,二妃仙姿雍容,珠华玉贵。身入红尘,尤胜先前。

    “四姐可知,九九重阳,媵者何?”元妃相问。

    “闻乃,四方玉女之二人。”紫元夫人,如实以告。

    “然也。”元妃告知详情:“正是神林玉女贾屈庭,飞玄玉女鲜于虚。”

    紫元亦耳熟能详:“神林‘凤唳之箫’,飞玄‘九合玉节’,可入昆仑瑶池。”

    “诸夏仙门,皆有神通。”元妃闻声慨叹,又话锋一转:“然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者,又有几何?”

 1。86 从夫之义

    元妃言中所引,乃出《尚书·微子之命》。

    “作宾于王家”,原指客卿,今假“堂上宾”,意指为蓟王妃也。后世亦有“堂客”,指代妻子。

    谓夫妇一体同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加蓟王三兴在即,立后汉万世基业。身为蓟王妃,又诞下王嗣。从此绵绵瓜瓞,自当“与国咸休,永世无穷”。

    反观,诸夏仙门,多有凋零,不复先前。好比先秦,百家争鸣。传至如今,儒学一统百家。百家所剩无几。

    料想,仙门亦难逃定数。

    心念至此,紫元柔声叹道:“王妃所言是也。”

    譬如西王母。周时乃母国,可与穆天子,分庭抗礼。冰原内外,政教同体。皆是母国,部落联盟。后渐衰败,秦汉以来,只为修仙门派。若非,时钟存慧贵妃,豪掷亿钱,聘娶上元、云华并七玉女入家门。化干戈为玉帛,结二家之好。

    得巨额门俸,西王母,这才笼络古羌各部,重立东女国。蓟王为兴家国天下,又亲征北天竺,为大汉辟得广袤万里,三登沃土。纳千五百万,天竺各种入汉。更为诸夏仙门,除佛国之祸。

    试想。洛阳时,上元执事四百尺千秋观。为说蓟王灭佛,不惜舍清白之身,施仙门禁术。已求蓟王改弦更张。

    窥一斑而知全豹。彼时,势如累卵。仙门,存亡在即。

    可想而知。即便上元、云华,并七玉女,嫁入蓟王家门。亦时刻身负,灭佛重任。待蓟王攻灭北天竺。至此。上元、云华,师门恩怨,一笔勾销。与西王母派,行断舍离。侍奉夫君,再无二心。

    西王母,必心知肚明。故不念旧情。另遣四女,携墉宫九玉女,远赴蓟国。九玉女,执事靖陵司金馆。紫元则入蓟王家门。“代行王母事”。或曰,“代王母行事”。

    一言蔽之,女生外向。

    《白虎通·封公侯》:“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

    是故,上元、云华,身份转变。亦是人之常情。无可指摘。更有甚至,蓟王劳师远征,除仙门大患。上元、云华,自持有功,前情已报。于师门,仁至义尽矣。

    于是。王母另遣四女,紫元夫人东来。亦是知人善用之举。料想,紫元并九玉女,必身负使命而来。使命未能达成,自无从脱身。需为王母所用。

    既是同门,又是姊妹。元妃这便明言:“四姐欲入家门,需效竹隅女主。”

    “此言何意?”紫元遂问。

    “为东女王,可乎?”元妃追问。

    略作思量,紫元这便醒悟:“东女国风,不与竹隅同。女王若薨,则求宗女二人而立之。长者为王,次为小王,若大王薨,即小王嗣立。或‘姑死妇继,无有篡夺’。”

    换言之。东女承位,有二法:其一,宗女二人;其二,姑死妇继。

    宗女二人,乃指宗室之女,且非出女王嫡亲。姑死妇继,乃指女王薨后,由家中儿媳继位。料想,儿媳,必出宗室。与罗马帝国,养子继承制,颇有异曲同工之处。此举,既传承有序,又可防一枝独大。

    “宗女,可也。”元妃早有计较:“夫君,‘三百子嗣’。若以东女王论,皆出宗室也。”

    “如王妃所言。”紫元这便醒悟。父系、母系,着眼不同。譬如,紫元为东女国主,上元之女,便可承其位。云华之女,亦可。殿中七美人若有女,亦无不可。

    如此一来,西王母国,皆可为蓟公主封地。循母国习俗,乃称女国。循大汉风仪,则称汤沐邑。虽各有出处,然殊途同归。

    换言之,若东女国,可为蓟公主,汤邑之地。二家和合,并入汉土。

    于家国皆有大利。蓟王自当勉为其难。效竹隅女王,隆重礼仪,迎紫元夫人入宫。

    《荀子·非相》:“故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紫元夫人,感激不尽:“谢王妃。”

    “且慢。”元妃示意,侍女宋辟非,捧盘近前。

    “王妃何意?”漆木承盘居中所盛,正是易迁二妃,并七玉女《食禄集簿》。

    如前所言,贵妃、王妃,食中二千石至二千石不等。美人千石俸。再加岁时赏赐,禄簿积财,数以亿计。

    “夫君常言,‘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元妃言道:“四姐,先用之。”

    毋论“皇帝不差饿兵”,亦或是“财能通神”。终归,“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欲成此事,钱财不可或缺。譬如西王母,复立母国。得西王母,施以重金,晓以利害。冰原古羌女豪,这才俯首听命,尽释前嫌,重为一国。

    有西王母,珠玉在前。紫元夫人,当机立断:“敢不从命。”

    谓“大恩不言谢”。利害共担也。

    送紫元夫人出宫。二妃亲赴金华殿复命。甯贵妃又往凤凰殿,向王后禀明情由。

    公孙王后,前为蓟王,诞下公主。二子一女,足可为家门,增光添益。自增筑王宫至九重。凤凰殿改前、后二殿,另辟左、右偏殿。四殿三重,环抱宫苑。故曰,王宫大殿,皆有中庭。王宫诸馆,为二重。三面重楼,围以庭院。故曰,馆中有院。

    王后掌六宫。前殿专为女官署寺,左右为官舍,后殿方为寝宫。

    只因,七重增筑自九重。必行重重外扩,增加梁柱,方足支撑。断不可,径直堆高。外扩后,才有前后二殿之分。一里之回,足够四宫外扩。更加九重错落,多行借景。故,王城内庭,稍作缩减,亦无妨。无碍百官下朝,列队车马;无阻王宫大典,四方朝拜。进出有度,回旋有余,即可。

    蓟王家小,皆居于高处。试问开阔,何处可与天地比过。

    甯贵妃与王后。相见虽晚,相识已久。论与蓟王结交。甯贵妃,犹在王后之前。得赠以香囊,刘备方入长姐之堂。寒暑易节,学剑十载。后娶为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换做后世。甯姐姐,于刘备并长姐,有牵线之义。蓟王心中,持重不下长姐。

    少时,更与甯姐姐,相约“三事不罪”。蓟人尽知。

    “拜见,长姐。”礼不可废。

    “甯妹,免礼。”姐妹相称,不出家门。

 1。87 端午国庆

    王后,贵妃,如话家常。

    谓,“宜早不宜迟”。东女国早一日并入,便早一日大利于社稷。此时,东女国,尚处于母系氏族部落晚期。言封建尚早,帝国时代跟无从谈起。然因隔断大雪山内外。分割丰州并赐支都护府。赐支都护府,又安置天竺贵种三百万众。可想而知,与丰州来往,必然紧密。

    东女国兴盛,为期不远。待利益持重。各方,势力盘结,交错犬牙。再行兼并,难上加难。此时,王母仍有和合之意。趁热打铁,正当适宜。

    甯贵妃,入二妃殿,面授机宜前。已先行告知公孙王后。王后亦知家国事大,尤其东女国,今非昔比。先前,远在蛮荒之地,于国无益。如今,连通大雪山内外,扼断要津,譬如西域,国祚之继也。

    比起古羌诸女主,乃至西王母。尚且不知,东女国,后事如何。然,诸如蓟王,早有先见之明。无它、西域、东瀛、漠北、岭南,乃至赐支,皆是先例。如今,蓟王归国,尚不足半载。吏治初立,民生初定。然丰州,已有大治之相。千二百万贱种,举家开释,感激涕零。西域属吏,绳之以法,心悦诚服。更加,三十税一。

    如此这般,轻徭薄赋。天竺半岛,古往今来,闻所未闻。断人财路,杀人父母。与人财路,恩同再造。所谓身毒贱种,于蓟王而言,乃是封建时代,不可或缺,生产主力。辅以牛马、机关诸器。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所爆发之人口红利,可想而知。

    丰州大治,必惠及大雪山内外。山南诸国,并东女国,皆得其利。东女效西域。只收关税,亦富可敌国。彼时,再言并土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