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时,携胜战之威,与二袁隔江对垒,天下可定也。

    乱世枭雄曹孟德,将计就计,渔翁得利。

    甄都,司空府。

    荀彧、程昱,联袂入府。将端午之乱始末,和盘托出。

    曹孟德,将信将疑:“刺我者,非是董承死士,乃出史门弟子。”

    “然也。”二人异口同声。

    “嘶”曹孟德,倒吸一口凉气。略作沉思,转而又问:“何以知之?”

    “董女食母,必出史门。先前,多往来西市,出入蜀锦商肆。”程昱言之凿凿:“因哺其女,故为董承所信。方能窥得隐秘。料想,董承伏罪,亦中其摄魂之术也。”

    “这”无怪曹孟德,惊疑不定。实在是,匪夷所思。

    荀彧适时进言:“明公,只需遣人入诏狱,一观便知。卑下所料,董女并食母,具亡逃矣。”

    “来人。”曹孟德从谏如流。

    “在。”便有心腹闻声入堂。

    “传命狱令,寻董女并食母。”曹孟德一声令下。

    “喏。”心腹领命自去。

    荀彧、程昱,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只需确认无误,便坐实其中有诈。待捉拿史夫人,拷问究竟。当可水落石出。甄下之危,可休矣。

    来回传命,查验人犯,皆颇耗时。曹孟德,来回踱步。心中急切,可想而知。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本以为,乃出董承所谋,岂料竟是史侯阴谋。更佯装不知,亲来甄都。欲说曹孟德,废董侯,保其复辟。卑鄙之极。枉为人主。

    “报”不料,若卢狱令浑身披血,亲来复命:“禀司空,车骑大将军,携私兵,破诏狱。劫走安集将军家属。”

    “大将军欲谋逆乎!”曹孟德怒不可遏。

    荀彧、程昱,亦始料未及。

    “若卢,诏狱也”,“主受亲戚妇女”。主官称:“若卢狱令”。前汉时,隶少府。今汉光武裁此狱,和帝永元九年十一月,“复置若卢狱官”。本在洛阳,后迁甄都。

    坏事,接二连三。

    “报,车骑大将军,将兵入宫。”

    “报,车骑大将军,擅发矫诏。”

    不曾想。无胆鼠辈,车骑大将军董重。竟做拼死一搏。先将家小,遣送入宫。再携私兵部曲,攻陷诏狱。尽掠董承家小,一并入宫。而后封锁宫门,挟天子以令群雄。又命人,四发矫诏,入京勤王。

    “矫诏为何?”曹孟德,怒极反笑。

    “诛曹!”斥候,不敢不报。

    目视荀彧,程昱,曹孟德,仰天长叹:“事已至此,又当何为?”

    “这”饶是智多如程昱,亦一时词穷。

 1。120 矫诏勤王

    董重是何等货色。甄都上下,心知肚明。岂凭生出如此魄力。竟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有甚者,封闭宫门,矫诏勤王。行搏命一击。

    反常则妖。

    “为今之计,该当何为?”曹孟德驻足甄都宫前,远眺承光殿。

    甄都宫,乃王太师,命人兴建。彼时,董重携亿万“永乐积铜”,厥功至伟。论阔绰,甄都宫虽远不及南北二宫。然内外皆以,蓟国营城术督造。譬如洛阳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阙楼四镇,机关重重。堪称铜墙铁壁,不落坞堡。

    董重虽挟天子,发矫诏。奈何,宫中内外,却听命行事。虎贲中郎将王越,守护天子多年。麾下虎贲郎,皆忠于天子。甄都宫吊桥高悬,隔断内外。急切间,断难攻破。

    究其原因,正如甄下传闻。曹孟德,杀安集将军阖家老小,并诛董氏举族,仍不解恨。更欲废天子。试想,虎贲中郎将王越,若无天子授意。岂令车骑大将军,轻易得逞。禁中虎贲郎,又岂甘为董重所用。

    心念至此,程昱进言:“天子,必信董重谗言,闭宫门自保也。”

    奈何,迟来一步。董承家小,皆被董重裹挟入宫。董女并食母何在,已不得而知。换言之,纵背后主谋,乃汉中史侯。急切间,亦无从可证。

    谓,“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车骑大将军,发矫诏。命群雄,将兵勤王。料想,群雄必先行观望。若蓟王奉诏,则群雄并起。若蓟王不奉,则群雄不动。

    “明公速遣使河北,言无废立之心。”荀彧一语中的。

    曹孟德从谏如流:“善。”

    先稳住蓟王,再做计较不迟。

    命太尉张温、大鸿胪司马儁为正副使,即刻出使河北,陈情蓟王当面。

    曹孟德心知,必行快刀斩乱麻。迟则生变。若群雄并起,将兵勤王。兖州一州之力,如何能挡关东诸州联军。

    “青州牧,镇北将军孙台,素与明公交厚。宜当遣使安抚。”荀彧,再进良言:“荆州牧,镇南将军刘景升,坐观成败,无他远志。明公遣使,可安其心。”

    “若所言是也。”曹孟德,心领神会。

    略作思量,荀彧又道:“前日,徐州别驾麋竺,出使甄都。并车骑大将军,共赴司空府会。卑下,窃以为。董重今日所为,必出陈公台之谋也。”

    “嘶”连中陈宫之计,曹孟德焉能不深忌。闻此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陈宫何为?”

    “欲使明公废帝也。”荀彧语破天机。

    “某为贼臣矣。”曹孟德,幡然醒悟。

    “明公,明见。”荀彧言道:“陈宫,欲使明公,倒持泰阿,授蓟其柄。自遗其咎也。”

    荀彧所引,前出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后出老子道德经:“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言下之意,授人以柄,自取灭亡。

    若曹孟德,坐实汉臣。蓟王岂无动于衷。彼时,徐州吕奉先,不费一兵一卒,可除心腹大害曹孟德。

    足见,陈公台从未与曹孟德,冰释前嫌。话说,与徐州罢兵言和,曹孟德又何尝不是,权宜之计。

    “明公,何不遣太傅,入宫陈情。”程昱亦进良言。

    “仲德所言是也。”

    事不宜迟。曹孟德遂亲赴太傅府。请杨彪入宫,陈情天子当面。晓以利害,言及危局。只需天子幡然自醒,董重回心转意。甄都之危,可解。

    杨彪悉知内中详情。尤其得知,车骑大将军董重,乃受陈宫蛊惑。杨彪亦知事大。

    这便轻车入宫。

    “车中何人!”白虎门阙,虎贲喝问。

    “太傅杨彪。”杨彪稳坐安车。

    “太傅,所为何来。”虎贲厉声不减。

    “觐见天子。”杨彪朗声答曰。

    “安步当车,可乎?”虎贲又道。典出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用在此处,乃命杨彪,只身入宫。

    “可也。”太傅杨彪,下车立定。朝服持芴,只需一支流失,便可夺命。

    “太傅,少安。”吊桥徐徐下落。便有虎贲,坚甲利兵,列队相迎。

    远眺太傅入宫,吊起重升。曹孟德一时,阴晴不定。

    背后,荀彧、程昱,并曹氏诸将,亦各有所思。

    尤其前卫将军营中诸校。彼此对视,便由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夏侯惇,代众发声:“司空。”

    “何事。”曹孟德身形不动。

    “董氏之乱,久必生变。若太傅无功,宜当”夏侯惇欲言又止。

    “且直言。”曹孟德,不动声色。

    “当以兵击之。”夏侯惇言道。

    “不可。”曹孟德,掷地有声:“若害天子,我等具死矣。”

    督军校尉,领陈留太守夏侯渊,曲线救国:“围三阙一,以为震慑。”

    “善。”曹孟德,言简意赅。

    “喏!”诸校士气大振。这便调遣精兵,将甄都宫,团团围困。

    承光大殿。

    “老臣,叩见陛下。”杨彪入殿觐见。

    “太傅免礼。”事已至此,董侯亦难免,心生忐忑。毕竟,董承伏罪在先,董重起兵于后。天子,虽心向董氏外戚,然毕竟,睽睽众目。曹孟德,并无不轨。无端遇刺,累及长子并弟侄惨死。

    曹孟德,何其无辜。

    “车骑大将军,意欲何为。”杨彪先行发难。

    “为除汉贼。”董重粗声强辩。

    “汉贼何来?”杨彪追问。

    “太傅早知,何必多问。”董重不悦。

    杨彪言道:“既如此,大将军,因何不诛安集将军,反破诏狱。”

    陪坐侧席,安集将军董承怒叱:“莫非,某为贼乎?”

    “以卑谋尊,岂非贼乎?”杨彪据理力争。

    “端午刺曹,非某所为。”董承怒急。

    “哦?”杨彪心中一动:“三司当面,因何伏罪。”

    “实不知也。”董承心烦气乱。身陷囹圄,日夜煎熬。彼时惶惶不可终日。所作所为,又岂能尽知。

    “太傅。”董侯迟迟出声。

    “臣在。”杨彪再拜。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董侯眼中,怯意横生。

 1。121 兵挟天子

    董侯,本以为。董重矫诏勤王,乃出逃之计。潜逃出甄,再行矫诏。不料竟兴兵入宫,裹挟天子。欲求,置之死地而后生。何其,胆大妄为。

    虎贲中郎将来报。曹孟德麾下,虎狼之士,以将甄都宫,围三阙一。兵锋所指,血流成河。双方遂成,不死不休。二董无路可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刀剑无眼。即便天子,恐亦难幸免。

    身陷危难,董侯焉不露怯。

    太尉杨彪,斟酌答曰:“司空无过,大将军有罪。负荆纳降,可乎?”

    “哼!”董重横眉冷对。此与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何异。既已挟天子,发矫诏。若不战而降,夷三族矣。此时,已无退路可言。

    董侯勉为其难:“安集将军言,非行刺首谋。太傅,当信之。”

    “既非首谋,何惧之有?”杨彪又问。

    “太傅且回。”董重起身逐客。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见二董心意已决。杨彪遂叩别天子:“陛下,珍重。”

    二董挟天子,发矫诏。然天下众目睽睽,又岂不分青红皂白。终归,董承行刺于先,董重起兵于后。想我蓟王,明以照奸。又岂不辨是非,只为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