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舍中众人,皆心有戚戚。

    董侯身世,与今汉时局,息息相关。

    河北皆传。若坐实董承非出汉室。蓟王当立麟子为帝。行拨乱反正。

    如此。不费一兵一卒,汉室三兴。麟子阿斗称帝,蓟王当封太上皇,临朝称制。

    “太上皇”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平定天下,除自号“皇帝”,还“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彼时,庄襄王赢异人,已去世多年。

    待汉高祖称帝,下诏:“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刘)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时刘太公,仍在世。

    然“太上皇”,虽为尊号,然却不问政治。蔡少师释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颜师古亦注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

    “太上皇帝。”与“逸乐舍”相距不远之“和乐舍”中,南閤祭酒许子远,一语中的。

    和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汉书·董仲舒传》亦有:“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乃鸾栖馆中,精舍之冠。常为二千石,相聚小酌。

    “太上皇帝。”门下报馆丞陈琳,若有所思。

    两汉以后,始现“太上皇帝”之尊号。如十六国后凉天王吕光、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北齐武成帝高湛、唐睿宗李旦等,退位后均自称“太上皇帝”。

    “太上皇帝”,虽源于“太上皇”。然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号“太上皇”者,好比“赵主父”。年事已高,退位让贤,唯恐少主年幼,不足持国。故尊“太上皇帝”以镇之。欲使家国大权,平稳过渡。

    譬如,拓跋弘退位后,“国之大事咸以闻”;高湛退位后,“军国大事咸以奏闻”;李旦退位后,“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并自决之,其处分事称诰、令”。

    据此可知,“太上皇帝”纵禅位,仍掌皇权。凌驾于皇帝之上。

 1。177 不言代汉

    见许攸,自斟自饮,悠然自得。

    陈琳遂问:“子远已知,董侯出身否?”

    许攸落杯言道:“永乐隐秘,我岂能知。然我主,欲立五帝之心,百官尽知矣。天下五帝,皆为世子。我主岂不尊‘太上皇帝’乎?”

    “先有太上,再有天子。”陈琳这便醒悟。

    “然也。”每每虑及此处。许攸总有莫名,一丝隐忧。却不知,智者千虑,何处有失。

    董侯身世存疑。于蓟王而言,乃莫大天机。天下看似,唾手可得。如探囊取物,入蓟王家门。然“福祸相依”,蓟王居中守正,并非轻言代汉。

    然天下仙门早知,代汉者,宗王也。

    时至今日。论汉室宗亲,大汉一藩。非蓟王莫属。试问,“当涂高者”,还有何人?

    且蓟王唯有尊号太上皇帝。方能立天下五帝。

    许攸守南閤,掌幕府人事。既言之凿凿,必有所出。心中虑及,陈琳举杯笑问:“子远以为,若我主尊太上,当如何施为。”此乃人臣大忌。然毕竟好友当面,不入三人之耳。但说无妨。

    许攸与好友满饮,落杯言道:“当先加‘无上将军’。”

    “子远,所言是也。”陈琳这便醒悟。昔日,先帝立西园八校尉。自称“无上将军”。《后汉书·灵帝纪》有载:“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燿兵於平乐观。”

    实则,早在先帝之前。顺帝末,便有“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复寇郡县,杀略吏人。(徐)凤衣绛衣,带黑绶,称‘无上将军’,(马)勉皮冠黄衣,带玉印,称‘黄帝’,筑营于当涂山中。乃建年号,置百官,遣别帅黄虎,攻没合肥。”

    换言之,无上将军,本是贼人僭号。却被先帝堂而皇之,加于己身。遂成两汉,最高将军位。远在大将军之上。唯有天子领之。

    家国同构,郡国并行。

    蓟王行事,先易后难。先升辅汉大将军,为无上将军。再进位太上皇帝。

    再深思。蓟国谋主,早已谋划。毋论董侯,种出何人,废立与否。只需此事作罢。新帝登基,蓟王五朝元老,必受增封。蓟王已尊尚父,领辅汉大将军。尚父断难再升。然辅汉大将军,却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试想,甄都曹司空,亦无异议。

    “此乃,中丞谋国乎?”倍思前后,陈琳不禁问道。

    “然也。”许攸笑答。

    洛阳北郭,谷门。

    越骑校尉曹冲,仰望太仓顶上烈火熊熊,映红半空。心中颇多不舍。奈何兄命不可违。大长秋兼领尚书令曹节,下令今夜火烧蟾宫,必出有因。虽不舍折桂重利,曹冲亦当唯命是从。

    须臾,永安宫,后门重启。

    一队精骑,护驾出宫。

    车厢内,隐约有童子稚声发问:“祖母,此去何处?”

    “塞外。”便有妇人,柔声答曰。

    “何时南归?”

    “朔鸟丰翼。”

    说话间,车驾沿御道一路向北,通行无阻。

    刚出谷门。忽见一人一车,横在桥前。

    曹冲拍马上前:“何人当车。”

    只见那人,提灯照面:“辅汉大将军府,右丞贾诩,求见太后。”

    好一个,神鬼奇谋贾文和。

    曹冲闻声一愣。待辨清相貌,又尴声一笑:“原是右丞。”

    便有具装骁骑,引贾诩至车前。永安车马,乃蓟王所献,尤胜王宫车驾。

    “下臣贾诩,叩见太后。”

    “右丞,所为何来。”车内果是窦太后。

    “为救天下。”贾诩再拜。

    “右丞当车,当窥此局。新帝被废,朕与太子,远赴漠北。洛阳朝堂,再无‘鹊巢鸠占’,蓟王,身后无忧。何曾不为天下计。”窦太后,柔中带刚。

    “太后苦心,下臣岂不尽知。”贾诩,躬身答曰:“然我主,豪杰当世,磊落行事。耻于,权谋立国。必不肯,苟且行事。太后无过,岂能自徙,塞外苦寒之地。”

    “蓟王。”窦太后一声轻叹。

    贾诩言道:“太后若远避漠北,主公必亲自迎回。然若,去而复返,再回京师。因‘夺子之恨’,灵思皇后,又岂能与太后相容。如此,‘二宫流血’,几无免也。”

    试想,窦太后无端掠走太子,何后焉能不恨。

    “今夜之事,右丞尽知否?”窦太后,别有深意。

    “下臣,尽知也。”贾文和,斟酌作答:“陛下暗募死士,欲借上寿之礼,诛十常侍以明志。然行事不密,被十常侍先知,于是调西园卫入鞠城,欲‘矫诏’废帝。然下臣料想,大将军何进,必别有所图,且另有黄巾余孽,行乱中取利。故下臣,已尽起幕府五校精兵,数路兵分……”

    “右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窦太后叹道:“朕复何言。”

    “如此,请太后,移驾永安(宫),从壁上观。”贾诩再拜。

    “执金吾,又当如何?”窦太后不愿累及无辜。

    “下臣,遥看太仓,火雨分落。武库比邻,或被延及,亦是常理。”贾诩语透深意。言下之意,太仓毁于兵乱。武库亦受延及。个中隐秘,皆化为灰烬。

    “如此,朕足可安心。”窦太后言道:“传令,回宫。”

    “喏!”便有一豪勇骑士,车前领命。此人正是窦统独子,年仅十五之没鹿回王子,窦宾。

    待窦太后,车驾返回。本奉命接应之越骑校尉曹冲,打马上前,抱拳求问:“我等行事,如此隐秘,右丞何以先知?”

    贾诩叹声一笑:“我亦未料,竟是二位老大人携手,为二宫止血,为大汉续命。”

    今夜实乃,看似游离于权利中枢之外,一人迁居消灾、一人称病辟祸之,长乐太仆程璜,并大长秋兼领尚书令曹节。二位老大人,联手兜底。

    “待日出,万里江山,鹿死谁手?”曹冲又问。

    “复归正朔。”贾诩一语中的。

    曹冲轻轻颔首,忽开口:“求函园美宅安身。”

    贾诩笑答:“此事易耳。”

    “谢右丞成全。”曹冲喜不自禁(详见:《四海·1。54  四方杀局》)。

    。

 1。178 离宫辟祸

    南宫,云台。

    天光微亮,初闻鸡鸣。窦太后,悠悠转醒。

    自窦大将军兵败枭首,窦氏败亡。窦太后被禁云台,已有多年。孤家寡人,老将至矣,却无所依。窦太后心如朽木,不过苟活而已。

    无人辅政,无人匡正。少年天子,再无中兴之念。更加其母,永乐太后,卖官求货,自纳金钱,盈满堂室。乃至大汉朝堂,朝政日非,江河日下。

    “太后。”中大夫,榻下轻问。

    “更衣。”窦太后,帐内轻答。

    “喏。”中大夫,遂命宫人入内。为窦太后,洗漱更衣。

    云台高居。窦太后纵失权势。然身侧仍有中大夫,忠心为伴。天子虽久不登台问候,然亦未起加害之心。毕竟,窦氏举族伏诛,剩窦太后孤家寡人,已不足为患。何必因弑嫡母,而徒惹骂名。任其自生自灭,何乐而不为。

    梳妆时,闻中大夫,窃窃私语。

    窦太后遂问:“何故耳语。”

    便有中大夫,近前答曰:“闻永乐宫鬼祟,太仆封谞,欲择掖庭宫生子,养为侲子逐除。”

    见窦太后,若有所思。便有心腹中大夫,低声进言:“宫中传闻,自永乐署灾,多有积铜被盗。”唐周之乱,天子虽下禁令。然禁中内外,皆有风闻。终归,“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此地,亦不宜久居。”窦太后,心有戚戚。

    “太后,欲迁何殿?”中大夫,不解其意。

    “永安宫,如何?”窦太后,似有定计。

    “永安乃离宫。”中大夫劝道:“不如云台多矣。”

    “因属离宫,方能保全。”窦太后素有大智。先前,有望气者言,京师有大兵,两宫流血。迁居永安,远离二宫。乃避祸之道也。

    谶纬之术,时人深信。譬如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