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6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儿尽知矣。”多年隐秘,被母亲说破。窦太皇心中,忽觉轻松几许。

    “与蓟王,私通否?”诸母必有此问。

 1。183 一命苟存

    “未曾,私通。”窦太皇断然言道。

    “如此,甚好。”诸母这便心安。若是一厢情愿,无伤大雅,便也罢了。

    毕竟,蓟王人中龙凤,汉室麒麟。又对窦太皇,礼遇有加。窦太皇,芳心暗许,亦是人之常情。然“发乎情,止乎礼”。只需尚未有夫妻之实。皆无大碍。

    北邙,上商里。

    自太仓大火,曹节寿终。久未露面,扶风公子侯殷,乘夜登门。先前,毒杀洛阳黄巾余孽,侯公子便离京北上。见过太平圣女,方知彼时“大贤良师”,不过提线木偶。太平道背后掌舵,乃出神上宗师。亦知多年前,为刘备贩窦氏八丽,求复祖爵,皆出神上宗师之命。大贤良师,不过奉命而为罢了。乃至于,救宋奇一命,亦出神上宗师之命。

    侯殷心中震惊,可想而知。

    神上宗师言。今汉气数已尽,蓟王三兴在望。先帝不死,天下不乱。群雄不起,王莽不出。于是乎,宋奇先奉神上宗师之命,与宋皇后携手,陷先帝崩于困龙台上。今又奉命入京,来寻秦太仓。再为蓟王三兴助力。

    不料,门人告知。秦太仓,早已迁居。门人又言,若非等公子,奴婢也已,先行归乡。

    洛阳之事,曲终人散,再不为人所知。

    侯殷遂问,秦太仓迁居何处。

    门人摇头,取秦太仓封函予之。言,公子一观便知。

    侯殷这便告辞。

    门人长揖相送。

    明日此宅,人去楼空。后院密道,早被填满,无迹可寻。又过一年半载。洛阳兵变,四郭百姓悉投函园。待朝廷东迁,黄门凋亡。洛阳旧宅,无人问津。旧事渐被遗忘。更不见书载。

    何曾记得。太仓之上,蟾宫折桂,夜夜笙歌。

    言归正传。

    见封泥完好无缺,侯殷不疑有他。遂取书一观。

    黑字白绢。乃出秦太仓手书。言及,太仓焚毁,曹节迁居函园。求右丞贾诩,安置蟾宫折桂馆中,一干人等,云云。

    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曹节,终其一生,也算,有始有终。

    为何善待蟾宫知情者。而非杀人灭口。其中深意,唯曹节并贾诩,可知也。

    见一切皆不出,右国令所料。

    伊阙山,蜃楼。

    这日,便有一青衫公子,木屐斗笠,翩然而至。

    “公子所为何来?”便有无语童子,举板书相问。

    青衫公子笑答:“为求洛阳二顷田。”

    众童子面面相觑,又板书问道:“悬楼峭壁,临崖而居。别无寸土,何来二顷?”

    青衫公子又笑:“家中之事,尔等黄口孺子,如何能知。速去见家翁。有无良田,一问便知。”

    童子不敢怠慢,又书曰:“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扶风宋奇,宋元异。”青衫公子,轻松写意。

    “公子少安。”便有童子乘天梯,升顶阁通报。

    须臾,天梯落下。童子举板:“公子请移步。”

    青衫公子,欣然步入天梯,直升顶阁,与秦太仓相见。

    秦太仓,曾掌蟾宫,定制贵女诸事。与宋公子多有交往。先前,宋奇为赎回宋皇后,不惜盗掘梁冀金山。只可惜,晚来一步。被蓟王刘备,捷足先登,豪掷一亿,赎宋皇后回。今宋氏已身怀六甲,为昭阳贵人。深得蓟王宠溺。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此乃先秦苏季子名言。宋公子此来,不为求田,只为学苏秦,佩六国印耳。”秦太仓,书于座前。

    青衫公子,起身行礼:“如秦公所言。元异,奉右国令之命,南下豫州,收汝南黄巾,代掌五县,为王上所用。”

    “右国令之事,老朽亦略有耳闻。天下奇士,大忠似奸。直令人,敬重不已。右丞已有传语。言,若右国令遣人来此,当有求必应。音犹在耳,公子翩然至矣。”

    “右丞足智。多谋善断,不在右国令之下。”宋奇叹道。不料右丞贾诩,已先行窥破。

    秦太仓更一语破天机:“二贤联手,共施连环。”

    更一语惊醒梦中人。宋奇此时方知。

    贾文和得《子钱集簿》,知不其侯欠债未还。遂出奇计,赚来五县治权。心知右国令必窥之,于是六百里传回国中,此乃抛砖引玉之“上环”。右国令会其意,于是欣然出手,命宋奇赶来相助,便是“下环”。时人皆知,贾诩惯用连环。却无人知晓,右国令亦精于此计。

    二人琴瑟和鸣,伯牙绝弦。真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能得二人辅佐,真乃蓟王之幸。

    秦太仓遂从座下,取一漆木长匣相赠:“内有五县令印各一,留白敕令十卷,及通关传符数枚。从此刻起,公子已是五县之令。为五位长公主取食。”

    “元异告辞。”事不宜迟,宋公子起身拜别。

    “后会有期。”秦太仓,手书相送。

    目送宋奇乘天梯下楼。秦太仓忽一声叹息。

    翩翩浊世佳公子,奈何此生却步右国令后尘(详见:《四海·1。91  伯牙绝弦》)。

    蓟王都,临乡北港。

    鲁相宋奇,公船抵达。

    宋贵妃,命少府车驾相迎。入门下署鸾栖馆。洗漱更衣,已待王太后相召。

    至此,幕府中丞贾文和所求,掖庭令毕岚、越骑校尉曹冲、鲁相宋奇,悉数就位。

    董侯究竟种出何处。不日,当有定论。

    天下皆拭目以待。

    唯恐被奸人所乘。蓟王命绣衣,严阵以待,不得有失。门下署鸾栖馆,非二千石及以上高官,闲人免进。

    鸾栖后馆,逸乐精舍。

    宋奇与毕岚、曹冲,三人相见,各自唏嘘。

    时至今日,宋奇方知,曹节深意。之所以全众人性命。许,便为此也。

    “国相何意?”掖庭令毕岚,后知后觉。

    宋奇一声长叹:“大长秋,已知今日也。”

    毕岚这便醒悟:“国相之意。老大人已知,王太后必相召?”

    “然也。”曹冲亦醒悟。试想,长兄曹节为人,胞弟曹冲焉能不知。既火烧蟾宫,又因何不杀人灭口。

    换言之。不灭口,乃为存活口也。

    “何以至此?”毕岚,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1。184 增成问审

    逸乐舍中三人,皆历经磨难,生死两难。

    既应王太后之召,皆有必死之心。只求,不累及妻儿,延祸家门。如前所言,黄门内宦,亦有儿女。若一人之死,能活全家老小。区区残躯,又何足惜。

    然不可,不明不白,死不瞑目。

    三人备说前事。却惊觉,后事如何,皆指向曹节。并蟾宫诸事。

    奈何,曹节已撒手人寰。即便三人到场,又焉知其中详情。

    “‘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宋典一声慨叹:“曹节老死,我等皆为首恶矣!”

    言下之意。首恶无存,从众皆罪加一等。若董侯果真,非出汉室。相干人等,皆难逃一死。据三人各自所知,恐无人幸免。

    无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三人把酒言欢不言愁。

    西宫皇英殿。

    闻王太后亲临,二宫太皇,急忙出迎。今时不同往日。虽贵为帝后,却极尽谦卑。平礼相待。

    宾主落座。

    王太后先言:“事已至此,太皇何言?”

    王太后此来,乃言及利害。贾文和所求三人,皆已就位。天下无不拭目。若有不利,悔之晚矣。趁早吐露详情,或可转圜。免公审定罪,无从消解。

    “妾,无言。”董太皇,讳莫如深。至今不吐露实行。

    “蓟王乎?”王太后忽问。

    “妾,无言。”董太皇,泪目下拜。

    “王太后,少安。长姐,必有所难言也。”窦太皇见状,亦于心不忍:“许,亦不知隐情。”

    “不知隐情。”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换言之,董太皇非与人私通,乃为人所污。且与人苟且时,董太皇并无所知。

    “然也。”窦太皇,柔声答曰。

    如此,王太后这便定计。董侯身世,唯公审可断。

    “公审”一词,语出《慎子·威德》:“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本意共同标准,后引申为公开审问。

    临行前,窦太皇又问:“王上,何所言?”

    王太后答曰:“蓟王亦欲知,董侯何人子也。”

    言罢,王太后拜退。二宫太皇,恭送不提。

    王太后,素有大节。少时,与三墩相依为命,今又,坐镇深宫多年。蓟王出外,则临朝称制。蓟王就国,则还政于王。

    王太后,名重天下。为国人所深敬。试想,董太皇清白有损,居心不良。如何敢于王太后当面,居高称朕。

    谓,“母子连心”。董太皇,永乐隐秘,牵连甚广。且中丞贾诩,十年守口如瓶。避而不谈,绝口不提。若非,董太皇见事不可为。被发跣足,求救王太后当面。王太后遂传贾诩入宫。不料贾文和,似早有准备。开口便请召,毕岚、曹冲,宋奇三人。

    种种迹象表明,此中必有莫大干系。

    试想,能让幕府中丞贾文和,如此谨慎。除事关蓟王,还能如何?

    海内大儒,有此思辨者,数以万计。之所以,皆拭目以待。正因,蓟王身系三兴大业。且行事磊落,有礼有节,忠义双全。然若,果真与董太后私通生子。一世英名尽毁。

    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蓟王不能居中守正,如何“拨乱反正”,再立新汉。

    “不正”何来“反正”?

    言归正传。

    择吉日,王太后请太皇、义王太后、诸国老、王傅、国相、国令、幕丞列席。涉事人等,无一有缺。

    掖庭令毕岚、越骑校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