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翌日,清晨。

    刘备与公孙氏,沿乡间野径一路前行。好在靠近河滩,野草不茂。无需披荆斩棘,穿越一条田埂上的阡陌,就抵达了刘备曾放马过的斜坡。

    “姐姐来看。”顺着刘备手指,公孙氏果然发现了不同。

    上游水宽,而下游窄。

    上游水缓,而下游急。

    上游水满,而下游浅。

    小胖子一语中的:“堰塞湖。”

    因火山,地震,甚至一场暴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泥石流,堵塞河床后,流水聚集且向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成了堰塞湖。

    清溪上游之所以水满,正是因堰塞后,储水聚集,淹没河谷所至。

    “溪谷?”公孙氏已经想到了。

    “溪谷地。”刘备顺着蜿蜒的清溪小手一挥。

    公孙氏越看越欣喜。正如刘备所言,若是清溪上游,河湾处的浅水退去,便能向河道中央延伸出一片缓缓的坡地!一直深入密林的清溪,流经的这片坡地,或有百亩!

    水位降了,溪谷自然就能显露!

    早在刘氏族人定居楼桑村前,清溪已被泥石堰塞。上游淤满水,没了围堰,重又向下游流去。下游水虽浅,可两侧碎石遍地,长满野草,无法耕种,早先必是河道!只是堰塞后,水流稀少,河道渐渐干涸、裸露。日久没于荒篙,才被族人用来放牧。

    林是野林。溪是野溪。

    这片乱石嶙峋的坡地,也无人耕种。

    如能破除堰塞,上游水面下降,这片被淹没的溪谷地,必将重见天日!最关键是,下游干涸河道,因碎石遍地,无人开荒。淹了也无关系!

    问题来了。

    怎么把堰塞破开?

    火药,是刘小胖最先想到的。

    然而别说火药的配方,就是想找齐这些被认为是鬼神之术的材料,也多为不易。不然宗人们见到硫酸把老鼠融成白骨,也不会吓成那熊样。

    而且怎么把火药埋进水底,还能正常引爆,也是个大问题。

    反正,想来想去,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却最不可行。

    看着那条从岸边渐渐没于水中的,粗壮的围堰,刘备若有所思。

    按理说,堰塞体不会永远存在。久必自溃。一旦溃堤,湖水便会倾泻而下形成洪灾,危及下游。

    然而清溪里的这道围堰,日久不溃,必有原因。

    原路返回,刘备忽然心生一计:“阿母,前些日修葺祖宅的工匠,如今何在?”

    工匠是三叔找的。多散居在附近村落,有些在县城谋生,随时能唤来。

    工人先不急。

    古语说,谋定而后动。

    先把该做的事,做好。

    草草睡下,一大早,刘备就去了族长家。按图索骥,在牛皮地图上标着清溪口的前后,划了个圈。

    老族长对这片山水不要太熟悉:“弘家子,你要圈此地?”

    “然也。”

 1。27 优倡商贾

    听说这个时代,有圈地为牢一说。进山遇到牛粪,随手画个圈。已示有主之物,旁人便自动绕行,不会去捡。

    所以,一大早,刘备就找到族长,说要开这片荒。

    老族长左看右看,开荒倒是可以,问题是地呢?这偌大的一片白水,麒麟儿莫非眼瞎?

    断不可能。

    若麒麟儿眼瞎,岂不是全族上下集体眼瞎!

    自己老眼昏花也就算了,坏了本支复爵之大事,纵百死也难赎!

    “可也。”暗忖片刻,老族长凝重的顿首。

    族长又叫宗长。

    大汉朝,郡、国并行。

    实行乡里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分设伍长、什长各司其职。百家为一里,设里魁里正、里长,里吏主要有父老、什长、杜宰、里监门等。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亭侯、亭佐、亭父、求盗等。十亭为一乡,乡置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另设乡佐,协助收税。

    楼桑村不足百户,难成一里。老族长也就不可能是里长。

    而是父老。

    父老此时的含义是:参与管理乡里事务的,有名望的老人。所以这个时代的父老乡亲,和后世多有不同。

    有没有俸禄,不清楚。

    虽说官不大,管的事却多。比如这次刘备要开荒垦田,就要通过他向乡里报备。然后层层上报到县治,记录在案。

    这个时期,乡里的职能已非常完善。朝廷的赋税、徭役、兵役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荐举等,无不由其承担。

    得到老族长的首肯,刘备接下来的行动,算是有法可依了。

    族人仍忙着收割。

    刘小胖圈地的事,暂且还未传开。

    本以为自己是唯一的闲人,不料去年为他修葺祖宅的工匠们,也很闲。

    问过方知,他们无田无地。

    原来,优倡商贾,都归入贱民。商人和百工优倡一起,合称贱民。甚至穿官服去这些贱民的聚集地,也不可以。罪名曰:临事不敬。

    刘小胖也是一介庶民,无妨。

    看了刘备的木板草图,又听完他的述说,工匠中的老者,面露难色:“少东家,您要挖一条地道?以木梁支撑,每隔一丈,掘一深井?地道要穿溪而过,不能有水灌入?”

    “全对。”刘备笑着点头。见老工匠面有难色,又笑道:“你们不都修过墓吗?这可比挖一座大墓简单多了”

    “敢问少东家,您莫非想盗墓?”得,老工匠担心的原来是这个。

    盗墓可是重罪!

    刘备险被气笑:“好好看看,谁家会把墓修在河道里?”

    “哦”想想也是啊。工匠们顿时就放下心来。商量之后,仍由老工匠说道:“少东家,不如把木梁换成砖。”

    依老工匠所绘,这分明就是一条全由竖立的汉砖堆砌而成的涵管地道!

    “可行吗?”

    “可行。也比木梁更牢靠。”老工匠拍着胸脯答道。

    “那就这么办!”

    先前给公孙瓒的骏马配种,赚了十金。前些天张小胖的老爹又送来十金。除去日常开销,刘备家还足足有二十金。别说挖一条穿越溪流的地道,就是给自己挖一座大墓,置办全各种殉葬品再竖个大石碑,也足够了。

    地道位于溪流下游,距离围堰不远。

    下游水细且浅。两侧河道裸露较多,便于施工。只是要好生计算,需向下掘进多少,方能避开溪水和碎石。无需刘备烦恼。归为贱民的工匠们,很有经验。

    报酬丰厚,人手充足。

    进度比刘备预想的快很多。

    再说了,正是农忙时候,地主豪强哪顾得上建房修墓。工匠们闲着也是闲着。

    只是,很多人都忙的满头雾水。少东家修一条穿溪而过的地道,干嘛用?若只是为渡水,何不修座桥来的方便?

    盗墓?

    呆货,哪个不肖子孙,会把自家墓穴修在河道之下?

    百思不得其解。

    关键是,地道别有玄机。

    每隔一丈,还要笔直向下,另掘一深坑!

    反正是不解。

    整个计划中,刘备最担心的,其实就是工匠们的人身安全。他没有建筑方面的经验,不知单纯用木梁是否足够承重。被工匠们改成汉砖,砌成涵管。刘备看过,足有三层汉砖。

    支撑绝对是够了。

    清溪堰塞,日久不溃的原因,也被几个水性好的工匠找到了。

    巨石拦溪。

    水下一块巨石卡在河湾溪道的咽喉,断无冲垮的可能。

    原来如此。

    随着工程继续,另一个好消息很快传来。从河床下掘出的土,果然是干的。

    既叫清溪,不可能言宽。不然何不叫清河?

    工程其实不算大。刘备想要的,不过是上游河湾处的溪谷地。只等水退,必是良田。

    待麦子颗粒归仓,地道已建好。刘备亲下地道查看。果然每隔丈余,另掘一深坑。深坑一人粗细,深达数丈。可为何掘土却不多?工匠笑言,土壤松软,便于掘进。

    刘备顿时了然。这和挖个盗洞,是不是一个道理?掘太多土堆出来,会引人怀疑?

    此时庄稼,一年一熟。

    农时已过,族人乡亲纷纷赶来凑热闹。

    “灌水?”刘备一开口,工匠全蒙了。少东家既要灌水,为何还要掘一条穿越河床的干枯地道?

    “听我的,没错。”刘备心底可不像脸上这般有信心。

    “遵命。”工匠们只能奉命行事。反正少东家,你开心就好。

    灌水这天,老族长也来了。

    对于楼桑村,他可比谁都熟悉。自族人定居此地,他便知道这条清溪。有年水浅,露出巨石。便知事不可为。那日,刘备手指一圈,老族长后来一想,知他是看上了河湾水泽。

    无奈水深没顶,无从开垦。不知麒麟子还有何办法?

    待工匠们开始掘渠引水,灌入地道。人群不由发出阵阵叹息。好容易挖掘的地道,被亲手毁去。虽不知有何深意,但分明是种浪费。灌水的墓穴,还能用吗?

    “大家都回吧。”眼看日落西山,刘备长袖一挥,乐呵呵的离去。

    这麒麟子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人群怏怏散去。

    常与他相伴的公孙氏,不禁笑斥:“你倒是不急。”

    刘小胖笑着摊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着急又能如何?”

 1。28 地陷神术

    刘小胖拍拍屁股走了,工匠却都留守。

    河水灌入地道还不算完。需待把地道里一字排开的,一个个笔直向下的深坑也灌满。

    深坑很能吸水。

    正如工匠所言,溪底土壤松软。

    一日后,穿溪而过的地道,才开始蓄水。又过了一日,地道也满水。

    第三天清晨。刘小胖家订满门钉的中门,被人用力擂响。

    “少东家,少东家!陷了!陷了!地陷了!”正是老工匠的声音。

    睡的迷迷瞪瞪的刘备一蹦而起。

    草草洗漱穿衣,和公孙氏一前一后奔出门去。

    清溪水涨!

    好事!

    等两人冲到清溪口,正看见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