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就收了一亿一千余万。剩下四千余万钱,乃是诸城产业,售卖名产所得。

    而三十税一的田赋,虽只入八十余万石,官田却爆收一千余万石。堪称富足。临乡俸禄皆折钱发放,支出的稻谷多为部曲军粮。人吃马嚼,一年要近五十万石。这才万余兵力。且草料还不算。

    不种田,如何能维持。

    上计时,陛下所问的多半便是收支了。

    尤其是岁入谷一项,明显与三十税一的田赋不相等。陛下要问是何故?刘备便要答,乃因今年新辟了两百万亩的官田。故而入谷颇多。诸如此类。

    做账,确实是一门大学问。

    料想,并非所有的诸侯国都如刘备这般,如实上报。如何才能将账目做平,便要考验上计吏员的能力。

    难怪上计如此重要。

    做所账目,要经得起大鸿胪、御史大夫、大司农,甚至是皇帝陛下的连番拷问啊。

    洛阳上计,好比荆轲刺秦。若是秦舞阳,一见到陛下与百官就全身发抖,走不动路,如何上殿去献集簿?做了假账,定会心虚。大鸿胪、御史大夫、大司农,三人还未发问,便抖成筛糠。

    此集簿必定有诈!虚报GDP这还了得?!

    于是连番质问,不死也要脱层皮。

    故而,上计官吏非大智大勇者,不可担任。

    如此说来,食俸与家丞等同,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话说再如此想来,朝廷摆出如此隆重盛大的正月旦会,又令上计吏必须参加。显然也有敲山震虎之意。警告各地官吏,不得少报瞒报,弄虚作假。

    此时上计,刘备要亲去。事关重大,可不是说走就能走。

    即便没有弄虚作假,两位家丞还是严令上计令陈逸与属吏,事无巨细,数次勘定,最终成稿。

    刘备对集簿所录每一列字,及其背后的众多数据,皆要悉数掌握。不求字华美,只求对答如流。

    待新谷颗粒归仓,刘备这便日日用功不提。

 1。146 心中有爱

    临乡一岁诸钱支出中的大头,便是官俸。官俸中的大头,乃是斗食小吏。

    :“斗食一千二百人,佐史、亭长七百一十二人,凡二千卌四人”。

    斗食。月谷十一斛,年俸一百三十二石,折钱三万九千六百。看似不多,却架不住人多啊。一千两百个斗食小吏,一年需耗钱四千七百五十二万。

    佐史。月谷八斛,年俸九十六石,折钱二万八千半百。七百一十二个佐史,一年需耗钱两千零五十万五千六百钱。

    两项相加,斗食和佐史,一年需耗钱六千八百零二万五千六百钱。

    如此一算,“一岁诸钱出八千一百七十九万五千九百廿二”。也就不多了。

    临乡兵士来源用两种,一种为兵役制,无偿服兵役两年。:“民年二十三岁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正常情况下,但凡是临乡满二十三岁的成年男女,都会被抽调服兵役。然而为了保证战斗力,刘备和家臣商议之后,决定用卒践更的方法来施行。

    换句话说,除去被选中的部曲兵卒,临乡年满二十三岁的成年男女,皆可用月付两千钱的卒践更方式,来代替服役。为期两年。每月支出的两千钱,便是临乡部曲的军饷。军饷按等级发放,士卒月俸六百钱,伍长月俸一千钱,什长月俸两千钱,以此类推。

    不算士官。单单月俸六百钱的一万六千名精卒。一年军饷,便需一亿一千五百二十万钱。实在是骇人。加之为兵士锻造武具战袍,亦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因是临乡内部资金往来,故未出现在上。

    还有一种是募兵制。刘备随恩师南下,堆钱伐贼召集来的军士便是募兵。

    另外,因不是战时,未获征召,刘备麾下皆属家兵部曲,非正规汉军。按理说,平时训练驻守,只管装备吃喝,并不发军饷。刘备却足量发放。又与法相悖,故未录入。

    当然,除去军饷,上战杀敌亦能赚取军功。凭军功获封赏。

    也即是说,临乡军士,皆是职业军人。

    诸如筑城、修路、建楼,也应罗列在上。之所以没有列举,乃因临乡大建所用劳力,亦是有偿出工。按常理,此皆属无偿劳役。与法不合,故未曾列入其中。

    且陈逸还少算了一项。便是年初上缴的,去年之献费。三千八百五十八万五千九百八十八钱。如此一来,一岁诸钱出变成了一亿两千零三十八万一千九百一十钱。

    账面结余:三千二百六十万五千二百九十一钱。

    账面结余,尚不够足量缴纳今年六千四百五十六万余的献费。当然可以卖粮,刘备却无需如此。年前出售临乡赛马会赚取的一亿钱,只需稍作补充,便足可缴纳去年和今年的献费。

    看似账面没钱。其实钱都在谷上。

    “一岁诸谷入一千一百卅六万七千五百卅九石三斗七升”减去“出卌九万八千七百卅一石四斗三升”。

    结余新谷可折钱:三十二亿六千零六十四万两千四百钱。

    果然是北地第一豪强。

    将上的内容,笔笔记录在心。刘备终于明白,时下或者说整个封建时代,土地兼并为何日益严重了。无它,时下的田产,便等同于后世的房产。利益巨大。若无管控,民众纷纷效仿,囤积居奇。田价、房价日益高涨。加上税赋繁重,分户析产,天灾,自耕农纷纷破产。土地大量囤聚在地主豪强之手。农人或成佃户,或为农奴。食不果腹,生活无望。只能铤而走险。洗牌从来。

    时下虽商业兴盛,然而大量的就业岗位还是来自农地。一旦失去农地和田产,其他产业并无足够空缺来容纳如此多的失业人口。便只能成为流民。异地乞食,苟活于世。

    如何才能尽可能的阻止自耕农破产?

    刘备或已找到了有效的方法。

    赀库提供无息贷款是其一。

    邑中百业兴盛,吸纳失业人口是其二。

    名产贩运大江南北,赚取利润是其三。

    参军入伍,成为职业军人是其四。

    不断立功,增加封地,开荒种田是其五。

    临乡刚刚经历第一次的分户析产。最早一批迁入楼桑的流民,已把家中五十亩美田,分出一半给长子。还有二子、三子、四子子亦有子。等到了孙辈,名下仅剩薄田数亩,早不足以糊口。

    该当如何?

    参考上述五条,许有活命之法。

    为何封建王朝普遍只有百余年,延续数代。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爷田不够分了。

    手中资源越少,抗风险能力越差。祖辈时,有宅院一栋,美田五十亩。年入钱十万。即便有个大病大灾,亦能扛过。待到了孙辈,只剩薄田五亩,一家人将将糊口,别无余钱。别说大灾,便是小病小灾,亦需四处借钱。

    借遍亲朋四邻。只能向地主豪强求取。

    高利贷又如何能还得起?

    于是。崽卖爷田。鬻儿卖女。弃母典妻。

    :“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民众无法自活,:“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

    比起胡化的后世,儒皮法骨的大汉,其实最有机会建立信用贷款制度。

    而刘备一念之间建起的赀库,对后世的影响,远比他想的更强大。

    当然,想从地主豪强们手中,夺取封建时代最大的利益源,刘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从小被母亲耳提面命,恩师谆谆善诱的君侯,深知。

    “不患寡,只患不均”。“庶门,豪门,皆是百姓”。

    血洗一部分人,去拯救另一部分人。待另一部分人变成被血洗的那一部人时,再血洗一次。如此反复。便是唐、宋、元、明、清。后世王朝所做之事。

    刘备不想这样。

    少时,母亲曾说: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刘备当时轻轻伸了个懒腰,答道:那就,走着看?

    如何才能做到。

    第一条,心中有爱。

 1。147 药到病除

    临乡的官田,并非一成不变。

    不断有流民举家前来。先在临乡沿官道设立的十数个流民营地暂居。营地内设粥棚、汤池、医帐、隔离营区。举家入驻,调理好身体,便会被分到临乡各城安居。

    每有一户流民入住,官田便要分出五十亩。现有的两百万亩,不过能分四万户。按照流民家庭大致的人口组成,一户不过四五人。夫妇二人、一两个半大孩子,或有一两位六旬左右的老人。

    家中初生幼子和耄耋老者,皆未能抵达临乡,夭折或是病死于半道。

    从临乡集薄上的人口数据,便可见一斑。

    “年八十以上两万一千四百六十五,六岁以下廿三万七千四百八十七,凡廿五万八千九百五十二。”

    “年九十以上三千四百九十人,年七十以上受杖一千六百九十三人,凡五千一百八十三,多前四百卅八。”

    临乡百万人口中。年纪在八十以上者,只有两万一千四百六十五人。年九十以上,更是只有三千四百九十人。临乡本是一片白泽,别无寸土。百万人口中,绝大多数皆是新晋移民。而流民又是移民中的大头。能够辗转千里,一路风餐露宿,抵达临乡的,多半是年富力强者。老弱皆不幸死于半道。

    那为何六岁以下儿童,却有二十三万七千四百八十七?

    原因也很简单。抵达临乡后,生活富足,于是这二十三万多是新生儿。临乡的人口组成,正如国之初。年龄结构偏轻,劳力充足,无过多老人需赡养。锐意进取,偏向对外扩张。

    如前所说。通过上计,朝廷能掌握各地诸情。

    关于临乡的众多信息,皆藏在这一列列枯燥无味的数字之后。诸如大鸿胪、御史大夫、大司农等,朝廷重臣,通过集薄必然能得出许多关键信息。

    看似无为而治的大汉,却拥有严密的监督体系。且能对天下各地,进行细致的数据量化。实在是太强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