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以后再说。

    先把麻垫的制作技艺,传授给族中子弟。

    趁大雪封路,涿县刘氏加紧操练。待到立春后,冰融日暖时,加紧生产。

    刘备也已去信耿雍。托他代为收购麻丝、兽皮,存以备用。

    先前不觉得。后院忽多了两匹马后,顿觉吵闹不少。再加上饮水喂草,马粪堆积。气味渐渐浑浊不堪。刘备这才明白,三进院子的好处。前后两进的院子,确实不适合蓄养牲畜。

    前院要迎客,自然动不得。

    要不就依三叔所言,把后院分成两院。牛牢马厩单成一院,辟角门出入。

    想来想去,刘备觉得还是再拉一个后院,最为妥当。

    就不知三重院落,逾制否?

    这件事情,刘备先问了母亲。母亲引经据典,倒背如流。反正是诛九族的重罪就对了。

    可在刘备听来,似乎那些个杀气逼人,与逾制僭越相关的律法,多是为防诸侯坐大,威胁中央集权啊!

    为此,汉律还设有一系列惩罚诸侯及其同党的罪名。比如诸侯擅自拟天子衣服、车马、宫室、礼乐等,均为逾制僭越。

    罪名也同样适用于除诸侯外的所有官员。另在官吏贪污渎职违制的罪名中,也有逾制、僭越、失礼等罪。逾制、僭越、失礼等不仅指违反礼制,超规格使用衣服车马宫室等,还包括言行失礼等不敬行为。

    违反这些罪名,自然受到严厉制裁。

    正如这些罪名拟定的目的,都是防上不防下,防亲不防疏一样。

    在朝廷看来,最大内患始终是,诸侯。

    然,今时亦不同往日。

    狼烟四起,贼反不断。朝廷权力日削,而州郡权力日涨。一些封疆大吏和地方豪强在府第、宅居上的逾制,尤为严重。朝廷心有余而力不足。民间更是筑墙结社以自守。

    总之,民不举,官不究。

    别说什么封疆大吏,地主豪强。刘小胖连个小地主都算不上啊!

    谁有闲暇去查他?

    再说,村中皆同族,还有谁去揭发?

    四民月令:“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

    阳气渐生,万物复苏。

    惊蛰刚过,刘备家的后院就支起数个箭靶。族中弓马第一的三叔,正督促刘小胖练习射术。院中积雪,已被宗人帮忙清除。太阳一晒,砖地即干。

    二石的匈奴弓,刘备能勉强拉开。三叔见他太过吃力,于是就换了练习用的木弓。和公孙氏传授他的双手剑击术一样,这个时候训练的,多是熟练度。

    至于速度、劲道,待刘备成人,自会足够。

    自打沉石开荒、传制垫之术,宗人早已不拿他当孩童看待。老族长遂让三叔悉心传授,不可有一日之疏。

    早晚必复爵。本是一句童言无忌。然,刘氏宗人渐渐都信了。

    不是天生刘三墩,又岂能懂这些匠造奇术?

    熟读四民月令后,刘备茅塞顿开。比如他就知道:“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从正月到六月,都不宜伐木。正是昆虫繁殖季节,木必生虫。

    现在改造老宅,显然不合时宜。

 1。39 汉风速递

    月初,刘备收到了崔钧寄来的一封手札。

    交代了燕尾八面矛送与牵招的前后诸情,又说他父亲崔烈,也想要一张床垫。

    这有何难?

    只是坚冰未融,河道不通。如何能送?

    母亲笑言,这有何难。

    托老族长传话,邮卒不日便来。

    只见那邮卒,头戴赤巾,佩红套袖,身背赤白书囊,往来奔走,健步如飞,十分醒目。

    原来,此时的邮传不要太发达!

    便是想寄一封信去国外,也行!

    咱不是有丝路么?

    此时统称邮驿。又细分为邮、亭、驿、传。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传。驿与传级别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载具:传用车,驿用马。

    邮驿由州、郡、县三级管理。郡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大名鼎鼎的督邮。不仅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是个实权官吏。

    信吏、邮卒统一着装。马传日行三四百里,车传可行七十。速度很快。

    也无须担心逾期。

    有“日限奉书,不及以失期,毋状,当坐罪留。”的律条。

    投递方式有三:邮行、马行、驰行。邮行,就是指邮卒步行。马行,就是骑马传行。驰行,就是驾车驰行。

    无论何种方式,传信都是接棒而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之间的邮卒,往来接力。

    这个时代的邮驿,只传送公和官府物件。不对民间开放。

    民间书信往来,多托付亲友、商队捎带。好在,刘备九叔公是本村里魁,勉强能唤动邮卒。里魁应是没有俸禄的。就刘备所知,在汉代的官秩中,最低一级是佐史。月俸八斛,称斗食。约莫乡佐,就在佐史之列。其上为少吏,月俸谷十六斛。

    之所以邮卒来得晚,另一个原因是刘备所寄之物,属于大件。

    百斤重物,数尺见方。邮行、马行都不行。只能用车行。

    私邮价格不菲。

    好在刘备付得起。

    填写上建宁元年二月初五,涿郡涿县陆城亭刘备,邮安平国安平县东城亭崔钧。北书在北地往来的书信,驰行。的表单,又付上足量邮资,人生第一份包裹,顺利寄出。

    目送马车驶出村口,刘备不禁感叹。眼前这个时代,实在是有太多意料之外。

    春分刚过,家中所雇宗人,便备耕、通渠,开始了新一年的稻作。

    在匠人的督导下,族中子弟也造出了第一批床垫。堆放在宗祠之内。

    待到雪化路通,刘备准备先送到老鸦渡,由耿雍和崔钧帮忙贩卖。这种软硬适中,透气排汗,防霉抗蛀之纯天然养生床垫,之所以深受崔氏二老喜欢。正因二人年老体衰,骨质疏松。床榻不宜过软,也不宜过硬。硬了浑身红肿,软了腰酸背痛。不软不硬,谓之适中也。

    麻垫的出现,不啻喜从天降。

    天下名士们的福音。

    前堂矮几。

    伴着铜炉送来的暖烟,刘备正仔细观看着老工匠送来的老宅扩修图板。

    图板上最醒目的建筑有两座。一座是望楼,一座就是仓楼。

    望楼就是后世的瞭望塔。仓楼便是存粮的仓库。

    一个用来预警,一个用来储粮。

    对豪强地主来说,此二物,事关生死存亡,乃重中之重。

    望楼,刘备已在后院建了一座。平时无用,偶尔上去登高野望,也是一时兴趣所致。预警功能几乎没有。家中只母子二人和公孙氏,做饭喂马都要亲力亲为,哪有多余人手做这些。再说,自家也没什么好让贼人惦记。

    话说,女刺客多日未见,还真有些想念呢。

    四个角楼倒是设计的不错。前堂由现在的重檐大屋,改成两层重楼。与四周角楼由建在墙上的廊桥相连。后堂变成中庭。起三层重楼。然后才是后院。后院主楼和前楼一样,亦是两层。

    二三二的重楼布局。

    院中还有水井、农田、马厩、牛牢、鸡埘等,分布其中。

    刘备觉得农田可以不用。只需把仓楼建大,多存粮便是。反正家中只三口人。

    改成一座三层连阁式仓楼,最好。

    “三月,可利沟渎,葺治墙屋,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这也是四民月令上的记载。

    清明后,家中所雇宗人,开始犁、耖、耙,细细打理秧田。

    所以说,通读此书后,结合原有经验,刘备已能有条不紊的安排自家的生产生活。这本书,实在是太强大。

    要说崔尚书曾久在地方,颇知民情疾苦,能解民寒苦。

    为五原太守时,地虽利种麻,民间却不知纺织。百姓无冬衣,卧草而居。见官时则衣草而出睡在草窝,浑身沾满麦秸。崔寔变卖积蓄,得钱二十余万,购买器具,聘请良师,受以植麻、纺织诸技,民得以免寒苦。

    也正因如此贤能,方才写出四民月令吧。

    刘备寄去的床垫,崔钧已收到。崔父试过,称之曰奇物。大加赞赏。不但令崔钧送来不菲的钱银礼物,还手书了楼桑锦垫,妙不可言八个汉隶,一并送来。

    崔烈何许人?

    天下名士!

    手书等同于担保。从此以往,楼桑锦垫便可天下名扬!

    崔钧见刘备没有拒绝其父所赠,不禁暗自松了口气。这个细节,却被刘备无意瞥见。

    细细一想,不禁莞尔。

    刘备那日去送麻垫、果冻,尚书崔寔便欣然手书果仙冻,涿县刘以示赞赏。想必在朝中做官的崔烈也有耳闻,便向崔钧打听了刘备诸事。或许那日崔钧来信,为其父讨要麻垫,并非崔烈本意。而是作为儿子的崔钧之意。

    寄去安平崔家田庄后,崔钧又转寄给洛阳为官的其父崔烈。路远时长。所以过了一月有余,崔钧才送来回礼。

    之所以送来手书,除了麻垫确实舒适外,也有不让从弟崔寔题字,专美于前的心思。

    崔寔题了六字,他便题了八字。便是从字数上,也要压过一头。

    世家子弟,斗而不破。

    有趣。

    这里面最大的诱因是,崔寔都题字了,崔烈焉能不题?

    有了崔家二老的题字担保,刘备的麻垫和果冻,必将大卖。

    来而不往非礼也。

    这便留崔钧客居数日,为崔氏二老制备两盒果冻捎回。

    院外桑果已有早熟。

    刘备唤来族中兄弟,上树取果。崔钧知其心意,也来树下帮忙。树上树下,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听闻是安平贵客,老族长也赶了过来,与崔钧会话树下。崔钧言行举止,落落大方,端方合度,颇多世家风范。

    老族长甚喜。

    喜从何来?

    吾家麒麟子,能识人,善交友。焉能不喜?

 1。40 蜜蜂分箱

    将采摘的桑葚洗净煮熟,熬制成酱。加入肉皮白汤,辅以蜂蜜调味。三日后乃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