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陛下颁发的诏书,还有许多未尽之言,言外之意,需细细体会。

    比如这句“仪同三司”。辅汉大将军为何“仪同三司”,而非“仪同大将军”。

    乃因本朝,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大将军的仪制,自然也就在三公之上。

    陛下封刘备为辅汉大将军。仪同三司。言外之意,辅汉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

    神鬼藏于细系。一份小小的诏书,便可见一斑。

 1。195 回京在即

    “龟兹国使登台”

    闻台上高声唱喝,龟兹大使这便稳步出列,在众目睽睽之下,拾阶而上,登临高台。

    大将军头一个唤的便是龟兹国使,足见关系深厚。龟兹王使面露喜色。

    “下臣拜见大将军。”

    “免礼。”高居主位,一身朝服的刘备,微微一笑。

    “赐节、使服、印绶、车驾、仪仗。即日起,入驻龟兹国使馆,代行国事。”

    安氏姐妹送上托盘,龟兹国使双手捧过:“下臣,拜谢大将军。”

    待龟兹国使捧盘入列。卫士便又高喊:“疏勒国使登台”

    高台下的疏勒国使浑身一凛,不由自主,迈步出列。

    按部就班。待五十国使,依次登台。

    又听高喊:“大宛国使登台”

    众人纷纷侧目。大宛国竟也遣使抵达。

    等康居国使最后被叫上高台。各国使节,这便了然于胸。

    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威名远扬。平定西域,指日可待。此时不来投诚,更待何时?

    难不成等大将军兴西域五十余国兵马,前往讨伐吗。

    若是一般人也就算了。大将军北定草原,西通丝路。疏勒国桢中城,号称飞鸟难度,固若金汤。还不是一日陷落。

    和得一家老小,皆被圈禁在洛阳城中。生死难料。

    前车之鉴,后人又岂能不警醒。

    天命所归,大势所趋。料想用不了多久,余下三国,必会遣使来拜。

    在绣衣吏的引领下。各怀心思的五十余国使节,入角楼更换大使服,再出拜见。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

    换穿汉式华服,举手投足,气象一新。手中节杖,皆以竹为杆,上缀牦牛尾毛。乃是汉家象征。

    再拜大将军刘备。五十余国使手持节杖,鱼贯而下。

    乘大使专车,绕内城一周。围观民众山呼海啸,追着马车,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车上大使,心潮澎湃,皆与有荣焉。

    典礼的最大作用。便是其庄重的仪式感。

    开馆典礼带给众人的震撼,不言而喻。

    仿照后世。刘备给予各国使节,许多特权。

    人身、馆舍、住所,等财产不可侵犯。大使车驾可自由进出,不得拦阻。免纳关税和捐税,免除一切役务。

    诸如此类。

    开馆典礼的影响,远超众人的想象。

    承认西域都护的管辖是其一。

    接纳派驻大使的方式来处理各国纷争是其二。

    有人会问,刘备如此行事,是否有专权僭越之嫌。

    自然不会有。

    陛下擢升长史为都护。便是让刘备全全处理西域事务。

    更何况都护职在: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行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与秩比二千石的骑都尉不同。刘备乃是以辅汉大将军的身份,都护西域。

    更何况陛下还许他假节。

    节,代表皇帝。凡持节之使臣,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朝堂,可代天子行使权力。

    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无需奏报。

    又因整个西域,乃是辅汉大将军的辖区。所以在西域之内,辅汉大将军所出将令,无人可忤逆。

    便是西域各国国君,亦不可违。否则,刘备便可假节杀之。

    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又有人会说,军权和政权毕竟不同。

    别忘了,西域是军政合一。刘备的官职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便可说明一切。

    开馆典礼,很快遍传西域。

    贵霜王使,乌孙王使,快马加鞭,赶来它乾城拜见。刘备再择吉日,专为二人行开馆仪式。入驻大使馆。

    待乌孙小昆弥,遣使抵达。西域五十五国使馆,终于住满。

    随着它乾外城,修筑完毕。都护府,遂为西域权力中心。

    五月底。有京兆杜陵人杜畿,携老母、荐书,赶到它乾。

    恰逢刘备出巡在外。

    两位府城亲自接见。

    杜畿真知灼见,对答如流,国士无双。两位府丞大喜过望。这便拜为柳中城长,全权处理屯田事宜。

    又快马加鞭,上报刘备。能让两位府丞,如此持重。必非常人也。刘备急忙赶往柳中城相见。

    柳中城位于车师绿洲,城以柳色而闻名。有“绿柳城郭”之称。后世有“城廓日日柳年年,火焰山下杨柳春”的诗句。

    绿洲面积广阔。极适屯田。

    刘备抵达时,杜畿已走马上任。岂料却在治所扑了空。一问方知,城长抵达后,稍作安顿。便领府中官吏外出屯田。

    刘备问清方位所在。这便驱车赶往屯田之地。

    与一身短打的杜畿,在田头席地而坐。一番政论,遂知其大才。欣然授予侯府舍人,兼领柳中城长。成为继戏志才后,又食双奉之重臣。

    返回时。刘备顺道去拜见杜畿母。

    问过左右方知。杜畿生母早已过世。家中老母乃是继母。对继母尚能至孝如此,杜畿此人,必是纯臣。果真国士无双。

    留下丰厚拜礼,刘备手书一封,向远在长安的京兆尹刘陶致谢。

    假以时日。杜畿乃西域副都护不二之选。

    那时,刘备便可将两位府丞调回。乱世将至。两人才智,正堪大用。岂能困守于西域一地。

    至此,西域诸事已了。

    刘备这便准备回京事宜。

    府库内,财物堆积如山。也要一并带回。

    扣除给陛下的贺礼。还有为迟迟未决的封国,所需的献金。

    余下财物,皆运往临乡。

    尤其是三十一万两千五百枚金灿灿的马蹄金饼。实在是太耀眼。

    此还只是单单从秦牧处抄得的部分赃款。玉料,奇珍,珠宝,并未计算在内。反正统统打包,运回临乡。

    得自疏勒国库的百万金币,足以支撑西域都护府的正常运转。

    海量的五铢铜钱,正由楼桑赀库,金水赀库,源源不断的运来。以解西域,缺钱之困。

    铸币权。

    回洛阳后,再试试看。许有转圜。

    许多事情,不亲力亲为。确实难办。然,只需刘备这个正主出面。往往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这便是刘备这个主公,无法替代的原因。

    有句话叫打狗看主人。又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说的都是一个理。

    主公二字,断不是白叫的。

 1。196 远古回响

    斗兽场的地下层。被牢笼和墙壁,隔成了一个个阴暗又潮湿的单间。单间内不时传出野兽阵阵愤怒的嘶吼。

    都是准备要登场的斗兽。

    插在铁笼外的火把上,燃烧的火焰险被灌入通道的冷风连根拔起。

    黑暗中,忽然腾起一丝火光。

    照亮了寂静的单间。

    亚马逊女王,身着罗马制式的黄铜铠甲,正静静地打磨着手中银亮的矛尖。

    嗒嗒,嗒嗒的脚步声,沿着长长的廊道,一路传来。停在关押女王的监牢之外。

    “希雷娅。”缓缓举起的火把照亮了来人绝美的容颜。

    “阿奇丽娅。”女王闻声抬头。

    “终于又见面了。”

    阿奇丽娅,不仅是最伟大的女角斗士。还是一名守望维斯塔女神圣火的神殿祭司。在斗兽场,紧邻罗马皇帝,拥有自己的包厢。

    维斯塔Vesta,司炉灶、家庭之女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在她的神庙中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神圣之火。圣火由六位处女祭司,轮流守卫。

    传说只要维斯塔的火焰不熄灭,罗马就能风调雨顺,国祚绵延。

    “是啊,终于见面了。”女王回忆起两人在布路沙布逻城东,巴扎市场的初见。

    “比我料想的快。”阿奇丽娅一声轻笑:“不然,我都要忍不住去贵霜与你一战。”

    “众神庇佑。我们在罗马。”女王笑答。

    “告诉你一个秘密。”阿奇丽娅转身离开前,忽然开口:“我的祖先,是被人丢在皇宫外的弃婴。一个健康的男孩。随身信物证实了男婴,拥有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的高贵血统。而他的另一半血统,却来自亚马逊女王。”

    “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女王平静的开口。

    “我只想告诉你。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血脉中就充满了征服和战斗。比起亚历山大大帝,我更骄傲我的母族是亚马逊。你能明白吗?”

    “因为你是女人。”

    “对,没错,完全正确。”阿奇丽娅飞快的点头。

    “如果你是男人,会不会更骄傲于,拥有征服王的血统。”女王反问。

    “谁知道呢?”阿奇丽娅一声轻笑。

    “为什么要把这个秘密告诉我。”女王问道。

    “因为秘密说出来,能让我快乐。再将知晓秘密的人亲手杀死,继续保守这个秘密。更让我快乐百倍。”阿奇丽娅的眼中,燃烧着沸腾的欲焰。

    整个人充满了疯狂的骄傲与骄傲着毁灭。

    女王亦笑:“我一定会替你保守这个秘密。”

    “那么,斗兽场上见。我的姐妹。”

    “待会见,我的姐妹。”

    不知过了多久。黑暗的地下,渐被闪烁的火光和凌乱的脚步声充斥。

    藏身在暗间里的猛兽,被逐一升上头顶的斗场。

    观众的欢呼混合着猛兽的咆哮,一波波的传入暗间。

    直到脚底一震,女王终被升去地面。

    视线被厚厚的大理石壁一路遮挡。刚微微透出一丝光亮。

    双耳连同狭窄的暗间,即被山呼海啸的欢呼声灌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