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而又一想。

    若一切与我无关。我何必改名刘备。用刘平之名安度一生,又有何难?

    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因为,我是刘备。

    残魂而来,身无片缕。没有异能,更无系统。

    地狱难度开局。身向炼狱而行。

    所有,不过是一片无从安放的赤子之心。

    西邸,万金堂下。

    铜钱雨落。陛下独酌。

    待钱币落尽,余音不再绕梁。陛下轻轻落杯:“事如何?”

    梁上忽有人答道:“已罢宴。”

    “蓟王何在?”

    “已入府中。”

    “皇后何在?”

    “楼船寝宫。”

    “可有异常?”

    “别无异常。”

    须臾,陛下又道:“都退下吧。”

    “喏。”

    “让他进来。”

    不久,一中年大内官,趋步入内。躬身跪伏在地:“老奴封谞,叩见陛下。”

    “进展如何?”

    “马元义已死,侯公子接位。”

    “此是何人?”

    “此人姓侯名殷,字元广,乃扶风人氏。颇有才能。”

    “何时举事?”

    “甲子年,甲子日。”

    “何人从事?”

    “有三十六方大小渠帅:张牛角,褚飞燕、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张曼成、波才等部。”

    “去吧。”

    “老奴告退。”

    须臾,陛下又满饮一杯。

    “这天下的庄稼,都是朕的。谁也夺不去。”

 1。35 多事之秋

    皇后设此局,目的只为平衡刘备的立场。

    并非图钱财。

    舫舟上,皇后问刘备,世人心中,是否皆有无法交换之物。

    又问陛下是否也一样。

    她其实是想问。如若买下大汉储君,陛下是否愿卖。

    刘备告诉她,陛下不会卖。

    事关陛下卖官鬻爵得来的数亿万贯家财,和大汉江山的继承。

    一个是富贵之源,一个是富贵之本。陛下如何能卖。

    陛下为何心仪二子,刘备只知大概。黄门令左丰曾密告刘备。陛下对左右人言,长子轻佻无仪,岂能继承大统。

    只是陛下。所谓轻佻无仪,以皇长子现在这个年纪而言,不应该是活泼可爱吗。

    刘备总觉得,此中必有隐秘。

    算了。禁中之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好一个,多事之秋。

    大将军府,前堡,西楼。贾诩正听密探回报。

    竹片上罗列的洛阳良工,大半已对应,并无异常。却有几个,至今仍不知所踪。

    所谓隔行如隔山。

    这些良工只善营造。却不善刺杀下毒。此乃刺客专属。

    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悬殊的职业。不可能无师自通。

    而一个身藏刺客属性是工匠,可能性也不高。

    所以贾诩才断定。良工中,必有人冒名顶替。

    心念至此,贾诩这便打定主意:“来人,备车。”

    “喏。”马车从侧门驶出,前往金水小市。

    市中大事小情,向来是贾诩负责。马车进出小市亦是平常。

    登市楼时,贾诩下意识瞥了眼贴满告示的布告栏,这便步入楼内。

    金水小市。市楼亦是门楼。市中大小官吏,皆是贾诩招募,亦或是从临乡调派。

    自不会有奸细混入。

    在刘备未改造大将军府,还远在西域时。贾诩便对小市进行过改造加固。最近更是大刀阔斧,进行二次升级改造。

    “右丞。”市中官吏这便上前行礼。

    “今日无事,便转来一看。”贾诩和煦一笑:“你等自去,无需管我。”

    “喏。”官员这便各自忙碌。

    半个时辰后,见无人尾随。贾诩便唤来一个临乡籍小吏,让他携自己的名帖,前往洛阳县治,请洛阳令周异,到金水汤馆相见。

    金水汤馆,乃由金水汤池扩建。仿临乡样式精心打造。地面以汉白玉铺就,内设汤池数座。大小各异。亦有木质淋浴房数十间。先洗浴,再沐浴。二层有雅座,三层精舍。是洛阳东郭难得的休闲之所。

    洛阳官吏,时常出入。许多人甚至每日一浴,又何须等到沐休。

    见洛阳令周异掀帘入内,仆从这便笑脸相迎。为其新开一池洗浴。

    沐浴后,穿鱼泡等二楼雅座。见一人临窗独酌,这便赶去相见。

    “右丞。”

    “明廷。”

    二人如约相见。

    滨水雅座,紧邻金水潭。俯瞰窗外青荷碧水,微风徐徐。直令人心旷神怡。

    洗浴之后,方能上二楼小酌。身怀利器的刺客,又如何敢入汤池。将衣服尽数脱去。

    此乃绝佳的密谈之地。

    “右丞所为何事?”浅饮一口,洛阳令落杯相问。

    “敢问明廷,洛阳可有匠人失踪案件。”

    “有。”周异略作思量,这便点头:“东、南二郭,皆有工匠家人来报。言,家人无故失踪,已有数日未归。”

    “可有曾入宫修造之匠人?”贾诩追问。

    “确有此人。”周异问道:“右丞如何得知?”

    “此事牵扯甚大,恕我不能相告。”贾诩先赔礼告罪:“明廷可有线索。”

    万幸洛阳令周异,亦是能吏。此失踪案又一直未曾告破,虽日理万机,亦铭刻在心:“此人名唤唐七。家住东郭崇义里,妻周氏半月前来报,唐七已多日未归,恐被人所害。”

    贾诩回忆匠人名录,确有此名:“是何人也。”

    “此人手艺精湛,堪称良工。奈何嗜酒如命,又好博戏。为人放浪,数日、数月未归亦是常有。”

    “既如此,其妻必习以为常,为何上告?”贾诩这便问道。

    “正因宫中之事。”洛阳令周异答道:“因接了宫中差事,工期又紧。唐七早出晚归,未有一日疏忽。差事未了,人却半途失踪,其妻故来报。”

    “原来如此。”贾诩轻轻点头,又问道:“明廷可有线索。”

    “我已问过与其相熟之匠人。众人皆说,唐七失踪前三日,已不见其入宫修造。”

    “哦?”贾诩这便问道:“唐七何时失踪?”

    “七月十一。”

    三日之前,正是家宴之日。

    家宴当日已不见其上工。为何三日后才始终。

    贾诩便将疑点问出。

    洛阳令答道:“其妻说,唐七受小创,回家休养。”

    “原来如此。”贾诩又问:“除此人外,可有类似匠人失踪。”

    “并无旁人。”周异答道。

    显然。唐七的下落便是关键。

    “明廷可否命人细查此人下落。但有所知,便即刻遣人来馆中相告。就说,‘明廷欲订一间精舍’。诩自会来见。切莫走漏风声。”

    “异已尽知也。”周异见贾诩如此谨慎。再想唐七此人曾入宫修造。便知此事,事关重大。

    这便告辞离去。暗中加派人手,搜寻唐七的踪迹。

    洛阳十万户。辖名百万。想在洛阳四郭,搜寻一失踪工匠。不啻于大海捞针。难度可想而知。

    右丞贾诩,本不抱什么希望。结果不出数日。周异子周瑜,便入金水汤馆,代父订下一间精舍。

    贾诩得报,急忙赶去相见。

    三楼精舍,宾主相见。

    周异言道:“昨日,七里桥下见一浮尸。浑身浮肿,面目已不可辨。其妻周氏却从衣着、工伤、刺青等,体貌特征,确定正是唐七。我已命人验过,并无外创内伤。腹中有残酒,乃是醉酒后,失足落水而死。崇义里临近阳渠,其东便是七里桥。或许无误。”

    果真如此么。

    看似一宗平淡无奇的酒醉溺亡案。贾诩却依旧怀疑。

    “唐七停尸何处?”

    “正在县治。明日便交其妻周氏领回,入土为安。”周异答道。

    “今晚可否让将军府史涣,前往勘验?”

    “有何不可?”周异似也心有不甘。

 1。36 计中之计

    是夜。

    史涣领麾下善殓尸者,出后院角门,赶往洛阳县治。

    唐七投河而亡,尸体肿胀后浮出,才被人发现。已过去月余,故而能收集到的线索,并不多。

    待史涣等人确定无人盯梢,绕路抵达,贾诩已等候多时。

    狱吏领众人前往陈尸间,勘验唐七尸体。

    小周瑜亦跟在父亲身边。对验尸探案这些事,十分的好奇。

    戴呼吸面罩,遮蔽恶臭。绣衣吏细细查探尸身。正如洛阳令所说。除去小手臂处的工伤,浑身上下并无伤痕。亦无骨折痕迹。

    换句话说,唐七死前并未受拷问。

    颈间无勒痕。牙关紧闭,舌头亦无吐出。自也不是被勒死。

    又看四肢。手掌、脚掌各处,再撬开牙关,刮出舌苔。

    忙忙碌碌一整晚。直到天明才验完。

    史涣这便来报:“回禀右丞、明廷。此人确是溺亡。然,溺亡之处,并非阳渠,而是酒瓮。”

    “酒瓮?”洛阳令周异一愣:“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会栽入酒瓮而亡。”

    史涣点头道:“乃是被人倒栽入酒瓮溺毙。”

    “何人所为?”贾诩忙问。

    “此手段,多出自赌家。”江湖事,史涣自然熟知:“多用于追讨赌债,惩戒临场作弊之徒。”

    “唐七此人嗜酒善博。死因亦在常理之中。”洛阳令问道:“何以知之?”

    史涣命人捧来从尸身上取来的证物:“明廷请看。舌上刮下的乃是封泥,而非河泥。此金(铜)丝是从指甲内取出。乃是六博用博筹,头上装饰所用。”

    六博,便是六博棋。

    流行于先秦两汉。类似后世游戏棋。投箸行棋。乃博戏的一种,称“大博”。

    今汉时,六博棋形制,有过一次革新。革新后的六博棋叫“小博”。大博与小博的主要区别,在于箸的数量。大博有六箸(博筹),小博有二茕(琼)。茕、琼和箸的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