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卞纪上疏陈情。言,水患未除,无心成家。
现在想来,怕是另有原因吧。
孑然一身,出王城,入南港。登车轮舟自去,从此再无踪迹。
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便是这个理。
吕冲、魏袭,领绣衣吏四处捉拿太平余孽。所谓擒贼擒王。三十六渠帅之卜己离开,随他而来的太平道徒,纷纷弃官而去。
蓟王令发全境。首当其冲,高屋建瓴。将太平道定性为邪教。
但有太平教徒,皆以谋逆论罪。夷三族。
举国震惊。
蓟王视民如子,爱恨分明。治下多行仁政。今竟要夷人三族。
足见太平邪教,祸国殃民,罪恶滔天。乃蓟国心腹之患,生死大敌。
各城令长,又张榜安民。
言,只需痛改前非,交代罪行,从此与邪教一刀两断,便可酌情从轻发落。城内太平信众,纷纷到县治陈情自首。踊跃举证,牵连日广。
如前所说。汤药能治好的病症,又何须去劳烦鬼神。
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谁又想提着脑袋造反。
饥寒起盗心。
若非山穷水尽,走投无路。谁会愿意去信那些虚无缥缈的鬼神。
见真有少数死忠,被夷三族。太平道信徒家人,为保全家性命,唯有忍痛割爱。
蓟国六县,再无太平道余毒。
周围郡国,纷纷效仿。幽州太平道,纷纷逃往邻近州郡,乃至实力大损。
国中详情,被二位国相六百里加急上报洛阳辅汉大将军府。
刘备便随手将密信递给右丞贾诩:“计成矣!”
贾诩双手接过,展开视之。
旋即笑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若心中无鬼,何必杯弓蛇影。”
贾诩此计,便可名:杯弓蛇影。
所考验的乃是人心。
蓟国名产船队,安然返回。一船未少,货物皆在。此乃第一疑点。
按照原先谋划。郭大等人一旦得手,便会连金代船,一并劫走。待运出金山,再放火烧船。如此一了百了,死无对证。亦无人知晓,船上货物已被暗动手脚。
明轮船既平安抵达,箱中金粉亦运入国库。显然郭大等人已失手。蓟国上下必然警觉。
于是在太平道贼人看来。王宫设宴,且只宴请南港属吏,必与这场未遂的黄金大劫案有关。
为防万一,便暗藏利刃。席间更是万分警惕。
赐酒时,更是紧张。与那些垂首下拜的官吏不同。太平贼人在赐酒时,亦不忘偷眼相看。
见宫女斟酒时,转动壶盖。这边猛然想到身份已被识破,蓟国欲暗中下毒,神不知鬼不觉,消灭太平道一干人等。
于是按照事前商定的计划。壮士断腕,弃车保帅。
死士明知蓟王妃剑术绝顶,仍挥刀送死。便是为了掩护这一切的主谋。
三十六方渠帅之卜己。
南港内的太平道贼人,有数人当场被捕,严刑拷打之下,有无招供。此处又成疑。
于是,恰逢十日一大堂会。王太妃、王妃,故伎重施,又备下酒宴。
亦如先前那般,当堂赐酒。
菖蒲酒,世之珍酿。时人多只闻其名,未见其样。
皆以为,或如寻常水酒一般。
初见此酒,色泽发绿,隐隐透出药味。是药多过是酒。如此诡异,如何可称世之珍酿。
转而再想,若非珍酿又为何要诓我饮药?
但凡心中存疑,又如何敢喝。
卜己虽强装镇定,举杯饮下。却在将信将疑、生死之间,尽数喷出,未能入口。
杯弓蛇影计成。
贾文和智多近妖。若遇庸主,如何能不先行自保。以防功高震主,引来杀身之祸。
论虚怀若谷,待人以宽。刘三墩舍我其谁。
太平道洛阳二头目,一日未落网。便要多搜捕一日。
大将军何进一朝得势,一发而不可收拾。借抓捕太平道,多行利己,满足个人私欲。
街巷里弄,兵马呼啸往来。一路鸡飞狗跳,洛阳民众苦不堪言。
殖货里却是例外。
金水小市更是市门大开,广迎八方宾客。生意反而越发兴隆。
也不知是祸还是福。
以刘备今时今日的地位、人望,大将军何进避恐不及,又岂敢找他的麻烦。
自从刘备弃配享宗庙。陛下对他全无猜忌。
眼看天下将乱,何人能力挽狂澜,再续大汗国祚二百年。除去辅汉大将军,还有谁。
低调。
八月中,黛儿姐如期临盆。为刘备诞下一麟儿。
因常梦见楼桑老宅,井中大蛇攀上水塔,昂然向天,咝咝吐信。
将梦说与贾诩。
贾诩笑答:乃是气宇轩昂、卓而不群的喜兆。
刘备大喜。这便取名为:昂。
辅汉大将军,蓟王刘备喜得贵子。虽未曾大肆操办。却也宾客盈门。文武百官尚且不论。宗亲诸刘亦纷纷豪掷重礼。
虽说与宗亲一同赴皇后船宴。却也只是萍水相逢,一面之缘。因何送来重礼?
右丞贾诩,一语道破。
先有赌肆命案,后有太平逆反。大将军何进,狐假虎威,多行公报私仇。
相逼急迫。为以防万一,宗亲诸刘这便未雨绸缪,纷纷结好辅汉大将军。以壮声威是其一。彼此同根,互相帮衬是其二。亦让外戚大将军忌惮宗室之势是其三。
收这些人的贺礼,刘备全无负担。
来者不拒。但收无妨。
陛下,两位太后,何后,王美人。皆有贺礼送到。
便是与刘备相熟的几位大内官,亦遣人送来重礼。
世人皆知蓟王,富甲天下。着实不缺钱财。于是废尽心机,所送之物,皆是世间罕有的珍奇异宝。令刘备大开眼界。
想了想,觉得时机成熟。
这便请黄门令代为进言,索要西域都护府的铸币权。
陛下回话:蓟王何不入宫面谈?
事关重大。
无论如何也要走一趟。
进宫。
1。46 大乱在即
类似讨价还价,买官鬻爵,皆入西园。
刘备也算是轻车熟路,车驾出里道,并御道,驶进上东门,绕北宫直入西园。
裸游馆和鸡鸣堂,已建造过半。比起刘备初来时,处处充满野趣的皇家林苑。今已变成一座华丽的行宫。
陛下若不上朝,绝大半的时间皆在园中玩乐。
前几日,恩师到访。除去贺刘备再得贵子,亦说起许多朝中之事。言道,陛下朝会时,命宦官牵一头狗上殿。土狗身穿朝服,头戴朝冠。陛下指狗笑骂:好一个狗官。
如此指桑骂槐,满朝文武,皆敢怒而不敢言。
刘备试问道:朝臣与陛下是否又起争执?
恩师点头道:州郡纷纷上书,请陛下赦免党人。言,天下之所以大乱在即,乃因陛下禁锢党人,惹来天怒人怨。
刘备叹了口气。党锢由来已久。亦不断有人上疏,言及此事。黄巾之乱在即,陛下为笼络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废除党锢,势在必行。只是从陛下心里来说,他其实是不愿这么做的。
党人的背后,其实是世家的力量。正因世家豪强不断坐大,大有尾大不掉之势。为不让世家豪右,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朝廷才行党锢。
汉末晋初的百余年,正是世家急速蜕变成门阀的关键时期。
就封建制王朝而言。世家之所坐大,根本原因是诸侯的没落。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便是世家迅速积势的根本原因。
从政治生态链上来说。顶级掠食者的过度衰弱消亡,次级掠食者便会乘势而起。
前汉时,诸侯王连城千里,辖民百万,养兵十万,乃是帝国心腹大患。今汉诸侯王不过只一郡之地。早已难成威胁。再打压,只会让世家得利。
从家国天下的角度来说。
自家人永远比外家人贴心。
陛下对蓟国恩宠有加,赋予诸多便利。难道只因钱吗?
西邸,万金堂。
“叩见陛下。”刘备跪地行礼。
“蓟王免礼。”陛下看起来气色不错:“坐吧。”
“谢陛下。”刘备称谢起身。
“来人。”
“奴婢在。”黄门令左丰这便入内。
“掖庭令何在?”
“正在园中。”左丰答道。
“速去唤来。”
“喏。”
掖庭令因何在西园?
不久,毕岚便入堂觐见。
“事如何?”陛下问道。
“回禀陛下,老奴幸不辱命,已铸出母钱。”说着便将几枚铜钱,呈与陛下。
陛下取一枚铜钱在手,细细看过后,又随手递与刘备。
“蓟王且看此币如何?”
刘备双手接过。
此钱与一般五铢钱造型不同。入手亦比市面上流通的五铢钱略轻。或只有四铢。
所谓半斤八两。时下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
见刘备正细细观摩手中铜钱。陛下使了个眼色。
毕岚心领神会,这便躬身进前解释道:“王上,此乃老奴新铸的‘四出五铢’。”
“何为‘四出五铢’?”刘备在心中叹了口气。
“四出五铢”又称“四出文钱”、“四出文”。
所谓“四出”,乃是指从钱幕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直线直达外缘。此法可防“锉磨钱背盗铜”。
因时局动荡、灾异横生,乃至以粮价为基本价格体系的经济状况日渐恶化。加之世家豪强不断囤积五铢钱币,造成货币流通亦随之持续恶化。
简而言之。因天灾人祸,时局动荡。五铢钱被世家豪强充作避险资金,而大量囤积,不再参与市场流通。乃至市场货币供应不足。出现“缺钱之困”。
加之铸币权收归朝廷,无法另铸新币。为解缺钱之困,于是不法分子,便在五铢钱上做起了文章。
“磨边五铢”、“剪边五铢”、“綖环五铢”,诸如此类,应运而生。
惟利是图者,剪凿五铢钱,欲将一个钱当两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