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太妃且容老臣细细道来。”右国令答曰。

    “但说无妨。”

    夏老这便将墨门纷争,娓娓道来。

    百官这才醒悟。原来,先秦时与儒家分庭抗礼,号称“非儒即墨”的墨家,时至今日,竟已分裂成明隐二宗。

    明宗称“仕墨”,隐宗称“匠墨”。明宗谋求出仕,走庙堂路线。隐宗醉心钻研机关诸技,广授门徒,走江湖路线。

    不用说。蓟国的这支墨者,出自隐宗门下。诸如夏老,苏伯等人,虽身居高位,得食高俸,却不问政事,便是朝会亦鲜有参与。足见一斑。

    “二宗可有相同之处?”王妃忽开口。

    “有。”夏老如实作答:“二宗分裂之初,曾相约‘殊途同归’。仕墨和匠墨各行其道,泾渭分明。然目的却是一样。重振墨门。”

    “既皆为重振师门,为何不齐心协力,反要分开。”王妃又问。

    “此需从前汉武帝时,说起……”夏老长长一声叹息。

    静静聆听,不置一语的蓟都尹娄圭,幡然醒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然也。”夏老重重颔首。

    前汉之初,高祖不喜儒学,崇尚黄老。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待武帝继位,形势逆转。纳董仲舒之议,“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此后,百家没落,墨门式微。

    为重振墨家,墨门子弟,可谓殚精竭虑,竭尽所能。奈何大势之下,螳臂当车。屡遭挫折,乃至墨门分裂。激进派和保守派,分道扬镳。

    手握机关奇术的仕墨,如张衡。造记里鼓车,浑天地动仪,扬名天下。奈何却终归不为朝堂重用,郁郁而终。所造奇物,皆被束之高阁,成为皇家典藏禁器,不轻易示人。而诸如杜诗,亦不过为官一任,终未能扭转墨门颓势。

    于是。仕墨痛定思痛,欲放手一搏。

    借太平妖道,黄巾逆贼之手,推翻‘罢黜百家’之大汉皇朝。另辟新朝,辅佐新帝。重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并最终复兴墨门。

    “原来如此……”待右国令说完,王妃这便醒悟。

    难怪黄巾贼人会有如此厉害的机关术。本以为是蓟国机关外泄所致,不曾想,贼人与墨门早有联系。

    “右国令因何得知?”王太妃问道。

    “先前,门下弟子苏越,曾将邺城内诸多贼人往来信函,及众多机关手稿,装车送回。这才令我等窥破天机。”夏老这便取出证物,呈给王太妃,王妃过目。

    左国令士异,亲手接过。查看无误,命人传入帘内。

    王妃先取出一观。确认无碍,这才转呈母亲。

    “果如右国令所言。仕墨竟无所不用其极,堪比黄巾邪教。”王太妃转而又安慰道:“右国令既出隐宗,虽同属一门,却早已南辕北辙,切莫与那明宗,混为一谈。”

    “老臣,惭愧。”右国相领将作令等隐宗门人,齐齐下拜。

    “没想到,黄巾之乱,还牵扯到墨家明隐之争。”王妃道:“正如夏老所言,殊途同归。隐宗行走民间,传授机关之术。未必不能重振墨门。明宗急功近利,不惜天下板荡,生灵涂炭。孰对孰错,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王妃明见。”百官拜服。

    “右国令无需介怀。”王太妃亦赞同:“假以时日,黄巾必灭。那时,明隐之争,当见分晓。”

    “谢王太妃,王妃,法外开恩。”右国令终于道出心声:”主公视我等为心腹,隐宗门徒当效死力。不求天下皆为墨者,只求天下大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天下大同,不正是蓟王所求?”王太妃自帘后笑道。

    陇右,大震关城。

    收到右国相耿雍,六百里加急邸报。刘备这才恍然大悟。随即想通一切。

    难怪黄巾贼人机关术,亦如此之强。原早与墨门明宗,沆瀣一气。现在想来,太平道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除去大贤良师得三卷天书,无师自通,广施符水救人之外。背后还有墨门明宗,推波助澜。试想沙丘平台上,那些能令勇士呕血,肝胆俱裂的尸兵。还有广宗城下,兵车自走,撒豆成兵。诸如此类。

    此“见之如神鬼”的机关奇术,如何不令人,心生膜拜。

    正是在此星空下,太平道与墨门明宗的强强联手,方才催生出地狱级的黄巾之乱。

    难怪邺城大捷后,苏越曾密报。言:黄巾军中既有道教徒,又有墨家门徒。且统领道教徒和墨门徒,亦是二人。

    一人为大贤良师,另一人名唤“神上宗师”。

    想必,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上宗师”,便是墨门明宗“钜子”。钜子又称巨子,为墨门首领之称。却不知“神上宗师”,究竟是何许人也。

    奈何后世墨家不见史书。饶是刘备,对墨门亦知之甚少。

    但刘备却隐隐觉得。时下,正是墨门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若能将明隐二宗,收归己用。再集百家之大成,何愁天下不定。江山社稷,千秋万代。

    广宗城内。

    城内建筑,已被拆除一空。除了规整如棋盘的街道,城内搭满了帐篷。

    帐篷的主人,皆是太平道的死忠信徒。从全国各地,追随大贤良师至此。忠诚不二,奉若神明。

    传说,大贤良师,便栖身于某顶帐篷之中。除去身边几位元老级的太平道徒,无人知其行踪。

    站在谯楼之上,俯瞰城内景象。苏越不禁眉头紧锁。

    城内竟片瓦无存。砖石,梁柱,皆去了哪里?

    “何人窥探大营。”正苦思不解,背后忽有人喝问。

    苏越心头一凛,却旁若无人的答道:“奉命探查各处机关,绕行城池。不过居高休憩片刻而已。何来‘窥探’之说?”

    “好个大利城长,果非常人也。”

    竟被人一语道破身份。苏越心头巨震。这便缓缓转身,冲倚靠在柱后的陌生人,强辩道:“胡言乱语,不知所谓。你是何人!”

    “明庭莫慌。”那人抱剑起身,咧嘴一笑:“我乃同道中人。”

 1。33 剑器大宗

    “你是何人?”苏越不敢大意。

    见四处无人,那人轻步上前。低声言道:“燕人王越。”

    “王越……”苏越似有印象。略作沉思,便幡然醒悟:“剑宗王越。与王妃洛阳大战三百合,乃至双剑崩折。后以空手入白刃侥胜。”

    “胜之不武。”王越表情一黯。那是年少,急于出名。于己于人,行事不留余地。与剑绝一战,更是芥蒂颇深。

    “诚如你所言。”苏越点头道:“以王妃之高洁,自不愿让人近身是其一,又岂忍心令壮士断腕是其二。你自然胜之不武。”

    “你……如何得知?”王越一愣:“我亦是许久之后才想明白。”

    “王上剑术乃自幼王妃亲传。见王上如此,王妃足见一斑!”苏越答道。

    “蓟国上下,果然不同凡响。”王越叹道。

    “且说,你不在洛阳卖艺,因何到了此处?”苏越问道。

    “我身负陛下重托,只为……”王越竖起手掌,重重下劈。

    苏越这便醒悟:“原来如此。”

    转而又问:“你我从未谋面,因何一语道破?”

    王越再答:“乃骠骑将军董重,遣人密语告知。言,有蓟国大利城长苏越,潜入广宗,探查机关大阵。让我暗中接应。细作死士又把你之身形面貌,细细道来。今日果然相见。”

    “原来如此……”竟是车骑将军董重。

    话说,此人不过酒囊饭袋。被大贤良师一记撒豆成兵吓破胆。整日龟缩大营,命将士四处屠狗,请巫祝以黑狗血绘制驱邪符文……如此庸人,怎会有此见地?

    见苏越将信将疑,王越又道:“骠骑将军派人四处屠狗,乃是障眼之法。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董骠骑已命人掘长渠引漳水,不日便可贯通。”

    “此乃黄巾之计也!”苏越终于相信:“城内机关,乃水驱杀阵!需得流水,方能驱动。速去告知董骠骑,切莫灌水,否则,悔之晚矣!”

    “这……”王越亦不禁一惊:“先前乃死士寻机入城。今急切间,如何联络……”

    苏越忙道:“董骠骑何时决堤灌水?”

    “定在三日之后。”王越答道。

    “唉……”苏越一声长叹:“以董骠骑为人。此去便能传讯,想必亦断不会相信。如之奈何。”

    略作思量,王越言道:“我奉命潜伏于黄巾贼中,明授剑击,实乃寻机斩首敌酋。大贤良师,行踪飘忽。每日经停何处,皆秘而不宣。往往事后方能得知,些许蛛丝马迹。我已搜集数月以来,大贤良师之踪迹。且不知,明庭可否找出其中规律?”

    见苏越不答。王越又劝道:“若能在城内机关杀阵发动之前,一举斩杀大贤良师,此战易耳。”

    “也只能如此了。”前一刻还牵挂明隐之争,不想痛下杀手的苏越,已有决断:“且把行踪给我。”

    王越指了指脑袋:“皆在脑中。”

    说完,便走到苏越身侧。手指城中密如棋子的帐篷营地言道:“且记清楚……”

    某月某日,大贤良师落脚在某处帐篷。随王越手指点过,迅速被苏越录入脑际。

    待王越说完,苏越已找出规律。

    “城中帐篷,乃‘九九宫格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九宫格’,便是将九格再分九格,呈九九八十一格。大贤良师,趋利避害。行踪暗合五行相生。若逢火日,必入土营,火生土也。若逢金日,必入水营,金生水也。便是一日十二时辰之中,若遇五行相克,则离营迁居。如此,自然行踪飘忽不定。”

    “原来如此。”王越恍然大悟:“可知下一次,大贤良师将迁往何处。”

    “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其中:一、六为水,七、二为火,九、四为金,三、八为木,五为土……”苏越比照帐篷大营,脑筋飞转。须臾,猛然看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