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议好交钱时限,刘备便请封谞到客房歇息。封谞却没有住在刘备家,也没去亭舍县治。而是浩浩荡荡的住进了楼桑客舍,包下了一层精舍。
这是为何?
等站在七楼,看着赶来拜见的涿郡名流的车马一直排到村外,刘备这才醒悟。
能爬到中常侍这个位置的阉人,都非让人也。
三日后,当刘备将装着七十枚马蹄足金饼的钱箱,送到精舍。封谞大喜。因为,按照陛下抹去零头,作价千两计,刘备只需交付六十余金足可。然而,刘备却比照一千一百三十二两的价格,交足了两百八十三年!
换而言之,多出的一百三十二两,便是封谞此行的收获!
他焉能不喜。
真不愧是天家麒麟子!
又过二日,封谞辞行。临行前,将来时的安车,送与刘备。言,乃天子所赐。
赶来送行的州郡官吏、名流高士,地主豪强、升斗小民,无不侧目。
后汉书舆服志有载:“公列侯安车,朱斑轮,倚鹿较,伏熊轼,皂盖。”意思是说,车轮涂以朱,画立鹿于车前,车前横轼为伏熊之形。车箱两侧置有车屏,上连车盖。为使安车乘坐时更加舒适,又在车轮上绑以厚厚的蒲草,以减少路途颠簸,称安车蒲轮。
安车最初多为皇室成员在重大场合所乘,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又因当朝奉行“以孝治天下”,对年事已高的国之重臣,为显隆礼,天子赐予臣子安车。
此后逐渐形成一种制度。朝廷赏赐之物中,多见安车一项。且赏赐范围逐渐扩大。由诸侯王延及藩王,并由朝臣延及退隐老臣。对因病退隐的老臣,朝廷亦将其在任时所乘之车赏赐,以示嘉许。许多老臣都曾享此优待。
见群马嘶鸣,车身颇沉。刘备这才明白,沉甸甸的车队,也不全是为他预备。搜刮了这许多的民脂民膏,封谞着实不虚此行。
不知这封谞,后来又如何?“”,。
1。78 陆城亭侯
送走封谞,请来老族长。将圣上诏书,取来一观。短短数句,却看的老族长痛哭流涕。
刘备曾说,早晚必复爵。
言犹在耳,爵位今已失而复得。正如封谞所算,自从武帝时坐酎金失侯,到今建宁四年,已共计两百又八十三年!刘氏一族终得偿所愿。
怎能不泣!
这便择祭日,告慰先祖。
宗祠内。
老族长居前,刘备的叔辈居次,然后是族中兄弟,宗人、附民。齐向站在列祖列宗牌位下的刘备行大礼,口呼:少主。
楼桑,就在陆城亭十里之内。
刘备的这个陆城亭侯,看似不小。实也不大。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时有亭两万九千三百六十五个。天下郡国且百余,县邑出万。乡、亭、聚、里,皆有名号。
实在算不得什么。
列侯以县为封地,则称侯国。侯国置相一人,相当于县令或县长以侯国大小为异,国相,不隶属于列侯,且由朝廷指派,但要为列侯征收租税。封地户数在千户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乃是侯府官,不管理民政;不满千户的,只置庶子一人。另有乡侯、亭侯,所封之地各为一乡、一亭,这些封地辖于所在县,与乡、亭相等。
刘备虽不是县侯,楼桑却聚有千余户。或可设家丞、庶子。还有刺奸、贼捕,诸如此类。
这些以后再说。
刘备此时却要建一座非常重要的建筑。
旗亭。
又称市亭,也称市楼。乃集市内标志性的建筑。为市官的官舍。以其顶上高悬旌旗为标志,而被称为旗亭。市官居在楼里,便于就近管理集市。由于集市规模日渐巨大,所以市楼多为高楼重阁。以便市官能随时居高临下,俯察市场。旗亭五重,俯察百隧并悬鼓,击之以罢市。
集市的市官称:市令或市长。
这座拔地而起的市楼,是楼桑从乡村野市,蜕变成正经亭市的标志。
名不正,言不顺。
楼桑亭市,名正言顺。成为真正的繁华富庶之地。
最关键是,让高楼林立的楼桑,不再为心怀叵测之人整日诟病。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封侯后,整个楼桑便是刘备的食邑。王侯的食邑有如此繁华,也就说的过去了。还有谁敢说刘备的闲话?
首位市长,自然非耿雍莫属。
耿市长,感觉很气派啊。只是在这个年代,市长还没有里长大啊!
挟复爵之威,刘备又把村后五里官道上的陆城亭,大部分的功能搬进了楼桑。只保留了邮亭的功能。于是客舍也就变成了亭舍。并专门辟出精舍,作为亭长、亭卒的官舍。户户家中的望楼,也成为亭之望楼。当然,类似邮亭的功能建筑,楼桑也是有的。便是比邮亭更加强大的,逢三十里设置一座的邮驿。
此时的刘备方知,当下官吏系统的庞大。单单一个邮驿的官吏,就分成了五类,数十人。
彼此分工极为明确。
而这些邮驿,在整个大汉的官吏品级中,还都根本不入流。
将恩师卢植手书的陆城侯府刻成匾,高悬门额。重楼高墙的老宅,顿时全无破绽。那些隐约有些逾制的建筑,全都合法依规。
这个时代,门楣上悬挂匾额,还未成气候。大门即便修的再气派,门额上也多用来雕刻画像。还无人把自家门匾高悬其上。刘备算是开了个先河。
匾额高悬,老宅颇多庄严气象。
同样,祖祠的门楣也悬了块匾额,与刘备家的匾额只差一字。乃为:陆城侯祠。
十里八乡皆来道贺。就连远在范县的大舅也日夜兼程,快马赶来。
涿县名流更是接踵而来。皆呼刘备少君侯。
刘备的亭侯因是复爵,乃承袭祖制。属于分封,而非赏封。没有赏封的诸多限制。那日,封谞举起双袖,让刘备选左右,其实就是让他选是要分封,还是赏封。
十里为亭。方圆十里之内,皆是他的封地。十里八乡的土豪乡绅,纷纷奉上田产,以求庇护。举族奔投者,亦不在少数。
投奔刘备,虽也要交税。可比起日常所负的苛捐杂税,要低太多了。更何况楼桑富足,即便不种田,也能饱食。
于是,但凡与陆城亭沾边带故的乡民,这便纷纷携田亩家产,赶来投靠。所携田产,范围远不止十里。
楼桑已盖满,刘备本不想收纳。结果老族长和族亲纷纷来劝。就连恩师卢植也让他广纳流民,以备后用。
好个以备后用。
刘备叹了口气。便让耿雍携手下刺奸,细细探查。千万别混进了奸细巨恶。
放眼整个楼桑邑,只有宗祠后的荒泽可供造屋。
宗祠位于西北,正是清溪中游。宗祠院后不远,便是一片白泽野林。水浅处的泥沼已建成校场,供部曲武卒练兵之用。再往后便是一片蒲草丛生,荆棘密布的野泽。然后才是各家农田,以及更上游的刘备家的清溪谷地。
苏伯去看过。野泽泥深,无法下柱建梁。
这可如何是好。
苏伯又说,少君侯领地十里,不宜过分聚居。
因为在当下,春时,耕者皆到田间去,田中有庐,春夏可居。秋后农事歇闲,冬则毕入干邑,归于邑中居住。换句话说,为了就近耕种管理,换句话说,耕民有半年的时光,是住在田间地头的草庐里。
若全都住进楼桑,近处的水田还好。远处的旱地,每日要往来十里,农人太过辛苦。
旱地改水田不难。方圆十里,都是清溪流域。只要建设陂渠翻车,便能改旱地为水田。至于往来田间,路途太远
楼桑草木,皆在刘备心中。
此时已无需看图,便把目光投向了楼桑下游的白湖。
清溪流过楼桑后,注入一片名叫白湖的水泽。
围湖造屋,自然可行。十里水田,渠网纵横。只需驾一叶扁舟,便可迅捷往来!比起牛马,舟船不仅载重更多,且速度更快!
这便将心中勾画与苏伯细说。
可行!
这便找来耿雍,又细说一遍。
耿雍深思之后,幡然醒悟:少主可是要练水军?
刘备无语。
已知少主所想的耿雍,这便暗中操办。重金寻觅船工良匠,和颇通水性者来楼桑。
1。79 围湖造屋
白湖和野泽,一上一下,本是楼桑两个重要的扼制。
上游深入野林,无法扩建,刘备便转向了下游的白湖。
湖边多滩涂,以前无人问津,皆属官田,不敢轻动。如今全都是刘备的田产。围湖造田,破坏太大。且湖岸陡峭,难以填土。如今用来建房,却是极好。
近水楼台,名叫水榭。
造法不难。先于水边起一平台。一部分架于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平台临水边沿,围绕低平的栏杆。靠岸的部分,则建有楼阁重屋。楼阁面水一侧,主要用于观景。常设落地门帘,开敞透亮。宾主既可在室内观景,也可步入平台,游憩眺望。
与楼桑邑处处彰显出“坊宇显敞、高门纳驷”,博大气势的重楼高阁类似。
白湖水榭的设计,也尽得楼桑真传。
水榭分上下多层,座于白湖之中。湖中有鱼鳖嬉戏,房置楼梯可通上下。内设角楼覆道以御卫,楼台之上乐舞百戏杂陈,嘉会宴飨,曼妙灵动。房前屋顶,可供凤鸟栖息。远远看去,云气仙灵,瑞气盎然。
远离湖面的滩涂,则尽起高楼。围湖岸建起高墙,墙内和楼桑一样。左有水田、桑园,右有磨房、望楼。门前有双阙,前后有二楼,院内还多出一座水榭。
与先前宅院最大的不同是,白湖水榭,前后倒置,只有阙而无院门。
换句话说,岸边是后院,所以有阙无门。水面才是前部,水榭乃是前院门脸。水榭平台下,停靠扁舟,供宾主出入往来。
与楼桑相接的白湖入口,南岸起船坞,用于造船。北岸起水军校场,用于训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