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匚ぃ笔室恕
“臣以为,可由诸城令长,相互推荐,再由王太妃、王妃甄选。”耿雍答道。
王太妃轻轻颔首:“如此,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纷纷看向千石首席。
楼桑令乐隐,起身答道:“臣,首推南广阳令崔季珪。”
南广阳城与南关城,一上一下,一西一东,恪守巨马水路。二城居中而守。又可经纵横水网,驰援各城。立城之处,乃距北岸数里之遥的一座荒丘。居高临下,适合守备。如今,荒丘早被重楼盖满,鳞次栉比,直伸到巨马水边。横竖五里,内外三重。
南广阳港与南广阳城,隔巨马水相望。城池在北,港口居南。港口亦有护城河环绕,并围建障墙,本是一座障城。后因并六县为国,南广阳退居国中,不再守备国境。于是南广阳港亦经多次扩建,现为南广阳港城。凡港城,皆隶属南港下辖。
蓟国因水而兴。巨马水路经年不冻,商船往来如织。南广阳城、港,富庶可比楼桑。两座坚城各纳民众,万五千户,及五千户。南广阳一地,有民二十万余。亦是督亢秋成之重镇。
城令崔琰,功不可没。
且从资历而言,崔琰又高出诸如阳乡长崔林、新昌长陈群等少年长吏。出任一郡之守,正当适宜。
不等乐隐落座,众人便纷纷点头。
并六县为国时,为区分县长与城长。刘备将县长俸禄提升为比千石。城令则由比千石,擢升为千石。且与百官有言在先:只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便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人口破二十万,可食双俸。
简而言之。城长,秩三百石;县长,秩比千石;城令,秩千石;县令,亦秩千石。待并三县为郡,设“尹”,秩二千石。县长、县令皆是暂设,日后当除去。因刘备欲分封诸子为县侯。那时,则需置家丞、国相。并县后,各县令长,当酌情晋升为“尹”。
比如,范阳令管宁,便是“蓟西尹”的上佳之选。
“二位国相以为如何?”见百官无异议,王太妃遂看向高居中二千石位的两位国相。
“臣等,附议。”
“王傅以为如何?”王太妃又看武将第一人。
“臣,无异议。”黄忠言道。
“如此,右国相且书信陇右,待蓟王定夺。”王太妃言道。
“喏。”
位列千石俸排列之中的崔琰,亦难掩激动。蓟国四师,六大谋主,右国令等人,皆不常在。二千石位列,如今只有蓟都尹娄圭一人独坐。能与之并列,何其幸也。
投向崔琰的目光,亦多有艳羡。须知,除去得食二千石俸,六百石王宫行人亦升为千石王宫舍人。两项相加,食俸七十五万六千钱。堪比食中二千石之九卿。再加春腊二赐,近乎百五十万。皆是蓟国上币,四出文钱。实在是……高俸。
所谓“品高俸不薄”,正是如此啊。
如前所说,为行高薪养廉。刘备将王宫内官俸禄,亦做区分。
门客食俸四百石。行人食俸六百石。舍人、洗马、门大夫,食俸千石。庶子、少师、王傅,皆秩二千石。
《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灋(法)掌其出入者也。”掌理王宫用谷之政务,计其人数多寡、爵秩高下,以定禄食用谷之多少。
也即是说,王宫内官,亦各有分工。并非虚职。
王太妃又言道:“先前迁升事宜,蓟王亦有王命送达。左国令且宣诏吧。”
“喏。”左国令士异,这便从袖中取出蓟王诏书,朗声诵读:
“擢升督亢长钟繇为督亢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泉州长邴原为泉州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安次长华歆为安次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新昌长陈群为新昌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阳乡长崔林为阳乡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南关长吕常为南关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三台长胡辅为三台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长安长甄逸为长安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封范阳令管宁,西林令阎柔,益昌令卢节,容城令卢俭,平曲令刘涣,南广阳令崔琰,为王宫行人。”
“臣等,领命。”
凡有同僚出列,便惹百官赞叹。
如上所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便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口破二十万,可食双俸。
故钟繇、华歆、邴原,皆喜食双俸。
钟繇屯田千里,移民不断北上。年前又安置邺城妇孺数万,因而达成双食俸之线。
安次县内安置有二十余万上谷乌桓部族。若非马邑,草场等督造稍稍滞后,华歆也早已撞线。
泉州如南广阳。一港一城,因水而兴,繁华鼎盛。加之甘宁、胡玉、郭祖等,已悉将家眷迁入,送邴原轻松达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
1。83 古羌遗规
其后便是晋升城令者。
吕冲长子,吕常。为蓟国宿吏。南关恪守要冲,内建粮仓、武库、马邑、车房、兵器坊等,为国之储备重地。乃除大利城之外,百工聚集之地。今亦得千石俸,自不出意外。
陈群、崔林皆少年翘楚,得食高俸亦属正常。甄逸为政之长安城,乃西域五十六国胡人聚集之地。和亲时,五十五国公主的陪嫁队伍,绵延数十里。驼队塞道,足见人多。甄逸举家逃难而来,本已受封上蔡令。阴差阳错,因祸得福。今为千石长安令,亦得偿所愿,心满意足。
而胡辅,却是意料之外。
三台城不过初创。乃战国旧城,原址重造。夹在益昌与高阳之间。与掘鲤西淀毗邻。这才过去多久,如何能屯田一万顷,纳民一万户?
知百官心存疑问。王太妃遂令胡辅当堂奏对。
原来。泰山四寇五人,与胡辅相交莫逆。知胡辅食俸不过三百石,时各领六百石俸之军曲候之四寇,便欲与他分食俸禄。却不为胡辅所愿。听闻屯田万顷,纳民万户,便可得千石俸。遂将泰山族众,悉数迁入城中。后五人随荡寇校尉颜良,南下讨贼。俘虏来的贼众及家眷,亦送入三台城中。加之胡辅,耳濡目染,亦善圩田。掘鲤西淀,靠近三台城的泥沼与水域,悉数辟为良田。达成擢升条件。
“今有,北海一龙(华歆、邴原、管宁),崔琰三友(崔琰、公孙方、宋阶),冀州三良(李历、闵纯、耿彧),颍川五杰(杜袭、赵俨、繁钦、陈群、辛毗)。皆并称于世,著名蓟国。难得你能与泰山群豪,相交莫逆。”王妃欣然说道。
不等校尉颜良开口,军候孙观便抢先答道:“回禀王妃,我等虽不通诗书经文,却亦知‘义之所向,一往无前’。身受明庭举荐之义,自当尽心回报。”
“此言大善。”王妃笑赞:“常闻盗亦有道。泰山群雄能洗心革面,尽除匪气。皆我蓟国豪勇之辈。”
“谢王妃夸赞!”五人齐齐行礼。
有道是先国后家。
先升官职,再封宫职。管宁、阎柔、卢节、卢俭、刘涣、崔琰,治下百姓皆过二十万众。受封王宫行人,得食双俸。
东凌矿井,金、银、铜、铁锭,源源不断运来。趁水路通畅,各州豪商大族,又运来两汉五铢钱无数。购买本季督亢新谷。蓟王虽有令在先,粮价不涨。奈何只能以四出文钱等价购买。折算成两汉五铢,则需千五百钱,方能购买一石。
且蓟国铸币,从铜锡配比,文字图案,打磨纹理,等诸多方面,设有先进的防伪工艺。极难仿铸。
除去蓟国将作馆,一般人等,根本无法用两汉五铢,回炉重铸成四出文钱。
原因不复杂。
不同时期的两汉五铢,质地皆有差异。若不做区分,统统熔成一炉铜水,便是神仙亦难救。唯有将不同时期的五铢钱,如元狩郡国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昭帝五铢、宣帝五铢、小五铢、延武五铢、延帝五铢……铜锡配比,皆有差异。需分门别类,积少成多,再统一回炉重铸。且回炉重铸时,亦需添加不同的“炉料”。才能重铸出蓟国上币,四出五铢。如此精益求精,亦非一般人等能够盗铸。
足重五铢,铸造精美。蓟王威信天下,蓟国上币故而价高。
黄巾乱后,群盗蜂起。啸聚山林,拦路剪径。时常下山,抄掠民众。乃至良田荒芜,眼看颗粒无收,诸如青州、并州、豫州、兖州、司隶等地豪商大族,纷纷北上蓟国,贩运督亢粳米。先前被豪强窖藏保值,不再流通的铜钱,亦大量现世。源源不断运往蓟国,购买名产。尤其是督亢粳米,更是粒粒难求。
大乱之后乃是大饥。大饥之后紧跟大疫。关东人心未定,良吏又多被流徙陇右。只剩贪官污吏,苦无治世能臣,赈灾粮秣,救命之食,竟多被转手贩卖。乃至万民饥流,无力生产。待赈灾之粮吃完,又当如何。
关东世家大族,虽从蓟国屯粮自守。却难觅欢颜。众皆无食,唯豪族坞堡有粮。与黄巾乱时,何其相似。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群盗蜂起,裹挟为寇。又是大乱之始。
正因吏治无存,朝中重开党锢,重立州牧之声,此起彼伏。便是以曹节、程璜为首的大宦官,亦有松动。
想必,陛下亦坚持不了多久。
天下皆拭目以待。
西倾山,沼泽王庭。
“女豪,何事唤我?”王庭女巫,俯身行礼。
“蓟王遣人送来聘资一亿大钱。这门婚事,怕是无从反悔。”女豪自垂帘后笑道。
“……”女巫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