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阎柔已明白刘备所想,这便劝道:“涿县胡商,乃是上谷乌桓王难楼之人。难楼勇健有谋,常掠汉土。率众九千余落,其余三王相加,亦不过七千余部。以少君侯此时之力,绝非上谷乌桓王之敌。”
阎柔的担心,不无道理。
换句话说,涿县,或者说整个涿郡马市,都是上谷乌桓王难楼的势力范围。卧榻之侧,又岂能容他人鼾睡。若从右北平乌桓王乌延那里贩马,便是等于挤占了上谷乌桓王难楼的地盘。必然会引发对方的不满。
一个拥有九千余部的乌桓王,可不是刘备一个亭侯能够抗衡的。
刘备却笑道:“无妨。”
原因很简单。刘备倾家荡产,不过购买良马百匹。再者说,他买来自用,并非贩卖他人。再者说,他大小也是个亭侯。即便上谷乌桓王难楼知晓,多半也不会与他结仇。无它,牵扯到的利益,实在是太小了。
为了百匹马,就要发兵攻打一个亭侯?
想来,这位勇健有谋的上谷乌桓王,还不止于此。
阎柔想了想,也觉得刘备言之有理。这便细细谋划起来。
听闻刘备要北上贩马,耿雍、崔钧,皆来参谋。
听闻去右北平,多年行商的崔钧,旋即建言:“何不走水路?”
“水路?”刘备一愣。
“辽东田氏海船,能横渡大海。右北平,夹在辽东和涿郡之中,海船正好经过。”此时的沿海航行,十分发达。早在汉武帝年间,便已开辟了北起今辽宁丹东,南至今广西白仑河口的南北沿海航线。若非海路通畅,东莱太史慈也不会去隔海相望的辽东避祸。
刘备这便取来恩师所绘的山川地形图,细细琢磨。
果然,顺涞水入渤海,换乘海船,便可沿渤海湾航线,抵达右北平郡的土垠县。
如此便无须横穿广阳、渔阳二郡。比起走陆路,海路能省下不少麻烦。
田氏商队或可一用。
然,田氏海船固定往来与辽东、东莱跨海航线。抵达蓬莱海港后,再沿渤海湾北上航行到涞水入海处。最后换乘内河商船逆行抵达楼桑,泊于白湖。此次贩马,却要在涞水入海口处继续北上,抵达右北平郡的土垠县。
不知土垠县如今有无海港接应?
刘备这便命人请来田氏管事,细细询问。
大航海,可不是闹着玩的。冒冒然出航,路上却无港口补给,一群人浮在茫茫大海上,当真是危机重重。
1。101 管中窥豹
听闻刘备要去右北平郡,寻右北平乌桓王乌延买马。阎柔缓缓点头。说要先去准备一番,这便打马离去。
与刘备一起目送阎柔离去的耿雍忽然低声道:此人心思深沉,时有愤恨之气,必身负大仇。
刘备叹了口气。
公孙瓒只说阎柔少时被乌桓、鲜卑所虏。却没提及他的家人。即便只是只身犯险,也必定饱受磨难。忍常人不能忍,才能成常人不能成。这句话放在阎柔身上,或许适用。
在场的所有人,其实心里都知道,阎柔所恨何来。
刘备忽然有些小小的不忍。或许不该将阎柔牵扯进来。
陆城侯要出外买马。
这个消息虽只有少数心腹得知,却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黄忠第一个出声要陪同前往。然而刘备考虑再三,还是好言拒绝了。眼看春暖花开,附近商贾皆向楼桑奔来,少不得大将坐镇,震慑宵小。黄忠乃是万人敌,总掌侯府部曲,自然不能远离。
吕冲、魏袭二部将,统领白毦精卒。断不可擅离职守。
潘鸿、朱盖二将,正待春江水暖,悉心训练水军。亦不可轻离。
崔霸、韩猛二将统领刀盾兵,正短兵相接,磨砺白刃巷战。也很重要。
想来想去,统领水军的黄盖,就成了最适合的人选。耿雍又说,此次远行非比寻常。远赴祸乱之地,需要些久历江湖,耳聪目明,八面玲珑之辈。这些人多为耿雍手下刺奸。
鸡鸣狗盗,也是必须。刘备这便点头应允。
崔钧又进言,等黄公覆家人迁入楼桑,再去贩马不迟。
刘备自然明白崔钧所虑。然而对黄盖,刘备还是放心的。轻身为国、忠肝义胆如黄盖,还有二心,这天下还有谁人可信?
若黄盖心存歹意,刘备也就认命了。
听闻楼桑诸将,谁也没带,只带了他黄公覆一人。黄盖这便郑重抱拳,沉声称喏。
这是何等的信任。
须知,黄盖资历最浅,来的又晚。少君侯却把他视作心腹。这是何等的胸襟,又是何等的气度。
三叔量身定做的两把雌雄鸳鸯短剑,也送到了少君侯当面。
话说这两把短剑,更像是匕首啊。得,双手剑成了匕首双持。这是要走刺客线路?
别说,细细一想。历史上的自己,本不该练剑士,而应选刺客的哇!如此狂堆敏捷,也好在战场上逃的更快不是?
呸呸呸!
刘备要外出贩马的消息,恩师也早早知晓。
从恩师递来的往来书信中,刘备得知。去年十一月,会稽郡人许生、许昭父子聚众而反。许生自称越王。许昭自称大将军,聚众数万人,攻打郡县。朝廷遣扬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夤率军进讨。
战况胶着。
反叛已不新鲜。然而这些反贼自封的封号,却一次比一次夸大。自封为大将军的许昭,不久之后干脆封自己为阳明皇帝。
有道是官逼民反。
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老实说,刘备对这些人的感情,是复杂的。
恩师见他默不作声,这便说道:“江南贼反不断,为师恐不能独善其身。”
刘备轻轻点头:“弟子知道。此去右北平,自当快去快回。”
卢植的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很快就会被朝廷派去平乱。那时,他希望刘备也能一同前往。内政和军事,缺一不可。刘备都要掌握。
刘备之所以能放开手脚。侍奉在母亲左右的公孙氏,居功至伟。若没有她的护佑,刘备断不敢远行。
对于儿女之情。刘备还无特别感悟。对于这门母亲定下的亲事,刘备心中更多的是一种姐姐般的依赖。如今再回想,那些练剑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刘备心中渐生出些许不一样的情愫。
想着历史上未曾被记录的糟糠之妻,刘备忽然有一些无法自控的慌张。公孙氏的结局究竟如何,这是他必须要慎重对待的事情。
还有自己的母亲。
刘备也从未曾想过,会是这样一位人物。
对于这位母亲。史书上也只有寥寥数语。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年十五,母使行学。”
然,单此一句,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楼桑村与刘备同龄的小伙伴,年十五,多半已下地务农,分担起家务。而母亲即便织席贩履,却仍要让自己去行学。纵然是后世,贫困家庭的孩子成年后也多半外出打工,少有能外出求学。更何况父亲早亡,母亲又无持家之长的刘备?
有此慈母。拼尽一生,刘备也要护阿母周全。
这个世界,还有谁能让刘备惦念着好。这个人,只有母亲。
恩师说刘备心有猛虎,恶极噬人。可谓一语中的。知行远超常人,堪称世间罕有的麒麟子,若百无禁忌,又该兴起多大的风浪?
半月后,阎柔复归。
一路风尘,尽显疲惫。刘备不忍他过于操劳,便又歇了数日,这才登上辽东田氏泊在白湖内的舫舟,出水砦,驶向下游。清溪大体算是涞水的支流。船入涞水,便可东行渤海。
涞水,后世称拒马河,是一条经年不断的丰沛河流。
此时,黄河还未改道,也不似后世这般浑浊。被世人称为大河。此时的涞水,也是条一等一的大河。水大流急,船行其间,竟有泛舟江上的缥缈之感。辽东田氏通商南北,多用船舶。对这条内河航线,十分熟悉。刘备越发觉得,走水路是正确的选择。
航行一日后,岸边芦苇野林渐渐消失,两侧多峡谷陡峭。
猛昂头,忽见一座雄关矗立山巅。问过方知,那便是有名的五阮关。
雄关漫道,据山扼水。很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马有证,车有牌,船有旗。
打着田氏旗号的舫舟一路通行,未受刁难。入渔阳郡不久,便驶出内河,入了渤海。
早有几艘大型楼船,泊在近海。看旗号,正是田氏所有。
船上起重楼,船高首宽,外观似楼,所以叫楼船。秦时已有,汉时规模、形制均较秦时大得多。不过楼船多用于大型内河,和近海。由于楼船重心高,抗风浪能力差,不宜用于远海航行。
估计正是此因,这几艘田氏海船的甲板,只起了二层楼。
换登楼船,方知船上空间有多阔。甲板上,甚至能并行车马!
须知,甲板两侧还设有桨位,并起有高楼!
此时的造船术,已强悍如斯了吗。“”,。
1。102 平波水砦
刘备是第一次出海。这个时代的大海,白浪无垠,碧波千里。一路海鸟相随,不时还有鱼群跃出。心情自然畅意无比。
此去亦不独行。
不仅有数艘田氏海船相随,航线上还有其他商队的商船往来通行。刘备这才想起,士异曾从疆域最南端之日南郡的比景港,接回大将军霜妻。而朝廷将犯官家眷徙于比景,也是常有的事。若能从京都洛阳,沿大河出海,一直航行到比景。足可说明,海运已十分发达。
楼船不仅悬帆,还设有排桨。从种类上说,楼船应算是排桨帆船。无风时靠桨手划船。这条航线通行日久,舵手已十分熟络。甚至少有的几个无风区,舵手都能提前告知桨手,先行划船,积累航速。
事实上,若计算总成本的话,船运是当下最便捷的运输方式。远比牛车来的快捷又节省。
五日后,船队抵达右北平郡海域。船队中的其余船只仍旧东行,前往辽东。独独泊下了载着刘备等人的这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