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U胀闯剐撵椋纷床啵共荒苊隆S行┦拢舨蛔觯脑鼓严⊙秩岜阋蝗瘴薹娑韵现钗缓糜眩薹ǔ邢魇Φ淖蛔唤袒濉8薹ǔ惺苌倬詈癜4巳ィ私嵝鲁鹁珊蓿獗阕兀〈哟讼葱母锩妫鎏魇袒濉0扒奥砗螅驯ㄉ倬钤僭熘鳎 

    说到最后,阎柔竟涕泪横流。

    耿雍曾说阎柔,心思深沉,时有愤恨之气,必身负大仇。

    如此看来,确是如此。

    阎柔虽小,身形却和刘备相若。幼时生活凄苦,固而年少老成。

    刘备让他拜在大儒陈寔门下,便是想借清静无为,明礼让、善德化的陈寔,化解他心头的仇恨。

    此举却有奇效。不然,听闻大儒教诲,阎柔也不会字字锥心,夜不能寐。

    纵然如此,心中愤懑却难以消解。必是血海深仇。

    阎柔声泪俱下,席上亦有人低声哭泣。公孙瓒也长出一口气,重重放下酒杯。

    刘备亦感同身受。这便悄悄拭泪,强笑举杯:“贤弟之心,备已尽知。如此,便再敬一杯。此去路途艰辛,生死难料。愿一路平安早回。”

    “愿兄弟一路平安早回!”公孙瓒、陈逸等人亦纷纷举杯。

    阎柔捧杯遥敬一圈,这便一饮而尽。

    喝完,阎柔从怀中取出个陶杯,离席捧到刘备面前。

    陶杯单耳,朴素无华。虽造型老旧,却并不值钱。然而阎柔贴身携带,必有不凡。

    “此乃阎柔在胡人帐中,取食之杯。我等汉奴,人手一杯。一日一餐,朝不保夕。此杯若有闪失,则活活饿死。若想活,便要将旁人食杯抢来。阎柔此杯,从未离身。今将食杯献与少君侯。从此而后,阎柔全族皆靠少君侯而食!”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阎柔便是借献此杯,举族托付于刘备。

    刘备这便起身,双手接过。

    陶杯离身,阎柔气势骤起。仿有千钧巨石卸下,一时畅快无比。这便起身告辞,脚步生风,一路长啸而去。

    众人纷纷冲到窗边追看。

    只见阎柔单人匹马,冲出邑中,消失在黑暗深处。

    等众人长嗟短叹的返回坐席,却见刘备正定定的望着手中陶杯出神。

    公孙瓒的目光最为复杂。

    想着与刘备的初识,再看今日之刘备。时过境迁。少时好友扬名封侯,自己虚长几岁,仍一事无成!

    倒是陈逸一语道破:“此杯乃阎柔取食之器。交给师兄,便是意指从师兄处取食。乃是认主之意。”

    众人纷纷点头。

    哭的最惨的胡辅,以袖拭泪,泣道:“胡辅闻古人云: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今见阎柔和师兄之事,方知古人言之非虚!亦信牵招刘备!”

    送走阎柔,日子又复归平静。

    十里水田,青苗长势喜人。

    完成了稻作最重要的插秧,邑民终能喘口气。日常田间管理,已无需众多人手。邑民纷纷复归工地。水榭很快便能完工。新扩建的演武场,也因人手充足,进度飞快。

    演武场的看台,是对邑民开放的。想要登台看精卒突骑捉队操练,只需买五钱的票证一枚。

    如今楼桑富足,五钱实在是有些便宜。

    问题是能容纳千人的看台,次次满座。一次买票,可得五千。天天如此。一月可得钱十五万。一年便是一百八十万钱!

    堪比少君侯所收田赋!

    母亲颇多惊讶。耿雍、崔钧再次拜服。原本枯燥乏味的练兵,还能卖钱?关键是,有人从旁呐喊鼓舞,军士亦精神百倍!技艺累日精进,堪称虎狼之士!

    突骑和武卒的战马,都在环绕一层的大马厩内,专人饲养。兵士皆起居在二层兵营,就近操练。还配有汤池、医馆,军事学堂。即便是兵器维修,或者积攒了军俸,想要打一套上好的楼桑兵甲。也有军中铁匠可助心愿达成!

    一套上好的楼桑兵甲,由:一身搪瓷札甲、一柄卅湅大刀,一把并发手弩,一张二石强弓,牛皮箭囊内携白羽狼牙箭五十支,防身短剑匕首一对,诸多兵器组成。

    虽都是楼桑制式,却又可因人而异。比如箭囊。

    单单箭囊的样式,就分为几种。弩手背于身后,骑士悬在腰间。汉式箭囊多用于弩手背负。而胡禄袋则是乌桓突骑的本部箭囊。

    各有各的长处。

    怎么习惯,就怎么来。无需强求。

    见识多了,邑民渐渐看出门道。忠霸盖猛,鸿冲盖袭。便是楼桑八将的排位。

    黄忠自当排第一。随后是崔霸、黄盖、韩猛;潘鸿、吕冲、朱盖、魏袭。

 1。114 辟祸楼桑

    小暑后十余日,忽闻北海地震。又说黄县海啸。

    沿海居民,家园尽毁。黄县城内积水没顶,一片惨状。良田皆被海渍,土壤积盐成碱。庄稼死绝。黄县居民纷纷远走辟祸,异地乞食。成为流民。海啸很可怕。人畜卷走,良田尽毁。被海水渍泡的土壤,为盐所害。勉强种植,产量也极低,甚至寸草不生。需很多年,才能自行恢复。

    黄县外,蓬莱海港。

    田氏船队的管事,眉头紧锁。和几位船匠,正比照海船图册,对一艘桅杆毁于海啸的楼船,指指点点。

    海啸来的突然。好在船队已近港口。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却无一艘沉没。船上货物大半保全,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正说着,忽听背后有人稚气问道:“请问,可有船去下密?”

    管事闻声回头。正见一个七八岁大的少年童子,披麻戴孝,裤腿高卷,搀着个裙裾皆湿的孝服妇人,立在众人身前。

    “没有。”管事暗自叹气。想必这对母子,便是在海啸中失了至亲之人。

    “这可如何是好?”妇人忍不住垂泪。家中突遭大难,田宅皆毁。无处安身,唯有投奔父母亲族,躲过此劫。以待来日。奈何海水未退,道路尽毁。唯有乘船出海,才能抵达北海国下密县。少年举目四望,可海港内只剩田氏海船。往常那些近海客船,皆已翻覆,沉入大海。陆路、海路皆断绝,如之奈何。

    少年不忍寡母心伤,这便问道:“此船又要去哪?”

    管事这便答道:“此船要去幽州。装载楼桑寝垫,返回辽东售卖。”

    “可是陆城少君侯,牵招刘备的楼桑?”少年双眼一亮。

    “陆城亭却是少君侯的食邑。而牵招刘备,却是两人。牵招乃是少君侯挚友。”管事这便笑答。

    少年点了点头,这便冲母亲说道:“阿母,北海地震,大舅自顾不暇。我们再去投奔,多有连累。听闻楼桑少君侯,建屋开荒,广纳流民。不如,我们也去投靠!”

    妇人不禁皱眉:“传闻终不可信。你大舅乃至亲之人,因何不去?”

    少年又劝道:“阿母,如今港内无船,如何前往?不如先去楼桑,若不收留,我们便随船返回,再投大舅不迟。这位大叔往来楼桑,贩卖寝垫。对少君侯必有所知。何不听他一说?”

    楼桑寝垫,刘氏果仙冻,妇人亦有所耳闻。夫君在世时曾言,要约三五好友去一趟楼桑,看看楼桑八景,尝尝那松泉酿。再带回一张寝垫,从此便可安枕。言犹在耳,人却不再。妇人悲上心来,这便失了分寸。只能胡乱点头,任凭儿子做主。

    少年长揖一礼,眼中尽是不屈之光:“敢问大叔,能载我母子,辟祸楼桑否?”

    少年目露精光,管事竟不敢正视。

    此子定当不凡!

    义之所在,这便脱口而出:“有何不可!”

    这便唤人取来名册,登记在列:“请问少公子姓名。”

    少年仰头答道:“东莱黄县,太史慈。”

    陆城亭,西林邑。

    刘备正为乌莲邑族的住宅伤脑筋。乌桓出于东胡,游牧为生,自然喜住帐篷。然而在密林之中遍搭皮帐,四周又有高墙环绕。若火箭来袭,如之奈何?

    便是单从日常防火的角度考虑,刘备也绝不会答应乌莲搭帐篷定居的要求。

    当然,也有防火的织物。若用火浣布织成帐篷,定然防火。

    只可惜,此时的石棉,还未大面积开采。到了元代,才算普及。想要用石棉布缝制整个邑族的帐篷,显然不可能。若此地有石棉矿,倒也可以。问题是石棉并不是涿县所产,刘备鞭长莫及。

    见邑族中颇多丁零人。所乘牛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刘备这便脱口而出:“何不车居!”

    此时牛车,多是两轮。而丁零人所乘高车,却有四轮。车厢阔长,用四牛六牛乃至八牛挽之。草原地平,四轮牛车亦能通行无阻。游牧部落逐草而居,故而迁徙时多在篷车上暂住。然而却不适合中原。

    不适合中原行走,但适合定居啊!这和后世房车,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西林邑墙桓环绕,只留一门。出去便是清溪密林,要能行走的车又有何用?

    刘备此说,不过是想找个折中的办法,即能让乌桓邑族不改游牧习俗,安心定居。又能让西林邑安全无虞,免于火患。

    此计一处,皆言大好。饶是整日气汹汹的乌莲,亦对刘备另眼相看。

    生怕被刘备诓骗,乌莲有言在先,需能行走之车才算。

    刘备指着墙桓苦笑,被高墙环绕,如何行走?

    乌莲却答,墙内通行亦可!

    刘备无语。真不愧是游牧民族

    暗忖片刻,盯着得意洋洋的王妹,刘备这便笑着点头:一言为定。

    两人一前一后,返回侯府。见过母亲,又一前一后登临重楼。刘备为自己打造的三楼西厢,今已被乌莲和她的几名胡女亲卫霸占。刘备自己住在东厢。见刘备家颇多美婢,其中还有胡女。乌莲先是一喜,跟着又鄙。

    反正又喜又鄙,就对了。

    听闻汉家王侯,能纳八妾?目光在一个个艳婢身上,左右环视。乌莲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么。

    至于刘备正妻,名唤公孙氏。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