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7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晕薜馈!

    邪马台妃那美,心领神会:“夫君可是担心‘上行下效’。”

    “然也。”刘备叹道:“右国令所行之事,若听之任之,亦或是默而许之。便开先例。凡有忠臣志士,皆怀揣此念。不告而谋,为主公篡夺天下。为祸之烈,与太平妖道,黄巾蛾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麻姑也懂了:“夫君是忧‘不告而谋’。”

    “不告而取,谓之窃。”那美言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夫君其实是忧心,诸侯开窃国之先例。”

    “唉……野火一旦点燃,终将燎原。”刘备一声叹息,遂吐露心机:“荀子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宋献是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注①)。”

    “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麻姑似亦有所获。

    何为义立而王?再借荀彧一言蔽之: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刘备最后言道:“皇朝更迭,在为夫看来,不过是杀丁减口,轮流坐庄。与百姓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闻少时,夫君恩师曾谆谆教诲: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短短数字,其中有多少血腥险恶,惨绝人寰。江山社稷若被人以鹿相逐之。天下万民,岂不都成了飞禽走兽,被胡乱杀之果腹。”那美柔声道:“夫君之心,妾等已尽知。”

    稍后,将作馆,琉璃暖阁。

    便有汉水神女延娟、延娱姐妹,飞鸽传书,送达张甯之手。

    取下细竹筒,查看封泥。确认无误,遂将密信取出,呈给右国令当面。

    右国令展开细读,表情终是纾解。

    “如何?”张甯问道。

    “不出所料。”右国令将密信递于女儿。

    “小弟表里如一,阿父当可安心。”张甯言道。

    “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右国令似还不放心:“立义须有仁心。仁义两全,方是明主。且看如何收场。”

    “阿父沉疴缠身,何不颐养天年。为何不惜以身试君,犯人臣大忌。”张甯问道。

    “人活一世,终归求个明白。若不明不白,死不瞑目也。”右国令答曰。

    王城,西宫,增城殿。

    西宫三殿,增城居中。昭阳、兰林,一上一下。

    增城殿乃太妃寝宫。

    知公审右国令,乃至民情沸腾。不问政事,专心照顾蓟王子嗣的太妃,亦觉事大。遣人唤来蓟王,当面询问。

    刘备遂将前后诸情,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竟还有此事。”饶是母亲,亦难以置信:“右国令竟不是夏馥,而是张机。”

    刘备苦笑:“夏馥胞弟夏静,多年前亦北上出仕。与右国令常有走动,其弟竟未觉有异。右国令之能,神鬼莫测也。”

    “天师道祖师之子,又是留侯苗裔,能有此身本领,亦理所应当。”母亲言道:“我儿谨记,断不可让右国令‘死于非命’。”

    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子”。母亲亦心怀侠义。否则少时,也不会与二位义母,宗祠结义。母亲言下之意,右国令已病入膏肓,回天无术。性命不过旦夕之间。除去不可重刑加身,更不可死于刀斧之下。

    母亲耳提面命,刘备焉能不从。

    洛阳西郭,十里函园。二崤城,官堡。

    收到蓟国六百里传书。贾诩急邀荀攸、田丰、沮授三位谋主,赶来相见。

    遍传众人,沮授长出一口气:“我主真乃仁主也。”

    田丰言道:“我主若如此行事,必遭劾奏。今陛下已黜,少帝却迟迟不得登基。正因我主力排众议,请太皇窦太后垂帘监国。太皇董太后与何太后又岂能甘心。三宫拉锯,寸步不让。故才延期。今落下口实,必遭朝中鹰犬,口诛笔伐。万一削县除国,悔之晚矣。”

    贾诩笑道:“元皓勿忧。料想,还无人敢如此行事。”

    “何以知之?”田丰忙问。

 1。70 王道如砥

    贾诩答道:“三后分立,各怀心事,乃其一。”

    言下之意,太皇窦太后、太皇董太后、何太后,三后同朝。彼此掣肘,乃至权力分散。在蓟王之事上,难统一意见。窦太后得蓟王力荐,而垂帘监国。若无函园幕府一万精兵,断难稳坐大位。且先帝与新帝,皆非窦太后所出,并无仇怨。自当心向刘备。

    “废史立牧,人心思变,乃其二。”见众人点头,贾诩又道。

    随天下十三州,各有其主。朝堂政令,渐已难出洛阳。正因有蓟王托孤,镇守天下。一干人等,才不敢显露峥嵘。俗语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眼看大厦将倾,“树倒猢狲散”已不可避免。若“无虎啸山林”,散落各地的“猢狲”便要各霸山头,妄称一声“大王(dài  wang)”。

    “我主磊落。若非自揭己短,天下无人知晓神上宗师之事,乃其三。”

    眼看群雄并起,宗室诸王渐生异心。若无蓟国为倚仗,洛阳朝堂孤儿寡母,势单力薄。难以号令天下。蓟王自行揭短,上表请罪,绝不姑息养奸,忠心可鉴。朝廷又岂能自断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贾诩还有诛心之言,未及出口:朝堂若真以此为口实,残害忠良。蓟王又可会束手待毙。若蓟王怒而兴兵,兵锋所指,何人能挡。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沮授忽道。

    “公予,何不明言。”贾诩笑道。

    “黄巾逆乱,荼毒天下。墨门明宗裹挟其中。墨门隐宗却北投我主。世人见黄巾乱军与我国机关术,颇多神似。虽未明言,却难免生疑。今趁此良机,与太平妖贼,一刀两断。从此清清白白,令世人无可诟病。”沮授言道。

    “公予此言大善。”众人抚掌而笑。

    无论邺城机关大阵,还是水漫广宗。黄巾贼亦善机关术,已是天下皆知。民谚亦有:“若论机关术,必言墨家门”之说。于是乎,蓟国与黄巾军,因墨门而千丝万缕,割舍不断。借神上宗师之事,与太平妖道、黄巾蛾贼,甚至过往所背负的一切纠葛,正式切割。扫清后患,轻装向前。无论对蓟国,还是对墨门,皆是极大利好。

    又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着眼于大局。跟过去的自己,做一个了断。是通往更高级目标的,必由之路。

    对蓟国如此,对墨门如此。对蓟王亦或是三墩,又何尝不是如此。

    于公于私,少时刘备,便与神上宗师,亦敌亦友。这份埋藏于内心深处的羁绊,如茧自缚。不快刀斩断,如何能破茧成蝶。一飞冲天。

    荀攸亦醒悟:“此乃我主‘王道之始也’。”

    “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田丰亦领悟。

    “人情为本,礼义所出。”贾诩目露精光:“王道始也。”

    事戒不虞曰知备。

    蓟王向来以备不虞。自然要做两手准备。

    琉璃暖阁,公审右国令。引国民争相恐后,围观将作馆。所问所答,皆由学坛大儒,亲笔记录。逐条张贴于布告栏内。民众这才醒悟:右国令,竟是天师道门徒,墨门钜子,与“大贤良师”并驾齐驱,号“神上宗师”。

    毒杀王美人,谋刺先帝,设谋新帝,四方杀局。桩桩大案,触目惊心。胆小者,竟惊厥昏倒当场。

    此时,刘备却在王傅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南港船坞。视察即将完工的新座舰。三体机关楼船,“踆乌号”。

    三体船身,类金乌三足。甲板如双翼伸展,制霸水面。三体船的稳定性毋庸置疑。船体一分成三,能够安装的浆轮二倍于前。且与先前明轮不同,轮浆皆埋设于船壳底部,全没于水。类后世“轮滑鞋”构造。称“暗轮”或“潜轮”。即便遇风浪颠簸,潜轮亦不会空转。航速不减。

    借三体船壳之便,再变三桅鸾翼帆,为七桅凤翅帆。共用艏桅,三体分置舯桅与艏桅。计七桅。航速尚不得而知。然轮浆、风帆,皆多出二倍有余,料想航速当不会慢。

    楼高七重:庐、飞庐、天庐、穹庐、爵室、望楼、旗楼。刘备乘天梯,往来各层,果然气派非常。三体船最大优势,便是一个“稳”字。七重楼船,纵横四海,亦不怕倾覆。

    时下蓟国造船工艺,可谓突飞猛进。除水密隔舱外,钉接榫合、鱼鳞搭接、多重船板、船壳造术等,先进技艺,皆被用于此舰。内外搪瓷装甲、内衬石绵绝火,青铜钩拒、重型弩炮、畜力轮机、机关船吊、风帆绞盘……集蓟国顶尖技艺之大成。先进技艺的出现,兴于日常运用。日积月累,不断将现有技艺改良。问题层出不穷,化解日新月异。所谓“学以致用”,“应运而生”。便是指此。

    刘备已想好。若当真除国,便乘此舰,奔赴倭岛。立海外属国。往来倭国列岛与三韩半岛,亦乐得逍遥。

    当然,此是最差打算。

    最好预期,乃“罚铜抵罪”。有道是财能通神。

    还若不济,便下《罪己诏》。将王位传于嫡长子刘封。再行自我放逐,流徙三千里。渡海到倭岛称王,亦甚有滋味。个人荣辱事小,千万国民事大。眼馋蓟国者,举不胜数。焉能坐视千里富庶,被外戚勋贵,名门豪强瓜分。徒令数十年心血,毁于一旦。

    “想都不要想。”下船时,蓟王如是说道。

    公审如火,稻作如荼。

    消息不胫而走,远赴洛阳。

    西邸,万金堂。

    大将军何进,健步如飞,赶来拜见。

    “臣,拜见太后。”人长一辈,大将军元气渐复,权势日盛。虽只剩一耳,却可借貂蝉冠遮掩。

    “大将军,所为何来。”太后本应迁回长秋宫。然怕动了胎气,滋扰腹中麒麟儿。故一直迟迟不肯动身。

    “大喜,大喜!”大将军何进,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