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这便点头:正是。
苏伯笑道:这有何难?只需把搪瓷釉磨碎成粉,刷在皮甲之上,便可。
刘备急问:如何才能刷到皮加上?
苏伯又笑:可用髹漆。
刘备再问:何为髹漆?
髹漆x q,亦作髤漆,便是指:以漆涂物。
髹漆亦是皮甲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秦代皮甲胄的皮胎,为未加工成革的生皮。皮胎外髹黑漆或深褐漆,一般要髹二至三层。甲片先髹红漆,再髹黑漆。用宽三到四分0608厘米的丝带编联成甲。丝带用朱砂染成朱红,此乃古所记载之组甲。
汉代,铁器已取代青铜,军队大量装备钢制防护装具。但皮甲胄仍有使用。汉代称皮甲胄为革甲、革鞮瞀d ao皮盔,以与铁铠区分。皮革制作的甲,即便在当下仍为低级军士使用的主要防具。
苏伯找来善制甲的工匠数人,取生牛皮制甲。
又将因演武或战斗中破碎,已被替换下来的甲片上的搪瓷,用水压将瓷釉碾碎。刮取碾磨成搪瓷粉末,混入清漆,搅拌均匀,髹在牛皮甲上。
并依照古法,先髹红漆,再髹黑漆,共计三层。
待甲成,让黄忠一试。
三石强弓,只堪堪射穿!
可堪大用!
刘备大喜。黄忠大惊。苏伯亦惊亦喜。少东家果然天纵奇才!
殊不知,在髹漆中混入瓷屑,并非刘备专利。
武备志中曾提及明代皮甲之法:“生牛皮裁成甲片,用刀刮毛;以破碗舂碎,筛去米大屑,调生漆傅上,油浸透则利刃不能入。”明代制甲匠为提高皮甲的防御能力,利用生漆良好的依附性,在漆中掺入细碎的瓷屑或瓦屑,刷在皮甲片表面。和刘备刮搪瓷髹漆,有异曲同工之妙。
皮甲能挡二石强弓。却不能挡三石。如何还能提高?
两个办法:多层皮革叠成复合甲。或是增加髹漆的厚度。
两种方法都带来一个弊端,甲胄过重。如何才能多层复合、增厚漆层,却又不增加重量?
刘备这便问道:苏伯,何物之皮可做革甲,且薄而多皱?
苏伯想了想道:当属鼍tuo龙甲。
鼍龙,又叫猪婆龙。便是后世所说的扬子鳄。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去鳞后的鳄鱼皮,确实很皱。皱纹越多,刷漆时的附着度越好。且与牛皮相比,鳄鱼皮有气孔。这对刷漆尤为重要。如此一来,清漆便能从气孔浸入,增强附着度。
刘备这便出重金,命人到江南购买。
用多年生老鳄鱼皮,硝制成甲,坚硬且耐用。
也因为太硬,不宜穿着。刘备又命人制作里衬,以解鼍龙皮甲弊端。
经良匠反复测试,楼桑版的鼍龙具装,终于完成。“”,。
1。126 甲骑具装
依照先秦古法,又结合当下工艺。由良匠制成的楼桑革甲,名曰:鼍龙革甲。
鼍龙革甲由甲身、甲裙和甲袖三部分构成。且都配有一件由甲片编缀的皮胄皮盔,此为一套完整的皮甲胄。
甲身由胸甲、背甲、肩片、肋片及甲领组成。胸、背、肩、肋的甲片系固定编缀,随所在部位不同,而形状各异。编好后的造型,类似后世的背心。再在肩片上缘,编联向上斜张的大型甲领。甲裙由四排甲片编成,每排横联十四片,甲片上窄下宽略呈梯形,亦作固定编缀,由左向右依次叠压,形成口窄底阔的圆圈形状。各排甲片的大小稍有不同,下排的甲片比上一排的尺寸略大,其圈口上缘正好套住上排圈口的下缘,然后通过甲片居中的一组穿孔,作活动编缀。
如此一来,下圈甲裙便可向上推叠至上圈甲裙的外侧,使披甲的战士弯身时,得以俯仰自如。甲袖由较小的半弧形甲片编成,多用上下十三排甲片联成整只甲袖,每排甲片横向作固定编缀,大致构成下面不封口的圆环状,除最下面充当袖口的一排外,其余各排所用甲片数量相同,为五片。
肩部最上面的一排甲片,尺寸最大。向下各排依次减小,各排之间亦作活动编缀,形成上大下小,可伸缩的袖筒。再将左、右两只甲袖与甲身左、右的肩片联缀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皮甲。皮胄亦由各式甲片编缀而成,顶部居中是纵向凸起的脊棱,两侧各联一半球状顶片,构成圆顶。前额缀一倒“凹”字形的甲片护额。自颜面两侧向后,悬垂两排胄片,用来遮护双耳和脖颈。共计一百八十余片组合成皮甲。
可有效防护战士躯体自颈至膝的各部位。长而厚重的甲裙,虽不利长程步战,却极适马战。
马甲亦用鼍龙皮制成。
皮马胄,乃是用整块皮革模压而成,鼻脊近平,顶部正中压出圆涡纹,两侧开出耳孔和目孔,两腮压成凸出的云纹状腮护。皮胄表里均髹黑漆。皮马甲,马颈甲和身甲,颈甲的编缀方法近于人甲的甲袖,由五排甲片编成,每排五片,由二十五片甲片组成,作固定编缀,上排压下排,作活动编缀,可套护住马的胸颈。身甲分成左右两部分,每部分由四排、每排六片组成呈长方形护甲,因留有一圆穿孔,故在其上覆盖由三片甲片组成的圆盖,共用甲片二十七片,左右两部分合起,全副身甲共用五十四片。
单枚甲片的大小和编缀的个数,可由骑士和马匹的身形,量身定做。并不拘于形式。
战马披上厚重的髹漆皮甲,可有效护卫头、颈和身躯,避免敌方兵器的伤害。
为防马腿受伤,刘备还命匠人打造护腿。
此乃鼍龙具装的外层甲,都是先秦技艺。
时下还有合甲之技。
所谓合甲,便是指由内外两层皮革,两相夹合而成。
外层用硬而韧的鼍龙背皮,里层用相对柔软且薄的鼍龙腹皮。
两层甲片,分别髹漆后,趁漆未干,立刻交由水压合甲。水压乃是刘备仿照水排原理,造出的压制工具。搪瓷札甲的复合衬甲,便是由水压压成。
合甲后,再将鼍龙皮外甲,髹漆三次。
内外所用清漆,皆由搪瓷粉末细细搅拌而成。不仅鼍龙皮上多有附着,还由鼍龙皮上孔隙渗入与内甲紧密黏合。待甲成,再让黄忠一试。三石之弓,竟只能射入分毫!
刀砍斧劈,亦难破甲!
除了水火雷电,还有何所惧!
鼍龙多生丹阳。刘备遣心腹宗人,携重金前往贩卖。又去信辽东田韶,询问相熟的江南豪商,代为采买。
制甲自有良匠。刘备大多数时间,都忙于割稻。
果如老族长所料。今年产量尤胜去年。亩产有六石之巨。
家家户户俱欢颜。
邑中附民,虽皆居于一亭之内。然而田产却多有越界。楼桑村在涿县南十里,又南十里为郦亭。住在郦亭和陆城亭之间的编户齐民,多有田产在两亭之间,甚至在郦亭之内。户籍迁入楼桑,田产自然也随之迁入楼桑。故而楼桑水田,不止十里。因齐迁楼桑,原先所居村落多已废弃。索性也改成水田,收入颇丰。
见楼桑水田大熟,附近乡民纷纷来找老族长。多想购买稻种,聘请农人,改种水田。老族长来问刘备。
这还要问?
少君侯满口答应。只是本季已无可能。想改水田,只能等下一季。少君侯便让附近亭邑的乡民,选出数位代表,来楼桑学艺。且派宗人悉心传授不提。
少君侯家能盛粮十二万五千石的仓楼,又入新粮数千石。
加上去年存粮,也不过一万石。距离满仓,还很早。粮食在时下还不是太金贵。等到了乱世,能三餐为继,绝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刘备不收铜钱,只收稻谷,也有未雨绸缪之意。
先前为早温室药圃,刘备要采买羊皮。乌莲去信王兄乌延,大量羊毛皮已运抵平波水砦。只等田氏海船贩来楼桑。平波水砦用处巨大。无论北上贩马,还是贩运牛羊毛皮,都是十分重要的中转站。刘备这便去信程普,说要在水砦中购地,建一座专属邸舍。
程普自然满口答应。
这都是立秋前后的事。
待稻谷颗粒归仓,已是立冬。
贩来的草原羊皮,多被宗人附民,拿去缝制温室。剪下的羊毛堆积成山。母亲问:该当何用?
刘备挠了挠头,反问道:能纺线否?
母亲轻轻颔首:这是自然。桑麻尚能纺线,何况羊毛?
母亲女工,自是无敌。这便取羊毛,让母亲试着打理。
母亲先用热水浸泡,滤掉草根粪便。晾干后,又用毛梳细细梳成蓬松。再用兽锭纺车纺成毛线。
刘备看着纺车上洁白的羊毛线,不禁啧啧称奇。
母亲这便问道:又该如何?
刘备脱口而出:何不织成地毯。
地毯,此时亦有。时人称为:氍毹qú shū、毾tà dēng。多产自西域。冬天地凉。尤其是木地板。若在木板之上,再铺一张羊毛地毯。实在是惬意。
想想都有一股暖意。
麒麟儿天马行空,每出必是奇物。母亲亦想尝试。家中艳婢都来帮忙。
织布声昼夜不断。
1。127 金丝毛毯
关于织布的速度,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中有:“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之句。
诗中:缣,色黄之绢,算是普通的纺织物。一天可织一匹。素,乃纯白之绢,比缣价高。且按汉规制,一匹长四丈,宽二尺二寸,五丈便是是一匹又四分之一,速度相当快了。
待母亲将毛毯织出,铺在堂中一试,果然温暖柔软。
刘备大喜过望。此乃楼桑新特产!
这便向母亲跪地行礼:母亲为邑中女妇,觅得衣食无忧也!
劳累数日的母亲,亦露微笑。
这便召集宗人附民中善织者,齐来宗祠。由母亲传授毛毯织艺。
在刘备看来,素色毛毯自然最好。
可依照大汉律例。连衣服颜色都要严格分成三六九等的当下,士大夫必耻于与庶民同列。所以,素色毛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