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死无葬身之地”,何进阴森一笑:“老大人何须发此毒誓。说起来,若无老大人爱护有加,我何氏一门岂有今日富贵。”
“老奴,万万不敢居功。”张让越发谦卑。于十常侍而言,一亿宝钞,又何尝不是,缓兵之计。
未得巨财,何氏兄妹,必不会加害。
张让出长秋殿,遂与赵忠等人相见。
“如何。”与张让四目相对,赵忠已有觉悟。
“一线生机,可愿与我同进退。”张让目光如炬。一改先前委曲求全。
“愿与阿父同生共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宋典、毕岚等人,虽不知内情。然蹇硕之今日,便是众人之明日。置之死地而后生。此时再不放手一搏,更待何时。
“计将安出。”赵忠又问。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张让字字见血。
1。12 二戚之争
为赴七月七王母盛会,封君列候,齐奔洛阳。
为造声势,何太后并大将军何进,因势利导,乐见其成。祝麟子弥月之喜,乃其一。能一睹王母风采,尝三千年一生之瑶池蟠桃乃其二。
只因王母掌不死药。
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时下无人能免俗。除去蓟王刘备,及四方寺,方技馆王学门徒,无有例外。
收宗正请柬。蓟王专开朝会,问计群臣。
右相耿雍起身奏曰:“洛阳大乱在即。主公千金之躯,不可亲身涉险。”
左相崔钧亦奏曰:“臣亦如右相所想。何进先与党魁张俭盟誓,诛尽内宦。引洛阳十万黄门,转投永乐董太皇。二宫针锋相对。今又假西王母降世,壮大声威。先扼洛阳八关,又命董卓、丁原,据大河要津。已将洛阳围成铁壁。待王母会后,必兴兵诛尽内宦。迫二宫太皇退位,独霸朝政。那时,董氏与何氏,二戚之争,在所难免。主公当避嫌。”
蓟都尹娄圭亦言道:“二位国相,所言极是。洛阳周遭,已陈兵十万。函园有一万幕府精卒,足以自保。若起兵祸,可大开园门,护四郭百姓。至于南北二宫,有羽林、虎贲镇守,三宫帝后及少帝,亦当无虞。主公大可不必亲临。”
与会皆蓟国肱股重臣。蓟国能有今日之气象,蓟王刘备居功至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先帝崩后,蓟王已连立二帝,威名赫赫,已无人出其右。此去参会,不过为人做嫁衣。借蓟王之赫赫威名,树西王母之神威。于己于国,得不偿失。
左右国相,及蓟都尹,深知蓟王所虑,乃江山社稷及天下百姓。故分别进言,为天下计,当不宜与仙门过于亲近。
神权与王权,不可混为一谈。更不可让仙门染指社稷。
刘备心领神会:“如此,右国相且替孤去信宗正,婉言谢绝。”
“喏。”耿雍欣然领命。
刘备又道:“董骠骑、何车骑、孙破虏,皆孤故交。宜去信叮嘱。”
中书令赵娥亦领命:“喏。”
朝会时,中书令侧坐于王下,与先前左国令席位相同。中书仆射荀采,稍居其下。
参考左国令。暂以十年期。中书令致仕后,多入后宫为贵人。中书仆射,当为美人。
外事毕,内政起。
“曹轻车欲仿效孙破虏,购潜轮船队。愿付二十亿角钱。”右相耿雍问道:“请主公定夺。”
“孟德牧守兖州,治昌邑。临济水,近巨野(泽)。闻已在雷泽、菏泽,兴港津,立水砦,操练舟楫士。”刘备笑道:“必为兴漕运之便。宜当允之。若资财不足,可分期支付。”
大野泽为济水所汇,上古九泽之一。南北三百余里,东西百余里。西通雷泽;西南纳济水连菏泽;东北出济水入海;东南出黄水入菏水、通泗水、并淮入海。因交通之便,水产丰富,自古便是先民争夺之地。《尔雅》云:大野泽、钜野泽乃一泽二名。先秦称大野,《史记》始有“巨野泽”之称。大野泽自上古时,便是漕运枢纽、贡道要会。
“大江以北,中原诸水纵横交织,皆于大野相连。”足见一斑。
“喏。”右相耿雍又奏:“曹轻车麾下,亦人才辈出。王母盛会,海内皆欣然往之。然曹轻车却谨守州境,寸步不离。必有高人出谋划策。”
左相崔钧答曰:“陈宫、荀彧、程立,皆足智多谋。必已窥破时局。不肯无端涉险。”
“大浪淘沙,火炼真金。”刘备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三宫鼎立,犹不知足。非欲铲除异己,一家独大。也罢,且看谁人能笑到最后。”
蓟王本以为。三家制衡,大权分立。当可稳定江山社稷,再续国祚。奈何蓟王料定一切,却未曾料定人心。权与利,无人愿与他人分享。孟德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便是此意。
先前,京中有童谚:“鼎折足,车脱辐,日过无,风中烛。”门下祭酒司马徽叹道:“易鼎卦云(注①):'鼎折足,覆公餗(sù),其刑剭(wū),凶。'不量其力,果至凶灾。知小谋大,力薄任重,必受其辱。小儿歌之,乃说大将军何进也。”
上庠令郑玄又道:“其解,出自费氏《古文易》,憾未入公学。剭者,古时多诛诸侯国君于屋内。别于庶民闹市受刑,因称之。故此爻,意为:‘诸侯割据,有折足鼎覆之危,必刑以剭。’言下之意,‘乱天下者,必(何)进也’。古往今来,欲除心腹大害,需谋定而后动。若草草行事,必反受其害。且罪名不彰,暗行其事。窥其本意,亦非为国除奸,乃欲私结党人也。《周礼》言:“邦若屋诛,则为明竁(注②)。”亦与此卦相合。老臣窃以为,黄门灭后,必入多事之秋也。”
刘备轻轻颔首:“‘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孤少以为,四裔乃御外敌。后才方知,亦困家贼。”
郑玄拜服:“主公光融天下,明以照奸。自少复祖爵,并县为国。南征北战,东伐西讨。纳五胡之民,安四裔之地。今,四面合围之势成。中夏即乱,亦足可收拾也。”
时至今日。百官方知蓟王,先见之明。亦足见,良苦用心。
常闻“攘外必先安内”。然蓟王却反其道而行之。画地为牢,“合纵连横,以御内乱”。
此便是刘三墩之“大道”。
母亲说: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其实,也不是很难。
如此说来。刘备少时血战鲜卑,再定西域。贾文和,设平羌连环计,郭奉孝,凤凰于飞定三南。蓟国八大谋主,早已窥破主公治世之道也。
闻后世棋语,亦有口诀:“下手抢边角,高手占中腹”。
少时,夜间第一课。恩师卢植,便从一张大汉山川地形图说起:
大汉十三州,西高东低。边缘凸,而中间平。大河分南北,高山阻巴蜀。四夷虎视在外,家贼窝藏腹心。内忧外患,已到生死存亡之际。
刘备从此刻起,便苦思如何破局。
右国令自是高手。又执先手,于是落子关东,尽占中原中腹。刘备初出茅庐,且执后手,唯有占边角,与其相抗。天下棋局,二人你来我往,终见分晓。
天下大势一盘棋。
由此而已。
1。13 虚实失度
华夏仙门纷纷出世,对蓟王而言,喜忧参半。亦可视为,乃是某种变相认可。
先前不过楼桑童子,后为十里少君,今有千里国土,千万国民,大汉第一强藩。正如开府后,可徵辟天下类似。等级到了,高阶人物,纷纷出场互动。
“卑不谋尊,疏不间亲。”言指君臣。邦国之间,亦有类似之语:“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对时人而言,中夏便言指大汉。无有歧义。
一场成功的幻术表演,栩栩如生的彩扎道具,乃是关键。然若令与会之人,皆叹为观止,进而惊为天人,乃至顶礼膜拜。足量而不过量的独门幻药,亦是关键。历代有载,仙人降世,常先闻“异香”或“奇香”,便是幻药入脑。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如前所说。幻药因神农遍尝百草,及巫术流传而逐渐兴盛。上古乃至两汉,数千年来,物种灭绝何其多。许多奇花异草,寻常已不见踪迹。仙人多择人迹罕至之深山老林,亦有此因。炼药方便。各门各派,皆有独门幻药,构建独门幻境。诸如巫山云雨术、千里投怀术、庄子非鱼术、点石成金术,以及流传民间的鱼龙漫衍术等。不一而足。
一言蔽之,幻术之诀窍,便是通过混淆五感,令中术者,“虚实失度”。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幻术究竟是真是假。答案与世间有无神魔类似。终归施加影响。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蓟国千里国土,二十七县。民生安定,丰衣足食。和合之风,吹遍九河之地。
按蓟王规划,二十七县,当分诸子,立为侯国。县令乃暂置,待诸子长成,当悉数改称“侯相”。三县为郡,立郡国,太守改称“国相”。以此类推。
州胡岛,已改称济洲。与中山洲、夷洲、珠崖洲、澶洲,并列。待圩田毕,亦分封诸子。如初算来,绰绰有余。
与司马家八王之乱不同。蓟王三百余子,充其量,亦不过坐拥一县之地。若当中,真有麟子,能笼络三百兄弟,兴兵夺嫡。刘备也认了。
被大多数兄弟所认同,必是英主无疑。将心比心,自会善待长兄。
依照出身。西域诸妃生子,当封西域。三百御姬生子,当封海外。公孙长姐与七位小姐姐生子,当封国内。女儿毋论出身,皆留在身边,寻个好人家。即便远隔千山万水,子孙满五、六岁,亦皆需回归蓟国,入学王子馆。十年馆学,五年行学。及冠赐字后,方可返回封国。代代相传,无有例外。
血脉稀疏,则有亲情维系。亲情不在,还友情相连。即便友尽,仍有文化认同。贵族之上,当有“王族”。
便先这样。
蜜月过后。十夷王女,珠胎暗结。“十夷王邸”,载歌载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