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有门下祭酒司马徽,起身奏道:“回禀王妃,臣,窃以为。合肥侯称帝,几无可免。”
“何以见得。”王妃又问。
“诚如卢司空所言,不知所踪,并非无有此诏。然,合肥侯却可推说,诏书不翼而飞乃‘天意如此’。”
“不翼而飞,乃出天意。”王妃心领神会:“换言之,乃是上天欲合肥侯重登地位,故才令《废帝诏书》,无故失踪。”
“王妃明见。”
时人,深信天人感应。屡将灾异视作上苍示警。故每逢天灾,天子皆需罢黜三公,代为消灾免罪。两汉谶纬之术,更是大行其道。求得不死仙药,便是连秦皇汉武,皆不可免俗。更何况常人。黄巾逆乱八州,不正因深受太平妖道毒害。装神弄鬼,求神问仙。种种弊行,罄竹难书。乃至惜字如金的史家,专为方士立传。可见一斑。
“若合肥侯称帝,天下时局,又当如何?”不等群臣起身奏对,王妃已看向一人:“中丞可有高见。”
幕府与封国并立。
贾诩位列府臣之首。
百官目光所及,贾文和起身奏道:“禀王妃。臣,窃以为,中分之势,成矣。”
“何为中分?”王妃又问。
“洛阳八关之外,关东与关西,分庭抗礼。合肥侯不久当在南阳称帝。少帝坐拥洛阳京畿。如两汉之交,玄汉与今汉。”
话说。新莽末年,天下揭竿。前汉宗室,汉高祖九世孙刘玄,在淯水之滨被拥立为帝,复国号汉,暂都宛城,称“更始帝”。二年二月,迁都长安,因朝政日益腐败,地方豪强拥兵自重。更始三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出逃,十月被迫投降,徙封长沙王,被杀,玄汉遂遭覆灭。
“玄汉初时,亦定都南阳。”太妃言道。言下之意,若将合肥侯比作更始帝。其政权,恐亦不得长久。
“太妃明见。”贾诩自当知无不言:“不出三五载,天下可安。”
“何以见得。”王妃又有此问。
“我主将醒矣。”时至今日,贾诩已无需隐藏:“二帝中分,如同二日并天。《淮南子》曰:‘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臣,斗胆。我主麒麟天降,乃为终结乱世。待二日并天,民不聊生。我主尽遣国中精锐,一战而胜之。正如,尧使羿射日也。”
“尧使羿射日。”太妃轻轻颔首,遂问一人:“王傅可为后羿乎?”
王傅黄忠,徐徐起身:“臣,万死不辞。”
“臣等,万死不辞。”群臣异口同声。
先前还有一丝隐忧之无双贾文和,涣然冰释。不觉已泪洒当场。
“蓟王之于汉廷,已仁至义尽。”太妃字字,振聋发聩:“设三宫鼎立,本为使二戚共扶社稷。岂料事与愿违。洛阳帝室,不知惜福。反争权夺利,刀兵相向。兵祸绵延无尽。若坐视二日并天,诸侯并起。乃至天下再乱,万民饥流。重蹈前辙,延祸后世。非明主所为。我儿既是汉室宗亲,自当扫平逆乱,还以清平盛世。”
“太妃圣明。”群臣无不奋起。
右相耿雍奏问:“洛阳传书,当如何回复。”
太妃言道:“传语董太皇,蓟国心向朝堂,别无二心。”
“遵命。”群臣再拜。
至此,蓟国君臣一心。皆为终结乱世,而上下戮力。
1。189 转机忽现
感冒好转,状态重现。
…………………………………………………
蓟王都,西宫增城殿。
美人田圣,收师门传书。急忙赶来通报:“禀太妃,六月初,神女当亲赴蓟国,为夫君行巫山云雨术。”
与二位义太妃,略作商议,太妃这便言道:“如此,且唤上元前来相见。”
“喏。”便有宫婢前往传命。
王宫正殿,俗称中宫。名曰“灵辉殿”。一重大殿为朝会所在。七重顶阁称“观天阁”。居中置“浑动仪”,俗称“天罗陷仙阵”。为防备天下仙门,不请自来。
乱世多妖孽。恒古不变。
蓟王明媒礼聘,又得朝廷策封。上元故不再称“夫人”,号“美人”。
“上元拜见太妃。”西王母派,计九人入蓟王后宫。师门岁俸一亿三千五百万蓟钞。得此巨资,足够西王母派抵御强敌东进。
财能通神。于俗世更无往不利。布道信众,笼络仙门,结好周遭势力,乃至域外诸国。共御西佛东来。甚至足可招募能工巧匠,将昆仑墉宫,督造成雄城一座。并沿昆仑山脉,遍置狼烟烽燧,坞堡壁垒,日防夜防,足可转圜。
此不过是一年岁俸。
更有甚者。西王母足可招募散落冰原深处的各族古羌。重建西王母国。须知,在诸夏上古传说中,西王母便是母系氏族首领。初始形象为:“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
“豹尾虎齿”,显然是身披豹皮,身佩虎齿的“女巫王”人设。随诸夏文明之火,焚尽莽荒。西王母的形象,亦与时俱进,不断演化。至汉时,已是“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换言之,自上古时部落联盟的巫祝之国,随部落不断迁出,母系氏族联盟分崩离析。待至汉时,“西王母”只剩一群女巫,再无部落,更无联盟。究其原因,还是松散的部落联盟性质所决定。自然也与中夏文明圈的不断扩散,息息相关。古羌出山,顺下高原。而后不断东迁,散布河湟,远至关中平原。便是例证。
然,冰原深处,仍有母系氏族留存。如唐时所兴菩萨蛮。便源自“女蛮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最迟至唐代。自上古时,便延续至今的母系氏族联盟,信仰已从原始巫祝,改信佛教。
此亦可佐证。自今汉,明帝夜梦金人,引佛东来,到大唐盛世,乃佛教传入诸夏的关键期。盛唐之后,西王母传说日渐消弭,乃至了无踪迹。亦可佐证,西王母信仰的日渐消亡。
此,便唤做神战。新神取代旧神。
那么,转机出现了。
没错,便是蓟王。
一亿三千五百万蓟钞,年年输血。西王母足可笼络散布冰原深处的母系古羌部落。重聚为国。举国之力,与西佛相抗。甚至如“燃灯古佛”,以某种相互妥协,并入佛教。延续西王母“神性不灭”。
更有甚者。待蓟王打通冰原南下通路。西王母凭借与蓟王的(和)亲(同)盟。将影响力辐射南亚大陆。笼络信众,合并女国。日渐繁盛,亦不是神话。
可以预期。“佛”、“道”融合,大势所趋。
蓟王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只看到蓟王又和亲多少美人,而看不到背后的利益布局,显然是肤浅的。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蓟王大利天下,亦无可免俗。
“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义者利也(请注意)。”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言归,正传。
太妃遂以巫山神女之事相告。
“巫山神女派,巫山云雨术乃中夏奇术。若能与我派‘九音’合二为一。当可现‘九天壬女’。”
“可是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之九天玄女。”太妃问道。
“正是。”
“玄女当真天降乎?”太妃又问。
“当入夫君灵台(言指精神世界)。”上元答曰。
“原来如此。”太妃轻轻颔首:“玄女天降,当可救我儿于混沌。”
“太妃明见。”上元盈盈下拜。
待二人离去。义太妃进言道:“上元初来,恐未心服。若怀不轨,悔之晚矣。”
太妃言道:“仙门多孤子,自幼无父母。师门便是家门。奉西王母之命,婚配我儿。当无二心。”
“想来亦如此。”二义太妃这便心安。
函园九坂,琼台里。左中郎将府。
骑都尉李肃,再次登门。与吕布共叙同乡之谊。
吕布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肃佯装醉酒,试问道:“奉先可知合肥侯之事乎?”
“合肥侯欲重登为帝,洛阳人尽皆知。某岂不知。”吕布笑答。
“徐豫七王若兴兵来攻,奉先手握八关,当为先锋矣。”李肃又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讨逆,我辈责无旁贷。”吕布傲然一笑:“雄关障道,万夫莫开。”
李肃顺其言:“奉先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若所投非人,悔之晚矣。”
“哦?”吕布闻声落杯:“何为所投非人。”
“敢问奉先,今日所食俸禄,乃拜谁人所赐。”
“自是……”略作思量,吕布言道:“蓟王。”
“然也。”李肃又道:“今又为谁拦路把关。”
“乃为当今天子。”吕布抱拳道。
“非也,非也。”李肃断然摇头:“依愚兄拙见,乃为二戚把关也。”
“何以见得。”对于政治,吕布还似是而非。
“今朝政为二戚把持。太皇并少帝,不过傀儡耳。《废帝诏书》若坐实矫诏,合肥侯方为当今天子。奉先为二戚挡天子上洛之路。岂非助纣为虐?”
“这……”吕布果然起疑:“昨日朝会,卢司空言,不知所踪,并非无有此诏。若此乃蓟王之意,又当如何。”
李肃一愣:“竟有此事。”
“然也。”吕布言道:“卢司空乃蓟王恩师。蓟王承其所学,所思所想,必与卢司空如出一辙。蓟王亦觉《废帝诏书》非矫诏。合肥侯坐实谋逆矣。”
“此处存疑。”李肃脱口而出。
1。190 并驱中原
“何处可疑?”吕布遂问。
“哦!”李肃急忙遮掩:“愚兄所指,乃《衣带诏》也。”
吕布这便压低声音:“蓟王就国,守丞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