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男孩推门而入,喊道:“爷爷,在家不?”
门一开,便有一股药味迎面扑来,秦渊闻到了,却感觉便是那摄魂幽香也没有这股药味来的亲切了,忙跟着踏进房去。
一个老迈缓慢的声音从内室传来:“你这个机灵鬼,又闯了什么祸么,这个时候来找爷爷?”
秦渊定睛一看,才看到内室有个木躺椅,一个年过七十的老者手中拿着个蒲扇,躺在椅子上一边吸着水烟,一边扇着旁边的小药炉,老者秃着顶,蓄着半尺长的白须,容貌很是和蔼慈祥。
小男孩,忙吧秦渊拉过来道:“爷爷,有个过路的说他妹妹病了,我见他年数不大不似坏人,便带来让爷爷看看。”
那老者眼神似是不佳,秦渊忙上前让他看个仔细,那老者看了看秦渊。这才看向秦渊背上昏睡的郑娴儿,皱了皱眉头,缓缓坐起身子。
秦渊欠身道:“拜见老丈,晚辈名叫秦渊,这是舍妹,路染风寒,望老丈搭救。”
老者面色一正道:“你这小子,说一句话便撒了两个谎,这女娃绝非你的妹妹,她也不是染上风寒,而是中了剧毒。”
秦渊面上尴尬,背着郑娴儿跪了下来,道:“望老丈恕晚辈难言之苦。”
那老者缓声道:“老朽乃这楚家村掌事,也是这村中的郎中,不才也懂些面相观色的伎俩,你若说谎定瞒不了我,但我观你无淫邪丑恶之气,故也不怪罪于你。”
那小男孩凑过来道:“爷爷本是这方圆数百里有名的神医,只是年迈隐居于此,我叫楚风,也学过些医术。”
楚老汉道:“机灵鬼莫说大话了,”转头对秦渊说:“老朽数年前中风发作,手脚却已无诊脉把针的能力了,怕难以搭救啊。”
小男孩说道:“一般都是我来切脉,爷爷来下药的,不过这中毒我可不会看。”
秦渊想了想道:“请问老丈可有银针,我可自行施针,只望稳住病情,再寻这解毒之法。”
楚老汉眉头稍扬道:“哦?你这少年也懂这施针之术?”
秦渊道:“家师确曾教过一些手法,但晚辈也未曾用过,此时紧急,但求一试,望老丈在旁指点。”
小男孩楚风倒也乖巧,马上将楚老汉收藏的银针取出,又点来盏油灯,毛巾、热水也尽数拿来。
秦渊将郑娴儿放平在一边的病床上,捋开她的袖子,便露出她雪白的玉臂,郑娴儿双目紧闭,面色甚是难受,嘴唇干裂,看的秦渊一阵心疼。喂了些水后,秦渊便拔出银针,火上微烤,一边心里在将元律对针术的教导还有与小师弟李度的探讨一一回想,理清了思绪,再用养气法门中的清心定神的呼吸调息了一下,出手如电,一瞬间便将十数根银针扎入郑娴儿双手手背手腕数个穴道,下手之快,让秦渊自己都吓了一跳,楚老汉更是瞠目结舌。
楚老汉道:“少年人,你这针法颇为特别,深浅力道都包含无穷奥妙,让老朽大开眼界啊。”
楚风也睁大了眼,手下却不停,给秦渊不停地递送毛巾或是银针。
秦渊道:“师尊曾教导于我,所谓针石之医,乃是刺击人体气穴,激发人体本身的抗御之力,人之五脏皆与手脚相连,刺击手上血脉便可调整五脏的反应,我这几针乃是晚辈的一个师弟所创,名曰激命九针,前四针是为护住心脉,后五针是平缓脏器,专是为这中毒或是重伤所用,虽不可解毒,但却也可救急保命,再去寻那解毒之法。”
果然不一会儿,郑娴儿便神色缓和了一些,似不是那么难受了。
秦渊给郑娴儿敷上毛巾,又喂了些水,这才微放下些心。
楚老汉苦笑道:“少年人针术高超,老朽自觉已是难比,却不知令师弟多大年数,却可创此神技?”有些门派已入门前后定兄弟,便是晚进一天,也有可能五六十岁的汉子叫十几岁小孩叫师兄。
秦渊道:“我那师弟唤作李度,年方也才十三岁,却天赋异禀,非常人可比。”
楚老汉道:“姓李?莫非是楚国涵空山庄的李家?”
秦渊抓了抓头道:“这却不知,我与师弟也失散数月,不知这天下之大,何处可寻啊。”
楚老汉点了点头道:“我这家中倒是有些药材,少年人你若见用得着尽快用来,切莫客气。”
于是,秦渊与郑娴儿便在这楚家村住了两日,秦渊也基本诊断了郑娴儿所中的毒性,每日早晚为她施针、推拿,郑娴儿的神志也已恢复,只是这解毒之法仍是不得,任秦渊与楚老汉反复商讨也没有个结果,秦渊知道,施针只能压制毒性,不至于六七日便丧命,但若拖个十几二十天,难免危险,左思右想,只有冒险前往西面的镜章城去找郑万,只望他能一救。
在楚家村住的这两天,楚风日夜相随,对秦渊的施针技巧和医道、养气法门甚有兴趣,秦渊也不藏私,尽将说来,两人很快便熟络如兄弟了。与楚风聊天方知,这楚老汉本是洛城的名医,后隐居于此,多次给四方诸侯权贵看病,故得到些礼遇,才保了这楚家村的平安,只是大多男丁都要服那兵役,村里只有几个汉子了。
郑娴儿醒来后却变的颇为沉默,总是躺在床上思索,却也没有拿重话说秦渊了,比之前温柔了许多,但却更与秦渊保持距离了。
第三日近午,秦渊从村里买了头犁田的老马,将郑娴儿扶将上去正准备出发,却见楚老汉拄着拐杖出门来送行忙迎过去,正待客套几句,便见楚风背着个小包裹一蹦一跳的出来。
楚老汉道:“秦少侠,老朽本欲将一身医术穿与我这机灵鬼孙儿,无奈他动手尚可,读书却难以静心,望追随秦少侠,拜师亦可,望秦少侠将针石之术传与他,也算尽了老朽世代行医的祖训。”
秦渊忙说:“老丈万不敢当,若小风愿学,我自当相授,只是我这一去,凶险异常,老丈仅有这个孙儿,还请三思。”
楚风双手叉腰道:“秦大哥莫看我年幼,这应国西面哪我都去过,颇为熟悉,我定不会坐老在这小山村的,只想出去见见世面,爷爷也答应了。”
楚老汉疼爱的轻抚了抚楚风的头道:“少侠放心,我这孙儿甚是机灵,你这一路前往镜章,若无个熟路之人恐怕迟迟难到。”他顿了一顿,神色悲哀地道:“便是留在这楚家村,再过个一两年,恐有战事便又要征做兵士,老朽儿女皆死于此,留下也护不住周全啊。”
秦渊想了想道:“那晚辈便不推辞了,愿与小风以兄弟相称,前途漫漫,望与风弟并肩前行,永不相弃。”
楚老汉双目有些泪花,便与些其他村民,送三人出了村子,远远望着,直到三人行出五里多远。
边往前行,楚风便滔滔不绝的与二人说着这应国西面的情景,他活泼俏皮,倒也将秦渊和郑娴儿的苦闷打消许多,郑娴儿也偶尔微笑,与他们闲聊几句,再未提及去洛城之事。
“那镜章又叫剑斗之城,是因镜章城位于与景国交接之处,最早是个重镇要塞,不知几百年前便毁了,只有些土墩城墙脚,最早是景国派遣军队抓捕应国的民夫作为奴隶,送去景国的必经之路,几支抓奴的队伍在那会和,互相比较奴隶品色,便将我应国的民夫如猪狗一般丢进笼子或者比武台,让他们打的你死我活,想想也是我们应国最大的耻辱了。”楚风娓娓道来,语气却越发愤慨。
“若是我们应国也如诸般强国一样没有这奴隶抓捕该多好啊。”秦渊感叹道。
郑娴儿缓缓道:“我郑家做了数代奴隶买卖,我却觉得可耻得很。”
楚风已知郑娴儿的来历,点头道:“其实在庆安六一二年也就是一百三十年前,应国便抗景成功,只有朝贡,景国也承诺不再加派军队来掳人为奴,但应国却已奴性根生,他们景国不来掳,应国却自己掳自己的臣民卖去景国,或是送到东面矿山为奴。”
秦渊不住点头,心想这楚风对这天下事倒是颇为了解。
楚风接着道:“如今的镜章已不是军事之用,全然是作为奴隶买卖,城中有应国最大的比武场——战龙堂,每日在那都有比武,平时是将奴隶丢进去拼杀,供权贵取乐,每逢初一十五,还有各国的剑客慕名而来进场比武,以求富贵,其中不乏各国的高手。”
秦渊问道:“那郑家三当家在镜章如何?”
楚风道:“郑家在镜章也颇有势力,把持了接近一半的奴隶买卖,除了战龙堂,其他大部分比武场都是郑家把握,手下高强剑手不少,实力仅次于刺史府与侯爷府。至于那郑三当家的如何,我却未见过,不为得知啊。”
郑娴儿道:“我打小便也没见过我三叔几面,只记得他身材矮胖,贪财如命,甚是惹人讨厌。”
秦渊温柔的看了看马上的郑娴儿,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郑娴儿却未看向他,只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第十二章 剑斗之城
正如楚风所说,如果以城池的标准来看的话,镜章城几乎是座废城。
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城墙,一眼望去,一片一片全是爬满青藤、长满杂草的断壁,本是黑灰色的墙石也风化得黑红或是枯黄,干涸的护城河只有一小滩一小滩的积水,河底也是杂草烂泥茂盛不已。早已没有了城门、城楼,乍一看便有十数条道路通向城内,只有十几座圆木搭建的哨塔高高立起,有些军士在上把守。
虽是破城,但秦渊只觉着比刚舍要繁荣不知多少,来往进出城的行人络绎不绝,无数马车交错,其中不乏关押奴隶的笼车。
进城甚至无需门税,这倒让秦渊觉着有些意外,经过城墙时也未有守卫盘问之类,只有不时的一队骑兵四处巡逻走动。
一行三人到达镜章只用了三天,楚风果然是带路的好手,三人一步也未走错。楚风教秦渊与郑娴儿用布在下巴处围个东方沿海居民式的护颈,捋着袖子,头发也扎在后脑,乍一看俨然是应国海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