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还不到一万块钱。
但也差不多将近了。
说不定还真能试试做个体户。
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
等会吃饭的时候再商量吧。”
虽然失业是件让人比较难受的事,但工厂那边给的补偿还是消弥掉了他们一部分难受,所以慕思汉此时的心情还不错,甚至还对未来有了那么点期望,并不是很难过。
“也好,妈,爸他们回来了。
咱们可以吃中饭了……”
乔木点了点头。
就转头朝厨房招呼了起来。
“知道了,怎么回来这么早?
这一天天的,真是的,海燕你过来帮帮忙啊,别就在外面坐着。
帮忙端菜,我给他们盛饭。”
为了防油烟,他们家做菜的时候是会把厨房门关上的,所以付橙并没有听到外面丈夫回来的动静。
只是让乔木过去帮忙。
而乔木自然是赶紧进去了。
很快,也就三分钟,乔木和她妈就把中午的饭菜都端到了桌上。
并且给每人都盛了点饭。
然后,正式开始吃中饭。
他们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所以慕思汉一边吃着饭,一边就已经将他们的决定,以及拿到了多少补偿金跟家人又说了一遍。
并且询问他们有什么建议。
这次因为事情已定,所以大家讨论的要稍微热烈一点,有说可以开个小餐馆,也有说可以开个糕点铺,或者直接跟贺家学,先弄个小摊子出去叫卖,如果生意不错,那就再去租个铺子正式搞相关买卖。
不得不说,他们家的想法还是相对保守的,并没有敢说去南方或者去其他大城市买东西回来都卖。
只敢跟市面上比较多的人学。
卖点东西……
卖点自家做的东西。
经过一番商议讨论后,他们终究还是觉得得保守点,前期的投资不能过大,最好就弄些家里有,或者不贵的东西,拿外面去试试水。
慢慢的来。
这样就算生意不好,损失也不大,少做点卖不完自己家也能吃。
对此乔木也没意见,开局就搞大场面的确有点压力,要是生意不好的话,指不定他们能愁的几天几天睡不着觉,所以还不如慢慢来。
反正现在才八四年。
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着急。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黄金时期,稳打稳扎慢慢来的效果更好。
事情定下来后,乔木暂时并没有插手干预,每天依旧还是固定的在家写几个小时文章,然后出去放风看电影啥的,日子还蛮自在的。
不过她爸她妈。
她大哥大嫂就忙了。
一些个体小生意,其实还是蛮累的,卖包子馒头的很多时候早上三点多钟就要起来,卖家常菜的春秋和冬天还好,可是夏天那是真的要命,卖糕点的店家也是差不多。
慕思汉他们商量了一番后,最终还是决定做糕点买卖,而最先准备开始卖的,就是应季的绿豆糕。
这时候跟几十年后不一样,几十年后做绿豆糕,有现成的脱皮绿豆卖,有现成的各种熟粉卖,还有些店铺是直接由厂家送货,店主只要卖就可以了,都不用亲自去做。
可是现在不行。
现在什么都得自己来。
绿豆得自己泡,绿豆皮得自己脱,得自己碾成泥,得自己加其他食材,他们家又是刚开始弄,很多程序都不是很熟悉,甚至还需要一点点去尝试,调配一下东西口味。
所以那真的是相当的忙。
开头那几天,慕思汉他们那几个人基本就没怎么出厨房,家里不少锅碗瓢盆几乎都被泡满了绿豆。
做成功了的,做废了的,做的不好吃的绿豆糕那是成堆成堆的。
有些味道还行,就是模样不太好的绿豆糕还好,还能送给周围邻居尝尝,可是那些味道都不行,模样更不用说的绿豆糕,那就真的让慕思汉他们有些发愁了,吃又吃不下去,扔了的话又感觉可惜浪费。
最后实在没办法。
只能由乔木出手,稍微调整了一下味道,然后重新压模,弄了一批稍微干一点,甜一点,但味道其实也还勉强算凑合的绿豆糕出来。
此次之后,乔木心灵手巧,精通厨艺的印象就开始深入了家人的记忆,并且每次对糕点做出什么改变,都会提前拿给乔木尝尝,让她评价一下,他们也好适当的改进。
当然了,这是未来的事了。
现如今的他们,在总算确定了绿豆糕的配方之后,就在第二天大早上,推着小摊子出去卖他们新做的完整绿豆糕,以及乔木凑合着改良出来的那些稍微干点的绿豆糕。
因为慕思汉不善言辞,所以出去卖糕点的是付橙和她儿媳妇,她们两个人刚开始虽然也有些不太好意思叫卖,但是随着卖出一两份糕点,并且碰到几个熟人来买,聊开了后,叫卖声就稍微放开了一些。
新摊子出的新品,手里有点钱的都还是愿意尝一下的,好吃以后就再买点,不好吃就再也不来了。
因此,付橙她们第一天出摊卖绿豆糕的生意还不错,还没有到中午,带出来的绿豆糕就都卖光了。
甚至还有吃过觉得好吃,特地又过来买的人没买到,提前跟她们先订了一斤,让她们下午多带点。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八三年的女文青(16)
乔木他家左边的邻居张三虎家。
当天晚上,张三虎吃完乔木他们家送去的最后一块绿豆糕后又砸了砸嘴,颇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
“老慕家这东西做的不错啊。
我听说他们家想做个体户。
想来过两天应该会卖这玩意。
你明天问看看,要是他们家卖的话就再买点回来,还怪好吃的。
家里孩子也都喜欢。
正好过几天我爸过生日。
买点给他吃吃也蛮不错的。
他向来就喜欢吃这些。”
张三虎舔嘴唇说着的时候,他边上的她媳妇就已经白了他一眼:
“你也知道孩子们喜欢吃啊。
那你还把绿豆糕都吃了。
一把年纪了,你也好意思跟孩子们抢东西吃,等待会你孙子放学回来,看到家里绿豆糕没了,你看他怎么跟你闹,你刚刚吃的那两块绿豆糕,是你那孙子昨天特地没舍得吃,留下来准备放到今天吃的。
你倒好。
我盛个菜的功夫你就吃了。
你们这一家三代还真是祖传老鼠嘴,什么都想吃,什么都爱吃。”
“你怎么也不早说啊。
算了,吃都吃了,我还能吐出来不成,大不了明天我去问一问老慕他,看看他能不能卖一点给我。
但还别说,这东西味道是真不错,比我们食品厂里的东西味道好多了,我原本还觉得老慕带着儿子一起下岗有点蠢呢,现在看来他们家那是早有准备,有这门手艺在。
再怎么着也饿不着他们家。”
张三虎因为知道自家孙子还算好哄,所以并不担心孙子会闹的。
说着还感慨了下慕思汉手艺。
“再怎么饿不着,那也比不上铁饭碗啊,咱们这好歹旱涝保收,不管东西卖得出去卖不出去,工资他都得照发,做个体户那就不行了。
赚一分钱就是一分钱。
未来不好说的。
我看他们家就是傻,为了千八百块钱的退休补偿金,竟然让他儿子也跟他一起下岗,那点钱只要上班不到四年就赚回来了,以后啊。
有的他们受的。”
王娟芳虽然也承认绿豆糕的确好吃,但是却对慕思汉的行为很是看不上,在她看来,他们家两个人只能留一个,那就留一个人好了。
留一个工作也算不错了。
可那家伙不但自己走了,还把儿子也带走了,这不是瞎胡闹吗?
也不知道他那儿媳咋同意的。
要是她公公敢这么搞。
她早就跟她公公吵起来了。
“唉,谁知道未来怎么样。
更何况我们现在这工作哪里还能算是铁饭碗啊,铁饭碗是永远也丢不掉的饭碗,可是现在有些工厂倒闭的倒闭,让员工下岗的下岗。
我的工作这次虽然保了下来。
可是下一次谁又知道。
以前工厂东西卖不出去,上面会给补贴,会给订单,可是现在上面都说搞什么市场经济,让我们自己去找订单,食品厂的东西要是还卖不出去,中秋节月饼也卖不了多少的话,那恐怕到年底还有可能会继续裁员,你说这能叫铁饭碗吗?”
他老婆不提铁饭碗还好,一提铁饭碗,张三虎便不由担心起来。
他这铁饭碗又能维持多久?
“食品厂效益这么差了吗?
要不你想办法找找关系,转到我们纺织厂这边来吧,我们纺织厂最近生意还行,半个月前刚接了一笔大订单,前两天还又招人了呢。
你现在在食品厂有工作,转到我们纺织厂还好转点,要是你也被下岗了的话,那可就不好转厂了。”
王娟芳还真不怎么了解食品厂那边的情况,不过现在听她丈夫这么说,顿时也觉得食品厂可能是真有点悬,所以忙劝她丈夫转厂子。
而张三虎却是无奈的摊摊手:
“事情哪那么简单,况且我去纺织厂能干什么,我又不会织布喽。
总不能让我去食堂吧。
可是食堂的位置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那么容易转,从效益好的工厂往效益差的工厂转容易。
可是想从效益差的工厂往效益好的工厂转,那可就难了,咱们家老二今年年底就得结婚了,三转一响还没有办齐呢,哪来钱找关系。
先这么着吧,想来咱们县这个食品厂,一时半会应该也倒不掉。”
有时候有些事,真的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各种无奈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家里接下来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的是,他哪有钱去找关系转工厂,只能暂且这么着了。
“唉,你说的也是……”
……
此时,已经将下午做的那批绿豆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