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乔木和老村长夫妻俩偷偷摸摸在山上种的红薯,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为了防止被别人发现闹出什么事端,这次上山挖红薯同样也是偷偷摸摸的,带着十几二十个人上去挖的,人少才安全。
山峰峡谷内,乔复华正带着十来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在这边奋力的挖着红薯,可是挖着挖着,大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倒不是发现有人跟踪什么的,主要是大家突然觉得挖出来的红薯不论从个头还是从数量上来看,都比他们自己以前种的红薯要多,而且还更大。
“老村长,这红薯是不是有点不对劲?俺咋感觉这红薯不但个头超大,而且下面结的数量也多!
估摸着一株下面都能有五六斤的红薯,这也太夸张了吧,难道公社那边的广播说的没错,这世上真的有亩产万斤的粮食?”
乔铁花扒拉出一整株红薯,拎起来就感觉不对劲了,他以前做过不少年的屠夫,虽然说已经有将近十年没卖过肉了,但是手上功夫还在,随便一拎就能知道一个东西大体多重,差距绝对不超过一钱。
“我也不知道啊,这红薯秧是乔太婆弄来的,不过这红薯的品种是真不错,不但个头大,数量多,我昨天挖了两个尝了下,口感也比我们以前种的那些红薯要甜的多。
别管这些了,下面的红薯多还不是好事吗?反正这是咱们偷偷种的,又不用交公粮,你们还是赶紧抓紧时间挖吧,回头晚上我抽时间去问看看乔太婆怎么回事。”
乔复华昨天就已经挖过一株看一下到底能不能收获了,惊喜开心也早已经惊喜开心过了,所以此时自然很镇定,还有心催促大家。
乔铁花一想也是,反正这红薯回头也是要分到每家每户的,想知道是不是真高产,大不了稍微留点红薯,明年种一下不就知道了,不过要是每年都这么高产的话,那以后说不定就不用再挨饿了呢。
想到这,心绪也激动起来,干活都有力气多了,那热情都已经不逊色于当年刚分土地时的热情了。
挖了一个白天,他们一行十几个人,竟然生生挖了整整十亩地的红薯,挖出了不下十万斤,这么多红薯,光靠他们十几个肯定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运下山去的,一个人撑死了也就只能背百来斤。
所以,在当天下午太阳即将下山,但天色还稍微有那么一点光明的时候,老村长就赶紧跑下山招呼大家去山上帮忙一起背红薯下来。
反正现在天色也暗了,没有人会大晚上的跑到他们山上去,或者跑到他们村干什么,所以老村长叫起人来也是一点都不客气,但凡是能动弹的几乎都要去,必须得抓紧时间,尽量在天完全黑掉之前把红薯都运回来,不然天黑不好下山。
十万斤的红薯十几个人运,速度肯定是相当慢的,但是几百个人一齐运,速度就快起来了,不过来回两趟的功夫,就把所有红薯都运到了村里原先的粮库内。
粮库里,虽然大家现在肚子都比较饿,也都很累,但是看着粮库里那一大堆红薯,一个个脸上还都是满脸笑意,开怀不已,乔复华看大家这样开心,考虑到不少人家可能早已经断粮,所以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立刻就站出来说道:
“我也不废话了,现在就把这红薯给你们分了,乔三叔,你和大竹二狗他们在边上帮大家称红薯,咱们村一共一百户人,加起来一千零七十二口,成年壮丁每人先分一百斤,老人妇女分八十斤,不满十岁的孩子分六十斤,另外今天上山挖红薯的多分二十斤,背红薯下山的也多分十斤,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意见,没有意见,老村长你就快点分红薯吧,我这肚子都快半个月没吃过正经粮食了。”
“对,村长,快分吧!”
“是啊,村长,我们没意见!”
老村长的分法本来就已经算蛮公平的了,而且大家现在肚子也的确饿的很,都想快点分点红薯回去吃,饿着的感觉实在不舒服。
“那好吧,开始称!”
乔复华见大家的确没有什么意见,所以立刻就让边上的乔三叔开始分粮,村里面每家每户几口人大家都一清二楚,所以自然不存在什么冒领,该分多少斤就是多少斤。
等到分完之后,所有人该分多少都分了之后,仓库这边还剩下了两百多斤红薯,张复华环视了一下周围发现乔木没来,所以立刻道:
“还剩了两百多斤,但是今天乔太婆没有过来,山上的红薯秧都是乔太婆提供的,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费了多少人情,所以这两百多斤红薯都给乔太婆,大家不要有意见啊,这是乔太婆该得的。
我还觉得给的少了呢!
毕竟要是没有乔太婆,咱们大家伙那是一点都分不到,接下了几天我们还要上山去挖,到时候每次分剩下来的也都给乔太婆!
好了,没意见就回去吧!
都给我把嘴闭牢了,谁要是敢把消息泄露出去,立刻除族!”
大家伙这次都分了不老少的红薯,就是人数最少的一家都分了两百来斤,再加上他们一个个心里也都有数,都清楚这些红薯是从哪里来的,所以自然不会有意见。
一个个都说没意见,应该的应该的之后,便匆匆挑着属于他们家的红薯,回家吃红薯去了。
第四十七章 六零农家太婆婆(23)
村民走后,乔复华则和他儿子每人挑了一百多斤的红薯,一起脚步匆匆的把红薯送往乔木家。
顺带着也问了一下乔木那些红薯秧子是从哪里来的,乔木自然不可能说实话,就把当初她闺女说的理由又描补了一番,成功把老村长给忽悠住了,并且还明确表示明年要在村里专门划块地种这红薯。
红薯种植并不挑地,所以就算在村里种红薯,那也不会影响水稻的种植面积,只是把原来种玉米等其他杂粮的土地拿过来种罢了!
所以老村长这么说,那未来肯定也会这么做,这么高产的作物即使是杂粮,也没有哪个农民舍得不种,估摸着呀,就算村长不提,大家也都会偷偷的在家里稍微种上一两分地,免得再忍受饥饿。
接下来的下半年里,大家干活就都努力多了,一来是因为工分制度已经实行到了他们这,二来也是因为大家肚子里不那么空了,稍微有了些力气,所以才能更努力的种田,打理作物,周围一些其他还缺粮的村庄则是真的有心无力,肚子里面空空的,就灌了一肚子水,哪里有力气去打理作物?
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各大村庄的大队长,包括村庄里面的村民已经是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他们那边很多人已经饿死,或者已经饿出了浮肿病,离死不远了,反正都已经要死了,那还怕什么,自然是拖着饥饿的身体,堵到公社那边要救济粮,不给就不走,乔木他们村虽然暂时也不需要救济粮救助,但是为了避免让别人知道他们村还有些粮食,从而引发一些不可获知的意外,所以,还是从村里挑了几个骨瘦如柴的参与其中,免得在一众村庄当中显得格外突出例外。
救济当然是要不到的。
现在上面的整体政策是竭尽全力保证工人阶层的粮食,粮食要优先运到一些工厂以及大型城市,其次要运到这次夏收的时候颗粒无收的地方,他们这边这次夏收虽然收成比较低,但还是交了不老少粮食上去,那些公社社长也不可能说他们让农民把粮食都交了上去,所以现在要是去要救济的话,那不是自打嘴巴,顺带着自爆违法吗?
所以,围在公社这边的人围了两天之后,还是被公社里的工作人员给哄骗走了,具体就是说他们已经向上面申请了,你们现在围在这边也没有用,救济粮还没有到,还不如回去找点吃的填肚子什么的。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村民都能靠这两三句话哄骗回去,公社那边除了哄骗之外,顺带着也劳烦了警局的人过来帮忙驱赶,大家对枪械还是有些畏惧的,所以在大多数人撤退离开后,剩下的那点人也难以成气候,只能捏着鼻子回去。
回去继续吃小球藻和代食品。
可千万不要以为代食品是什么好东西,代食品,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替代食品的东西,用哪些东西去替代食品呢?麦麸、稻壳,玉米杆、红薯皮……这些都算。
而且,这还算好的了。
更差的那可能得把树皮甚至于木头什么的加入其中,打成粉末。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相对贫困的地区,有些还算富裕的地方,那他们的代食品也要好一点,他们是以瓜果蔬菜替代粮食,由此也可见各中差距,更可见,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公平,就算是搞平均主义的时候,那也是有人吃不上饭,有人吃吃喝喝,大鱼大肉一点不差。
人心有私,就不会有公平。
乔木通过村里人的交流知道这一情况后,终究还是不忍心,偷偷的在夜晚游走了一下周边的一些村庄,给每个村庄送了千八百斤的红薯,这些天来,她一直没有在企鹅农场当中种其他东西,一直都是种的红薯,所以倒也还供应的起。
不过,乔木也仅仅只是送了一次,送完红薯之后的第二天,她又开始写告状信了,当然了,说是告状,实际上也只是把他们这边的情况写成稿子投递给人民日报社。
她终究只是个普通老百姓,也没能力帮他们这边的人要救济,只能通过笔写写这边情况,希望上面如果有人看到能够重视一下,稍微查一查,解决他们这边的困境。
但还别说,乔木的文章是真有用,他们这地方,终究还是相对较偏僻的,而人民日报则是所有官员都要订的报纸,他们这边市里的官员看到人民日报里有关于他们下属县城里面的情况描述,且还是不好的描述后,哪里能不担心,就算只是个不认识的人写的文章,那也是登上了人民日报的,那说明也有可能是过了上面人眼的,所以市里的几个相关负责人,立刻就派人下去开始调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