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的,自然也就有果断选择离开脱离的。

    因为刘家早有预料,所以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并没有太过慌张。

    仅仅只是叮嘱他们商会的所有雇佣人员,碰到相类似抢劫危险的时候,不要想着抢救产品,先逃命要紧,一时间虽然损失了些金钱产品,但整体凝聚力却提升了许多。

    颇有点轻减重组的意味。

    民国十四年年中

    刘家全族开始偷偷摸摸的举族搬迁,连带着所有此次对他们家不离不弃的其余商家和忠心的雇员。

    当然,所有人都是举家搬迁。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他们家已经在南洋那边打下了偌大地盘,虽然目前还没有建国称制,不过,足够的物资已经有了,如今再加上大量人员入驻,一切自然顺利进行。

    等到那些军阀有所反应,发现有点不对劲,刘家的运输队越来越少,他们抢到的东西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工厂都停工了的时候,刘家已经将多数人员都撤离出了国内。

    剩下的,都是些有二心的。

    同时,刘家产品开始断供。

    当然,这还真不是故意的。

    主要是因为工厂搬迁耽误了产品的生产,原材料方面的重新购买和重新选择也耽误了产品的生产。

    这两方面一耽误,最近一段时间的产品产量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不到,这么点产品全部都供给其他国家都还不够,哪里能供给民国。

    再加上那些军阀搞事。

    自然得先给他们断供。

    这一断供,引发的连锁效应可不小,很多产品的价格急速上涨。

    虽然涨价幅度没有当年沪海那么恐怖,可也的确两三倍往上翻。

    至于原因嘛。

    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年,刘家几乎垄断了整个民国的所有轻工业。

    在那段时间里,绝大多数小工厂要么撑不住倒了,要么就被刘家想方设法收购了,因此,刘家现在一撤退,整个民国的基础轻工业体系几乎陷入瘫痪状态,轻工业体系虽然比不上重工业体系重要,可是轻工业体系的发展,却代表着整个国家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

    如今刘家一走。

    民国轻工业体系陷入瘫痪。

    物价不飞涨才怪。

    与此同时,粮价也在飞涨。

    过去国内粮价因为有刘家不断从国外进口粮食进行适当调控,所以粮价一直维持在一个不高不低的水平,既能让普通百姓卖出粮食之后能够获得一定利润,也能让绝大多数没有田地的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粮食,不至于饿死,再加上乔木一直强调必须得稳定粮价,不能靠粮食赚钱,这才彻底稳定国内粮价。

    可如今刘家一走。

    其他商家可不会想那么多,他们还要赚钱呢,自然得赶紧把粮食囤积起来提高售价,再加上缺少国外进口粮食这一渠道,粮食产量本来就相对不足,所以价格上涨很正常,不到一个月,就上涨了三倍。

    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

    有些聪明的前后分析了一下物价上涨前和物价上涨后的改变后。

    顿时就发现。

    这一切都与刘家离开有关。

    也是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过去五六年内国内粮价一直维持着相对平稳状态有多么不容易,刘家又出了多少的力气和花了多少银元。

    于是,在刘家举族搬迁不到两个月,还没来得及准备好建国的相关程序的时候,国内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游行活动,恳请刘家回归。

    报刊舆论也多是赞同。

    甚至有些军阀也连连在报刊上表示他们一定会肃清他们领地内的土匪,保证刘家行商的安全等等。

    没办法,刘家一走,不说他们再也得不到倒卖倒卖刘家产品的利润,光税收这点他们就损失颇大。

    加上物价上涨,民怨沸腾。

    很多地方直接就乱了。

    地方一乱,别说税收了。

    不贴钱就是好的了。

    如此,他们自然也开始有点怀念起刘家还没走的时候的日子了。

    可惜,这次刘家走了就没打算回去,至少短期内就没打算回去。

    因此,最终也仅仅只是加快了产品的生产,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通过进出口的形式售卖到国内,并且又从国外购买了一大批粮食,设立了一个刘家粮行,帮忙平抑粮价。

    这一次,大家就感恩多了。

    要是哪个敢在刘家粮行外面捣乱什么的,百姓一人一巴掌就把他们给拍死,这可是他们唯一能买到平价粮食的地方,岂容他人捣乱。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就是贱。

    对人好惯了。

    就以为本应如此。

    不打上几巴掌根本醒不过来。

    做好事不留名,还不领情了。

    离开了才知道珍惜。

    可是举族搬迁这种事哪是说搬走就搬走,说搬回来就搬回来的。

    况且,刘家人都已经准备在南洋这边建国,自己做自己主,不需要再看别人脸色了,何必回去呢。

    祖坟啥的都已经搬过来了。

    无所谓了。

    等到到了民国十五年年末。

    刘仁明通过国际电台宣布再立新汉,立国南洋,以君主立宪制为国家主体政体的时候,国内那些人才知道他们刘家为什么不愿回来。

    原来是想当土皇帝了。

    同时,军阀也有了点小心思。

    特别是势力不算大的那些。

    反正他们在国内也打不过那些大军阀,为何不想法远走海外呢?

    说不定也能闯出一番事业。

    一时间,整个民国内部势力出现了很大变动,各大军阀间的手段和争端也变得越来越多,一个个小军阀迅速消失,或是被灭掉,或是自己带人远走海外,没多久,国内就只剩下三大军阀,三足鼎立。

 第四百五十章 民国文豪弃妇的祖母(完结+番外)(二合一)

    此后数年,国内争端一直未曾停歇,直到民国二十年,扶桑侵华。

    虽然国人向来喜欢内斗。

    但也多是在没有外来威胁,或者外来威胁不大的情况才会如此。

    当外来威胁足够强大时。

    自然还是一致对外。

    因此,原本打的不可开交的三大军阀很快就达成了统一战线,以政府党派为核心牵线,共抗外敌。

    迅速展开反击。

    ……

    南洋新汉国,秘柯岛

    乔木和她儿子,以及她那三个孙子,难得获得准许进入,没有听错,就算是乔木他们,在没有刘安平许可的情况下,也不能入岛。

    这是刘安平出于担心核泄漏和核辐射等问题定下的规定,因为她的坚决,以及她并没有透露相关危险,所以刘家三兄弟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也不忍心自家妹妹哭泣。

    再加上乔木有所附和。

    所以便同意了这个规定。

    连他们这些皇室成员都必须有刘安平的许可才能进入,又更何况其他人员,所以这边的安保等级是极高的,甚至远超过皇宫和政府。

    过去几年里,他们只有在刘安平过年回皇宫的时候,才能见一眼刘安平,平常时候根本见不到她。

    如今难得见面。

    自然是有话要说。

    乔木他们刚进实验室,刘安平就已经面带笑意地走出来迎他们。

    “真是稀罕了。

    上次我打申请进来的时候,你不是一直忙着都没空接见我,甚至还要把我撵走吗,今天怎么有空?

    难不成是因为奶奶来了?”

    刘仁明颇为惊讶的揶揄道。

    “奶奶来倒也是一个原因。

    不过,主要还是因为我的研究已经成功,甚至可以投入使用了。

    从此之后,汉国之内必然灯火通明,便是夜晚,也将永夜不熄。

    很多耗电量比较大的产品。

    也可以大规模开发售卖了。

    到时候又能大赚一笔!”

    刘安平笑着说道。

    不同于刘家父子的欣喜,乔木此时是有些懵的,灯火通明是什么鬼,难道她孙女不是在研究核弹?

    那她孙女在研究啥?

    发电站?

    可这时候要发电站有什么用?

    现在在打仗啊!

    要不了多久二战就开始了。

    不搞武器没前途的啊!

    当然,乔木此时虽然内心正在咆哮着,不过表面依旧不动声色:

    “那可真是很好的东西。

    可以具体说说吗?

    现在有没有成果。

    安全性怎么样?”

    “奶奶,我们边走边说吧。

    我正好也带你们去看看。

    我这次研究的成果是可控核电站,目前我这个实验室的所有供电都是由新研究出来的可控核电站提供,据估计,以我们目前的国土和国民数量来看,只要建三个核电站就足以供给我们国家所有人用电。

    而且还是放开了用。

    不过我还是希望这时候能多建点就多建点,因为如果打起仗来的话,这边的新式武器可能会消耗比较多的电量,到时至少得有两三个核电站专门给新式武器提供能源。

    而且电量有多余的话。

    还可以卖给其他国家。

    怎么着都不会太亏。”

    刘安平一边拉着乔木,一边就已经开始详细讲解她的研究成果。

    在场也就乔木听得懂。

    刘家父子跟在乔木边上,只觉得每个字都听得懂,可是合起来完全不明白是个啥意思,两三个发电站能发多少电?怎么可能供给他们整个国家所有人口使用,就算他们国家人口少,面积小,可现在也有近千万人口,哪是两三个发电站发的那点电就能供给所有人使用的。

    “妹妹不是说笑吧。

    如今国内人口总数已经逼近千万了,哪里是两三个发电站就够用了的,而且那个什么核发电站又是什么东西?现在不都是烧煤吗?难不成还有什么比煤更耐烧的东西?”

    核这东西,对于当前世界绝大多数人而言,都还算是未知物,因此,刘仁明他有所疑惑也很正常。

    “大哥,我不知该怎么跟你说。

    总之算是一种新能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