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国渠虽然觉得王虎的想法很不错,但普法工作也不是说做就能做了的,没有上面文件许可,他们也不能轻易轻举妄动,因此,这件事自然得往后再拖拖,帮乔木验明身份和弄证明才是当前要做的事。
说完,郑国渠就拍拍王虎的肩膀,出去电话提前通知朋友去了。
之后没过多久,乔木就把家里能找到的所有资料证明全部都带了过来,并且在郑国渠的帮助下,去各个部门跑了几趟,没两个时就把定期抚恤金的各种事情给办好了。
临回家时。
乔木自然又是连连感激。
当天下午,天色渐暗,乔木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大楼这边的情况好像有些不太对劲,当然,不是说闹鬼什么的。
主要是以前每次回来,基本都能看到或者说听到各家烧饭做菜的动静,也能感觉到一些烟火气息。
可是这次回来。
整个员工大楼安静的很。
乔木甚至都能隐约听到一些人家屋里传来的叹息声和细微的争吵声,乃至于一些女人的低声抽泣。
一切,都显得不那么正常。
出于好奇,乔木在把带回来的东西都找个地方放好之后,便立刻在自己卧室里,偷偷进厨神空间取了几个橘子出来,然后拿了两个给自家闺女,叮嘱她吃完饭吃,随后便带着剩下的橘子去了隔壁王大娘家,想要打听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随着王大娘家的大孙子开门。
乔木能够清楚的看到他们一大家子都围在桌子前,桌上也没有饭菜,个别人眼眶通红,情绪低落。
乔木赶忙走进去,把手里的橘子递给了刚刚开门的王小龙,随后担忧的走到他们边上,小声问道:
“王大娘,发生什么事了?”
“唉,能有什么事,上面发文件下来了,说以后工厂要自负盈亏。
若是工厂亏损太多就破产。
你也知道,咱们楼里住着的人家大多数都是钢铁厂和纺织厂的员工,钢铁厂精简人之后,勉强撑下来了,可是,纺织厂是彻底倒了。
咱们楼里,一下子多了大几十个失业的,我儿媳妇她也失业了。
这家里收入一下子少了一半。
听说钢铁厂那边好像还要精简人员,唉,这日子以后怎么过啊。”
说着的时候王大娘也是愁眉苦脸,眉头紧皱,皱的跟苦瓜似的。
“还要精简?
这……王大娘,看样子,这已经是趋势了,上面开放经济估计也是真的,你听我说啊,据我估计,以后,我们大多数人恐怕都只能帮别人干活,或者自己做点小买卖了。
我听说,南边有的地方厂子已经被卖给私人了,工人也都给私人老板打工,帮他们做衣服什么的。
还有人专门投机倒把,把一个地方的东西运到另一个地方卖。”
乔木对王大娘感官不错,两家关系也向来很好,所以,不免就想将有些事跟他们提前说道说道,给他们打针预防针,让他们能够及时跟得上时代潮流,免得被落下了。
王大娘却是听的心头一跳:
“这……这不是搞资本主义吗?
他们就不怕被……”
“听说是上面政策许可的,不过跟咱们这没啥关系,他们是在那个叫什么特区里面干的,听说只能在特区里面干,现在外面还不允许。
不过过两年可能就开放了。
以前街上是不允许任何人做私人生意的吧,现在街上卖菜的,像我卖午饭的,多着呢,有些偏僻点的角落,还能看到有人卖衣服,鞋子和手表,甚至于大小家用电器。
我看你们家要是不嫌麻烦。
也可以跟我学,支个小摊子。
卖点早餐,面条,馄饨什么的都可以,多少也能有点收益,多的没有,一天一两块钱应该是能赚到的,我现在每天能赚三四块钱呢。
是纯利润。
听说啊,有些搞投机倒把倒卖衣服手表的,来回一趟就能赚大几百块钱,甚至于上千块,不然他们怎么可能会愿意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干这事,而不是因为赚的多了。
不过这种事咱也不敢干,就卖点吃用的,赚个三五块钱也够了。”
乔木知道他们的担心,所以特地又解释了一下,顺带还将自己的利润说了出来,鼓励他们一起来。
第四百九十七章 八零年下岗女工(11)
“投机倒把这么赚的吗?
怪不得那么多人愿意冒险,我的天哪,我们全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到一千块钱,他们跑一趟就能攒到,古话说的真对,难怪总有人说什么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王建国,也就是王大娘的大儿子,此时也不由震惊出声,最近这段时间他的确是有听说有人做投机倒把的生意赚了很多,甚至还起了房子,可是,他还真从来没想过投机倒把一次能赚几百上千这么多。
已经多到让人眼红出血了。
坐在他边上的王大娘却是赶紧用力拍了下他后脑勺,小声骂道:
“你小子别给我瞎想啊!
投机倒把那玩意再赚钱,也是违法的事儿,你别给我有什么小动作和小想法,把你现在手里钢铁厂的铁饭碗端好,好好过日子就行。
别整天想那有的没的。”
“妈,你担心个什么劲,我也没那么大胆子啊,不过,现在这时候你再说钢铁厂的工作是铁饭碗会不会有些不太好,我这碗都快砸了。
小娟的碗已经砸了。
投机倒把不能干,那做点小生意应该没事吧,我也没看有人去抓街头做小生意的人,只有卖衣服鞋子手表的有点危险,卖吃的应该没关系,算农副产品,现在好多农村人带着自家养的鸡和种的菜来卖。
乔大姐也说了。
她每天能赚三四块呢。”
王建国当然没有胆大到敢去投机倒把啥的,更何况,他也没这本钱,这年头,就算是投机倒把,那也得有本钱进货,他的钱都在他妈手里捏着的,哪有钱去投机倒把?
他现在只是觉得乔木说的做小生意这件事蛮吸引人的,如果每天真的能有固定三四块钱收入的话。
那绝对比在工厂上班赚的多。
“那收入能稳定吗?
现在允许,谁知道过几天,过几年允不允许了,呃,小乔,我不是针对你,我就是有点担心这事。”
王大娘刚想再说一番自己的儿子,但立刻又想到了乔木还在她的边上,赶忙脸色略带歉意的道歉。
这时候的人,有的时候即使被下岗,被退休,那也依旧对国营工厂的工作等于铁饭碗的信念毫不动摇,觉得自己做生意不靠谱,指不定赚还是亏,远没有铁饭碗稳定。
此时大家更乐于求稳。
别说这时候了,就是再过上几十年,依旧还有很多家长坚定的相信只有教师和公务员之类工作才算铁饭碗,希望孩子的工作能稳定。
“哦,没事,您有这样的担心很正常,我要不是过不下去也不会选这条路,你们自己家里人商量,别管我的意见,我就是提个想法啊。
对了,我还没吃晚饭呢。
就先回了啊!”
乔木过来主要只是了解一下情况,提建议也只是顺带着的事,所以说完后自然也不愿意在这多待。
立刻就告辞离开了。
等乔木走了,王建国这才继续说道:“妈,乔大姐她是真的被逼入绝境,只能去做点小生意,我们家虽然没有被逼入绝境,但是家里的存款显然不多了吧,我估计不到两千块钱,咱们家也不能坐吃山空。
小龙今年高三了,回头不论是上大学还是念专科都得要钱吧,上完学要不要结婚,就咱们家这么小的屋子,还有地方住吗,老二小虎今天也上高一了,同样没多长时间了,光靠我这点工资,能干什么?
现在您还觉得那点存款够吗?”
很多事就是这样,有的人只想到眼前,有的人会想的更加远些。
王建国显然就是这种人。
他们家现在的确是没什么用钱的地方,可是明年呢,两三年之后呢,乃至于四五年后呢,怎么办?
他这边工作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稳定,而且,他还听说上面好像还准备削减他们的工资,甚至暂时只发一半的工资,避免多清减人。
那样的话。
日子必然更艰难。
听到这,王大娘和她儿媳妇印娟也都不由开始往王建国说的方向思考,良久,她们婆媳两个不得不承认,王建国的考虑是正确的。
家里两个儿子,未来一两年都要去念大学或者大专了,五六年之后说不定都得结婚,因此,未来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他们不想办法找个来钱渠道的话,恐怕到时候到处拆借,也拆借不来钱。
想到这,他们一家人很快就又商量了一会,最终决定先在家里做点东西拿出去卖看看,当然,出于谨慎考虑,印娟还是跟她婆婆说了一声,随后便拎着几个鸡蛋去乔木那敲门,准备请教一下乔木经验。
乔木对她过来并不感觉意外。
因为在走的时候,乔木就觉得王建国可能已经下定决心要干了。
所以,立刻把印娟迎了进去。
并且有问必答。
同时给她提了点建议。
譬如问她对哪方面比较擅长?
是比较擅长下面条。
还是比较擅长做包子。
或者做馄饨什么的。
有没有什么秘方?
做食品生意就这样,你得有特色,没有特色谁也不乐意去买,不说家里所有东西都得有特色,但至少得有一两样能拿得出手的特色。
没有特色,那就得少赚点,薄利多销,就得量大管饱,实惠些。
你做的跟别人家一样,甚至还没有别人家好吃,客人凭什么要去你家买,是不是,其实不论做什么生意都是这样,至少得有吸引一部分客人的要点,不论是便宜,好吃好用,还是方便,总归得占一点。
可是,在乔木说完她的建议和想法之后,印娟顿时有些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