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老二家的,我刚刚听圣旨里面好像有提到过个什么皇商。
这是怎么回事?
你们还得到了个皇商资格?”
乔木敲打了下自己那两个有功名的儿子后,立刻又转头问起他那个二儿子关于圣旨里的一些事儿。
提到这,温君怀依旧还是满脸笑意,心情看着格外兴奋的说道:
“娘,不止呢,不止是皇商。
我们还和陛下谈了一笔生意。
本来我们送银子过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皇上会召见我们,但是为了防止有这个可能,所以我们特地带了不少新制作出来的那批精油手工皂在身上,等见到皇上的时候。
我们就把手工皂给上供了。
本来当时我们只是想弄个手工皂皇商的名头也好方便回笼资金。
免得我家真的倾家荡产。
结果没想到皇上对那个手工皂十分感兴趣,然后我媳妇跟皇上聊啊聊啊,就跟皇上达成了合作,由皇上给我们保驾护航,而我们则将卖手工皂以及卖其他东西的六成收益全部都上交到皇上的内库里面。
虽然要分出很大利润。
但是这世上就没有比皇上再大的靠山了,以前我们一些不太敢做的买卖,或者不太敢扩张的生意。
都能毫无阻碍的进行了。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最多不超过三年我就能将银子重新赚回来。”
说话的时候,温君怀依旧还是难以抑制自己兴奋的心情,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是他过去晚上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可如今却的确发生了。
如此他又怎能不兴奋激动。
没像范进中举那样发癫就已经算他身体好和心理承受能力高了。
“原来是老二家的一力促成的。
还真是贤妻良母啊。
做生意也是把好手。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吗?”
一听具体的合作都是自己二儿媳妇聊的,乔木当即就略过了还想说话的二儿子,直接问起了儿媳。
“婆婆,我打算先卖手工皂。
现在我们家里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银子做其他事,所以只能先把手里囤的这批手工皂想方设法卖出去,回笼十几万两资金回来再说。
至于其他的。
孚儿弄出来的豆油也是个不错的买卖,虽然利润不高,但的确利国利民,除此之外,家里过去一直做的买卖也都可以继续进行,甚至可能还会往盐政上面稍微插一脚。
孚儿说他还有些其他想法。
所以我想让孚儿多实验实验。
如果能再多出那么一两样人家都没有办法制作的东西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家很快就能恢复过去的资产,给皇帝陛下提供更多的收益。
只要我们表现的价值足够高。
那么陛下就不会放弃我们。
合作也能继续进行下去。”
温胡氏思路十分清晰地讲解着自己的规划,不过,她这计划十分依仗皇帝人品,如果这个皇帝贪婪成性的话,那直接掠夺都有可能。
或者直接把他们变成家奴。
虽然可能性很低,但怎么也得提防,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不过这些话乔木不好直接送。
所以此时只是点头表示同意。
然后就把另外两个儿子儿媳给打发走,带着二儿媳妇一起去了她卧室边上的小佛堂,跟她儿媳说了许多可能出现的危机以及如何暗地发展商业势力,把控经济的方法。
听完乔木的一番指导,温胡氏那是愁得一晚上没睡觉,第二天赶紧又去乔木那边,跟乔木细细商讨了许多事情,对很多未来规划的细节都进行了仔细的商榷和斟酌,最后好不容易才定下满意的大规划。
当然,具体实行还得慢慢来。
她原本计划好的第一步依旧没改,还是在京城开售精油手工皂。
而且还是以皇室贡品名义卖。
没几天就在京城中一炮而红。
彻底打开各大夫人市场。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我的穿越者孙子有点蠢(18)
在乔木他们家大批量售卖精油手工皂的时候,温宿帝又用几个小爵位以及几十张积善之家的书法,空手套白狼的套了百来万白银回来。
如此这才总算凑够了银子。
正式交付户部开拨。
经过一番商量扯皮,大家最终还是同意了绝大多数人的建议,那就是一边派兵镇压一边继续赈灾。
具体执行起来就是愿意投降的给点银粮,把他们送回家算赈灾。
不愿意投降的直接杀了。
还能省一笔赈灾款项。
顺带着减少流民力量。
千里之外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不太好说,反正京城自从大军和相关银两粮草开拨之后,就再次恢复平静,各大衙门也从最开始的忙碌状态重新恢复正常情况,开始循规蹈矩的按照往年的惯例,进行述职。
大约到十月中旬的时候。
温君思这才完成述职,并且因为南区府那边的情况还没有稳定下来,以及他们家好歹在皇上那边挂了号,最终的述职情况竟然被十分难得的评了个优等,并且留京了。
被留在京城这边担任通判。
虽然依旧还是他原先估算的通判职位,没能去翰林之类清贵的地方,但是京城的通判与其他地方的通判还是有区别的,毕竟这边是帝都,因此京城这边的通判级别是比其他地方的通判要高那么半级的。
只要不出什么原则性错误。
三年之后,他必然能理所当然的正式成为京官,并且升职到有资格参加朝堂每天正常朝会的水准。
也正因如此,温君思他们一家的心情才算稍微好点,不至于像刚开始那样对老二家颇为羡慕嫉妒。
既然老大温君思升职的官位已经定了下来,温君怀做生意本身也无所谓在哪,京城这边更容易做奢侈品生意,因此,他们家自然理所当然的决定在京城这边定居下来。
而原本他们暂时居住的那个三进小院子,显然不可能再继续用。
毕竟正式定居和在这边有事情办,临时居住一下还是有区别的。
三进院子对于他们一家二十多口人,外带十几个奴仆而言,终究还是有些挤,所以,在温君思升职情况定下来后,他们家立刻就开始操心起去东城区那买房子的事了。
同时人心也开始隐约溃散。
想要正式分家。
就是不像先前那样,仅仅只是资产分开,而是想要索性分开住。
……
十月底
西城区,怀善街街尾院子里。
他们温家一大家子再次聚在一起,正式开始提及分家相关事宜。
“娘,我觉得还是分家比较好。
我手里银子实在不多,东城区房价又贵,实在是买不起五进或者六进的大宅子,撑死了只能买个三进宅子,可是三进宅子显然是不太够我们一大家居住的,而且我那三个儿子也都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了。
等他们结了婚各分一个院子。
那就我们一家住三进宅子。
都可能有点挤。
所以,要不还是分开住吧。
不过您也别担心,我们虽然是分开住,但心肯定还是在一起的。
还是一家人。
到时候您就跟我们住好了。
毕竟本就该我们养老。”
如今的情况是,温君怀他们家虽然得了爵位和比较高的诰命,但的确把家底几乎掏空了,因此,如果三家再合起来一起买房的话,温君怀他们家绝对出不了多少银子。
而且三家一起买房之后,麻烦也比较多,等家里几个孩子结婚生子,房子该怎么分这些都是问题。
而且不管怎么说。
他们都不可能永远不分家。
如果一起斥巨资买个大院子。
回头等他们老娘百年之后。
院子不好分啊。
总不能一人割一块。
“你们两家是怎么想的?”
分不分家对乔木而言其实是无所谓的事,不过她还是又问了下另外两家的想法,如果他们没意见。
那就直接分好了。
反正家产早就分过了,她的私库在她没死的时候怎么都不可能分出去,分开住又能有什么大不了。
一点麻烦都没有。
“娘,大哥说的的确有道理。
大哥大嫂外带三个妾,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加起来的数量的确蛮多的,等大哥家三个儿子全部都结婚生子之后,光他们一家住三进的院子可能都有点挤,东城区那不仅大院子难买,而且很多院子都有规制,不到一定级别根本没资格住。
所以还不如分开住,不过我们可以尽量把小院子买近一点,如果能买到比邻的话最好,那样还能在小院子之间开个门,大家彼此来往也跟没分家一样,如此岂不甚好?”
温君怀并不是很清楚他娘的心思,但是他还是尽量的让自己的建议往兄弟和睦的方向靠拢,因为他相信,任何做母亲的都不愿意看到自家孩子针锋相对,因此如何把话说得漂亮,自然就是必修之道了。
他这番话虽然意思跟他大哥的意思差不多,但就单单建议把房子买在一起,中间开个门什么的,就比他大哥的那番话漂亮了许多倍。
说实话,乔木刚听完的时候都觉得她这个二儿子不当官可惜了。
这么老油条的脑子。
左右逢源还不轻轻松松。
“如此甚好,我没意见。”
话都让前面两个说了,老三能有什么意见,虽然他这边感觉自己有点吃亏,但还是点点头默认了。
“那就按君怀说的来吧。
最近户部刚述职结束,相信有不少京官需要离京,你们有空就赶紧去打探打探消息,尽量挑个合适的,要是实在没有墙靠墙的小院子卖,离得近点,一条街的也可以。
没必要真的打个门来往。
至于我,我谁也不跟着,就自己住,到时候给我也买一个院子。
我自己出钱。
至于谁养老的事。
等我不能动弹了再说。
就这样吧,别劝了,咱们家又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