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不见后世高考作文也都快混成“八股”了?

    此外,要增设算术、策论、明法等科目,以便国家选拔有用之人才。

    这种话,如果让朝廷自己提出,难免有喜欢叛逆的家伙反对,但让南孔当家人,身负天下名望的孔公诚说出,即便有抵制者,可也会引出支持派。

    北孔的脸面丢尽,他们支持不了,可南孔还行啊!

    反正孔夫子后人说的话还是很有用的。

    对此,景泰帝欣然笑纳,然后又命孔公诚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当个清贵的官员。

    谁让孔公诚也老了?

    而且这老头还自述此前从未当官,贸然参与政务,只怕手忙脚乱事倍功半,如果皇帝要给他官做,就去翰林院看书修书的好。

    对于科举上的变化,景泰帝为了安抚一下民间的学子,后面也和儿子商量了一番,规定了章程。

    他特意下旨强调,“科举之事,非同小可,凡有改动,需仔细斟酌……”

    明年就增加数学考试明显是不可能的,那太匆忙了,朱见济也不可能安排一些“1+1”的算法上去充场面。

    所以按照官方的意思,会试在四年后才会正式增设数算项目的有关考试,但这几年里,像童生试、乡试这等考试,也会逐渐出现一些算学题,难度应该还会逐年增加。

    所以趁着还有时间,大明的读书人们要自己努力努力,把理科成绩赶上来。

    “照此看来,以后科举,岂不是要考一些算学?”

    当旨意传达到外面,有不少学子哀声连连。

    京城这边还好。

    有钱的早就在京城这边或租或买好了房子,就为了在好好读书准备科举之余,探听下朝廷的最新动向,了解国家政策,为自己考场上写文章积累素材。

    能够从童子试一路爬到会试的地步,大多学子都是脑袋灵敏的做题家。

    他们待在京城,自然能够感觉到这几年的动向。

    太府寺和皇庄各种业务的开办,

    东宫还曾经特意颁发告示,招收民间善于算账的人才,让北京城里的计算机们活动频繁。

    而且农会推广后,在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项目中,也有着算术部分,很明显透露出皇家对于数学的重视。

    如果人脉再大一点,在朝廷下旨重新印刷各种数学着作,并且要求大明官方学校将之列为必学科目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所以像《九章算术》和《四元玉鉴》这种书,在各种书店里被人搜刮一空,甚至还有京城学子去拜访了皇庄用来培训人才的地方,企图混入其中,学习学习。

    这样一来,明年考不上不算什么,四年后再考一次,把数学学好了,也是一条晋升之路。

    反正谁也别拦着自己当官!

    人读书,就是为了当官的嘛。

    皇帝要我学啥,那就学啥!

    了解到这个情况的小太子只是微微一笑,并不限制这群人,唯一的条件,就是让他们交学费。

    毕竟,朝廷培训基层干部,那是得自己掏钱的。

    这对于国库而言,又是一笔从未有过的支出,也让户部尚书张凤暗自念叨了很久。

    以前哪有朝廷教导人还给他补贴的事?

    小太子做什么都老成,就是太大方了,好不容易充足起来的国库,没多久就会被他大手大脚的花出去。

    朱见济被人打小报告,知道了张凤暗地的小抱怨后,只是嘻嘻一笑,没有理会。

    现在让学子们掏点钱出来,也能堵一下张凤的嘴。

    反正在这样的年头,能够读上书的,家里都不怎么缺钱。

    而其他地方,为了照顾到全国各地的学子,朝廷还用专门驿站和快船去那里下了通知,不管是公办还是私立,学校都得跟着安排来。

    不然以此时的消息传递能力,等外地学子进了考场之后才知道要考数学,他们不得应激了?

    杭皇后养的那只肥猫应激后尚且会不吃不喝,炸毛半天,更何况士人学子?

    也的确有些人反对,但朝廷下了旨,孔圣后裔做保,像于谦这样的大臣默认,区区学子又能做什么?

    除非他们再来一次南北榜案。

    可惜,这次的科举变化幅度并不是很大,最主要的进士科保持原样,只是增设一些科目,或者多出一两道算术题而已。

    听吏部那边透露的消息,等到明年正式科举,还会有更具体的举措出来,反正对于接受旧有教育的学子来说,冲击也不是很大。

    想搞事的人是没有足够的基础去发动读书群众的。

    所以他们念叨了几句,也就没声了。

    君子六艺嘛,礼乐射御书数。

    孔圣人都说了要学,你不想学,那又是何居心?!

    是不是想学北孔那群人了!

    反对的学子呐呐,最后低头不语,只能去找人教自己数学了。

    我要做明世祖

 第137章 宋兴死了

    可正如此前所言,大明民间的野生数学家是不多的,要想应付过科举考试,那也不是算几年账本就可以的。

    所以很多学子找来找去,最后才在当地官府的告示下,得知了社学重开的消息。

    一些年轻的学子还不知道“社学”是什么,被年纪老大的前辈提点过后,才知道这是洪武年间的官办学校,后面因为朝廷财政问题等等原因,废弃不搞了。

    在打着“祖宗成法”玩复古的那一套,也不知道小太子又从哪个的裤裆里掏出来了这个大宝贝。

    就是师资力量仍然不足。

    从军中退伍下来的老兵和当地卫所的千户百户,都有被聘用来教学的,棍棒教育那叫一个足够,可算术却是相反情况。

    所以但凡有数学老师的课,总会把社学的教室挤的满满当当。

    夏秋时节的天气还是有些热的,很多人挤在一块,感觉就跟待在蒸笼似的。

    可为了自己的前程,学子们只能快乐又痛苦着。

    ——————

    京城。

    就在下达明年科举情况后不久,朱见济听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宋兴病重,并且已经被太医下了“药石难医”的定论。

    他就要死了。

    朱见济想起两年前,正是因为这一位老牌勋贵率先投靠,还帮他联系上了其他的勋臣,才成功让自己实行了计划。

    一旦自己登基,那宋兴也是绝对的“从龙之功”啊!

    可现在,

    这个从小身体就不太行,步入中老年后又遭遇人生大变的西宁侯就要走了。

    朱见济万般感叹,然后问马冲,“宋诚回来了吗?”

    “应该快回京了。”

    其实在去年,宋兴就大病过一次,几乎就要撒手人寰。

    只是宋诚当时还在大同那边对蒙古进行清扫,为了不碍着儿子建功立业,宋兴特意下令不准人给他通信。

    他是不会让一些小事去破坏家族发展的!

    好在朱见济得知以后,下令太医署都跟过去给宋兴治疗,同时还征召了民间有名望的大夫过去,勉强给西宁侯保住了命。

    只是那场大病过后,宋兴彻底伤了根本,走两步都大喘气,更别说披盔戴甲的为皇家统领禁军了。

    于是宋兴正式卸任,回家养老。

    在皇家父子时常的关心之下,宋兴拖着身子撑到了现在。

    这一次,他终于撑不下去了。

    “走,孤去看看他!”

    小太子让朱仪带队开道,拽着自己的三个陪读都去了西宁侯府。

    宋兴对于他们几个来说,算是绝对的长辈,就连平日跳脱的徐永宁都收敛了身气,乖乖的问安。

    宋兴刚刚喝了药,人昏昏沉沉的,无法行动,自然也不知道小太子来探望自己了。

    他的妻子萧氏在一旁抹着眼泪,告诉朱见济,宋家已经在准备后事了。

    宋兴以早弱之躯,活到这般年岁,眼下还能让太子亲自跑过来看望,算是有福气了。

    萧氏甚至还反过来劝朱见济别太伤心。

    朱见济对此只是叹气。

    随后,听说这事的景泰帝也派遣心腹太监成敬过来。

    一如当初金濂去世的那时候。

    只是相较于那时还能跟朱见济交流交流的金濂,宋兴显然是不行了。

    他憋着最后一口气不肯咽下去,估计是为了等宋诚回来。

    西宁侯府也蒙上了层层哀怨悲凉之色,宋家老小都围在宋兴的病床前面表现自己,难以分心。

    这让小太子没有待多久,便随着成敬一块返回了宫廷。

    第二天,快马奔驰而回的宋诚终于踏入了候府,连因为日夜兼程而破损脏乱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跑到了宋兴躺着的屋子里。

    九尺男儿一进去便跪倒在老父亲的跟前,虎目含泪,“爹!”

    宋兴此时难得清醒,在喝过一次药后,甚至还有了点气色,好像是早就知道儿子今日会回来,为了见他做好了准备。

    他身边的人个个都面色悲痛,明显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我要和诚儿说话,你们都出去吧。”

    宋兴艰难的对其他人说道。

    萧氏知道他要为西宁侯的未来做安排,虽然有些不舍丈夫的最后时刻,自己却无法相伴在身边,但还是带着儿媳孙子们出去了。

    “我听说了你在大同的事,很好!”

    宋兴抬手,想要去拍儿子的肩膀。

    可他根本动不了,只能被宋诚握住那双瘦的皮包骨的手。

    宋兴激动的落泪,“我好歹是见到了你建功立业,见到了我宋家未来几十载的富贵。”

    “为父可以放心了。”

    “你要好好的做,跟着陛下,跟着太子……”

    宋诚泪流满面,口不能言,只是在不停的点头。

    宋兴继续说道,“为父心中唯有两件憾事——”

    “一来你祖父虽进了英烈祠,可尸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