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让皇帝省下工作负担,这才叫内阁!
有这么多人辅佐的朱见济,现在很多时候只需要听内阁的报告,做好最终决定就行了。
不过等他们讨论完了,朱见济却是清咳一下。
“既然国事说完了,朕再说件小事吧……”
在坐的臣子都好奇的看向皇帝。
“朕近来身体不适,想将早朝时间推迟一些,不知诸位爱卿可否给朕一个面子?”
我要做明世祖
第196章 生长痛和飞剪船的问世【二合一章】
这话说起来,即便有着一张大脸,朱见济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在感到那股奇怪的力量之前,朱见济都没想到他作为能穿越的主角,还会遇到那么尴尬的事情……
不是青少年的梦遗!
而是他迎来了生长痛。
得益于前世有个小学毕业就一米八的大侄子,朱见济对于“生长痛”这一现象并不陌生。
此前他一直好吃好喝,除了身体不断的横向发展之外,并没有多余表现,于是也忘了这东西。
谁知道都十四了,竟然搞起了这玩意儿。
这段日子气温也跟着升了上去,朱见济作为肥胖人士,热天晚上睡觉本就难眠,加上生长痛带来的影响,更让他感觉不适。
喝了助安眠的羊奶都入睡困难,早上还要凌晨五点起来上早朝。
偏偏朱见济从六岁起就开启了他的早朝打卡旅程,有轻微强迫症的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记录断掉,强撑几天后人都瘦了一两斤,不得已才向现实低头,希望把起床时间延后一两个小时。
臣子们听完皇帝的请求,虽然不知道让陛下难以启齿的“特殊情况”是什么,但还是决定顺从一番。
毕竟皇帝的确年少。
此前的正统皇帝在他这个年纪,是经常翘班不来,宁可跟着王振到处玩也不愿意见大臣啰嗦政务的。
以前朱见济表现的能力超群,加上横向的大脸,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年纪,现在生理反应一来,就让人回忆过来当今天子不过十四的事情了。
朱仪跟朱永偷偷的对视一眼,眼睛又扫过朱见济下半身的龙袍,神色更加正经了。
“陛下身体有恙,那自无不可!”
反正朱见济只是想推迟一些,又不是直接鸽掉早朝,面对一位掌握实权又愿意跟臣子商量的皇帝,基本没人会拒绝。
因为你拒绝了,可能就完了。
皇帝可以跟他们客气,但有点素质的臣子都应该明白,他们不能跟皇帝客气。
会这样子做的,一般都不是什么好大臣。
“臣近些日子身体也愈发不利于行,陛下仁德,延迟早朝,令臣感激不尽!”
于谦配合的说道。
张凤立马跟上。
作为此时内阁中年纪排名一二的两位,他们在常年的积劳中的确攒下了一身的病。
如果不是朱见济着人替他们分担政务,又时常命太医前去看顾,估计连朝会都来不了,家里也得准备请人吃席了。
不过也因为如此,感觉朝廷稳定,皇帝执政得当的张凤也在申请退休了。
于谦还想为国家奉献最后一点火光,就算兵部主事基本转移到了李贤手里,还在关注着各种大事,倒没有打辞职报告上去。
比如这次商议如何处理西北的鞑靼人。
就算此时的军事控制恢复到了太祖时期,统兵权归于五军都督府,而发兵权位于兵部,朱永跟朱仪还是很乐意给于大爷一个面子。
毕竟于谦的年纪算他们长辈,刚正不阿的作风更是名震宇内,两个老兵油子根本不想被于谦给惦记上。
而跟于谦和张凤处于同一年龄段的臣子,在奉天殿里还有不少。
凌晨早起对老年人来说,基本是一种折磨。
现在朱见济主动提出,对皇帝非常认可的于谦也顺水推舟,给他一个借口。
只说皇帝身体有恙要推迟早朝,总会有嘴巴闲不住的言官瞎比比的,毕竟对方就靠这种过日子。
拿“考虑大臣身体”当理由,指不定还能落一个“体恤老臣”的名声。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徐有贞在旁边震惊——
可恶!
这次竟然被于大爷给装到了!
可惜他才五十来岁,正式风华正茂的年头,不能跟于谦说一样的话。
好在他舔狗的功力日益增进,并没有因为于谦抢了他的活儿而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
“陛下不若将早朝规制更正一番,以为典范?”
徐有贞想得非常好——
人是学好困难,学坏却是很容易的。
皇帝今日说想推迟几天上早朝,来日未必不会继续。
而且说着要“体恤老臣”,那也不能只体恤这么一段时间。
暑日上班因为太阳起的早,还算能够撑住。
寒冬腊月上早朝那才叫“让人折寿”!
大冬天的谁想凌晨起床?!
既然要给人卖好,不如卖个彻底。
以后那些臣子知道是自己劝说皇帝“如此体恤”,指不定还能改善一下名声呢!
“徐珵”的负面影响终究是大,即便朱见济表示自己不追究,但为了未来的前程更加坦途,他还是要给自己的黑脸上刷点白粉的。
朱见济想想,也觉得有些道理。
他现在年轻身体能撑住,以后可怎么办?
老成谋国的臣子也是需要呵护的,要是天天起早贪黑,一个不小心挂了,也是自己的损失。
于是朱见济拍板,决定把以后的早朝时间统一推后一个时辰,利人利己。
当打着“朕给你们发福利”的旗号去做事时,果然没有多大阻力。
显然,在很多大臣心里,太早起床的确是一种酷刑。
能多一些睡眠时间,整个白天的精神都会好很多。
加上之前朱见济为老臣颁布的退休制度,还有职工医疗福利,让臣子们更觉得当今陛下是个好老板了。
要更加努力的为陛下服务,才不能辜负皇帝的体贴!
随后等到七月,生长痛还在持续的朱见济拖着自己疲惫的身子前往了太学。
他之前在太学校区中种下的新稻米熟了。
按照朱见济的安排,他要亲自去收割一把做做秀,让天下人体会到皇帝“重视根本”的思想。
马车之上,马冲还在不停的为朱见济按摩肩膀,以缓解皇帝的肢体酸痛。
而朱见济也不是不想要宫女美人为他按摩,只是因为常年积攒下的肥膘实在厚实,手上没点劲,按摩就不会有太大效果。
试问哪个男人不想要个298的小姐姐来帮他大保健呢?
可惜,只能让太监来了。
他们起码还能算半个男人,手上力道能透过朱见济层层的脂肪,触及到他的肌肉。
等到进入太学,朱见济整理好自己的着装以后,便在万众瞩目之下,来到了太学中的“御稻”田中。
在这片小小的水田里,朱见济会跟着几十个成绩优异的太学生进行收割。
当然,皇帝陛下金尊玉贵,不会真的像老农一样,把稻子都割干净。
他只是象征性的来了几刀,用钐镰进行了无双割草之后,便没了新的动作。
不过这也让太学生们对皇帝刷新了印象。
没想到一副富贵公子模样的朱见济真的会做这种事。
就算弯腰都挤出一肚子肥肉,也没一声抱怨!
这就是以早慧机智闻名的当今天子啊!
有跟随的宦官在旁边骄傲说道,“陛下自幼便深知农事之重,常去皇庄视察,也是动过手的!”
朱见济长的胖那是他生活条件优越,又不是因为他懒。
肥肉减不下去哪里能怪皇帝呢?
“你们应该都知道这稻米的来历吧?”
等到一切结束,朱见济换了身衣服坐在高位,下面围着一堆太学师生。
“知道,是陛下视察农田时发现的嘉禾,培训成材后推广各地的!”有人迫切的举手回答。
皇帝点头承认这份功劳,不过还得提醒那人,“朕只是偶然见到了那稻米,真正把它们培育成嘉禾的,还是皇庄里的老农了。”
“此前令太学耕种于此,除了朝廷本就重视农桑,有帝王亲耕的传统外,还有朕不希望你们读书读到天上去的原因在。”
“《悯农》一诗想来你们都听过了,今日手持刀镰了一把,感觉如何?”
“农民不易!农桑不易!”那些跟着皇帝一块割了稻子的太学生回道,手心里面还有不少收割时弄出来的伤口。
作为高贵的读书人,他们在拿起圣贤书之后,基本上就处于“脱产”状态,坦然接受全家供养,没怎么下过田了。
毕竟书生自有风流,哪里能染上泥巴污秽?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大明的绝大部分读书人都带着“眼高手低”的习惯。
当官了以后也许会改变,但也许会变本加厉。
典型例子就是后世崇祯帝在位时期,竟然会有官员面对流民起义,痛斥他们“为何不坐等饿死”,反而去造反给自己添麻烦的事件。
高高在上久了,做点应当的事便当做是自己的恩德,容易不接地气了。
如今的太学生都是朱见济为大明埋下的读书种子,不能让他们还被风气腐坏掉。
所以他对太学实行了“军事化管理”,还特意跑来搞了这么一出。
“以后这片田还要继续种东西,播种施肥,都要你们自己来!”
指着不远处留了一堆参差不齐的稻茬的水田,皇帝给太学生们下了命令。
“行事不能忘了根本,日后你们去地方为官做吏,也要记住体恤百姓,而不是只在嘴上说说。”
“今天的事,便算朕拿此前讲过的经世致用,给你们上的一课!”
“学生聆听圣训!”太学生们不管心里如何想法,起码都一齐拜倒,口呼万岁。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