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明世祖-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人一多,事情也跟着多了起来。

    特别是现在朱见济派遣御史去地方巡查的概率也提高了,日常工作的范围扩大了,便更加忙人。

    皇帝想着反正六部都能有两个尚书,不如都察院也配上,成双成对的,两人平衡一下也方便自己掌控监察机关的动向。

    朱见济还是担心监察人员出问题的。

    “还有,朕近来打算设立一个审计署,掌管全国财政审核之事,不归于户部控制,直接挂在朕的秘书处下面。”

    户部尚书沈固惊讶的抬头,“此等官署……还请陛下指教一二。”

    金濂、张凤、沈固。

    这三代管理户部的长官,只能说能力一个比一个下滑。

    金濂曾经主导过正统年间的财政改革,张凤萧规曹随,能按着朱见济的吩咐把一切及时安排到位,沈固与之相比,却是有些东张西顾,果决不够,靠他自己做的财政预算还被朱见济打回去过。

    当年大明名将郭登镇守大同,沈固曾经与之共事,就被郭登嫌弃过办事不力,最后景泰帝听取意见,让年富取代了他,把沈固召回京城任职。

    如果不是之前张凤老迈多病,需要有人帮忙分担工作,户部之中沈固是个老资历,张凤也说过沈固敏锐多思,朱见济才懒得任命他。

    “审计署办事,主要权责有三——”

    “一是主管全国审计工作!”

    从景泰朝到乾圣朝,朝廷在朱见济的要求下,已经习惯了一到新年,就对接下来一整年的国家财政做出计划,打好报告,让国库提前做掏钱的准备,也方便当年的赋税征收。

    但财政支出去了,又如何保证那笔钱是真的用到实处了呢?

    就像水泥路。

    朱见济登基以后,是很注意搞基建的,尤其是在西南这种新开发,需要大力扶持的地区,要想迅速的强化朝廷的威严和统治,除了武力镇压清除抵抗势力外,还要搞好交通水利这种建设工程。

    不让老百姓感受到被朝廷统治的好处,他们对朝廷是没多大依附倾向的。

    所以朱见济在西南那边普遍设立了水泥厂,鼓励地方修路。

    但就像后世的某些情况一样,路要么一直修不好,要么就是修了坏坏了修,让收到皇帝旨意督察此事的贵州布政使王越气恼不已。

    朱见济当然也跟着一块生气,然后便想起在用钱这方面,必须得监管起来才行,只靠太府寺和户部这几个组织,实在管不过来,漏洞太大。

    毕竟这些部门还有其他事物要做,不可能尽心尽力的去翻陈年旧帐,一下下的敲算盘。

    所以他思来想去,便决定成立审计署。

    左右他在这小十年里,已然培养出了一大批的计算人才,是有基础去做这事的。

    当年在南方清田理户,就让天下见证了这群计算机的威力。

    中央拨下的款项去了哪里,地方绝对不能隐瞒!

    一旦隐瞒闹出事端,别说三堂会审了,锦衣卫跟东厂能直接把人全家都给抓起来扔去诏狱里喂老鼠!

    “其二,审计署成立之后,朕还要增设一些相关的律法,也是要由其负责。”

    审什么,怎么审,审了以后做什么,都要有个条理。

    在场的臣子也熟悉朱见济这个皇帝的脾气。

    这是一位喜欢按照规矩办事的天子。

    不过,那规矩得是朱见济自己承认的。

    “其三,审计署还要对布政使这等地方大员和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进行财物审查,配合都察院的工作,要是有问题便处理掉他!”

    朱见济慢慢的,把自己关于审计署的想法说出来。

    大臣们都听出来了一头冷汗。

    这么个机构……貌似来者不善啊!

    钱有多重要,在场的臣子都混成老油条了,当然不会不明白。

    而掌管钱的流向,自然就成了一项让人眼馋的权力。

    这也是户部长官能隐隐搞出其他同僚,偶尔可以跟吏部尚书掰腕子的原因。

    由此可见,审计署一旦正式开门营业,就能在大明朝野掀起多少风浪。

    这是在抽某些人的命根子了!

    但此时朱见济的权威已经建立起来了。

    不管是朱见济登基四年间对外战争的胜利,还是征税开海以来鼓起来的国库,或是京城大营的将领是被皇帝亲自提拔的……

    都是能让臣子闭嘴的东西。

    对于朱见济的决定,他们不敢多话。

    “既然陛下已有决断,臣等自当奉诏而行。”

    刚刚被定为下一任首辅的李贤投桃报李,在其他人还沉浸在“财政审计”的震撼中,主动对皇帝的新手段表示赞同。

    大明……

    到底是姓朱的。

    他们只是臣子罢了。

    我要做明世祖

 第214章 皇帝和公主的日常

    年关将近。

    内阁的位置调整也结束了。

    朱见济宣布组建了审计署的后一天,陈循就正式退休,由李贤升职为新一任的首辅。

    随后,又有明文圣旨下达,将朱见济此前说的话都列为定律,为内阁成员的组成赋予了法律效益。

    此前的内阁从法律上讲,不过是皇帝的私人顾问,无明确的行政权,但从此后,已然是正式的行政机构了。

    毕竟六部的尚书和侍郎都得轮班去那边当值。

    还有五军都督府那边也收到了旨意,成为了挂牌的内阁人员,只要朝廷决定打仗,就必然要有他们参与。

    而等朱见济关于“非地方不得入阁,亦不得为三品以上官”的话语传出,更是让臣子失落。

    虽然在元年之时,那堆新科进士被外放为官,已经让他们有了相应的准备,但皇帝如此行事,也让那些自诩清流的翰林学士们大为震撼。

    很多人选择踏入翰林院,本意便是想当个侍讲郎官,接近皇帝,然后一步步的走向权力中心。

    现在好了,还是找门路外放,或者调去都察院做事吧。

    闭门看书的前程,在这乾圣朝走不通啊!

    “我听先生说,哥哥这么做,是在效仿古人的话……讲的是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固安公主看着朱见济处理完了手边的奏疏,便抱着大橘过来跟大哥打招呼。

    自打朱见济觉得汪氏有点古板顽固,景泰帝留下的血脉又只有他们三个,不能给养废了,便端起了长兄为父的架势,在空闲和处理些小事情的时候,把常两个妹妹带在身后。

    他也不用太过费心,反正还有其他宫人来负责安排两位公主的事物,作为兄长和皇帝,他只需要在二人犯错之时,及时站出来纠正她们,顺便给点小惩罚就好。

    毕竟固安和固怀是皇帝的亲妹妹,宫人们哪里敢去“教训”她们?

    好在两个妹子年幼时跟着汪氏吃过苦,本性也正直,并没有随便长歪掉,又有皇室血统的加持,长大后也成了貌美活泼的少女。

    朱见济忙活下来后跟两人处处,也算放松心情了。

    除此之外,为了响应朱见济提出的“建设高素质皇族”计划,皇帝在听翰林院学士讲经说书的同时,也会让两个妹子加入。

    慢慢的,朱见济自己直接放养,让学士只负责给公主们教学了。

    所以现在的大明公主,可不是只长了脸蛋的草包。

    “你凑过来干什么?为得是我吗?”朱见济往椅子上一靠,甩了下批阅奏疏之后有些酸麻的手腕。

    他算是带着两个妹子长大的了,话语之间自然也没把她俩当外人,称呼亲近。

    “你就是馋人张懋的身子了!”

    乾圣四年将至,朱见济都十七岁了,两个妹妹跟他差的不大——

    固安只跟他差了小一岁,固怀则是两岁多一点。

    也就是说,等到今年过了年,固安就年满十六,到了可以讨论亲事的年纪,要是想省点功夫,还能打包处理了她妹固怀。

    对此,朱见济也很上心。

    因为他曾经记得,明朝公主的婚姻大多不怎么幸福,甚至因为皇家常与平民小吏联姻的不成文例子,让堂堂的公主去了别人家里干活受委屈。

    貌似还有嫁给病秧子冲洗,结果没多久就守寡了的!

    这简直让朱见济震怒!

    老朱同志辛苦繁衍出这么多血脉,还是皇帝的女儿,能被这么折腾?

    真是没把皇家放在眼里!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朱见济其实是用行动暗示过两妹妹的。

    他偶尔骑马健身,练习骑射功夫,会叫一些勋贵高官家里的适龄儿郎进宫陪侍,或者直接去宫外打猎,还会把固安和固怀也带上,让她们抱着猫狗在旁边看热闹。

    其实朱见济还想过要不要从翰林院里找些年轻文雅的人出来,让两个妹妹的选择范围扩大一些。

    可惜能够考上进士的,即便是探花,也有不小年纪了。

    不提皇帝嫌弃人家大了公主一两轮的事,就说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俊杰里,家里少不得有几个暖床的女仆在。

    朱见济可不想自己的妹妹过去以后就陷入宅斗剧情,开启新世界。

    而通过如此行动观察,朱见济发现固安对张懋颇为上心。

    为了防止是因为对方作为皇帝当年的伴读,经常出入宫廷,凭借了高出场率才获得公主亲眼,朱见济还特意让张懋去甘肃驻守了一段时间,然后继续带着年轻俊杰们在妹子眼前转悠。

    近来算是确定了,固安的确看上了张懋,听到对方要回家过年的消息,还特意找到自己身边来,企图通过讨好皇帝哥哥的方式,跟人见上一面。

    朱见济一方面为了妹子在自己的选择之下,有了心上人而高兴,一方面又因为养大的白菜要被猪拱了而有点气不过。

    张懋跟他一块长大,对于这人,朱见济还是了解的。

    他,是伴读三人团里最憨厚老实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