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真起了冲突,大明也很难迅速的投放大量兵力过去,进行异国作战。
谁让隔着茫茫大海,光是路程就是个难题呢。
二来,石见银山目前还没有被日本人发掘出来,对方空怀宝山而不自知,还沉浸在幕府堕落,地方各国大名的争权内斗上,时间上没有很迫切。
所以马欢就向朱见济提议,对于银山,不必急于一时。
后世万历皇帝为了搜刮钱财做了不少折腾,也曾派人去海外挖矿,企图一夜暴富……可那是他缺钱导致的,现在的大明没跟他一样啊。
乾圣朝开了海贸,地方收税也在正常进行,算得上是不缺钱的朝廷。
财政的确有点紧张,但那是建立在打仗的基础上,等打完了缓一缓,又没什么问题了。
由此,大明完全可以对日本徐徐图之。
既然其国内不太平,那就等着他们自己先打起来,乱成一锅粥无法理会大明这边了,就可以轻松将银山收入怀中了。
到那个时候,利用日本的乱局,指不定还能节省下许多支出。
毕竟在战争里面,发财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周如他们接手以后,觉得日本这么个小地方,哪里值得让天朝如此关注。
大明想要他们家的东西,直接拿就可以,对方的选择无非是主动配合和被动配合两种。
所以他们又对朱见济提出了新的建议,希望可以加快进度。
不过朱见济染指日本的初心是对方的赚钱来发展自家。
虽然他的确很馋直接挖银子的暴利,但对于整个国家的良性发展来说,稳定的做生意,能够惠及到的人更多。
所以他没有同意“直接抢”这个策略。
周如这群年轻人后面也看明白了,大明的商人正在蚕食日本的市场,这样的收益比起挖矿,也没低多少。
以后即便爆发战争,因为大明的商人“没黑点”,人脉关系还能保住一部分,还能继续搞倾销,甚至两头通吃都行。
不能图银山就把这条财路给断了。
到那个时候,大明在日本积攒下来的人脉废了,靠着海贸过日子的人,都得骂死他们。
既然是为了利益而做的行动,就需要尽量“最大化”。
仔细思索后,周如他们便把马老师的计划跟自己的结合了一下——
在日本内部煽风点火,让内战早点爆发起来。
反正对方局势已然紧张的犹如开弓之箭,无非是个早晚罢了。
而且他们做的也很简单。
不是加大武器折扣和出售,让大名们进一步玩军事备战,而是帮日本现任的幕府将军生个儿子罢了。
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政和老婆日野富子成婚十年都没有子嗣,无奈之下,在去年便下令让此前出家的弟弟足利义寻还俗,改名足利义视,作为将军继承人。
但夫妻俩对于这个决定,其实都不怎么高兴。
如果不是迫于现实压力,谁会让弟弟过来继承家产?
特别是日野富子,更觉得不甘心。
她是可以生孩子的,跟丈夫在一起这么多年,男女其实都诞下过,只是男孩一出生便夭折了。
在身体没有出问题,年纪也不过三十的情况下,日野富子对自己生儿子一事,还抱有很大的期待。
诺大家业,堂堂的将军之位,哪里能轻易让给别人!
随后在机缘巧合之下,通过和幕府有生意往来的大明商人,她认识了来自海对面那个庞大帝国的大夫,从他们手里得到了生儿子的偏方。
日野富子吃了几个月,还说服了足利义政配合着大夫调理了一段时间的身体,最后男女搭配,成功怀孕。
上个月她就生产了,是个健康的男孩,哭闹时嗓门洪亮,大家都说可以顺利活到成年。
由此,那位据说是得到过大明皇家认定的妇科圣手,被幕府奉为了座上宾,现在还待在那边帮日野富子安胎——
其实这大夫,朱见济也认得,是太医署的顾问之一,在帮人生孩子方面,的确有点本事。
当初他堂兄朱见濡跟万贞儿玩忘年恋,最大的阻碍就是周氏想抱孙子一事。
两人为此做了很大努力,车轱辘都快飞了。
但万贞儿已经年过三十,朱见濡又年纪轻轻,阳精不盛,用再多姿势都没能中奖。
最后就是找这人要了方子,解决了一大烦恼。
现在沂王世子朱佑极活蹦乱跳的,和他爹站一块,跟亲兄弟一样。
可想而知,这种人才漂洋过海去给幕府将军们解决子嗣问题,其实也是得到了朱见济这个皇帝批准的。
眼下,日野富子这个本就不甘平静的女人仗着有了儿子,已经膨胀起来了,正在鼓动丈夫废掉足利义视的继承权,让亲儿子继位。
在怀孕的时候,她就已经狂吹枕边风了,吹得足利义政也是心动不已。
谁不想亲儿子继位?
从这一点上说,景泰帝跟他是有共同话题的。
而周如作为大明如今在日本的官方发言人,也不断的对足利义政进行暗示,说“父死子继才是天理”、“我朝先帝和当今天子亦是过来人”、甚至还指出明日双方本就有深厚友谊——
大明,是承认过其祖足利义满日本国王身份的!
只有个将军名分有什么好?
自己当天朝承认的日本国主,儿子也当国王,那才叫有出息!
其他的日本大名们也存在严重的继承权问题,为了确保自身一脉的利益,在“谁继承将军位子”上,非常主动的插手……
矛盾已经很尖锐了!
。
第251章 大明不担心通胀
如果拿下了石见银山,那么即便扣除开发、转运等等支出,那大明也是能净赚一大笔的。
毕竟不论古今,但凡手里有矿的,都是有钱人,何况还是一座珍贵的银山。
等到日本内斗起来,社会混乱了,那还能趁机收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让他们负担起采矿重任。
反正日本人不比大明的子民命贵,死多少也不怕,倒是更能让他们发光发热,燃烧自己。
在大明内部,挖矿那么辛苦的事,朱见济是舍不得让他治下的百姓去做的。
现在国内开采矿物,除了必须的人手被雇佣而来,还有不少是犯了罪,被扔去矿场做苦力进行劳动改造的犯人。
只要不是罪恶滔天,必须杀头正法的罪人,一般都会去那边为国家贡献一下自己的剩余价值,做的活还是危险的部分。
因为朱见济觉得,一旦犯了罪,就没必要对犯法者抱有同情心了。
而对于对石见银山具有名义上拥有权的石见国大名,朱见济也不担心他会排斥明朝在那边的开发。
战争一来,对方求着大明插手支援都来不及呢,哪里会想着把人推出去?
开矿是一件很花时间精力的事情,银子也不能一开出去就扔到市场上去流通,银矿石是需要炼化的。
有这个功夫,估计人都被跑过来的对手打死三回了!
还不如想办法拉拢帮手,从大明那边多囤点武器。
在大乱斗里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
其他的,都是要放之后去说的。
再者,只要大明表现亲善一点,愿意给他一点好处,就和现在的松浦家一样,也能合作共赢的嘛!
那么大的一座银山,完全容得下两方势力,一个吃肉,一个喝汤。
明朝的体量完全碾压日本,何况更下面的一个小小大名?
漏点东西出去,就足够在日本这个小地方砸出层层水花了。
想来对方在权衡利弊后,会很乐意跟在大明屁股后面吃残羹剩饭的。
不过等白银流入中国以后,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呢?
朱见济酒足饭饱后抱着老婆说笑时,突然想起了这一点。
王氏见皇帝动作突然一顿,不解的把脸凑过去,张口轻声问道,“陛下怎么了?”
香香的老婆把朱见济召唤回神,“没什么,就是想着钱多了该如何。”
虽然有钱是好事,但大量的银子一下子流入市场,难免不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影响。
王氏笑了,“钱多了还有烦恼啊?这果然是天子才会有的问题。”
“那是当然,朕可是时刻把百姓放心上的!”
朱见济把老婆放大腿上搂着,跟王氏分析起来了“通胀”这个玩意儿。
皇后是和皇帝夫妻一体的,对别的女人如何不说,面对王氏,朱见济是不介意跟她聊聊大方面事务的。
有个好伴侣,生活压力也能放松不少。
基本的现象,基本的道理。
王氏本就是个聪慧的姑娘,未出嫁前,她父亲兄长也支持她读书,知古晓今,所以仔细听完皇帝的话后,也算懂了在国家层面上,“钱太多”并非全然好事。
“陛下放宽心吧,”王氏对朱见济说道,“当年宋朝巨富如此,都未曾出现过大问题,何况我大明?”
不说北宋,就说只留半壁江山永远北望的南宋,那钱多得也是让不少王朝羡慕嫉妒的。
根据记载,宋理宗时曾经为庆祝太后生日弄了场宴会,光这一次的花费,数额就逼近大明朝至今为止开铸的铜钱总量了。
如此也不得不承认,在不抑制土地兼并、鼓励海贸、疯狂盘剥底层老百姓后,大怂的确极为有钱。
这么有钱的前宋都没有出现过有名的经济问题,更别提大明了。
朱见济一听,也觉得有理。
大明的市场如此庞大,历史上大航海开启后,全世界的白银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也没出啥事。
现在朱见济更提出了不少项目,都属于用钱大户,就算百姓的日常生活吃不下这么多银子,靠着基建也能吃下来,根本不用担心“消化不良”。
至于配套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朱见济相信,只要自己打好